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及永磁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5101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电机转子及永磁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设及一种电机转子及永磁电机。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降低采用稀±钦铁棚的永磁电机成本,一般会采用非稀±的铁氧体永磁体来 代替钦铁棚永磁体,并且一般电机的永磁体通常采用内置式单层弧形结构。但由于铁氧体 永磁体的磁性能较差,使得该转子结构的永磁电机存在效率偏低、易退磁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鉴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及永磁电机,W 解决电机易退磁的问题,从而提高电机的可靠性。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种电机转子,包括:
[0006] 转子铁忍;W及
[0007] 内嵌于所述转子铁忍的多组永磁体,每组永磁体包括两个W上的弧形永磁体,两 个W上的所述弧形永磁体的凸面相对设置形成一个磁极,且两个W上的弧形永磁体的凸面 的极性相同;
[000引相邻两组所述永磁体中,相邻两个弧形永磁体的极性相反。
[000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每组永磁体中两个W上的弧形永磁体拼接形 成V形或U形。
[00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每组永磁体包括两个弧形永磁体,分别为第 一弧形永磁体与第二弧形永磁体;
[0011] 所述第一弧形永磁体和所述第二弧形永磁体分别由所述转子铁忍上的轴孔向所 述转子铁忍的外表面延伸,所述第一弧形永磁体的凸面与所述第二弧形永磁体的凸面相对 设置形成V形,所述V形的开口朝向所述转子铁忍的外表面。
[00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每组永磁体包括=个W上弧形永磁体,=个 W上所述弧形永磁体顺次拼接形成U形,所述U形的开口朝向所述转子铁忍的外表面。
[00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组所述永磁体包括=个弧形永磁体,分别为第 =弧形永磁体、第四弧形永磁体W及第五弧形永磁体;
[0014] 其中,第=弧形永磁体的凸面朝向所述转子铁忍的外表面设置,所述第四弧形永 磁体与所述第五弧形永磁体分设于所述第=弧形永磁体的两端形成U形,所述第四弧形永 磁体与所述第五弧形永磁体的凸面相对设置。
[001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弧形永磁体的凸面的弧长大于或等于所 述第=弧形永磁体的凸面的弧长;
[0016] 所述第五弧形永磁体的凸面的弧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弧形永磁体的凸面的弧 长D
[001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弧形永磁体的磁性能小于所述第=弧形 永磁体的磁性能;
[0018] 所述第五弧形永磁体的磁性能小于所述第=弧形永磁体的磁性能。
[001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永磁体与所述第二弧形永磁体之间 的夹角A或者所述第四弧形永磁体与所述第五弧形永磁体之间的夹角A满足如下关系:
[0020]
庚中,P表示永磁电机的极数。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永磁体的凸面的圆屯、与凹面的圆屯、之间 存在预设距离。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永磁体的厚度从所述弧形永磁体的中屯、 向两端逐渐减小。
[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子铁忍的外表面上沿所述转子铁忍的轴向 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置于相邻两组所述永磁体的相邻的两个弧形永磁体之间。
[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子铁忍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多组所述永磁体 的安装部,所述电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子铁忍的外表面与所述安装部之间的隔磁 桥,所述隔磁桥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一片娃钢片的厚度。
[0025]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永磁电机,包括电机定子W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机转 子。
[0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7]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及永磁电机,通过采用两个W上的弧形永磁体形成一组永 磁体,将两个W上的弧形永磁体的凸面相对设置形成一个磁极,从而通过多段式的弧形永 磁体拼接的方式提升了易退磁区域的抗退磁能力,解决了局部退磁的问题,从而整体提升 了电机的可靠性。同时,通过利用弧形永磁体的凸面的弧长大于凹面弧长的特点,将两个W 上的弧形永磁体的凸面相对设置W提供一个磁极的磁通量,从而提高了每一个磁极下的永 磁体表磁面积,提升了电机的气隙磁密度W及输出转矩,进一步提升了电机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为图1中电机转子的局部放大图;
[003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4为图3中电机转子的局部放大图;
[0032]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中弧形永磁体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3]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的永磁体用量与传统的电机转子的永磁体用量的对 比图;
[0034] 图7位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的气隙磁密度与传统的电机转子的气隙磁密度的对 比图;
[0035]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的输出转矩与传统的电机转子的输出转矩的对比 图;
[0036] 图9为传统的电机转子在特定退磁场下的磁密云图;
[0037]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处于同一退磁场下的磁密度云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W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 子及永磁电机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W解释本实 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9] 参见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忍100、内嵌于转子 铁忍的多组永磁体W及转轴(未示出)。其中,转子铁忍100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多组永磁 体的安装部110,安装部110可W为设置于转子铁忍100上的通槽或通孔。本实施例中,转子 铁忍100由娃钢片依次叠加形成,安装部110可W为设置于转子铁忍100上的通槽。转子铁忍 100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转轴的轴孔120,其中,轴孔120置于转子铁忍的中屯、位置,多个安 装部110均匀分布在转子铁忍100的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
[0040] 多组永磁体对应设置于多个安装部110内,即每组永磁体置于同一安装部110内。 本实施例中,每个安装部110包括两个W上的弧形槽,且相邻的两个弧形槽相互连通形成一 个安装部110。
[0041] 每组永磁体包括两个W上的弧形永磁体,两个W上的弧形永磁体的凸面相对设置 形成一个磁极,即永磁体的组数等于该永磁电机的极数。本实施例中,弧形永磁体采用的是 非稀±永磁体。每组永磁体中两个W上的弧形永磁体的凸面的极性相同,相应的,两个W上 的弧形永磁体的凹面的极性也相同,运样,通过采用弧形永磁体,并利用弧形永磁体的凸面 的弧长大于凹面的弧长的特点,提升了一个磁极下的永磁体表磁面积,从而提升了电机的 气隙磁密度W及输出转矩,进一步提升了电机的性能。
[004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组永磁体中两个W上的弧形永磁体拼接形成V 形或U形,W增加同一磁极下表磁面积。V形或U形的开口朝向转子铁忍100的外表面设置,两 个W上的弧形永磁体的凸面朝向V形或U形的内部,且两个W上弧形永磁体的凸面的极性均 相同。
[0043] 相邻两组永磁体中,相邻的两个弧形永磁体的极性相反。具体地,相邻的两个弧形 永磁体的凹面相对设置,且相邻两个弧形永磁体的凹面的极性相反。运样使得相邻两组永 磁体的极性相反,从而满足相邻两个磁极WN极和討及交替分布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中,通过 多段式的弧形永磁体拼接的方式提升了易退磁区域的抗退磁能力,解决了局部退磁的问 题,从而整体提升了电机的可靠性。
[0044] 进一步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