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间间隔棒双弹簧阻尼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3780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相间间隔棒双弹簧阻尼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适于35kV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的一种相间间隔棒双弹簧阻尼装置,属于电力系统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运行、检修领域。
[0003]【背景技术】:
[0004]根据已公开文献,迄今,已有3项相关专利,分别描述如下:
[0005]1、一种阻尼式防舞器(申请号201020532003.7)
[0006]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尼式防舞器,包括间隔支架、弹簧减震组件以及连接在所述间隔支架上的柱状阻尼元件,在导线发生舞动时能够释放扭曲力,有效地提高间隔支架的抗拉压强度和弹性效果。该专利并未涉及套筒式弹簧消振器,而是采用弹簧,缺点在于,弹簧受拉时,弹簧与其他连接件的连接处不牢固,在大吨位拉力下易出现断裂现象。
[0007]2、一种回转式弹簧相间间隔棒(申请号20122025325L 7)
[0008]间隔棒通过T型单板与相间绝缘子联结,间隔棒中设置由弹簧作为储能的弹性结构。当线路两相之间的导线发生舞动时,通过弹簧的不断伸与缩,达到破坏两相导线发生舞动的充足条件,达到控制导线舞动的目的。该专利并未涉及套筒式弹簧消振器,而是采用弹簧,缺点在于,弹簧受拉时,弹簧与其他连接件的连接处不牢固,在大吨位拉力下易出现断裂现象。
[0009]3、一种弹簧减震型相间防舞动间隔棒(申请号201310614723.6)
[0010]其特征在于:在两个相间间隔棒绝缘子的中部通过金具连接防舞动弹簧减震器,以释放舞动自激振荡能量。该专利并未涉及套筒式弹簧消振器,而是采用弹簧,缺点在于,弹簧受拉时,弹簧与其他连接件的连接处不牢固,在大吨位拉力下易出现断裂现象。
[0011]【实用新型内容】:
[001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连接牢固,安装简单,节省工时,防水性能好,筒体强度高,既起到压簧功能又起到拉簧功能的相间间隔棒双弹簧阻尼装置。
[001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一种相间间隔棒双弹簧阻尼装置,其包括圆筒形弹簧筒,其特征在于圆筒形弹簧筒上设有带连接螺孔的槽型扁脚,圆筒形弹簧筒的下端连接带导向筒的弹簧筒底座并通过防松螺栓紧固,弹簧筒底座连接带扁脚的活塞式轴杆,带扁脚的活塞式轴杆由活塞、圆柱轴杆、扁脚和螺孔组成;圆柱轴杆的下端设有带螺孔的扁脚,圆柱轴杆的上端连接活塞,活塞上设有排气孔,活塞的上端连接上弹簧,下端连接下弹簧。
[0014]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弹簧筒底座由底板、设固定轴孔的导向筒组成,导向筒在底板上下均探出。
[0015]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圆筒形弹簧筒的下端的沿口内壁设有丝扣,底板外刻有丝扣,弹簧筒底座通过丝扣与圆筒形弹簧筒连接。
[0016]本实用新型同已有技术相比可产生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相间间隔棒的一端或两端,在导线舞动过程中,无论相间间隔棒受拉或受压,弹簧阻尼装置中的上弹簧或下弹簧将压缩,以消耗线路舞动产生的能量,从而降低线路舞动幅度,起到防舞作用;也可以起到消耗导线振动能量的作用。弹簧筒的筒体为封闭形圆筒,筒体的上端与槽型扁脚连接为一体;下端的沿口内壁预留丝扣,以便于与带有丝扣的弹簧筒底座连接为一体;弹簧筒底座设与活塞轴杆匹配的导向筒;活塞轴杆从弹簧筒底座的导向筒内穿出。再采用防卸螺栓将弹簧筒的筒体与弹簧筒底座连接牢固,避免丝扣松动。活塞与上、下弹簧可靠连接,避免上、下弹簧与弹簧筒的筒体内壁发生摩擦;活塞上预留若干排气孔,便于活塞反复运动时封闭套筒的排气与进气。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置两个弹簧,通过活塞式轴杆实现了压簧和拉簧的双重功能,从而避免了弹簧受拉时与其他连接件连接不牢固的缺陷,安装简单,节省工时,并且防水性能好,筒体强度高。
[0017]【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带扁脚的活塞式轴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带槽型扁脚的圆筒形弹簧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带导向筒的弹簧筒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一种相间间隔棒双弹簧阻尼装置(参见图1-图4),其包括圆筒形弹簧筒1,圆筒形弹簧筒I由筒体7、槽型扁脚9组成,筒体7上设有槽型扁脚9,槽型扁脚9上设有连接螺孔10,筒体7的下端的沿口内壁预留丝扣,圆筒形弹簧筒I的筒体7的下端连接带导向筒的弹簧筒底座2并通过防松螺栓6紧固,弹簧筒底座2由底板12、设固定轴孔的导向筒13组成,导向筒13在底板12上下均探出,确保带扁脚的活塞式轴杆3在轴线方向位移。底板12外刻有丝扣11,便于与圆筒形弹簧筒I连接。弹簧筒底座2连接带扁脚的活塞式轴杆3,带扁脚的活塞式轴杆3由活塞14、圆柱轴杆15、扁脚16和螺孔17组成;圆柱轴杆15的下端连接扁脚16,扁脚16上设有螺孔17。圆柱轴杆15的上端焊接或丝扣连接活塞14,活塞14上设若干排气孔18,便于活塞14反复运动时排气、进气。活塞14的上端连接上弹簧4,下端连接下弹簧5。带槽型扁脚的圆筒形弹簧筒I位于上方,弹簧筒底座2和带扁脚的活塞式轴杆3位于下方,避免进水锈蚀上弹簧4和下弹簧5。
[0024]组装时,先将带扁脚的活塞式轴杆3的圆柱轴杆15依次套上弹簧筒底座2、下弹簧5,然后将带扁脚的活塞式轴杆3的圆柱轴杆15与活塞14焊接或丝扣连接牢固,其次,上弹簧4、下弹簧5分别与活塞14的上、下表面牢固连接;再次,将带丝扣的弹簧筒底座2拧进圆筒形弹簧筒I的筒体7里;最后,在圆筒形弹簧筒I的筒体7底部沿口采用若干防松螺栓6紧固,避免弹簧筒底座2因导线振动而掉出。相间间隔棒中的复合绝缘子端部一般为扁脚结构,因此,圆筒形弹簧筒I的上端应为槽型扁脚结构,便于相间间隔棒中的复合绝缘子与本同体的连接。
[0025]本实用新型装置安装在相间间隔棒的一端或两端,在导线振动或舞动过程中,当相间间隔棒受压时,弹簧阻尼装置中的上弹簧将压缩;当相间间隔棒受拉时,弹簧阻尼装置中的下弹簧将压缩;因此,无论相间间隔棒受拉还是受压,弹簧阻尼装置始终消耗线路振动或舞动产生的能量,从而降低线路振动或舞动幅度,起到防舞、防振作用。通过上弹簧和下弹簧弹性变形的完美组合,自动达到新的平衡。
【主权项】
1.一种相间间隔棒双弹簧阻尼装置,其包括圆筒形弹簧筒(1),其特征在于圆筒形弹簧筒(I)上设有带连接螺孔(10)的槽型扁脚(9),圆筒形弹簧筒(I)的下端连接带导向筒的弹簧筒底座(2)并通过防松螺栓(6)紧固,弹簧筒底座(2)连接带扁脚的活塞式轴杆(3),带扁脚的活塞式轴杆(3)由活塞(14)、圆柱轴杆(15)、扁脚(16)和螺孔(17)组成;圆柱轴杆(15)的下端设有带螺孔(17)的扁脚(16),圆柱轴杆(15)的上端连接活塞(14),活塞(14)上设有排气孔(18),活塞(14)的上端连接上弹簧(4),下端连接下弹簧(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相间间隔棒双弹簧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筒底座(2)由底板(12)、设固定轴孔的导向筒(13)组成,导向筒(13)在底板(12)上下均探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相间间隔棒双弹簧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形弹簧筒(I)的下端的沿口内壁设有丝扣,底板(12)外刻有丝扣(11),弹簧筒底座(2)通过丝扣与圆筒形弹簧筒(I)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相间间隔棒双弹簧阻尼装置,其包括带槽型扁脚的圆筒形弹簧筒(1),圆筒形弹簧筒(1)的下端连接带导向筒的弹簧筒底座(2),弹簧筒底座(2)连接带扁脚的活塞式轴杆(3),带扁脚的活塞式轴杆(3)由活塞(14)、圆柱轴杆(15)、扁脚(16)和螺孔(17)组成;圆柱轴杆(15)的上端连接活塞(14),活塞(14)上设有排气孔(18),活塞(14)的上端连接上弹簧(4),下端连接下弹簧(5)。本实用新型连接牢固,安装简单,节省工时,防水性能好,筒体强度高,既起到压簧功能又起到拉簧功能,在导线舞动过程中,降低线路舞动幅度,起到防舞作用,消耗导线振动所产生的能量。
【IPC分类】H02G7/12, H02G7/14
【公开号】CN204947532
【申请号】CN201520612248
【发明人】王茂成, 王冠宇, 王晓涵, 张志红, 迟耀东, 张婷婷, 李新
【申请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鲁东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山东艾西特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