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型玻璃钢电缆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81401发布日期:2020-09-29 09:38阅读:71来源:国知局
防水型玻璃钢电缆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防水型玻璃钢电缆槽。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技术的发展,电缆槽的种类和功能也各式各样,其中就包括防水型玻璃钢电缆槽,现有的防水型玻璃钢电缆槽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仅仅是一个容纳电缆的壳体,不能对内部进行分区,导致电缆槽内部的电缆之间外表面相互接触挤压,不便于电缆在电缆槽的内部进行热量,而且在电缆出现故障燃烧时,会影响其他电缆的正常运行,不能起到隔离防护作用,所以需要防水型玻璃钢电缆槽,以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水型玻璃钢电缆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防水型玻璃钢电缆槽,包括电缆槽盖和电缆槽主体,所述电缆槽盖活动卡接在电缆槽主体的顶面,所述电缆槽盖的底面中心一侧边缘开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电缆槽盖的两端底面边缘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电缆槽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缆槽底座,所述电缆槽底座内部中心活动安装有竖向支撑板,所述电缆槽底座的内部两侧面均活动连接有横向支撑板,所述电缆槽底座的内部底面中心一侧边缘以及两侧面上部均开设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槽的内部两端侧边开设有插接孔,所述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的侧边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接杆,所述横向支撑板的一侧端活动插接有第二插接杆,所述第二插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横向支撑板的两端侧边以及连接杆的两端边缘外表面均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竖向支撑板的上部两端活动插接有第三插接杆,所述第三插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侧面中心均匀开设有第四螺纹孔,所述第四螺纹孔的内部螺旋连接有紧固螺丝,所述定位块的侧面一端边缘中心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电缆槽底座的内部两侧面的第二卡接槽外表面,以及两端上部以及电缆槽底座顶面两端边缘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横向支撑板和竖向支撑板均通过固定轴和第一插接杆与电缆槽底座的内部相活动插接。

优选的,所述竖向支撑板在电缆槽底座的内部分为两组,且所述另一组竖向支撑板与电缆槽盖的底面中心相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紧固螺丝贯穿定位块与连接杆外表面的第三螺纹孔相螺旋连接,所述连接杆通过第二插接杆与横向支撑板的侧端面相活动插接。

优选的,所述竖向支撑板之间通过定位块一端面的第三插接杆相插接,所述定位块外表面的第四螺纹孔分为四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横向支撑板和竖向支撑板均通过固定轴和第一插接杆与电缆槽底座的内部相活动插接,从而能够使横向支撑板和竖向支撑板在电缆槽底座的内部进行转动,调节偏转角度便于对电缆槽底座的内部进行分区,竖向支撑板在电缆槽底座的内部分为两组,且另一组竖向支撑板与电缆槽盖的底面中心相活动连接,从而能够使两组竖向支撑板对电缆槽底座的内部竖直方向进行分区,紧固螺丝贯穿定位块与连接杆外表面的第三螺纹孔相螺旋连接,能够对横向支撑板的一端进行固定,为分区后的电缆起到承接作用,连接杆通过第二插接杆与横向支撑板的侧端面相活动插接,能够使横向支撑板的侧端与竖向支撑板的外表面相接触,便于紧固螺丝对横向支撑板的一端进行固定,竖向支撑板之间通过定位块一端面的第三插接杆相插接,能够使两组竖向支撑板相互连接形成整体,定位块外表面的第四螺纹孔分为四组,能够便于紧固螺丝对两组横向支撑板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槽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槽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槽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竖向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缆槽盖、2-电缆槽主体、3-固定轴、4-第一卡接槽、5-第一插接杆、6-第一螺纹孔、7-电缆槽底座、8-横向支撑板、9-竖向支撑板、10-插接孔、11-第二卡接槽、12-第二螺纹孔、13-第二插接杆、14-连接杆、15-第三螺纹孔、16-第三插接杆、17-定位块、18-第四螺纹孔、19-凹槽、20-紧固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防水型玻璃钢电缆槽,包括电缆槽盖1和电缆槽主体2,电缆槽盖1活动卡接在电缆槽主体2的顶面,电缆槽盖1的底面中心一侧边缘开设有第一卡接槽4,电缆槽盖1的两端底面边缘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6,电缆槽主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缆槽底座7,电缆槽底座7内部中心活动安装有竖向支撑板9,电缆槽底座7的内部两侧面均活动连接有横向支撑板8,电缆槽底座7的内部底面中心一侧边缘以及两侧面上部均开设有第二卡接槽11,第二卡接槽11的内部两端侧边开设有插接孔10,第一卡接槽4和第二卡接槽11的侧边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3,固定轴3的一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接杆5,横向支撑板8的一侧端活动插接有第二插接杆13,第二插接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横向支撑板8的两端侧边以及连接杆14的两端边缘外表面均开设有第三螺纹孔15,竖向支撑板9的上部两端活动插接有第三插接杆16,第三插接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7,定位块17的侧面中心均匀开设有第四螺纹孔18,第四螺纹孔18的内部螺旋连接有紧固螺丝20,定位块17的侧面一端边缘中心开设有凹槽19,横向支撑板8和竖向支撑板9均通过固定轴3和第一插接杆5与电缆槽底座7的内部相活动插接,从而能够使横向支撑板8和竖向支撑板9在电缆槽底座7的内部进行转动,调节偏转角度便于对电缆槽底座7的内部进行分区,竖向支撑板9在电缆槽底座7的内部分为两组,且另一组竖向支撑板9与电缆槽盖1的底面中心相活动连接,从而能够使两组竖向支撑板9对电缆槽底座7的内部竖直方向进行分区,紧固螺丝20贯穿定位块17与连接杆14外表面的第三螺纹孔15相螺旋连接,能够对横向支撑板8的一端进行固定,为分区后的电缆起到承接作用,连接杆14通过第二插接杆13与横向支撑板8的侧端面相活动插接,能够使横向支撑板8的侧端与竖向支撑板9的外表面相接触,便于紧固螺丝20对横向支撑板8的一端进行固定,竖向支撑板9之间通过定位块17一端面的第三插接杆16相插接,能够使两组竖向支撑板9相互连接形成整体,定位块17外表面的第四螺纹孔18分为四组,能够便于紧固螺丝20对两组横向支撑板8进行固定。

电缆槽底座7的内部两侧面的第二卡接槽11外表面,以及两端上部以及电缆槽底座7顶面两端边缘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2,横向支撑板8和竖向支撑板9均通过固定轴3和第一插接杆5与电缆槽底座7的内部相活动插接,竖向支撑板9在电缆槽底座7的内部分为两组,且另一组竖向支撑板9与电缆槽盖1的底面中心相活动连接,紧固螺丝20贯穿定位块17与连接杆14外表面的第三螺纹孔15相螺旋连接,竖向支撑板9之间通过定位块17一端面的第三插接杆16相插接,定位块17外表面的第四螺纹孔18分为四组,连接杆14通过第二插接杆13与横向支撑板8的侧端面相活动插接。

工作原理:在安装电缆槽时,根据需要对电缆槽主体2的内部进行调节,需要分区时,先拉动定位块17一端外表面的凹槽19带动定位块17另一端的第三插接杆16脱离竖向支撑板9的侧端内部,以及第二卡接槽11侧端插接孔10的内部,然后拉动竖向支撑板9转动90度,同时电缆槽盖1底面中心的竖向支撑板9也是同样操作,两组竖向支撑板9的侧端在电缆槽底座7的中心相对齐接触,然后将两组定位块17一端的第三插接杆16与两组竖向支撑板9的两端接触的侧端相插接,从而将两组竖向支撑板9固定连接在电缆槽底座7的内部中心,然后对电缆槽底座7内部两侧端的两组横向支撑板8进行调节,先转动横向支撑板8外表面第三螺纹孔15内部的紧固螺丝20,使横向支撑板8以第一插接杆5为轴心转动90度,再拉动连接杆14带动第二插接杆13在横向支撑板8的内部滑动,直至连接杆14的外表面与竖向支撑板9的外表面相接触,然后转动紧固螺丝20贯穿第四螺纹孔18与连接杆14外表面的第三螺纹孔15相螺旋连接,将横向支撑板8的位置进行固定,再将电缆穿插到分区后电缆槽底座7的内部,然后使用紧固螺丝20贯穿电缆槽底座7顶面的第二螺纹孔12与电缆槽盖1底面的第一螺纹孔6相螺旋连接,从而将电缆槽盖1固定在电缆槽主体2的顶端,通过横向支撑板8和竖向支撑板9对电缆槽底座7内部的分区,能够使电缆在电缆槽底座7的内部进行分隔,防止电缆之间蓄热过度损伤其他电缆,并且提高散热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