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放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28813发布日期:2020-12-01 11:45阅读:90来源:国知局
充放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放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池化成分容工序中,需要通过电流探针连接电池极片,然后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操作;以往的充放电设备中,电流探针在活塞的带动下连接电池极片,当需要适配不同大小的电池时,就需要将电流探针的运动行程设置的很大,不但占用过多设备空间,也会电流探针就位速度慢,影响生产效率。

为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一种充放电装置,在支架上设置多个固定位,当需要适配不同大小的电池时,将电流探针拆卸后安装在对应的固定位即可,由于每次电池大小更改都需拆卸电流探针后再安装,更换速度较慢,当电池大小更改频繁时生产效率就会受到制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充放电装置,能够在适应不同大小的电池的情况下,加快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充放电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第二支架,能够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相对于第一支架移动;至少一个电流探针,与第二支架可移动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有齿轮,第二支架上设置有齿条,齿轮与齿条啮合。

进一步地,第二支架上可移动连接有多个电流探针,多个电流探针并排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气缸,气缸驱动连接有连接块,多个电流探针均与连接块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多个气缸,多个气缸均驱动连接连接块。

进一步地,电流探针上设置有导柱,第二支架上设置有能够使得导柱插入的容纳孔。

进一步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气缸,气缸与电流探针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通过直线轴承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横梁,横梁用于承载电池托盘。

进一步地,横梁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支架,电流探针能够朝向电池托盘移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充放电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将电池固定在第一支架上,然后通过驱动第一驱动装置,移动第二支架到合适位置,然后控制电流探针连接电池极耳,进行充放电操作;整个过程中只需通过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即可实现第二支架位置的调整,无需将第二支架从第二支架上拆装,在批量对同一大小的电池进行充放电时,也只需调整电流探针相对于第二支架的位置即可,无需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在适配对应电池大小的同时,有效节约了拆装第二支架的时间与批量生产时第一驱动装置的运动时间,加快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放电装置的轴测图;

图2为图1中ⅰ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放电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b-b向的裁剪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托盘的轴测图;

上述附图包含以下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图2,一种充放电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00;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架100上;第二支架310,与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连接;至少一个电流探针320,与第二支架310可移动连接。

应用本实施例的充放电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将电池固定在第一支架100上,然后通过驱动第一驱动装置,移动第二支架310到合适位置,然后控制电流探针320连接电池极耳,进行充放电操作;整个过程中只需通过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即可实现第二支架310位置的调整,无需将第二支架310从第二支架310上拆装,在适配对应电池大小的同时,有效节约了拆装第二支架310的时间,加快了生产效率。

其中,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通过多种方式驱动第二支架310相对于第一支架100运动,例如在第二支架310上设置握持部,将第二支架310与第一支架100设置为滑动连接,通过握持部驱动第二支架310相对于第一支架100滑动;或者通过在第一支架100上设置气缸340或者液压缸,驱动第二支架310运动;还可以通过在第一支架100上设置电机,用电机驱动第二支架310相对于第一支架100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电流探针320也能够通过多种方式与第二支架310可移动连接,例如在第二支架310上设置导轨或导槽,并在电流探针320上设置与导轨或导槽配合的结构,或者在电流探针320上设置销轴,并在第二支架310上设置销孔,使得电流探针320与第二支架310转动连接。

其中,电流探针320可以通过手动驱动的方式相对于第二支架310运动,也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二支架310上的电机或气缸340的驱动部件使得电流探针320相对于第二支架310移动。

为了在便于调整第二支架310相对于第一支架100位置的同时,方便控制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100上的驱动电机210,驱动电机210驱动连接有齿轮220,第二支架310上设置有齿条230,齿轮220与齿条230啮合;其中,可以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动状态控制第二支架310相对于第一支架100的位置,便于精确控制第二支架310的位置。

其中,驱动电机210可以选用伺服电机,通过精确控制伺服电机的转动状态实现对第二支架310位置的精确控制,同时利用伺服电机停转时的锁定来固定第二支架310相对于第一支架100的位置,防止第二支架310位置调整完毕后相对于第一支架100滑动。

如图3所示,为了使得充放电装置能够一次性对多个电池进行充放电操作,第二支架310上可移动连接有多个电流探针320,多个电流探针320并排设置;在充放电时,多个电流探针320能够同时抵接多个电池,便于同时对多个电池进行充放电。

如图3、图4所示,为了使得多个电流探针320相对于第二支架310的运动同步,同时实现充放电的自动控制,第二支架310上设置有气缸340,气缸340驱动连接有连接块330,多个电流探针320均与连接块330连接;当第二支架310相对于第一支架100调整完毕位置后,可以通过气缸340驱动连接块330,带动多个电流探针320抵接多个电池的极耳,为多个电池进行充放电。

需要注意的是,图4中b-b向的剖视图裁剪了图片左侧的部分第一支架100,并非完整的b-b向剖视图。

进一步地,由于电流探针320前进方向上的运动位置可以由电池限位,电流探针320后退方向上的运动位置可以由第二支架310限位,因此无需通过设置传感器等方式精确控制气缸340中活塞的运动位置,简化了设备的控制难度,降低了成本。

如图3、图4所示,为了防止单个气缸340驱动连接块330时,由于连接块330连接电流探针320数量过多导致气缸340负荷过大,可以在第二支架310上设置多个气缸340用于驱动连接块330。

如图4所示,为了保证电流探针320能够稳定的相对于第二支架310滑动,避免电流探针320发生歪斜,电流探针320上设置有导柱321,第二支架310上设置有能够使得导柱321插入的容纳孔。

可以理解的是,无论第二支架310上设置多少个电流探针320,均可在第二支架310上设置气缸340用来驱动电流探针320运动。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第二支架310相对于第一支架100滑动,第二支架310与第一支架100通过直线轴承110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直线轴承110应作广义理解,不仅包括直线轴承标准件,还泛指滑块滑轨结构等能够起到直线轴承作用的机械结构。

如图3、图4所示,第一支架100上设置有横梁120,横梁120用于承载电池托盘400;其中电池托盘400的结构如图5所示,能够承载多个电池;当需要对多个电池进行充放电操作时,可以在电池托盘400中设置多个电池本体410,然后将电池托盘400放置在横梁120上,使得多个电池本体410与第一支架100固定,然后通过驱动装置调整第二支架310的位置,之后控制第二支架310上设置的气缸340,驱动多个电流探针320抵接托盘上多个电池本体410的极片,然后进行充放电操作。

进一步地,横梁120的两侧均可以设置第二支架310,每个第二支架310上均设置多个电流探针320,所有的电流探针320都能够朝向横梁120运动;如图5所示,电池托盘400上设置有多个电池,多个电池的负极片411位于一侧,多个电池的正极片412位于另一侧,在充放电时,可以将电池托盘400放置在横梁120上,然后调整横梁120两侧的两个第二支架310的对应位置,之后控制所有的电流探针320相对于第二支架310靠拢,使得横梁120一侧的电流探针320抵接所有电池的负极片411,横梁120另一侧的电流探针320抵接所有电池的正极片412,然后统一对所有电池进行充放电操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