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结构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1908发布日期:2020-05-06 23:51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轴承结构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零件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轴承结构及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电机中旋转的组件叫转子,静止不动的组件叫定子,其中,转子又包括转轴和铸铝转子。作为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电机通过转轴输出转矩,而轴承作为电机的重要零件用来支撑转轴进行运转,转轴上位于电机外部用于连接其它机械设备的为轴伸端,位于电机内部的为非轴伸端,转轴的轴伸端和非轴伸端均装有轴承。电机在进行运转时,安装在非轴伸端上的轴承需要承受来自转子的轴向力和电机运转时带动的负载的径向力,可现有的电机一般只在非轴伸端安装一个轴承,因此该轴承往往因受力过大产生噪音从而进一步的影响电机的运转。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结构及电机,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的电机内的轴承因受力过大而影响电机运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轴承结构,包括轴承组和套设在所述轴承组外侧的轴承端盖,所述轴承组用于套设在转轴上,所述轴承组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轴承端盖与所述第一轴承之间留有空隙,所述轴承端盖与所述第二轴承相接触,所述第一轴承用于承受来自电机运转时电机转轴和铸铝转子产生的轴向力,所述第二轴承用于承受来自电机运转时带动的负载产生的径向力。可选地,所述轴承结构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轴承内盖,所述轴承内盖与所述轴承端盖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轴承结构还包括用于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在所述转轴上。可选地,所述固定件为锁紧螺母。可选地,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为角接触球轴承或深沟球轴承。可选地,所述轴承结构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轴承外盖,所述轴承外盖与所述轴承端盖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轴承外盖包括设于所述轴承外盖外侧的注油孔。可选地,所述轴承外盖还包括设于所述轴承外盖外侧的排油孔,所述排油孔与所述注油孔相对设置。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转轴、铸铝转子、机壳以及如上述所述的轴承结构,所述轴承结构和铸铝转子均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轴承结构安装在所述机壳上。在本实用新型方案中,轴承端盖安装在电机机壳上,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套设在转轴的非轴伸端,且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通过轴承端盖进行固定,但是第一轴承和轴承端盖间存在空隙,第二轴承和轴承端盖相接触,因此,在电机运转时,由于第一轴承与轴承端盖完全不接触,所以第一轴承只承受来自电机转轴和铸铝转子的轴向力,而第二轴承与轴承端盖相接触,所以第二轴承主要承受来自电机运转时带动的负载所产生的径向力。本实用新型的轴承结构,通过增设一个轴承,将原本作用在一个轴承上的两个力,作用在两个轴承上,利用一个轴承分别承受一个力,减少了单个轴承的负荷,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承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轴承组2轴承端盖11第一轴承3轴承内盖111第一内圈4固定件112第一外圈5轴承外盖12第二轴承51注油孔121第二内圈52排油孔122第二外圈6转轴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轴承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轴承组1和套设在轴承组1外侧的轴承端盖2,其中,轴承组1用于套设在转轴6上,轴承组1包括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2,轴承端盖2与第一轴承11之间留有空隙,轴承端盖2与第二轴承12相接触,第一轴承11用于承受来自电机运转时电机转轴6和铸铝转子产生的轴向力,第二轴承12用于承受来自电机运转时带动的负载产生的径向力。在现有的立式电机的轴承结构中,转轴的非轴伸端上只安装有一个轴承,因此,该轴承分别承受了来自电机转轴和铸铝转子的轴向力和电机运转时带动的负载产生的径向力。但在本实用新型中,轴承端盖2安装在电机机壳(图中未示出)上,转轴6的非轴伸端装有轴承组1,轴承组1通过轴承端盖2进行固定,该轴承组1包括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2,其中,轴承都是由外圈和内圈以及位于内外圈之间的滚珠构成的,由于第一轴承11的第一内圈111套设在转轴6上,第一轴承11的第二外圈112与轴承端盖2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因此,在电机带动负载运转时,由于第一轴承11与轴承端盖2完全不接触,所以因此第一轴承11只承受来自电机转轴和铸铝转子的轴向力;而第二轴承12的第二外圈122与轴承端盖2相接触,所以第二轴承12主要用来承受来自电机运转时带动的负载产生的径向力。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通过在非轴伸端安装两个轴承,将原本作用在一个轴承上的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轴承上,相当于一个轴承承受一个力,减少了单个轴承承受的负荷,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请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该轴承结构还包括套设在转轴6上的轴承内盖3,其中,轴承内盖3上设有螺纹孔(图中未示出),轴承端盖2上设有该螺纹孔互相贯通的第一通孔(图中也未示出),螺栓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螺纹孔将轴承内盖3固定在轴承端盖2上,如此设计,可通过轴承内盖3和轴承端盖2对轴承进行固定,防止轴承随转轴6进行转动时,沿转轴6的轴线方向移动。请参阅图1,在另一实施中,轴承结构还包括用于套设在转轴6上的固定件4,固定件4用于将第二轴承12的第二内圈121固定在转轴6上。如此,能阻止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2在跟随转轴6转动时,沿转轴6的轴线方向发生移动,通过固定件4和轴承内盖3能有效地将轴承固定住,防止轴承沿转轴6发生移动,影响电机使用的现象。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件4为锁紧螺母,而用于套设锁紧螺母的转轴6上设有与该锁紧螺母相配合的螺纹,因此,可以通过调节螺母来调节转轴6上的轴承之间的距离,便于更精准的将轴承安装在电机机壳上。在一较优选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轴承11和第二轴承12为角接触球轴承或深沟球轴承。由于角接触球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而且角接触球轴承能在较高的转速下工作;而深沟球轴承同样能在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但主要用来承受径向负荷,且适合在高转速和极高转速下运行,并且轴承摩擦系数小,所以电机内一般选用这两种轴承,这样能提高电机效率,并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11选用角接触球轴承,第二轴承12选用深沟球轴承。在一更优选地实施例中,轴承结构还包括用于套设在转轴6上的轴承外盖5,轴承外盖5上设有与轴承端盖2的第一通孔及轴承内盖3的螺纹孔相贯通的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利用螺栓依次穿过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螺纹孔可将轴承外盖5、轴承端盖2和轴承内盖3连接在一起,因而,在固定件4发生松动时,还可以通过轴承外盖5对轴承进行固定,减小了轴承沿转轴6移动的概率。具体地,如图1所示,轴承外盖5包括设于轴承外盖5外侧的注油孔51,如此,在为减少轴承的摩擦,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而对轴承进行注油时,无需对轴承外盖5进行拆卸,方便操作,减少了工序。更具体地,如图1所示,轴承外盖5还包括设于轴承外盖5外侧的排油孔52,排油孔52与注油孔51相对设置。这样,无需通过人工拆卸轴承外盖5来实现对轴承内残留废液的清理,便于操作,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机,包括转轴6、铸铝转子、机壳以及上述的轴承结构,其中,轴承结构和铸铝转子均套设在转轴6上,转轴6通过轴承结构安装在机壳上。该轴承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该电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