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中断供电的可控硅可逆变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784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不中断供电的可控硅可逆变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不中断供电场合的可控硅可逆变换装置。
在已有技术中,有一种充电逆变两用机(见图3)。当使用充电逆变两用机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时,将输出端逆向输入交流电,可控硅51、52已由充电触发板50在控制极与阳极间加上正向控制电压,当主变压器1的感应电压处于上半周时(即上正下负),电流的方向线圈a→E+→E-→52→线圈C;当电压处于下半周时(即上负下正),电流的方向线圈a→E+→E-→51→线圈b,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去掉原有技术中的两个可控硅51、52以及充电用触发板50,使该变换装置,既不要配备充电设备,又减少了元件,便可以实现可逆变换,即该装置可以成为充电机,直接对蓄电池充电。充电电流是可以调节的,原有技术中,电流的调节是通过充电触发板50改变可控硅51、52的导通角达到的。本实用新型采用晶体管分立元件,可以通过转换装置40改变主变压器1输出线圈的匝数来达到调节输出电流的目的。应用于不停电和一般家庭做备用电源,并可作为小型风力和潮汐发电的辅助设备。
不中断供电的可控硅可逆变换装置,主变压器1,电抗器11,硅整流元件2和3,熔断器9和10,电流表8是该装置不可缺少的元件(见图1)。当可控硅元件4和5的控制极与阳极间交替加上由触发板32产生的正向控制电压,可控硅4、5将蓄电池E输出的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经主变压器1实现变压。当外部交流电源对蓄电池E实施充电时,硅整流元件2、3共同组成了全波整流线路,只要交流电从主变压器1次输入,经整流后,对蓄电池E充电。
图1中的触发板32是插接件,为可控硅元件提供触发电流。由于可以容易地对电阻18、19、22、20、23、21、电容25、24、33、34,晶体管14、15、27、26元件进行筛选,配对处理,尤其是对脉冲变压器13、12进行最优设计,拟定线圈的一、二次线圈匝数为输入150匝;输出130匝(分两组四个抽头,)线径为φ0.31毫米,因此,该装置对我国生产的可控硅元件,从20A~500A一律可以触发,不必对可控硅的触发电流,触发电压等参数进行挑选,或进行二次触发(即触发小可控硅后再触发大可控硅)。并且该装置的最大输出功率可达到5瓩,如果蓄电池的数量足够,输出功率可达到20瓩。
主变压器1输出端线圈按交流180伏、215伏、250伏、285伏设置,使蓄电池充电电流可在5安~20安范围内调节。
因为该装置不增加原有技术中直流变换器的元件,减去了配套同功率充电设备,实现了一机两用的功能,因而该装置线路简单、体积小,制造成本低,不仅能够做为单位的备用电源,而且能适用于家用电器。
(一)蓄电池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主要指标(12
、24
)输入电压20
~30
输出180V~240V10
~15
输出功率12
为250瓦,24
为500瓦输出波形近拟方波。
输出频率50赫兹本机效率>85%(二)整流指标输入电压220V输出电流5A~20A连续工作。
图1为不中断供电的可控硅可逆变换装置的原理图,图3为原有技术对比示意图。
图2是本装置当蓄电池容量为12V时的施工图,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下表为实施例中的元器件清单。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不中断供电的可控硅可逆变换装置,该装置在供电中断时,由蓄电池输出直流电,可控硅4、5的控制极与阳极间交替加上由触发板32产生的正向控制电压,通过可控硅4、5的交替开关作用将直流调制成交流电,经主变压器1耦合输出,充电时,将原输出端逆向输入交流电,对蓄电池充电,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主要由主变压器1,电抗器11,硅整流元件2、3、6、7,熔断器9、10,电流表8,可控硅4、5和触发板32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主变压器1的输出端有一个转换装置40。
专利摘要
一种用于不中断供电场合的可控硅可逆变换装置。其特点是不增加原有技术中的元件,便可实现由直流电变成交流电输出;或由交流电经整流后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该装置的线路设置能使其输出功率最大20瓩,并且使用晶体管分立元件。本可控硅可逆变换装置可作为野外,不能停电的单位和一般家庭的备用电源,并可作为小型风力和潮汐发电的辅助设备。
文档编号H02M7/66GK85202379SQ85202379
公开日1986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1985年6月17日
发明者严书苍 申请人: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