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维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33599发布日期:2021-06-11 21:50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维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田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维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注水井开发过程中,精细注水是保障油藏开采的重要手段。分注井测调为主要的分注工艺,通过分注井分层测调,达到分层精确注水的目的,以保障原油采收率。目前主要推广桥式同心分注工艺,测调作业采用电缆直读作业,但由于电缆外部与防喷头内孔之间存在间隙,在测调作业过程中,井下污水会从防喷头顶端及溢流管大量喷出,严重污染井场环境,在电缆起下过程中污水会沾染在电缆上,致使电缆腐蚀,在电缆测试井下作业过程中具有测井仪器落井的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解决电缆起下时因沾染污水导致的电缆腐蚀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缆维护装置,其能够解决电缆起下时因沾染污水导致的电缆腐蚀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缆维护装置,包括套筒和用于将电缆表面的污水刮除的滤水组件,所述套筒的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滤水组件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内部且可沿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所述套筒的两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滤水组件脱出的限位结构和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所述滤水组件具有可供电缆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可与电缆的外表面贴合接触,所述开口与所述电缆之间间隙配合,所述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容纳腔加注润滑油的注油口。

优选地,所述滤水组件包括呈空心柱体状的盘根,所述盘根的轴线与所述套筒的轴线平行,所述盘根的外侧壁与所述套筒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距。

优选地,所述盘根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盘根沿所述套筒的轴向分布。

优选地,所述滤水组件还包括可沿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两个所述盘根之间,所述支撑件呈空心柱体状,所述支撑件的轴线与所述套筒的轴线平行,所述支撑件的外侧壁与所述套筒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距。

优选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与所述套筒密封连接的端盖,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端盖上。

优选地,所述端盖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注油口上方的储油盒,所述储油盒的底部设置有输油孔,所述输油孔与所述注油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储油盒包括盒体和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盒体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储油盒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输油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套筒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注油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螺纹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支座,所述支座上设置有安装孔。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缆维护装置,包括套筒和用于将电缆表面的污水刮除的滤水组件,套筒的内部具有容纳腔,滤水组件设置在套筒内的容纳腔且可沿套筒的轴向移动,套筒的两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滤水组件脱出的限位结构和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口,开口与电缆之间间隙配合,滤水组件具有可供电缆穿过的通孔,在使用时,将该电缆维护装置固定安装在测试车电缆滚筒的前端,使电缆同时穿过套筒上的开口和滤水组件上的通孔,电缆起下时,该电缆维护装置的位置不变,电缆与该电缆维护装置发生相对移动。通孔的侧壁可与电缆的外表面贴合接触,电缆在起下时,通过其与滤水组件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滤水组件相对于套筒移动直至与限位结构相作用,在限位结构的作用下,滤水组件与套筒相对固定,电缆与滤水组件之间发生相对移动,从而将电缆表面的污水刮除。在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注油口,注油口与容纳腔连通,用于向容纳腔加注润滑油,对经滤水组件刮除污水后的电缆表面进行润滑,以对电缆进行维护。如此设置,将电缆表面的污水刮除后,同时润滑油对电缆的表面进行润滑,并在电缆的表面上形成一层油脂保护层,使电缆的表面与污水隔离,避免电缆沾染污水,解决了电缆起下时因沾染污水导致的电缆腐蚀的问题,有利于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缆维护装置在电缆起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缆维护装置在电缆下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套筒;2、电缆;3、注油口;4、盘根;5、支撑件;6、端盖;7、盒体;8、上盖;9、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维护装置,解决电缆起下时因沾染污水导致的电缆腐蚀的问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照图1~2,示出了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电缆维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维护装置包括套筒1和用于将电缆2表面的污水刮除的滤水组件,套筒1的内部具有容纳腔,滤水组件设置在套筒1内的容纳腔且可沿套筒1的轴向移动,套筒1的两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滤水组件脱出的限位结构和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口,开口与电缆2之间间隙配合,滤水组件具有可供电缆2穿过的通孔,在使用时,将该电缆维护装置固定安装在测试车电缆2滚筒的前端,使电缆2同时穿过套筒1上的开口和滤水组件上的通孔,电缆2起下时,该电缆维护装置的位置不变,电缆2与该电缆维护装置发生相对移动。通孔的侧壁可与电缆2的外表面贴合接触,电缆2在起下时,通过其与滤水组件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滤水组件相对于套筒1移动直至与限位结构相作用,在限位结构的作用下,滤水组件与套筒1相对固定,电缆2与滤水组件之间发生相对移动,从而将电缆2表面的污水刮除。在套筒1的侧壁上设置有注油口3,注油口3与容纳腔连通,用于向容纳腔加注润滑油,对经滤水组件刮除污水后的电缆2表面进行润滑,以对电缆2进行维护。

如此设置,将电缆2表面的污水刮除后,同时润滑油对电缆2的表面进行润滑,并在电缆2的表面上形成一层油脂保护层,使电缆2的表面与污水隔离,避免电缆2沾染污水,解决了电缆2起下时因沾染污水导致的电缆2腐蚀的问题,有利于延长电缆2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上述滤水组件包括盘根4,盘根4呈空心柱体状,盘根4的空心结构为上述滤水组件上的通孔,电缆2可从盘根4的空心结构穿过。上述盘根4的轴线与套筒1的轴线平行,盘根4的外侧壁与套筒1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距,以保证盘根4可在套筒1内部移动,在电缆2起时、下时均可起作用。

实施中,上述盘根4设置有两个,两个盘根4沿套筒1的轴向分布。盘根4的材质为橡胶,套筒1的横截面为圆环形,通孔的横截面为圆形,盘根4的横截面也为圆环形,盘根4的外直径小于套筒1的内直径,套筒1的内侧壁与盘根4的外表面之间的间距为3~5毫米,可避免电缆2在套筒1内部打弯。

实施中,上述滤水组件还包括可沿套筒1的轴向移动的支撑件5,支撑件5的材质为硬质塑料,支撑件5设置在两个盘根4之间,以对盘根4进行支撑,防止盘根4过度变形。支撑件5呈空心柱体状,电缆2可从支撑件5的空心结构穿过,支撑件5的空心结构与盘根4的空心结构连通,共同组成上述滤水组件上的通孔。支撑件5的轴线与套筒1的轴线平行,支撑件5的外侧壁与套筒1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距,以保证盘根4可在套筒1内部移动。

本实施例中,上述限位结构包括端盖6,端盖6与套筒1密封连接,开口设置在端盖6上。开口呈圆形,开口的直径大于电缆2的直径和盘根4的内直径,开口的直径小于盘根4的外直径,通过开口的侧壁与盘根4之间的相互作用,可防止盘根4移动至套筒1的外部。开口的半径比电缆2的半径大1~2毫米,一般可使开口的半径比电缆2的半径大1毫米,保证电缆2可顺利穿过开口的同时,保证容纳腔内的润滑油不会外溢。

实施中,上述端盖6包括用于与套筒1连接的第三连接部和用于与盘根4相互作用的限位部,第三连接部与限位部为一体式结构。在第三连接部上设置有内螺纹,在套筒1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三连接部与套筒1螺纹连接。第三连接部与套筒1连接时,可在内螺纹与外螺纹之间设置生料带,以确保螺纹连接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中,该电缆维护装置还包括储油盒,储油盒设置在注油口3上方,储油盒的底部设置有输油孔,输油孔与注油口3连通,在储油盒内填装一定量的润滑油,利用润滑油的重力自动向套筒1的容纳腔输油。润滑油可选用全合成机油,粘度大,在电缆2表面的附着力、密封性都比较好。

实施中,上述储油盒包括盒体7和上盖8,盒体7和盖体均为透明材质,在使用过程中,可直观了解储油盒内的油量,上盖8与盒体7可拆卸连接,以便随时对润滑油进行补充。

实施中,上述储油盒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输油孔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上,套筒1上沿设有第二连接部,注油口3设置在第二连接部上,在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外螺纹,在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内螺纹,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螺纹连接。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时,可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生料带,以确保螺纹连接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中,该电缆维护装置还包括支座9,用于对套筒1进行支撑。支座9包括安装板和设置在安装板与套筒1之间的支柱,支柱与安装板垂直设置,支柱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板和套筒1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利用螺栓和螺母将该电缆维护装置固定在适合位置。上述安装孔至少设置两个,以确保电缆维护装置的稳定性。安装孔设置有多组,多组安装孔并列设置,在安装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相应的安装孔。

下面内容结合上述各个实施例对本电缆维护装置进行具体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电缆维护装置包括套筒1、两个盘根4、支撑件5和两个端盖6,盘根4和支撑件5均设置在套筒1内部,盘根4和支撑件5均呈空心圆柱体状,盘根4和支撑件5的外直径均小于套筒1的内直径,使盘根4和支撑件5可沿套筒1的轴向移动,盘根4和支撑件5内部的空心结构可供电缆2穿过,盘根4和支撑件5的内侧壁均与电缆2的外表面贴合接触。端盖6与套筒1的两端密封连接,在端盖6上设置有可供电缆2穿过的开口,开口与电缆2之间间隙配合,开口的侧壁可限制盘根4和支撑件5的移动。在套筒1的侧壁上设置有注油口3和与注油口3可拆卸连接的储油盒,储油盒内部的润滑油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套筒1内流动以使套筒1内部充满润滑油。

如此设置,将该电缆维护装置固定安装在测试车电缆2滚筒的前端,使电缆2穿过端盖6、套筒1、盘根4和支撑件5,电缆2在起下时,由于电缆2与盘根4、支撑件5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盘根4和支撑件5相对于套筒1移动直至盘根4与端盖6接触,盘根4与端盖6相互作用,以限制盘根4与套筒1之间的相对移动,使得电缆2与盘根4之间发生相对移动,从而将电缆2表面的污水刮除。套筒1内部的润滑油通过盘根4与盖板之间的间隙、盘根4与支撑件5之间的间隙等均可与电缆2的表面接触,以实现对电缆2表面的润滑,在电缆2与盖板相对移动的过程中会在电缆2的表面形成一层油脂保护层,使电缆2表面与污水隔离,避免电缆2沾染污水,从而解决了电缆2起下时因沾染污水导致的电缆2腐蚀的问题,有利于延长电缆2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假设电缆2起时,电缆2相对于该电缆维护装置向左移动,如图1所示,盘根4和支撑件5在电缆2的作用下移动至套筒1的左端;电缆2下时,电缆2相对于该电缆维护装置向右移动,如图2所示,盘根4和支撑件5在电缆2的作用下移动至套筒1的右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