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转换模块支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14091阅读:来源:国知局
[0058]图3所示为本发明光电转换模块的实施例示意图;图4A为图3沿BB剖面线的剖视示意图;图4B?4C为图4A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在本实施例中,光电转换模块包含光电转换面板70及光电转换模块支架10a。本发明的光电转换模块支架1a可供承载光电转换面板70。如图3所示,光电转换面板70较佳为双面受光型太阳能面板,并具有第一受光面71及第二受光面72。光电转换模块支架1a的形状与光电转换面板70的形状对应,较佳为矩形。光电转换模块支架1a可为一框体,围绕光电转换面板70的周缘并承载光电转换面板70。光电转换模块支架1a的材质可为铝及铝合金,更进一步说,光电转换模块铝支架/铝合金支架为铝挤型支架。此外,铝/铝合金支架可再进行加工程序,例如:阳极处理,以形成耐磨、耐蚀且质地坚硬的氧化膜,用以保护铝材表面。
[0059]如图3及图4A所示实施例,光电转换模块Ia的光电转换模块支架1a包含夹持部100以及支撑于夹持部100下方的侧壁200a;其中侧壁200a较佳设置对应于光电转换面板70的两对侧边而围绕着光电转换面板70的周缘分布,但亦可仅设置于任一对侧边上。夹持部100可包含形成于光电转换模块支架1a的内侧的凹槽105,光电转换面板70的一端插设于凹槽105中并受夹持部100夹持。此外,夹持部100内空间及其包围的范围进一步定义为容置区域150,可容纳光电转换面板70。在光电转换面板70为矩形面板的实施例中,光电转换模块支架1a可相应为矩形框状,容置区域150则大致为该矩形框围绕的矩形范围;容置区域150的周围部分较佳延伸至凹槽105内,使得光电转换面板70设置于容置区域150时并卡合定位于凹槽105。当矩形框状的光电转换模块支架1a支撑光电转换面板70时,矩形框大致与面板平行,且夹持部100夹持光电转换面板70的周缘部分,光电转换面板70容纳于容置区域15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矩形光电转换模块可具有1639mm*983mm*40mm的长*宽*高。
[0060]进一步而言,光电转换模块支架1a的侧壁200a除了沿框体的侧边分布以外,并大致在垂直于框体所在平面(如图例示的xy平面)的方向上延伸;当光电转换模块支架1a支撑有(双面)光电转换面板70时,侧壁200a垂直于框体所在平面的延伸方向z(下称高度方向)大致与光电转换模块支架1a所夹持的(双面)光电转换面板70垂直。此外,容置区域150具有与侧壁200a大致垂直的深度方向,例如方向X。(双面)光电转换面板70的面延伸方向在xy平面上,且容纳于容置区域150内。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侧壁200a是在光电转换面板70的第二受光面72的一侧垂直延伸;换言之,侧壁200a远离第一受光面71延伸。当光电转换面板70的第一受光面71大体面朝太阳光源设置于光电转换模块支架10a,第一受光面71亦可视为正受光面;相对地,第二受光面72此时为背受光面。再者,光电转换模块支架1a具有夹持部100的一侧通常视为正侧(或上侧);反之为背侧(或下侧)。因此,光电转换模块支架1a的背侧包含侧壁200a远离夹持部100的一端。当光电转换面板70设置于光电转换模块支架10a,其正受光面与背受光面较佳分别与光电转换模块支架1a的正侧(或上侧)及背侧(或下侧)对应。光电转换模块1a因此视为有正、背两侧(或上、下两侧)的区别。
[0061 ] 如图3与图4A?4B所示,侧壁200a具有内侧面210、外侧面220及一入光通道300。由于侧壁200a沿框体分布,入光通道300较佳亦沿侧壁200a的长度方向延伸;换言之,入光通道300为形成于侧壁200a的长形孔洞,该长形孔洞并具有沿着侧壁200a、即矩形框的边长方向X或y延伸的长形开口。如图4A所示,入光通道300贯穿侧壁200a,且在外侧面220上具有入光开口 310、在内侧面210上具有出光开口 320。光可自入光开口 310进入入光通道300,再由出光开口 320离开入光通道300。
[0062]如图4B所示,入光开口 310较为接近夹持部100的部分在此称为入光开口 310的上缘310a;相对地,下缘310b位于入光开口 310远离夹持部100的一端。出光开口 320亦分别具有上缘320a及下缘320b。较佳而言,入光通道300自外侧面220斜朝向内侧面210而形成于侧壁200a;换句话说,入光通道300的延伸方向与容置区域150的深度方向(在本例中为X方向)不平行。斜向的入光通道300并进一步于侧壁200a上不同的高度位置形成入光开口 310及出光开口 320;此处的说明以侧壁200a接近夹持部100的部分为相对高处,反之为相对低处。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入光通道300自外侧面220朝向内侧面210,同时朝向夹持部100的方向斜向延伸;出光开口 320并相对于入光开口 310位于侧壁200a上较高处,会将自外侧面220射入的光线导向内侧面210并出射至光电转换面板70的第二受光面72。
[0063]另一方面,入光通道300的内壁进一步具有内凹曲面的型态。详细来说,入光通道300包含顶面330与底面340;其中所谓“顶”与“底”与前述“上”与“下”相应,且分别为通道内面相对于夹持部100的近、远部分。入光通道300的顶面330连接入光开口 310的上缘310a及出光开口 320的上缘320a之间,且为内凹面,其中出光开口 320的上缘320a较入光开口 310的上缘31 Oa接近夹持部100;入光通道300的底面340连接入光开口 310的下缘310b及出光开口320的下缘320b之间,且为内凹面,其中出光开口320的下缘320b较佳也较入光开口 310的下缘31 Ob接近夹持部100。
[0064]相较于如图1与2A所示公知的光电转换模块支架90,本发明的光电转换模块支架1a提高侧光源的使用率。所述侧光源可视为大体朝光电转换模块Ia(或9)有支架1a(或90)围绕的侧边入射的光源,包含环境光及反射光,因此,侧光源的光(下称侧光)有很大的机会入射支架1a(或90)的侧壁200a(或92)。详细来说,由于侧光源入射至传统光电转换模块支架90后,即由侧壁92反射,侧光源的出光因此难以抵达双面光电转换面板80;相对地,如图4C所示,当侧光入射至本发明光电转换模块支架10a,侧光先自入光开口 310入射至入光通道300的底面340,经反射至顶面330再自出光开口 320入射至第二受光面72。其中顶面330及底面340的反射率较佳大于60%。因此,本发明光电转换模块支架90可进行侧光补偿,以提升光能利用效率。此外,因顶面330及底面340较佳均为内凹面,因此有集光的效果而可有效率的反射及传导光线,减少因散射而损失的光能。
[0065]如图5所示,出光开口 320下缘320b与夹持部100间的距离D2实质上不大于入光开口 310上缘310a与夹持部100间的距离Dl;其中距离D2与距离Dl相等。入光开口 310及出光开口 320的开口大小、入光开口 310及/或出光开口 320的口缘的位置、以及内凹面的曲率等因素皆可进一步设计而使前述侧光投射至受光面的侧光补偿及光能利用率更佳化,并使光线得以均匀分布于受光面。举例来说,可使用光学软件计算出最适的参数范围。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入光开口310上缘310a及下缘310b间距离dl与出光开口320上缘320a及下缘320b间距离d2的比例介于100:85至100:110之间。更佳来说,入光开口 310上缘310a及下缘310b间距离dl大于出光开口 320上缘320a及下缘320b间距离d2,其中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入光开口 310上缘310a及下缘310b间距离dl与出光开口 320上缘320a及下缘320b间距离d2的比例为100:93。另一方面,顶面330的曲率半径R3与底面340的曲率半径R4的比例介于23: 20至23: 40之间。更佳来说,顶面330的曲率半径R3较佳小于底面340的曲率半径R4,其中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顶面330的曲率半径R3与底面340的曲率半径R4的比例为23:32。举例来说,曲率半径R3与曲率半径R4分别为23mm与32mm。
[0066]本发明的光电转换模块支架进一步接受光学模拟分析。用以分析的软件例如为Tracepro软件。测试结果显示本发明光电转换模块支架在上述较佳比例条件下进行侧光补偿,并且相较于传统光电转换模块支架达到17%的光学增益。亦即在相同的支架材质与相同的支架侧面面积等条件下,本发明光电转换模块的受光面相较于传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