一种用于线缆端部的套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1940发布日期:2019-04-16 22:42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线缆端部的套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线路旁路维修作业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线缆端部的套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需求对供电安全和稳定的要求不断提高,安全作业对各电力企业越来越重要。一般电气设备在长期运行中通常需要进行经常测试、检查和维修,为保证每次检修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传统的做法时,每次进行电气设备的测试、检查和维修时,都需要进行事先断电处理,然而这种断电处理虽可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但也带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伤。为克服这一问题,目前带电作业作为一种能在不停电情况下,进行检修、测试的作业方法被广泛采用。

目前,用作高压输电网线路中,进行某一导线断口部位的带电作业维护与检修作业,通常采取的是由作业人员配套上绝缘手套来进行导线断口部位的维护与检修,然这种配套绝缘手套的作业方式仍然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导线断口部位会裸露在空气中,在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这些裸露的部位可能会遭受污染、腐蚀,检修完成,在后续恢复线路连接时,可能会影响线路的供电特性,另外,在检修过程中,这些裸露的端口部位还会发生漏电,进而危及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绝缘效果好,能很好起到防导线漏电的用于线缆端部的套管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线缆端部的套管装置,包含套管件及连接在套管件一端的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包含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及锁紧环,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交叉设置,所述锁紧环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下部,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下部螺纹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中部分别套设在第一连杆两端上,并均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杆两端还分别与套管件及一个锁紧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下部还设有一个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管件及锁紧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通过锁紧环与第一连杆连接在一起,并通过扭动锁紧环向中心转动收紧,实现锁死导线的作用。

进一步,在所述第一连杆上还套设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位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之间,所述限位套筒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相贴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定位件包含第一内层定位卡片、第一外层定位卡片、第一T形套筒及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内层定位卡片及第一外层定位卡片的下部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并均与第一转轴转动配合,所述第一T 形套筒位于所述第一内层定位卡片及第一外层定位卡片之间并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

所述第二定位件包含第二内层定位卡片、第二外层定位卡片、第二T 形套筒及第二转轴,所述第二内层定位卡片及第二外层定位卡片的下部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并均与第二转轴转动配合,所述第二T形套筒位于所述第二内层定位卡片及第二外层定位卡片之间并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

所述第一定位件的第一内层定位卡片位于所述第二定位件的第二内层定位卡片外侧,且所述第一内层定位卡片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内层定位卡片的外侧面相贴合;

所述第一定位件的第一外层定位卡片位于所述第二定位件的第二外层定位卡片内侧,所述第一外层定位卡片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内层定位卡片的内侧面分别与所述限位套筒的两端面相贴合,所述第一外层定位卡片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外层定位卡片的内侧面相贴合。

进一步,在所述第一内层定位卡片、第一外层定位卡片、第二内层定位卡片及第二外层定位卡片上部均开设有一个弧形卡线口。

进一步,所述第一内层定位卡片、第一外层定位卡片、第二内层定位卡片及第二外层定位卡片外形均呈F形。

进一步,所述套管件采用的是一端为封口设计,另一端为敞口设计的套管件,在所述套管件的敞口端部设置有边肋,所述边肋通过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与所述锁紧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裸露导线端部能起到很好的绝缘处理,能有效防止裸露端导线短路、漏电等情况,消除作业过程中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另外,锁紧件采用双定位片的设计,可更好的防止导线脱落,锁紧件可通过绝缘杆操作,避免作业人员直接与之接触,进一步保障了作业人员的安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连接牢靠,防漏电、绝缘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锁紧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锁紧件的立体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定位件或第二定位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定位件或第二定位件的立体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实施例;

图中:

100、套管件;

110、边肋;

200、锁紧件;

210、第一定位件;211、第一内层定位卡片;212、第一外层定位卡片; 213、第一T形套筒;214、第一转轴;

220、第二定位件;221、第二内层定位卡片;222、第二外层定位卡片; 223、第二T形套筒;224、第二转轴;

230、锁紧环;

240、第一连杆;

250、限位套筒;

260、第二连杆;

270、锁紧块;

300、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是如何实施的。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线缆端部的套管装置包含套管件100及连接在套管件100一端的锁紧件200,如图2至图4所示,锁紧件200包含第一定位件210、第二定位件220及锁紧环230,第一定位件210与第二定位件220交叉设置,锁紧环230依次穿设在第一定位件210 及第二定位件220下部,并分别与第一定位件210及第二定位件220下部螺纹转动连接,第一定位件210及第二定位件220中部分别套设在第一连杆240两端上,并均与第一连杆240转动配合,第一连杆240两端还分别与套管件100及一个锁紧块270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杆240下部还设有一个第二连杆260,第二连杆260依次穿过第一定位件210及第二定位件220,且其两端分别与套管件100及锁紧块270固定连接,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定位件210与第二定位件220通过锁紧环230与第一连杆240连接在一起,并通过扭动锁紧环230向中心转动收紧,便可实现锁死导线300的作用,如图7所示。

如图2所示,在第一连杆240上还套设有限位套筒250,限位套筒250 位于第一定位件210及第二定位件220之间,且限位套筒250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件210及第二定位件220相贴合,用于限制第一定位件210及第二定位件220沿着第一连杆240轴向靠拢。

如图3至图6所示,第一定位件210包含第一内层定位卡片211、第一外层定位卡片212、第一T形套筒213及第一转轴214,第一内层定位卡片 211及第一外层定位卡片212的下部分别套设在第一转轴214两端,并均与第一转轴214转动配合,第一T形套筒213位于第一内层定位卡片211及第一外层定位卡片212之间并套设在第一转轴214上;

第二定位件220包含第二内层定位卡片221、第二外层定位卡片222、第二T形套筒223及第二转轴224,第二内层定位卡片221及第二外层定位卡片222的下部分别套设在第二转轴224两端,并均与第二转轴224转动配合,第二T形套筒223位于第二内层定位卡片221及第二外层定位卡片 222之间并套设在第二转轴224上;

第一定位件210的第一内层定位卡片211位于第二定位件220的第二内层定位卡片221外侧,且第一内层定位卡片211两侧面分别与第二内层定位卡片221的外侧面及设置在套管件100端部的边肋110相贴合,

第一定位件210的第一外层定位卡片212位于第二定位件220的第二外层定位卡片222内侧,第一外层定位卡片212的内侧面与第二内层定位卡片221的内侧面分别与限位套筒250的两端面相贴合,第一外层定位卡片212的外侧面与第二外层定位卡片222的内侧面相贴合,第二外层定位卡片222的外侧面与锁紧块270相贴合。

如图3至图6所示,在第一内层定位卡片211、第一外层定位卡片212、第二内层定位卡片221及第二外层定位卡片222上部均开设有一个弧形卡线口M,该弧形卡线口M用于卡接在需要用到本产品的导线300端部,起到锁死导线300的目的。

如图1至图6所示,第一内层定位卡片211、第一外层定位卡片212、第二内层定位卡片221及第二外层定位卡片222外形均呈F形。

如图1和图2所示,套管件100采用的是一端为封口设计,另一端为敞口设计的套管件,在套管件100的敞口端部设置着边肋110,该边肋110 通过第一连杆240及第二连杆260与锁紧件200连接。

最后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