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机转子铁芯、转子、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43311发布日期:2020-04-10 22:25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机转子铁芯、转子、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电机转子铁芯、转子、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的转子,由转子轴、转子铁芯、磁钢、转子挡板、动平衡螺钉(校动平衡使用),校动平衡的方式是使用转子挡板,在转子挡板上开螺纹孔,并使用动平衡螺钉进行校正。这种结构的转子挡板的作用只是用来配重,进行动平衡校正,这样为了校动平衡就增加了转子挡板的物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新型电机转子铁芯,该新型电机转子铁芯能够在去掉转子挡板的同时达到校动平衡的目的,从而减少了材料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新型电机转子铁芯,包括多个叠压设置的冲片,所述冲片包括多个第一冲片与多个第二冲片,多个所述第一冲片呈叠压设置,多个叠压设置的所述第一冲片的两端分别叠压有多个所述第二冲片,多个所述第二冲片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磁性部件的通孔。通过将冲片分为第一冲片和第二冲片这两种,并在第二冲片上开设多个用于放置磁性部件的通孔,同时将第二冲片叠压在叠压好的第一冲片的两端从而形成新的转子铁芯,利用通孔内部放置磁性部件来校动平衡,从而达到去掉转子挡板的目的,减少了材料成本,同时磁性部件代替动平衡螺钉能够增加转子整体的磁性,有利于优化电机的性能。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通孔均布开设在所述第二冲片上。多个通孔均布开设在第二冲片上可有效的降低转子初始不平衡量,从而可以降低校动平衡的难度。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二冲片的轴向开设在所述第二冲片上。多个通孔沿第二冲片的轴向开设在第二冲片上,可以在转子转动时,放置在通孔内的磁性部件会因为离心力贴在通孔的内壁上,而不会从通孔内被甩出。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内放置的所述磁性部件的质量不大于该所述通孔的单边允许最大许用不平衡量。通孔内放置的磁性部件的质量不大于该通孔的单边允许最大许用不平衡量,能够保证放置在通孔内的磁性部件起到尽可能好的校动平衡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单边允许最大许用不平衡量为m,所述磁性部件的质量为m/3,2m/3,m中的一种。通孔的单边允许最大许用不平衡量为m时,磁性部件的质量最好为m/3,2m/3,m中的一种,当磁性部件的质量为m/3,2m/3,m中的一种时,磁性部件起到的校动平衡的效果最好。

进一步的,叠压在多个所述第一冲片的一端上的多个所述第二冲片的厚度,为所述磁性部件的质量为m时所述磁性部件的长度的三倍以上。叠压在多个第一冲片的一端上的多个第二冲片的厚度,为磁性部件的质量为m时磁性部件的长度的三倍以上,有利于磁性部件完全处于通孔内。同时通孔的截面可以由放置在内部的磁性部件的截面确定。

进一步的,位于多个叠压设置的所述冲片的两端最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二冲片的厚度为2mm以上。位于多个叠压设置的冲片的两端最外侧的两个第二冲片的厚度为2mm以上时,能够保证转子铁芯成型后,不会出现翘片的情况,增加转子铁芯的完整性。

进一步的,所述磁性部件为磁钢。磁性部件为磁钢,利用磁钢代替动平衡螺钉来校动平衡的同时,可以增加转子整体的磁性,有利于优化电机的性能,但需要注意的是,放置在通孔内的磁性部件的磁极要和转子的磁性相同,避免破坏转子的极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电机转子铁芯,包括多个叠压设置的冲片,所述冲片包括多个第一冲片与多个第二冲片,多个所述第一冲片呈叠压设置,多个叠压设置的所述第一冲片的两端分别叠压有多个所述第二冲片,多个所述第二冲片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磁性部件的通孔。本发明通过将冲片分为第一冲片和第二冲片这两种,并在第二冲片上开设多个用于放置磁性部件的通孔,同时将第二冲片叠压在叠压好的第一冲片的两端从而形成新的转子铁芯,利用通孔内部放置磁性部件来校动平衡,从而达到去掉转子挡板的目的,减少了材料成本,同时磁性部件代替动平衡螺钉能够增加转子整体的磁性,有利于优化电机的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转子,该转子使用上述的新型电机转子铁芯,由于通过将冲片分为第一冲片和第二冲片这两种,并在第二冲片上开设多个用于放置磁性部件的通孔,同时将第二冲片叠压在叠压好的第一冲片的两端从而形成新的转子铁芯,利用通孔内部放置磁性部件来校动平衡,从而达到去掉转子挡板的目的,减少了材料成本,同时磁性部件代替动平衡螺钉能够增加转子整体的磁性,有利于优化电机的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电机,该电机使用上述的转子,由于通过将冲片分为第一冲片和第二冲片这两种,并在第二冲片上开设多个用于放置磁性部件的通孔,同时将第二冲片叠压在叠压好的第一冲片的两端从而形成新的转子铁芯,利用通孔内部放置磁性部件来校动平衡,从而达到去掉转子挡板的目的,减少了材料成本,同时磁性部件代替动平衡螺钉能够增加转子整体的磁性,有利于优化电机的性能。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电机转子铁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电机转子铁芯的第一冲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电机转子铁芯的第二冲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包括有:

冲片1,第一冲片2,第二冲片3,通孔4。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电机转子铁芯,如图1-3所示,包括多个叠压设置的冲片1,所述冲片1包括多个第一冲片2与多个第二冲片3,多个所述第一冲片2呈叠压设置,多个叠压设置的所述第一冲片2的两端分别叠压有多个所述第二冲片3,多个所述第二冲片3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磁性部件的通孔4。通过将冲片1分为第一冲片2和第二冲片3这两种,并在第二冲片3上开设多个用于放置磁性部件的通孔4,同时将第二冲片3叠压在叠压好的第一冲片2的两端从而形成新的转子铁芯,利用通孔4内部放置磁性部件来校动平衡,从而达到去掉转子挡板的目的,减少了材料成本,同时磁性部件代替动平衡螺钉能够增加转子整体的磁性,有利于优化电机的性能。

多个所述通孔4均布开设在所述第二冲片3上。多个通孔4均布开设在第二冲片3上可有效的降低转子初始不平衡量,从而可以降低校动平衡的难度。

多个所述通孔4沿所述第二冲片3的轴向开设在所述第二冲片3上。多个通孔4沿第二冲片3的轴向开设在第二冲片3上,可以在转子转动时,放置在通孔内的磁性部件会因为离心力贴在通孔4的内壁上,而不会从通孔4内被甩出。

所述通孔4内放置的所述磁性部件的质量不大于该所述通孔4的单边允许最大许用不平衡量。通孔4内放置的磁性部件的质量不大于该通孔4的单边允许最大许用不平衡量,能够保证放置在通孔4内的磁性部件起到尽可能好的校动平衡的效果。

所述通孔4的单边允许最大许用不平衡量为m,所述磁性部件的质量为m/3,2m/3,m中的一种。通孔4的单边允许最大许用不平衡量为m时,磁性部件的质量最好为m/3,2m/3,m中的一种,当磁性部件的质量为m/3,2m/3,m中的一种时,磁性部件起到的校动平衡的效果最好。

叠压在多个所述第一冲片2的一端上的多个所述第二冲片3的厚度,为所述磁性部件的质量为m时所述磁性部件的长度的三倍以上。叠压在多个第一冲片2的一端上的多个第二冲片3的厚度,为磁性部件的质量为m时磁性部件的长度的三倍以上,有利于磁性部件完全处于通孔4内。同时通孔4的截面可以由放置在内部的磁性部件的截面确定,因而通孔4和磁性部件的截面形状没有限制。

位于多个叠压设置的所述冲片1的两端最外侧的两个所述第二冲片3的厚度为2mm以上。位于多个叠压设置的冲片1的两端最外侧的两个第二冲片3的厚度为2mm以上时,能够保证转子铁芯成型后,不会出现翘片的情况,增加转子铁芯的完整性。

所述磁性部件为磁钢。磁性部件为磁钢,利用磁钢代替动平衡螺钉来校动平衡的同时,可以增加转子整体的磁性,有利于优化电机的性能,但需要注意的是,放置在通孔内的磁性部件的磁极要和转子的磁性相同,避免破坏转子的极性。

对于该新型电机转子铁芯的成型方式有两种,分别为:第一种:先分别冲压成型多个第一冲片2和多个第二冲片3,然后再冲压较厚的两片第二冲片3,之后将多个第二冲片3放置在多个第一冲片2的两端,之后再将两片较厚的第三冲片3分别放置在转子铁芯的两端最外侧,最后将其叠压铆接成型;第二种:先冲压成型多个第一冲片2,然后再冲压较厚的两片第二冲片2,之后将两片较厚的第一冲片放置在多个第一冲片2的两端,之后再将其叠压铆接成型,最后在成型的转子铁芯的两端开设通孔4,通孔4的深度应该与第一种方式相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子,该转子使用实施例1所述的新型电机转子铁芯,由于通过将冲片1分为第一冲片2和第二冲片3这两种,并在第二冲片3上开设多个用于放置磁性部件的通孔4,同时将第二冲片3叠压在叠压好的第一冲片2的两端从而形成新的转子铁芯,利用通孔4内部放置磁性部件来校动平衡,从而达到去掉转子挡板的目的,减少了材料成本,同时磁性部件代替动平衡螺钉能够增加转子整体的磁性,有利于优化电机的性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该电机使用实施例2所述的转子,由于通过将冲片1分为第一冲片2和第二冲片3这两种,并在第二冲片3上开设多个用于放置磁性部件的通孔4,同时将第二冲片3叠压在叠压好的第一冲片2的两端从而形成新的转子铁芯,利用通孔4内部放置磁性部件来校动平衡,从而达到去掉转子挡板的目的,减少了材料成本,同时磁性部件代替动平衡螺钉能够增加转子整体的磁性,有利于优化电机的性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