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头机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5517发布日期:2020-03-27 14: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转头机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壳体,上壳体内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壳体,壳体与上壳体之间固定连接,壳体内安装马达,马达的输出轴一端伸出至所述的壳体外并固定连接位于所述壳体上端面上方的第一皮带轮;

壳体内具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固定轴,第一转轴与所述的壳体之间轴向固定径向转动配合,第一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一转轴一端伸出至所述的壳体外并与第二皮带轮固定连接,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第二转轴与所述的壳体之间轴向固定径向转动配合,第二转轴上套设有弹簧、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弹簧位于所述第二齿轮的上方且与所述的第二齿轮之间顶压配合,第二齿轮与所述的第二转轴之间轴向移动径向转动配合且与第一齿轮之间通过过渡齿轮组啮合,第三齿轮固定在所述的第二转轴上,第二齿轮的下端面具有沿第二转轴周向上均匀分布的若干个第一坡形齿,相邻两个第一坡形齿之间形成第一坡形槽,第三齿轮的上端面具有沿第二转轴周向上均匀分布的第二坡形齿,相邻两个第二坡形齿之间形成第二坡形槽,第一坡形齿插入第二坡形槽,第二坡形齿插入第一坡形槽,

第一固定轴的下端均伸出至所述的壳体外,第一固定轴与所述的壳体之间转动配合,第一固定轴上固定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所述的第三齿轮啮合,

第一固定轴的下端固定在下壳体上,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轴向固定径向转动配合,

坡形槽与第二转轴的径向平面之间的夹角不大于45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头机芯,其特征在于,坡形槽与第二转轴的径向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5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头机芯,其特征在于,下壳体上端具有法兰,上壳体内壁具有在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环形隔板、第二环形隔板,下壳体上端伸入上壳体内且法兰位于第一环形隔板、第二环形隔板之间,第一环形隔板、第二环形隔板相对的两个端面上具有环形凸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头机芯,其特征在于,下壳体内固定有管状的旋转固定架,旋转固定架上端沿法兰轴线方向伸出至上壳体内,第一固定轴与所述的旋转固定架固定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头机芯,其特征在于,旋转固定架上具有方形孔,第一固定轴为方形轴,第一固定轴插入至方形孔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头机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红外传感器、线路板、扬声器、电源,线路板、扬声器、电源安装在所述的下壳体内,电源与线路板电性连接,线路板与扬声器、马达、红外传感器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头机芯,其特征在于,电源为干电池,电源安装在下壳体上的电池安装槽内,电池安装槽电性连接线路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头机芯,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轴的上端均伸出至所述的壳体外,第一固定轴上端固定安装有凸轮,壳体上端安装对称设置的限位检测开关,限位检测开关电性连接线路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头机芯,其特征在于,下壳体上设置有手臂,手臂具有横向手臂段,横向手臂段穿过下壳体上的通孔与下壳体之间转动配合且其端部具有环形延伸边,环形延伸边嵌入电池安装槽和所述的下壳体内壁之间形成干摩擦配合关系,使得本产品的手臂在借助连接件的情况下,横向手臂段可实现转动,并可借助干摩擦的作用实现手臂角度固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头机芯,其特征在于,横向手臂段的径向上安装有限位轴,限位轴下端伸出所述的横向手臂段,下壳体内壁设置有用于限制限位轴转动角度的限位件。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