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逆变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88770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紧凑型逆变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紧凑型逆变器。
【背景技术】
[0002]太阳能是一种新兴的绿色能源,由于其清洁、高效且不受地域资源限制,因此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制约少、故障率低、维修简便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别是应用于光伏并网电站系统。
[0003]近年来,逆变器的研发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也逐步朝向小型化、轻量化和经济化的方向发展。
[0004]传统的大功率逆变器受散热器散热能力的限制,为了使固定在散热器上的IGBT温升在规定范围,将逆变器主要的两大热源(功率模块和电抗器)进行热隔离,然后单独进行散热,使得传统的逆变器结构不紧凑,带来体积庞大和成本高昂的问题。但是如今随着散热器技术的发展,最新品种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大幅度提高,使得将逆变器的功率模块和电抗器进行集中散热已经成为可能。
[0005]由以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对功率模块和电抗器集中进行散热的逆变器,以实现逆变器的小型化、轻量化和经济化,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电磁兼容性强、成本低的一种紧凑型逆变器。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紧凑型逆变器,所述紧凑型逆变器包括柜体,柜体包括后门板,柜体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且上部设置有出风筛孔,柜体的内部以一块垂直封板分隔成依次排列的直流柜和交流柜,直流柜由一块垂直隔板分隔为前方的汇流控制部分和后方的集中散热部分,汇流控制部分包括上部的控制电路安装区和下部的直流汇流区,集中散热部分由上层水平隔板和下层水平隔板分隔为上部的风机仓、中部的功率模块区和下部的电抗器区,风机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机,功率模块区包括风道腔体和功率模块,功率模块设置在风道腔体中,功率模块内设有散热器。
[000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直流柜与所述交流柜之间的垂直封板的下部设置有通风孔。
[000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交流柜包括上部的预留区和下部的设备区。
[00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设备区内设置有交流断路器和接触器且二者沿柜体的深度方向布局。
[00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电抗器区内设有至少一个电抗器。
[00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进风口设置于后门板上部且所述出风筛孔设置于后门板下部。
[00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4]本实用新型装置中的主要发热部件共用一个风道集中进行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使结构更加紧凑,散热成本更低;通过竖直封板、上层水平隔板和下层水平隔板对柜体内各个功能区域进行有效分隔,很好的避免了电磁干扰,具有较高的电磁兼容性;直流柜与所述交流柜之间的垂直封板的下部设置有通风孔,交流柜部分电器件可通过通风孔进行强迫风冷;设备区设置有交流断路器和接触器,二者沿柜体深度方向布置,减少连接铜排的使用量,降低成本。
[0015]【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紧凑型逆变器的正视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紧凑型逆变器中直流柜的左视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紧凑型逆变器的后视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紧凑型逆变器的后门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2]如图1-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紧凑型逆变器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紧凑型逆变器包括柜体,柜体包括后门板15,柜体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 20且上部设置有出风筛孔23,柜体的内部以一块垂直封板11分隔成依次排列的直流柜I和交流柜2,直流柜I由一块垂直隔板9分隔为前方的汇流控制部分和后方的集中散热部分,汇流控制部分包括上部的控制电路安装区8和下部的直流汇流区7,集中散热部分由上层水平隔板16和下层水平隔板14分隔为上部的风机仓18、中部的功率模块区19和下部的电抗器区21,风机仓18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机17,功率模块区19包括风道腔体25和功率模块20,功率模块20设置在所述风道腔体25中,功率模块20内设有散热器10,直流柜I与交流柜2之间的垂直封板11的下部设置有通风孔13,交流柜2包括上部的预留区3和下部的设备区4,设备区4内设置有交流断路器5和接触器22且二者沿柜体的深度方向布局,电抗器区21内设有至少一个电抗器12,进风口 20设置于后门板15上部且出风筛孔23设置于后门板15下部。
[0023]直流柜I内采用强迫风冷进行散热,散热过程如下:
[0024]外界冷风从后门板15下部的进风口 24进入直流柜1,经过电抗器12并带走其热量,然后从下层水平隔板14上的进风口进入功率模块20,随后经过功率模块内的散热器10且带走IGBT传导到散热器10上的热量,然后被风机17抽入风机仓18,最后从后门板15上部的出风筛孔23排出且将热量带出直流柜I。
[0025]交流柜2包括上部的预留区3和下部的设备区4,设备区4设置有交流断路器5和接触器22,二者沿柜体深度方向布置,减少连接铜排的使用量,降低成本。
[0026]交流柜2大部分电器件热功率较小,主要采用自然散热,部分电器件通过直流柜I与交流柜2之间的竖直封板11下部的通风孔13进行强迫风冷。
[0027]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紧凑型逆变器中,通过竖直封板11、上层水平隔板16和下层水平隔板14对柜体内各个功能区域进行有效分隔,很好的避免了电磁干扰,具有较高的电磁兼容性。
[0028]紧凑型逆变器中的主要发热部件共用一个风道集中进行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使结构更加紧凑,散热成本更低。
[0029]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紧凑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凑型逆变器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包括后门板(15),所述柜体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20)且上部设置有出风筛孔(23),所述柜体的内部以一块垂直封板(11)分隔成依次排列的直流柜(I)和交流柜(2),所述直流柜(I)由一块垂直隔板(9)分隔为前方的汇流控制部分和后方的集中散热部分,所述汇流控制部分包括上部的控制电路安装区(8)和下部的直流汇流区(7),所述集中散热部分由上层水平隔板(16)和下层水平隔板(14)分隔为上部的风机仓(18)、中部的功率模块区(19)和下部的电抗器区(21),所述风机仓(18)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机(17),所述功率模块区(19)包括风道腔体(25 )和功率模块(20 ),所述功率模块(20 )设置在所述风道腔体(25 )中,所述功率模块(20)内设有散热器(10)。
2.根据权利要I所述的一种紧凑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柜(I)与所述交流柜(2)之间的垂直封板(11)的下部设置有通风孔(13)。
3.根据权利要I所述的一种紧凑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柜(2)包括上部的预留区(3)和下部的设备区(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紧凑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区(4)内设置有交流断路器(5)和接触器(22)且二者沿柜体的深度方向布局。
5.根据权利要I所述的一种紧凑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区(21)内设有至少一个电抗器(12)。
6.根据权利要I所述的一种紧凑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0)设置于后门板(15)上部且所述出风筛孔(23)设置于后门板(15)下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紧凑型逆变器,包括柜体,柜体包括后门板,柜体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且上部设置有出风筛孔,柜体的内部以一块垂直封板分隔成依次排列的直流柜和交流柜,直流柜由一块垂直隔板分隔为前方的汇流控制部分和后方的集中散热部分,汇流控制部分包括上部的控制电路安装区和下部的直流汇流区,集中散热部分由上层水平隔板和下层水平隔板分隔为上部的风机仓、中部的功率模块区和下部的电抗器区,风机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机,功率模块区包括风道腔体和功率模块,功率模块设置在风道腔体中,功率模块内设有散热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电磁兼容性强、成本低的特点。
【IPC分类】H05K7-20, H02M7-00
【公开号】CN204498004
【申请号】CN201520242876
【发明人】陈鹏旭, 汪腾, 李静, 熊俊峰, 吴小龙, 徐小飞, 马晓聪
【申请人】中天昱品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