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包覆细长物品的覆盖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0936发布日期:2020-06-26 23:3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用于包覆细长物品的覆盖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包覆细长物品的覆盖物,该覆盖物尤其是用于制造用于汽车中的线缆的纵向包套,该覆盖物具有载体以及具有布置在所述载体的上侧和/或下侧上的由粘接物质制成的至少两个封闭条,其中,所述封闭条沿着所述载体的相应纵向边缘延伸并且在所述封闭条之间和/或旁边限定自由区域。



背景技术:

用于包覆细长物品的覆盖物例如被使用和被实现用于包套尤其是汽车中的线缆、导线以及可选地插接器并且例如用于保护它们以防磨擦负荷。实际上,通过这样的覆盖物和由此制造的包覆或者说纵向包覆不仅可以绑住电气线缆,而且一般也可以绑住软管和管道。同样地,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借助绑带保护和保持多个终端设备。

在现有技术中,在制造这样的包覆或者说纵向包覆时遵循完全不同的方式。因此,例如在ep1875573b1中这样进行,即,构造包括两个粘接带的包套,其中,在该包套上施加第三胶带。由此,如此实现的覆盖物相对复杂地构造并且制造也难实现。

在根据de10149071a1的用于包覆细长物品的方法中,覆盖物设有自粘胶带。该胶带这样粘接在覆盖物上,使得胶带延伸突出于覆盖物的纵向边缘。此外,织物覆盖物和胶带具有基本上垂直于延伸方向布置的一个或多个弱化线,从而包覆物构成为可轻易手撕的。

在这样的覆盖物和由此制造的包覆或者说纵向包覆中,出于之前描述的原因最重要的是提供磨损保护。出于该原因,对载体在其耐磨性方面提出特别的要求。为此,根据de202012103975u1的现有技术例如采用高度抗磨的技术胶带,该胶带设有带状的双层载体。该双层载体包括两个分别构成为机织物的织物层。两个机织物通过粘接连接层彼此耦合并且整体限定一个层压件。由此整体提高耐磨性,当然在该情况下制造耗费也是相当大的。

根据de202010014239u1的这种覆盖物涉及胶带以及由此制造的软管包覆。该胶带设有载体和一个或多个施加在载体上的粘接条。所述粘接条覆盖所属载体侧面的约20%至50%之间的面积。由此虽然提供胶带,该胶带提供特别灵活的对组合在一起的多个物体并且尤其是多个线缆的缠绕。但是缺失对耐磨性的说明,或者进一步改善在此处是可能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基于如下技术问题,即,进一步改进用于包覆细长物品的覆盖物,使得实现高耐磨性,同时实现低制造成本。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这种类型的覆盖物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特征在于,载体构成为单层的并且至少具有根据lv312-1(2009)的等级d的耐磨性。

如已经阐述的,按照本发明的覆盖物用于包覆或纵向包覆细长物品。优选地,借此提供用于汽车中的线缆的纵向包套。为了能够控制在此处观察的例如在发动机舱内部的磨擦和磨损负载,本发明一方面采用单层构成的载体并且另一方面采用具备根据lv312-1(2009)的等级d的耐磨性的载体。

实际上,之前给出的自2009年的标准lv312-1是试验规范,借助于该试验规范,根据diniso622确定耐磨性。为此,待研究的覆盖物或其带状载体首先被粘接到直径为5mm的芯轴或金属棒上。然后利用针直径为0.45mm的刮削工具,在考虑7n重力的情况下确定冲程数量,该冲程数量对于磨坏胶带或者说载体是必要的。冲程数量越大,有关的胶带设计得越耐磨。

在实践中在耐磨等级a直至等级e之间进行区分,耐磨等级a不提供磨损保护,因为冲程数量小于100,等级e提供高的磨损保护。与此对应的是5000和更多的冲程数量。

按照本发明,现在需要一种载体,该载体至少满足根据前面所描述的标准的耐磨等级d,也就是说,在考虑1000至4999个冲程数量的情况下(仍然)未磨坏。如果达到耐磨等级e,则甚至承受5000至14999个冲程,而不磨坏。与耐磨等级d对应“高的磨损保护”,而等级e具备“非常高的磨损保护”。

该高的或非常高的耐磨性按照本发明利用如下载体实现和提供,该载体明确构成为单层的,亦即不像根据de202012103975u1的现有技术那样由两层构成。实际上,按照本发明通常使用织物载体作为单层的载体,该织物载体具有30g/m2至300g/m2的单位面积重量。通常,该单位面积重量至少为100g/m2,以便提供所需的磨损保护。

此外并且有利地,织物载体为机织物、无纺布或针织物。通常情况下,单层的载体构成为单层的由机织物制成的织物层。

为了实现所需的耐磨性,有利地使用的织物载体由聚酯纤维或聚酰胺纤维制成。聚酯纤维或聚酰胺纤维或者织物载体的普遍适用的纤维通常被用于制造纱线,所述纱线然后自身尤其是作为经纱和纬纱应用于有利地使用的机织物中。

为了就此而言提高耐磨性,所述织物载体的纱线通常被变形处理(texturiert)。该变形处理一般表示使纱线持久卷曲的过程。通过所述卷曲产生线圈,所述线圈提高弹性延展性以及耐磨性。

在此可以使用常见的变形处理方法,例如假捻方法。喷射变形原则上也是可能的。此外,所使用的织物载体的纱线也可以被混合。混合亦或交织表示纱线的附加整理,在所述附加整理中,所述纱线通过利用空气的旋涡被逐点交织在一起。

但是,不考虑这些用于提高耐磨性的措施,备选且附加地也可能的是,载体或织物载体被化学加固和/或物理加固。化学加固在此典型地通过引入接合剂实现。物理加固例如可以这样实现,即,在使用无纺布的情况下对所述无纺布附加地进行针刺。缝线在这样的无纺布中的引入或施加也可包括在其中。无论如何,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方法和方式用于使所描述的载体并且尤其是织物载体具备所需要的至少根据lv312-1的等级d的耐磨性,更确切地说,即便载体构成为单层的,或者在当前情况下使用仅一个机织物层或仅一个无纺布层作为载体。

例如可以实现单位面积重量为230g/m2的缝线无纺布载体该缝线无纺布载体具体地如在de202014106246u1中所描述的那样构造并且具有耐磨等级d。同样有益地,可使用具有耐磨等级d的机织物载体,例如在本申请人的de202016102701u1中阐述的机织物载体。如论如何,原则上提供这样的载体并且这样的载体可以按照本发明被用于实现特定的覆盖物。

相应的封闭条通常由基于热熔胶的粘接物质构成。但备选地或附加地,也可以使用粘弹性的粘接物质来实现封闭条。特别简单地这样实现相应粘接条或封闭条的例如基于作为粘接物质的热熔粘接剂的制造,即,在喷射涂覆方法中将所提及的粘接物质施加到载体上。由此能够有利地且特别简单地使两个粘接条设有一致的宽度。

封闭条或粘接条的宽度通常定尺寸为载体的宽度的约10%至30%。此外,封闭条最多设有50g/m2至150g/m2的条涂覆重量(streifenauftragsgewicht)。附加于在载体的上侧/下侧的两个必要的封闭条,通常还设有另外的第三粘接条。该第三粘接条一般作为固定条起作用。此外,第三粘接条在载体的横截面中看布置在两个前面已经提到的封闭条或粘接条之间和/或旁边的自由区域中。在此,在一种变型方案中此外已经被证明合适的是,第三粘接条相对于载体的中央轴线镜像对称地布置。

利用前面描述的结构的覆盖物包覆的细长物品也是本发明的主题。为了制造所述包覆,将覆盖物沿轴向方向以一个封闭条固定在细长物品上。另一个封闭条可以在形成封闭的情况下例如被紧固在载体的外侧。但备选于此地也可以这样进行,即,将覆盖物沿轴向方向首先以第三粘接条或固定条紧固在细长物品上。接着,将两个封闭条在形成封闭以及包裹(umschlag)的情况下相互粘接。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仅示出实施例的附图更详细地阐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覆盖物,

图2示出在一种备选方案的范围内的覆盖物,

图3示出覆盖物的另一备选的构造,

图4示出细长物品的借助根据图1的覆盖物实现的包覆,

图5示出细长物品在借助于根据图2的覆盖物的情况下的包覆,以及

图6示出借助在图3中示出的覆盖物的包覆。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示出一种覆盖物,该覆盖物被用于包覆细长物品1。细长物品1非限制性地是例如线缆、导线、管亦或插接连接器、终端设备等,它们通常应在汽车内部延伸并且应借助所述覆盖物被组装在一起。此外,所述覆盖物就此而言典型地用于磨损保护。实际上,借助下面还要详细描述的覆盖物沿纵向方向或轴向方向包覆细长物品1,从而以该方式总体提供细长物品1的纵向包套2,如其在图4、5和6中以剖视图示出的那样。

而覆盖物自身详细地以剖视图在图1、2和3中示出。实际上,覆盖物基本上包括载体3和施加在载体3上的至少两个封闭条或粘接条4。所述封闭条或粘接条4由粘接物质制成。

各封闭条4可以共同紧固在载体3的上侧,根据图1的实施例示出了这点。在根据图2和3的变型方案的范围内,所述两个封闭条4中的一个布置在载体3的上侧,而另一个布置在载体的下侧。载体3是带状载体3,该带状载体在图1至3中连同封闭条4以横剖视图示出。所述两个封闭条4在此分别沿着载体3的相应纵向边缘延伸或者与其间隔开预定距离地且平行地延伸。在根据图1和2的实施例中,封闭条4分别侧边对齐地邻接在所属的载体边缘上。这也适用于在根据图3的变型方案中的左边的封闭条4,而右边的封闭条4在该实施例的范围内与载体边缘间隔开距离地且与载体边缘平行地延伸。此外,在变型方案1和2中,所述两个封闭条4在其间限定了一个自由区域6。根据图3的实施例甚至具有两个自由区域6,一方面在所述两个封闭条4之间,而另一方面在所述两个封闭条4旁边。

在所述两个封闭条4之间的自由区域6中,在根据图2的变型方案的范围内,布置有第三粘接条5,该第三粘接条当前构成为固定条5。在根据图3的实施例中,所提及的粘接条或固定条5位于所述两个封闭条4旁边,当前位于右边的封闭条4旁边,位于在那里的自由区域6中。对此在下面还要更详细地描述。两个封闭条4不仅分别沿着带状载体3的纵向边缘延伸,而且也分别没有伸出地被施加到载体3上。也就是说,所述两个封闭条4对齐地布置在载体3的相应纵向边缘上或者带有不变的间隔地与载体的相应纵向边缘平行地延伸。这在该实施例的范围内适用,然而不是强制的。第三粘接条或固定条5也没有伸出地被施加到承载条3上。

按照本发明,带状且细长的载体3现在构成为单层的。此外,载体具有根据lv312-1(2009)的等级d的耐磨性。载体3当前为织物载体,该织物载体设有30g/m2至300g/m2范围内的单位面积重量。根据该实施例,织物载体3构成为机织物。

实际上,就此而言使用由聚酯纱和/或聚酰胺纱制成的机织物。相应的聚酯纱或聚酰胺纱相应地由聚酯纤维或聚酰胺纤维制成。所提及的机织物的纱线也可以被变形处理和/或被混合,以便提高所描述的覆盖物或带状载体3的耐磨性,如开始已经描述的那样。

封闭条4或者说所述两个粘接条4还有固定条或者说第三粘接条5分别是如下这样的,其粘接物质在使用基于热熔胶的粘接剂的情况下制成。实际上可以使用常见的可uv固化的丙烯酸酯粘接剂。备选地或附加地也可能的是,采用粘弹性粘接物质用于实现所述两个粘接条4和第三粘接条5。

封闭条4以及固定条5的制造通常在喷射法中通过涂覆熔融粘接剂来实现。由此,全部粘接条4、5典型地具有一致的宽度。各个封闭条4、5的宽度在此可以处于关于载体3的宽度的约10%至30%的范围内。对于各个粘接条4、5,本发明建议50g/m2至150g/m2的条涂覆重量。

如已经阐述的,第三粘接条或者说固定条5布置在两个封闭条4之间或旁边在自由区域6中。此外,第三粘接条或者说固定条5在根据图2的实施例中相对于载体3的在图2中用虚线表明的中央轴线z镜像对称地布置和定向。

借助前面所描述的覆盖物,总体能够实现纵向包套2,如其在图4至6中详细示出的那样。为了制造根据图4的纵向包套,采用按照图1的覆盖物。在此,将图1的覆盖物首先一次性沿轴向方向利用两个封闭条4之一固定在细长物品1上。接着将另一封闭条4在形成包裹的情况下在当前情况下紧固在载体3的下侧。因为根据图1的覆盖物设有在载体3的上侧上的两个封闭条4。

备选于根据图4的纵向包套,也可以实现和实施根据在图5中的图示的纵向包套。在此使用如图2所示的覆盖物。在该情况下,首先将该覆盖物沿轴向方向利用固定条或者说第三粘接条5紧固在细长物品1上。接着,将载体3在两侧围绕细长物品1地环绕放置并且实现所需的包裹。载体3借助封闭条4的封闭这样实现,即,所述两个封闭条被相互粘接。这当然不是强制的并且所述两个封闭条4也可以彼此相邻地并且彼此带有间隔地分别固定在载体3的下侧或上侧。

与根据图5的纵向包套类似地制造按照图6的纵向包套。然而,在该情况下使用根据图3的覆盖物。在此类似地,首先将所提及的根据图3的覆盖物沿轴向方向以固定条或者说第三粘接条5紧固在细长物品1上。接着,将载体3在两侧围绕细长物品1地环绕放置并且实现所需的包裹,其中,借助相互粘接的封闭条4实现载体3的封闭。但原则上,所述两个封闭条4也可以彼此相邻地并且彼此带有间隔地分别固定在载体3的下侧或上侧。同样地,在该情况下,首先将所提及的覆盖物沿轴向方向以固定条或者说第三粘接条5紧固在细长物品1上。接着,将载体3在两侧围绕细长物品1地环绕放置并且实现所需的包裹,其中,借助相互粘接的封闭条4实现载体3的封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