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直安装卧式调速型永磁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9417发布日期:2020-01-21 23:52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竖直安装卧式调速型永磁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耦合器,具体的说是一种竖直安装卧式调速型永磁耦合器。



背景技术:

随着调速型永磁耦合器越来越得到行业的认可,其发展迅速,目前使用的大多是卧式安装,但是随着调速型永磁耦合器的运用工况越来越多,比如竖直安装的情况,其带来的问题就是受重力的影响,轴承润滑油消耗过快,不及时加润滑油缩短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了润滑油的消耗,加油周期缩短,大大提高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竖直安装卧式调速型永磁耦合器,包括竖直安装的底座,底座包括竖直设置的安装板,在安装板中间位置沿水平方向设置安装座,在安装座上设有调节器,调节器包括与安装座固定的内套筒,在内套筒外侧套设有能上下移动的外套筒,内套筒内部通过轴承组件与传动轴连接,外套筒远离底座的一端连接有移动套筒,移动套筒一端依次设有永磁组件、导体盘组件,永磁组件与移动套筒连接,导体盘组件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通过永磁组件、导体盘组件产生扭矩;

轴承组件包括位于内套筒上端的第一轴承以及位于内套筒下端成双使用的第二轴承,在内套筒上端设有上轴承端盖,上轴承端盖中设有第一唇型密封圈,在传动轴位于第一轴承下端面设有第一甩油环,在第一甩油环的上端面设有截面成u字形的环形储油凹槽,下端面位于第一甩油环边缘处设有向上倾斜的斜面,在环形储油凹槽中间隔设有多个轴流叶片,在轴流叶片中间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的通气孔,在轴流叶片的上端面设有l形的挡板;

在传动轴位于最下端第二轴承的下端面设有第二甩油环,第二甩油环与第一甩油环结构相同。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轴承做下端设有第一甩油环、第二甩油环,并且第一甩油环中环形储油凹槽,能够把漏掉的润滑油收集,也可以适当的向环形储油凹槽预先放入一定量的润滑油,当环形储油凹槽中的润滑油达到一定高度时,能够让轴承与润滑油接触,再次起到润滑的作用,增加轴承的使用寿命;

第一甩油环边缘处设有向上倾斜的斜面,这样同样能产生一个风力,在惯性的作用力下,使润滑油沿斜面向外抛洒,在进入到环形储油凹槽中,并且设置轴流叶片以及通气孔,能够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轴向气流,起到冷却轴承的作用,同时对润滑油由下往上产生一个风力,减少润滑油受重力的影响,降低润滑油漏油的速度,降低维护成本,设置l形的挡板能够避免润滑油堵塞通气孔;

其调速器、永磁组件、导体盘组件均为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无需在详细描述结构,具体结构参考专利号201510402129.x,专利名称:一种液冷型永磁调速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的一种竖直安装卧式调速型永磁耦合器,永磁组件包括扭矩盘,扭矩盘通过键固定在传动轴上,在移动套筒一端设有第一永磁托盘,在传动轴上远离第一永磁托盘的一端设置能沿传动轴轴向移动的第二永磁托盘,第一永磁托盘、第二永磁托盘分别位于扭矩盘的两侧,且与扭矩盘通过销轴连接,并且扭矩盘上设有能转动的齿轮,齿轮的圆周方向分别啮合有与第一永磁托盘、第二永磁托盘连接的直齿条,通过移动套筒的上下移动,带动第一永磁托盘移动,再通过齿轮与直齿条的作用,使第一永磁托盘、第二永磁托盘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第一永磁托盘、第二永磁托盘内部设有永磁体。

前述的一种竖直安装卧式调速型永磁耦合器,导体盘组件包括与电机连接的胀套,胀套上设有法兰,法兰上设有第一导体盘,第一导体盘上端设有连接件,连接件远离第一导体盘的一端设有第二导体盘,第一导体盘的一端设有第二导体盘与永磁组件对应的端面设有铜环,铜环与永磁体感应产生扭矩。

前述的一种竖直安装卧式调速型永磁耦合器,在第二导体盘的上端面设有散热片,设置散热片,增加撒热速度。

前述的一种竖直安装卧式调速型永磁耦合器,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分别采用圆柱滚子轴承、角接触球轴承.

前述的一种竖直安装卧式调速型永磁耦合器,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10-3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轴承做下端设有第一甩油环、第二甩油环,并且第一甩油环中环形储油凹槽,能够把漏掉的润滑油收集,也可以适当的向环形储油凹槽预先放入一定量的润滑油,当环形储油凹槽中的润滑油达到一定高度时,能够让轴承与润滑油接触,再次起到润滑的作用,增加轴承的使用寿命;

第一甩油环边缘处设有向上倾斜的斜面,这样同样能产生一个风力,在惯性的作用力下,使润滑油沿斜面向外抛洒,在进入到环形储油凹槽中,并且设置轴流叶片以及通气孔,能够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轴向气流,起到冷却轴承的作用,同时对润滑油由下往上产生一个风力,减少润滑油受重力的影响,降低润滑油漏油的速度,降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轴流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101-安装板,102-安装座,2-调节器,201-内套筒,202-外套筒,3-传动轴,4-挡板,5-移动套筒,6-第一轴承,7-第二轴承,8-上轴承端盖,9-第一唇型密封圈,10-第一甩油环,11-环形储油凹槽,12-斜面,13-第二甩油环,14-轴流叶片,15-通气孔,16-扭矩盘,17-第一永磁托盘,18-第二永磁托盘,19-销轴,20-齿轮,21-直齿条,22-胀套,23-法兰,24-第一导体盘,25-连接件,26-铜环,27-永磁体,28-散热片,29-第二导体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调速器、永磁组件、导体盘组件均为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无需在详细描述结构,具体结构参考专利号201510402129.x,专利名称:一种液冷型永磁调速器;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竖直安装卧式调速型永磁耦合器,包括竖直安装的底座1,底座1包括竖直设置的安装板101,在安装板101中间位置沿水平方向设置安装座102,在安装座102上设有调节器2,调节器2包括与安装座102固定的内套筒201,在内套筒201外侧套设有能上下移动的外套筒202,内套筒201内部通过轴承组件与传动轴3连接,外套筒202远离底座1的一端连接有移动套筒5,移动套筒5一端依次设有有永磁组件、导体盘组件,永磁组件与移动套筒5连接,导体盘组件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通过永磁组件、导体盘组件产生扭矩;

轴承组件包括位于内套筒201上端的第一轴承6以及位于内套筒201下端成双使用的第二轴承7,在内套筒201上端设有上轴承端盖8,上轴承端盖8中设有第一唇型密封圈9,在传动轴3位于第一轴承6下端面设有第一甩油环10,在第一甩油环10的上端面设有截面成u字形的环形储油凹槽11,下端面位于第一甩油环10边缘处设有向上倾斜的斜面12,斜面12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15°,在环形储油凹槽11中间隔设有多个轴流叶片14,在轴流叶片14中间设有沿竖直方向贯穿的通气孔15,在轴流叶片14的上端面设有l形的挡板4;

在传动轴3位于最下端第二轴承7的下端面设有第二甩油环13,第二甩油环13与第一甩油环10结构相同,第一轴承6、第二轴承7分别采用圆柱滚子轴承、角接触球轴承。

永磁组件包括扭矩盘16,扭矩盘16通过键固定在传动轴3上,在移动套筒5一端设有第一永磁托盘17,在传动轴3上远离第一永磁托盘17的一端设置能沿传动轴3轴向移动的第二永磁托盘18,第一永磁托盘17、第二永磁托盘18分别位于扭矩盘16的两侧,且与扭矩盘16通过销轴19连接,并且扭矩盘上设有能转动的齿轮20,齿轮20的圆周方向分别啮合有与第一永磁托盘17、第二永磁托盘18连接的直齿条21,通过移动套筒5的上下移动,带动第一永磁托盘17移动,再通过齿轮20与直齿条21的作用,使第一永磁托盘17、第二永磁托盘18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第一永磁托盘17、第二永磁托盘18内部设有永磁体27。

导体盘组件包括与电机连接的胀套22,胀套22上设有法兰23,法兰23上设有第一导体盘24,第一导体盘24上端设有连接件25,连接件25远离第一导体盘24的一端设有第二导体盘29,第一导体盘24的一端设有第二导体盘29与永磁组件对应的端面设有铜环26,铜环26与永磁体27感应产生扭矩,在第二导体盘29的上端面设有散热片28,同时本技术方案中的轴流叶片14还可以设置在第一甩油环圆周方向的外侧。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