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2940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了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了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当今高科技技术不断创新改革下,电子产品已逐渐普及于大众的生活中。举例来说,手机、数字相机、个人数字助理或是随身听,因为其轻薄短小的特性特别受到人们喜爱。然而,现有的电子产品充电使用有线充电电池,需要插座和连接线,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当预先充满电的电池使用殆尽时,又不能及时充电的情况下,则无法继续工作,大大影响用户的使用。同时,随着电子产品屏幕的尺寸和点阵的变大,导致功耗也越来越大,但是电池技术却没有明显的进步,因此续航成为一个大问题。
[0003]随着无线充电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完善,无线充电技术会是今后的一个热门的发展方向,但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产品存在厚度较厚、充电速度较慢且组装繁琐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显示装置,其将无线充电的接收端集成在显示装置上,能够有效地改善其续航的问题,且优化感应线圈布局,以提高无线充电速度;可以更有效地减少空间,设备可做到更加超薄,同时可以节省繁琐的组装,大大提高自动化的要求。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0007]—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及保持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0008]—盖板,覆盖于所述显示面板上;其中,
[0009]所述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和/或盖板上形成有感应线圈及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的储电元件;所述感应线圈包括第一螺旋线圈和与该第一螺旋线圈电连接的多个第二螺旋线圈,所述第一螺旋线圈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和/或盖板的中心,所述第二螺旋线圈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和/或盖板的四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和盖板的感应线圈相互重叠。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和/或盖板上感应线圈为透明感应线圈。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感应线圈为透明或不透明感应线圈。
[0013]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为触控盖板。
[0014]进一步地,所述触控盖板的触控线路与感应线圈位于该触控盖板的同一侧或相对两侧。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和/或盖板为硬质或软质材料。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线圈通过激光或者丝网印刷或电镀形成在所述所述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和/或盖板上。
[0017]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显示装置集成有无线充电的接收端,能够有效地改善其续航的问题,可以更有效地减少空间,设备能够做到更加超薄;采用中心加四周的感应线圈布局设计,加上盖板和第一基板的双层感应线圈,进一步提高了无线充电效率,比现有技术提升了近10%的充电效率;同时避免显示装置与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模块需要重新组装,可以节省繁琐的组装,大大提高自动化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感应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和覆盖于所述显示面板上的一盖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及保持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和/或盖板上形成有感应线圈1及与所述感应线圈1对应连接的储电元件。所述感应线圈1包括第一螺旋线圈11和依次与该第一螺旋线圈11电连接的多个第二螺旋线圈12,其中,所述第一螺旋线圈11直径大于第二螺旋线圈12直径,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和/或盖板的中心,所述第二螺旋线圈12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和/或盖板的四周。所述感应线圈1还具有一第一输出端13与一第二输出端14,第一输出端13分别与第一螺旋线圈11和储能元件2电连接,第二输出端14分别与依次连接的末端的第二螺旋线圈12和储能元件2电连接,感应线圈1藉由第一输出端13与第二输出端14将所产生的感应电能存储至储能元件2。
[0021]形成在第一基板和盖板上的感应线圈1为透明感应线圈,其材料优选为透明的ΙΤ0材料,但不以此为限;形成在第二基板上的感应线圈1为透明或不透明感应线圈1,其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或导电性的金属氧化物材料,其中金属材料例如可为金、银、铝、镍、铜、铬,但不以此为限,可导电的金属氧化物材料例如可为ΙΤ0。在本发明中,感应线圈1作为无线充电接收端与一无线供电电源协同执行无线充电功能,可适用于电场耦合方式、电磁感应方式、磁共振方式或无线电波方式等的无线充电环境中。
[0022]处于无线充电环境中,显示面板可利用感应电能作为显示的电力来源,还将多余的感应电能存储在储能元件2中,方便在不执行无线充电功能或远离无线充电电源时,可藉由储能元件2所储存的电能提供显示所需要的电力,通过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盖板上的感应线圈1层既能提供显示所需电力,还可将储存多余电能,进一步提高无线充电电源的使用效率及充电速度。目前应用于显示面板的无线充电效率为75%,将感应线圈1置于盖板上,能够减少无线充电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同时又在第一基板与/或第二基板上布置感应线圈1,相当于增加接收端线圈匝数,通过以上两个方法,能够将无线充电的效率达到75%~85%。
[002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感应线圈1可以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和/或盖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没有特别的限制。所述第一螺旋线圈11和第二螺旋线圈1212的外型轮廓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或是,三角形或方形或长方形,或是,多边形,但不局限于此。具体实现时,第一螺旋线圈11和第二螺旋线圈1212的外型轮廓可以是一样也可以是不一样的。优选地,在俯视该显示装置时,所述第一基板的感应线圈1和盖板的感应线圈1相互重叠分布,能够进一步提高无线充电的效率。
[0024]做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盖板可以是具有触控线路的触控盖板,所述触控线路材料优选为ΙΤ0材料,其可与盖板的感应线圈1位于该触控盖板的同一侧,也可以是相对的两侦k需要说明的是,当盖板具有触控功能时,触控层与感应线圈1采用分层分布的布局。
[0025]所述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盖板材料为透明的硬质或软质材料,所述硬质材料优选但不限定玻璃,所述软质材料优选但不限定为塑料或薄膜材料。
[0026]感应线圈1可藉由例如激光、溅镀、蒸镀、涂布、电镀或是蚀刻等方式配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和/或盖板上,可避免额外配置的电源供应模块造成显示装置的厚度以及重量增加,也减少组装的繁琐步骤。
[0027]以激光工艺来制造感应线圈的步骤如下:在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和/或盖板进行涂布电极薄膜;进行激光退火,其条件参数为10~100Hz,l~30mm/s速度,100~1500mJ能量密度及10~30次;退火后,再进行湿法腐蚀蚀刻出所设计的感应线圈图案。
[002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一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及保持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一盖板,覆盖于所述显示面板上;其中, 所述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和/或盖板上形成有感应线圈及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的储电元件; 所述感应线圈包括第一螺旋线圈和与该第一螺旋线圈电连接的多个第二螺旋线圈,所述第一螺旋线圈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和/或盖板的中心,所述第二螺旋线圈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和/或盖板的四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盖板的感应线圈相互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或盖板上感应线圈为透明感应线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感应线圈为透明或不透明感应线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触控盖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盖板的触控线路与感应线圈位于该触控盖板的同一侧或相对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和/或盖板为硬质或软质材料。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通过激光或者丝网印刷或电镀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和/或盖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一盖板;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和/或盖板上形成有感应线圈及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的储电元件;所述感应线圈包括第一螺旋线圈和与该第一螺旋线圈电连接的多个第二螺旋线圈,所述第一螺旋线圈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和/或盖板的中心,所述第二螺旋线圈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和/或盖板的四周。该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显示装置将无线充电的接收端集成在显示装置上,能够有效地改善其续航的问题,且优化感应线圈布局,以提高无线充电速度;可以更有效地减少空间,设备可做到更加超薄,同时可以节省繁琐的组装,大大提高自动化的要求。
【IPC分类】H02J50/10, H02J7/00
【公开号】CN205039606
【申请号】CN201520863196
【发明人】廖亿彬, 张 林, 李孟祥, 何基强
【申请人】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