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网电能质量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9753532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网电能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发电电源的电能质量管理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来说,是一 种微网电能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微处理器为基础的用电设备在电力负荷中所占的比重 在逐步提高,这些精密设备一般有很高的电能质量要求。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生产设备的性 能、扩大设备的使用领域,在微网中使用了大量不同类型的电力电子装置,这些电力电子装 置往往会使电网电压、电流畸变,进而影响到微网设备尤其是精密设备的正常运行,严重时 甚至不能正常工作,同时也可能减少这些设备的寿命,并且使网损加大,因此亟需提高微网 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

【发明内容】

[0003]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微网电能质量控制方法,其中,电能质量控 制方法包括对功率波动的控制,对无功功率的补偿,对三相不平衡电流的补偿以及对谐波 的补偿。
[0004] 微网中多个微电源并行工作时,当发生功率波动时,若某微电源超出其功率上限 输出,此时需要将越限的微电源的下垂特性转为垂直特性,即功率输出维持在最大功率,而 角频率持续下降;而其他未达到输出上限的微电源按下垂特性持续增大有功功率,直至系 统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0005] 微网系统运行时,根据微电源下垂特性,设角频率下降到ωι时系统实现供需平 衡,微电源DG1和DG2的输出功率之和为负载所需,此时DG2按下垂特性输出有功功率值为 P2-i,DGl 输出 Pi-u 即
[0006] ?!(〇〇=?!_!
[0007] Ρ2( ω1)=Ρ2_1
[0008] Pl〇ad = Pl-l+P2-l
[0009] 由于P2应小于等于Pmax,因而DG2的输出有功功率应保持为Pmax,角频率保持下降, 此时DG由下垂特性转为垂直特性;DG1按照下垂特性加大输出,直至两个微电源的共同输出 有功功率能再次满足负荷的需要,系统达到新的供需平衡为止,此时工作角频率为ω 2,则
[0010] Ρ1(ω2)=Ρι-2
[0011] Ρ2(ω2)=Ρ腹
[0012] Pload = Pl-2+Pmax
[0013] 由上面两式可得
[0014] Pi-l_Pl-2 = Pmax_P2-1= Δ Pmax
[0015] 4*Δ wmax= ωχ-ω2
[0016] 则DG2的角频率与功率的关系为
[001 7 ] Q ? - CO *+JI ( P*_P i ) _ Δ CO max
[0018] 式中ω!为DG2的稳定后工作角频率,ω*为标准角频率(co* = 2Jif,f为标准频率), P*为微电源输出角频率为标准角频率时输出的有功功率,Pi为DG2沿下垂曲线中首次达到系 统平衡时所对应的输出功率;
[0019] 微网系统中某些负荷出现故障被切除后,DG1和DG2需通过下垂特性减少有功功 率输出,以再次实现系统内的供需平衡。若按照下垂特性调整功率输出后,DG1输出有功功 率下降至小于Pmin时,则需将其下垂特性强制为垂直特性,维持最小功率输出,同时角频率 持续升高;DG2则按照下垂特性再次减少功率输出,以最终在两个微电源输出功率都在功率 限值许可的范围内再次达到供需平衡,
[0020] 此时DG1的角频率-有功功率特性可表示为
[0021] ω j= co*+Ji(P*-Pj)+A comin
[0022] 式中
[0023 ] Δ CO 皿;^ - ^ 2_ 〇 1
[0024] ω」为DG1的稳定后工作角频率,匕为DG1沿下垂曲线中首次达到系统平衡时所对应 的输出功率,ω*为标准角频率(co* = 2Jif,f为标准频率),P*为微电源输出角频率为标准角 频率时输出的有功功率
[0025]当微网中需要进行无功补偿时,采用TCR进行无功补偿,TCR正常工作时,晶闸管的 触发时刻一般位于电压从峰值到过零点的时间间隔内。在该时间间隔内,两个反并联晶闸 管中正在承受正向电压的那个先触发导通,这样整个线路导通,从而使电抗器也进入导通 状态。为了表示晶闸管触发的时刻,采用触发延迟角α,它是电源电压从最大峰值点到晶闸 管触发时刻之间的电角度,它的大小决定了流过电抗器中电流的有效值。电感中通过的电 流比施加于它两端的电压在相位上滞后约90°,且为纯无功电流。
[0026] 在(Ji/2~π)范围内控制晶闸管的触发延迟角α,从而在电流从零到最大值之间, 对应着晶闸管从全阻断到全导通之间,连续调节电抗器中的电流,这就相当于最终改变了 电抗器的等效电抗值。即α值增大,电感电流中基波成分减小,也就相当于电抗器的电抗值 增大,从而使得基波无功功率减小。
[0027] TCR接入点电压为:
[0028] u(t) =Umsin ω t
[0029] Um为电压峰值
[0030] 当电压正半波时,流过电抗器的电流为:
[0031]
[0032]式中Xl= c〇L为基波电抗,L是电抗器电感值
[0033] 当电压负半波时,晶闸管反向导通,流过电抗器的电流为:
[0034]
[0035] 通过改变晶闸管触发延迟角,就可以改变支路上的电流,而且支路电流在α = Ji/2 时达到最大值,在α = π时达到最小值
[0036] 对上式进行分解,得到基波分量的幅值:
[0037]
[0038]即可得到TCR的基波等效电纳为
[0039]
[0040] 即可以在O-1/Xl之间连续调节TCR的基波电纳,
[0041 ]从而TCR补偿的无功功率为:
[0042]
[0043] 当微网中存在不平衡电流时,采用TCR进行不平衡电流的补偿
[0044] 当a相发生不平衡时,补偿目标值为
[0045]
vΑ …a丄一 一 Aa丄一 w
[0046] 式中,Tu*和Fa*分别表示电流变量的实部和虚部;表示TCR中a相电流的基 波负序分量,
[0047] 缘表示微网a相电流1?的基波负序分量:
[0048] TCR补偿不平衡电流的电纳为
[0049]
[0050] 式中Uf为X相公共连接点电压的有效值,X为不平衡相,取a,b,c
[0051] 当b,c相存在不平衡电流时,同理采用上述方式计算TCR补偿电纳,即通过TCR提供 电纳来补偿三相电流不平衡
[0052]当微网中存在谐波时,采用APF进行谐波补偿,APF由指令电流运算模块和补偿电 流生成模块两大部分组成,补偿电流生成模块包含电流跟踪控制、驱动电路和主电路三大 模块,对补偿对象电流中的谐波电流分量检测是指令电流运算模块的作用;而根据计算出 的指令信号控制PWM逆变器产生所需的补偿电流是补偿电流生成模块的作用。
[0053] APF的工作方式为:首先通过检测负荷电流,指令电流运算模块计算出指令信号, 然后经过补偿电流发生模块生成所需的补偿电流,最后补偿电流抵消负载电流中需要补偿 的电流分量,从而得到理想的电流,即当补偿谐波电流时,APF检测出负荷电流i L中的谐波 电流kH时,指令信号由kH反极性后得到,最后补偿模块产生的补偿电流ic,由于谐波电流 iLH与补偿电流i C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二者的电流和为零,从而电源电流i中仅包含含基波 电流成分,这样就达到了补偿谐波的目的。
[0054] 在进行补偿时,先要基于三相电流获得参考电流
[0055] 将三相电流ia,ib,ic通过Clark变换得到ia,ie
[0056]
*- ~L· -
[0057]式中c为变换系数,为一常数
[0058] 通过基波正序提取器提取正序基波
[0059] 将iaf,iM进行Clark反变换得到三相正序基波电流i af,ibf,icf
[0060]
[0061] 式中,C'为反变换系数,为一常数
[0062] 用二相电流?目号减去相应的二相正序基波电流,即可得到参考电流?目号ia, ib,
[0063]
[0064] 将补偿电流ic和参考电流进行比较,将差值送入到滞环比较器中,滞环比较器产 生控制主电路中晶闸管通断的PWM信号,该信号经过驱动电路来控制晶闸管的通断,从而达 到谐波补偿的目的。
[0065] 本发明在微网功率波动时,通过功率角频率调节来使得微网满足负载的需求,通 过TCR的调节来补偿微网系统中的无功和三相不平衡,采用有源滤波器来补偿微网系统中 的谐波,从而保证微网的稳定高效地运行。
【附图说明】
[0066] 图1是本发明微网电能质量控制方法的微网结构图
[0067] 图2是本发明微网电能质量控制方法的TCR补偿电路图
[0068] 图3是本发明微网电能质量控制方法的APF补偿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9] 如图1-3所示,一种微网电能质量控制方法,其中,电能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对功率 波动的控制,对无功功率的补偿,对三相不平衡电流的补偿以及对谐波的补偿。
[0070] 微网中多个微电源并行工作时,当发生功率波动时,若某微电源超出其功率上限 输出,此时需要将越限的微电源的下垂特性转为垂直特性,即功率输出维持在最大功率,而 角频率持续下降;而其他未达到输出上限的微电源按下垂特性持续增大有功功率,直至系 统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0071] 微网系统运行时,根据微电源下垂特性,设角频率下降到ωι时系统实现供需平 衡,微电源DG1和DG2的输出功率之和为负载所需,此时DG2按下垂特性输出有功功率值为 Ρ2-i,DGl 输出 Pi-u 即
[0072] Ρ1( ωι)=Ρι-ι
[0073] Ρ2( ωι)=Ρ2-ι
[0074] Pl〇ad = Pl-l+P2-l
[0075] 由于Ρ2应小于等于Pmax,因而DG2的输出有功功率应保持为Pmax,角频率保持下降, 此时DG由下垂特性转为垂直特性;DG1按照下垂特性加大输出,直至两个微电源的共同输出 有功功率能再次满足负荷的需要,系统达到新的供需平衡为止,此时工作角频率为ω 2,则
[0076] Ρ1( ω2)=Ρι-2
[0077] Ρ2( ω 2) = Pmax
[0078] Pl〇ad = Pl-2+Pmax
[0079] 由上面两式可得
[0080] Pl-1-Pl-2 = Pmax-P2-l= APmax
[0081] 4*Δ wmax= ωι-ω2
[0082] 则DG2的角频率与功率的关系为
[0083] ο i= 〇 ^+jt(P^-Pi)-Δ omax
[0084] 式中ω!为DG2的稳定后工作角频率,ω*为标准角频率(co* = 2Jif,f为标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