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的电缆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1915发布日期:2020-06-05 20:08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更换的电缆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固定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更换的电缆固定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技术越来越成熟,城市的用电需求也越来越大,电力的传输需要电缆的支撑,而现实生活中,电缆的架设需要固定架进行固定排布,来避免电缆数量较多造成错乱以及损坏的问题,一个好的电缆固定架对于电缆的保护以及电力的传输至关重要。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缆固定架过于死板,一般都是一体化设计,直接通过螺栓安装于电缆井内,对于电缆架设时,直接将电缆架设到固定架的托架上,然后需要人工对其进行固定,该操作过于费时费力,并且在电缆过多时,容易造成错乱的现象,另外每个固定架的托架之间的间距是固定不变的,在架设不同尺寸的电缆时,容易对架设造成影响,较粗的电缆在架设到固定架下端时较为麻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便于更换的电缆固定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的电缆固定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的电缆固定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面安装支撑托板,所述支撑托板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表面位于支撑托板的两侧位置处贯穿有定位螺杆,且连接座的表面对应定位螺杆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对应定位螺杆的位置处开设有定位孔,且固定板的上下两端对应开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支撑托板的上端连接有小卡槽,且支撑托板的上端靠近小卡槽的一侧位置处连接有大卡槽,所述大卡槽和小卡槽的内侧面底部均贯穿有固定螺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托板的上表面对应等距离开设有至少六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定位孔的内表面均设置有螺纹,所述小卡槽和大卡槽的内侧面底端对应固定螺杆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且小卡槽和大卡槽的内侧面均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小卡槽和大卡槽均为一种半圆形结构,且大卡槽的内径大于小卡槽的内径,所述小卡槽和大卡槽均与支撑托板通过固定螺杆和第一连接孔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托板为一种l型构件,且支撑托板至少设置有三个,所述支撑托板的一端与连接座垂直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孔在竖直方向共设置有两组,且每组至少设置有十个,所述连接座与固定板通过定位螺杆和定位孔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支撑托板、大卡槽和小卡槽均为一种不锈钢材质的构件,所述定位螺杆和固定螺杆的一端外表面均设置有外螺纹,且定位螺杆的一端与定位孔相匹配,所述固定螺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孔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便于更换的电缆固定架,在实际操作时,通过在电缆固定架上加设可更换的卡槽,方便根据不同尺寸的电缆安装相应尺寸的卡槽,便于对电缆进行限位固定,方便对电缆的架设以及排布,并且在卡槽内侧加设缓冲层,防止金属卡槽对电缆皮造成破坏,同时也能解决电缆对卡槽造成的挤压变形的问题,并且将支撑托板设计为可调式,方便根据电缆的尺寸规格对每个支撑托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方便前期对电缆的架设和排布以及后期对电缆的更换,本设计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对于卡槽的安装数量以及大小可以根据电缆的数量和尺寸进行调整,同时该装置拆装便捷,针对电缆的架设与排布简单明了,更加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便于更换的电缆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便于更换的电缆固定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一种便于更换的电缆固定架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支撑托板;3、连接座;4、定位孔;5、安装孔;6、定位螺杆;7、大卡槽;8、小卡槽;9、固定螺杆;10、第一连接孔;11、第二连接孔;12、缓冲层;1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便于更换的电缆固定架,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一侧面安装支撑托板2,支撑托板2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座3,连接座3的表面位于支撑托板2的两侧位置处贯穿有定位螺杆6,且连接座3的表面对应定位螺杆6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1,固定板1的表面对应定位螺杆6的位置处开设有定位孔4,且固定板1的上下两端对应开设有两个安装孔5,支撑托板2的上端连接有小卡槽8,且支撑托板2的上端靠近小卡槽8的一侧位置处连接有大卡槽7,大卡槽7和小卡槽8的内侧面底部均贯穿有固定螺杆9,定位螺杆6和固定螺杆9的一端外表面均设置有外螺纹,且定位螺杆6的一端与定位孔4相匹配,固定螺杆9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孔10相匹配。

在图1和图3中:支撑托板2的上表面对应等距离开设有至少六个第一连接孔10,第一连接孔10和定位孔4的内表面均设置有螺纹,小卡槽8和大卡槽7的内侧面底端对应固定螺杆9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13,且小卡槽8和大卡槽7的内侧面均设置有缓冲层12,缓冲层12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将固定螺杆9的一端贯穿小卡槽8和大卡槽7与第一连接孔10进行螺纹连接,方便将小卡槽8和大卡槽7固定到支撑托板2上,同时也方便对卡槽进行拆卸,便于根据电缆的粗细进行更换不同大小的卡槽,方便对电缆进行卡合限位,同时在卡槽内侧加设缓冲层12,方便在电缆放置到卡槽内时,对电缆皮进行防护和缓冲,避免金属卡槽对电缆皮造成破坏以及电缆过重对卡槽造成变形的问题。

在图2中:小卡槽8和大卡槽7均为一种半圆形结构,且大卡槽7的内径大于小卡槽8的内径,小卡槽8和大卡槽7均与支撑托板2通过固定螺杆9和第一连接孔10固定连接,通过在支撑托板2上设计卡槽,代替以往的托板形式,可以方便将电缆放入卡槽内,并对其进行限位固定,进而方便电缆固定架对电缆的排布,操作简捷。

在图1中:支撑托板2为一种l型构件,且支撑托板2至少设置有三个,支撑托板2的一端与连接座3垂直焊接固定,支撑托板2为一种l型构件,且支撑托板2至少设置有三个,支撑托板2的一端与连接座3垂直焊接固定,固定板1、支撑托板2、大卡槽7和小卡槽8均为一种不锈钢材质的构件,在固定板1上设置多个支撑托板2,并配合连接座3以及定位孔4的使用,方便根据电缆的尺寸规格调整每个支撑托板2之间的间距,进而方便不同粗细的电缆进行排布,同时也方便电缆的架设与取出,解决了现有电缆固定架过于死板,无法调整支撑托板2之间的间距,导致在放置直径较大的电缆时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在实际组装时,通过根据电缆粗细的不同,利用固定螺杆9的一端贯穿卡槽内侧底端的通孔13拧入到支撑托板2表面的第一连接孔10内,进而方便将相应的大卡槽7或者小卡槽8安装到支撑托板2上,并根据电缆的数量安装对应数量的卡槽,可以实现对电缆的排布与固定,方便后期的维修与查找,在卡槽固定完成后,并根据电缆的粗细将支撑托板2利用连接座3以及定位螺杆6连接到固定板1上,将两个支撑托板2之间的间距调整到合适的位置进行固定,确保支撑托板2之间的间距适合架设或取出电缆,组装完成后,通过螺栓贯穿安装孔5将固定板1安装于电缆井内侧壁,本设计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对于卡槽的安装数量以及大小可以根据电缆的数量和尺寸进行调整,同时针对每个支撑托板2之间的间距也可根据电缆规格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电缆前期的架设以及后期的更换更加便捷。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