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发电性能的检测设备及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3285发布日期:2020-01-03 10:4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光伏组件发电性能的检测设备及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发电性能的检测设备及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有时,在户外现场需要对两个光伏组件的发电量进行比较,因此需要在户外搭建一个测试平台,该测试平台包含支架、逆变器、线缆及相关配件。

为实现上述测试,现有的常规技术手段为在现场进行支架基础施工、支架安装、组件安装、逆变器安装和线缆敷设。其中,支架基础可采用浇筑式,现场开挖,然后立模扎钢筋浇筑混凝土中作;也可采用市场上已预制好的水泥墩子,在墩子上打孔,安装预埋化学锚栓。支架安装涉及现场搬运,根据图纸组装,需要一些配套的安装工具;组件安装涉及搬运和压块安装;逆变器需要进行现场安装固定,交直流电缆现场进行铺设,且需要专用的mc4(光伏线缆连接器)连接工具。

由上述的描述可知,现有的常规测量组件电量的技术方案在整个安装过程对非专业客户要求较高,操作复杂,支架在现场需要专业工具或者专业人员安装,并且后期测试结束后还要重新拆卸搬运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成度高,且容易安装和运输的光伏组件发电性能的检测设备。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发电性能的检测设备,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光伏组件发电性能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包括框架和微逆系统,所述框架包括底框、用于固定光伏组件的顶框、以及位于底框与顶框之间的立柱,所述框架的侧面和底面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框架侧面的挡板能绕所述底框转动而展开;

所述顶框一端枢接于所述顶框一端所对应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所述底框上设置有将顶框另一端顶起的升降杆以使所述顶框相对所述底框倾斜。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发电性能的检测设备,还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其中,所述升降杆为气撑杆,所述气撑杆的一端通过万向球固定在底框上,所述气撑杆的另一端通过万向球固定在顶框上。

其中,所述挡板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反光膜。

其中,所述顶框的另一端对应的两个立柱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顶框的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锁扣固定杆,所述顶框上对应于所述锁扣固定杆的位置设置有锁扣挂钩,所述锁扣挂钩的一端铰接在顶框上,所述锁扣挂钩的另一端挂钩在锁扣固定杆上。

其中,每个所述立柱的两个内侧面上均设置有吸合磁铁,所述挡板通过所述吸合磁铁固定在所述立柱上。

其中,所述挡板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挡板的撑脚。

其中,所述挡板的外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撑脚放置在所述凹槽内。

其中,所述微逆系统包括微型逆变器和通信箱,所述微型逆变器与光伏组件之间通过直流线缆连接,所述微型逆变器和通信箱之间通过交流线缆连接,所述通信箱与网点之间通过并网交流线缆连接。

其中,所述立柱和底框上均设置有藏线槽,所述直流线缆铺设在所述藏线槽中。

其中,所述微型逆变器和通信箱均固定在侧面挡板上。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系统包含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发电性能的检测设备、以及安装在所述检测设备上的光伏组件。

本公开的实施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提供的光伏组件发电性能的检测设备,通过在框架的侧面和底面均设置挡板,并使框架侧面的挡板能绕所述底框转动,同时在底框相对的两个边上均设置能将顶框顶起的升降杆,在现场使用时,仅需将检测设备上的挡板展开,并使顶框在升降杆的作用下升起即可,无需在现场进行相关的组装;本公开可以实现设备的整体收缩,收缩后呈框架状,重要部件(例如逆变器、通讯箱等)均收容在框架内,方便前期运输或后期搬运移动;本公开提供的光伏组件发电性能的检测设备可以适用单面和双面组件的测试,对双面组件背面电池片几乎无阴影遮挡,充分发挥双面组件背面增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的一种光伏组件发电性能的检测设备收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检测设备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底框,2-顶框,3-立柱,4-挡板,5-光伏组件,6-枢接轴,7-气撑杆,8-万向球,9-横梁,10-吸合磁铁,11-压块,12-微型逆变器,13-通信箱,14-滚轮,21-锁扣挂钩,41-撑脚,91-锁扣固定杆,92-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如图1-2所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发电性能的检测设备,包括框架和微逆系统,所述框架包括底框1、用于固定光伏组件的顶框2、以及位于底框1与顶框2之间的立柱3,所述框架的侧面和底面均设置有挡板4,所述框架侧面的挡板4能绕所述底框1转动;所述底框1相对的两个边上均设置有将顶框2顶起的升降杆7。本公开提供的光伏组件发电性能的检测设备,通过在框架的侧面和底面均设置挡板,并使框架侧面的挡板能绕所述底框转动,同时在底框相对的两个边上均设置能将顶框顶起的升降杆,在现场使用时,仅需将检测设备上的挡板展开,并使顶框在升降杆的作用下升起即可,无需在现场进行相关的组装;本公开还可以实现设备的整体收缩,收缩后呈框架状,重要部件(例如逆变器、通讯箱等)均收容在框架内,方便前期运输或后期搬运移动。本公开提供的光伏组件发电性能的检测设备可以适用单面和双面组件的测试,对双面组件背面电池片几乎无阴影遮挡,充分发挥双面组件背面增益效果。

如图1-2所示,所述顶框2一端对应的两个立柱3之间设置有枢接轴6,所述顶框2能绕所述枢接轴6转动。本实施例通过在顶框一端的两个立柱3之间设置枢接轴,并使顶框能绕所述枢接轴6转动,以使顶框2可沿枢接轴旋转一定的角度,从而实现负载在顶框上的光伏组件倾斜一定角度。

优选地,如图1-2所示,所述升降杆7为气撑杆,所述气撑杆7的一端通过万向球8固定在底框上1,所述气撑杆7的另一端通过万向球8固定在顶框2上。本实施例中的气撑杆顶起顶框的一端时,顶框倾斜一定角度,以使设置在其上的光伏组件倾斜一定角度,从而实现了光伏组件自动升起至固定倾角的功能。

如图1-3所示,所述顶框2的另一端对应的两个立柱3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顶框2的横梁9,所述横梁9上设置有锁扣固定杆91,所述顶框2上对应于所述锁扣固定杆91的位置设置有锁扣挂钩21,所述锁扣挂钩21的一端铰接在顶框2上,所述锁扣挂钩21的另一端挂钩在锁扣固定杆91上。本实施例通过在顶框的另一端对应的两个立柱之间设置横梁,以支撑顶框的可升降端,并通过在横梁的顶面上设置锁扣固定杆,同时在顶框上对应于锁扣固定杆的位置设置锁扣挂钩,锁扣挂钩的的一端铰接在顶框上,锁扣挂钩可旋转,从而左右活动,在顶框下拉时因锁扣挂钩下端为斜面,锁扣挂钩会自动挂钩到锁扣固定杆,从而起到锁扣光伏组件的效果。

更优选地,如图2、4所示,所述横梁9的顶面上设置有缓冲垫92。本实施例通过在横梁的顶面设置缓冲垫,该缓冲垫起到缓冲效果,从而保护了光伏组件,避免了顶框与横梁硬碰硬而造成的光伏组件的震动的问题。

如图2所示,每个所述立柱3的两个内侧面上均设置有吸合磁铁10,所述挡板4通过所述吸合磁铁10固定在所述立柱上。本实施例中,当挡板收起时,设置在立柱两个内侧面上的吸合磁铁会自动吸合挡板,从而使检测设备呈现框架状态。

如图1所示,所述光伏组件5通过压块11固定在顶框2上。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压块以实现光伏组件与顶框之间的固定,便于安装和拆卸,在需要更换光伏组件时,仅需松开压块,重新固定另一光伏组件到顶框上即可。

优选地,所述挡板4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反光膜,其中,所述反光膜可以为铝箔。本实施例通过在挡板的内侧表面设置反光膜,以增加双面光伏组件的背面发电增益。

优选地,如图1-2所示,所述挡板4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挡板4的撑脚41。本实施例中的挡板放下时,撑脚能够撑起挡板,使挡板与地面水平,以达到最大反射光的效果,从而增加双面组件背面发电增益。

更优选地,所述挡板4的外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撑脚41放置在所述凹槽内。

其中,所述微逆系统包括微型逆变器12和通信箱13,所述微型逆变器12与光伏组件5之间通过直流线缆连接,所述微型逆变器12和通信箱13之间通过交流线缆连接,所述通信箱13与网点之间通过并网交流线缆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检测设备在工作时,只需将并网交流线缆与网点插头连接即可,在并网工作后,通讯箱10中的通讯模块将数据上传至平台,可在手机app中进行查阅。其中,所述微型逆变器12和通信箱13均固定在侧面挡板4上。

优选地,所述立柱3和底框1上均设置有藏线槽,所述直流线缆铺设在所述藏线槽中。本实施例通过在立柱和底框上均设置藏线槽,并使从光伏组件中出来的直流线缆沿立柱的藏线槽,以及底框的藏线槽,然后到微型逆变器处,这样直流线缆被立框的藏线槽以及底框的藏线槽收容固定,从而避免了直流线缆晃动、凌乱等问题。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底框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滚轮14。本实施例通过将万向滚轮用螺丝固定在框架的底框上,万向滚轮作为框架的车轮,以使本公开的检测设备方便移动,不用人搬运,实现方便运输和移动的功能。

上述光伏组件发电性能的检测设备的工作过程如下:

工作状态:用万向滚轮将检测设备移动到平整的、无遮挡位置处,将四周挡板放下,用撑脚撑起挡板,使挡板与地面水平放置,将锁扣打开,顶框在气撑杆作用下自动升起至固定倾角,然后将并网交流线缆一头连接通讯箱,另一头和220v网点相连,即完成并网连接;通讯箱内部的微型逆变器通讯模块进行采集和发送数据,最终通过手机app端读取组件发电量。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所述光伏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光伏组件发电性能的检测设备、以及安装在所述检测设备上的光伏组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