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压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15840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耐高压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电气和电子技术,以及更具体地涉及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
背景技术
10接口电路的使用,比如,以10缓冲器为例,是众所周知的。在先进的互补金属氧 化物半导体(CMOS)集成电路(IC)处理技术中,已推动朝向较低电压的10缓冲器。在40 纳米(nm)IC制造过程中,举例来说,1.8伏晶体管正被容易地采用。然而,尽管推动使用较 低电压晶体管,仍然有着对于在可能需要与较高的电压(如,5伏)连接的特定10应用中耐 高压的需求。一种这样的应用是发光二极管(LED)驱动电路。传统的耐高压10接口电路典型地采用堆叠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0S)器件。这 种配置的一个例子在Clark等人的美国专利第6388475号中被说明。虽然这种电路配置可 以通过在两个或更多个器件两端分配电压来帮助减轻各个器件上的过压压力,但一些耐高 压故障安全规范要求即使当该电路的供电被移除时该电路也要耐受规定的电压。这对于堆 叠的M0S器件方式产生了问题。另外,与非堆叠器件配置相比,使用堆叠的M0S器件需要IC 中的更大区域,因此是所不期望的。另一种形成耐高压输出级的公知方式是采用厚氧化M0S器件。然而,这种方式的 一个不足是,它需要附加的IC制造步骤,这会增加总体成本。因此,存在着对于耐高压10接口电路的需求,这种耐高压10接口电路不会遭受一 个或更多个以上描述的与传统10接口电路相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例通过提供具有改进的高电压信号耐受性的10接口电路来 满足上述提及的需求。本发明的技术通过使用一个或更多个寄生双极晶体管有利地消除了 对于堆叠的M0S器件的需求,该寄生双极晶体管与M0S器件相比具有更高的电压耐受性。此 外,本发明的技术通过使用标准CMOS处理工艺提供了这种改进的高电压耐受性,因此与传 统10接口电路相比没有增加任何显著成本。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用在耐高压应用中的10接口电路。该10接口电 路包括信号焊盘和至少第一寄生双极晶体管,该第一寄生双极晶体管具有连接到该接口电 路的返回电压的发射极、适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的基极、和在开路集电极配置中被直接连 接到该信号焊盘的集电极。该接口电路进一步包括被耦联到该寄生双极晶体管并被操作来 产生该第一控制信号的M0S控制电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用在耐高压应用中的10接口电路包括信号焊盘和至少 第一寄生双极晶体管,该第一寄生双极晶体管包括连接到第一电压源的发射极、适于接收 第一控制信号的基极、和被直接连接到该信号焊盘的集电极。该接口电路进一步包括连接 在第二电压源和该信号焊盘之间的有源上拉电路。该有源上拉电路适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该第二控制信号是该第一控制信号的逻辑补。M0S控制电路被耦联到该第一寄生双极晶 体管并被操作来产生该第一和第二控制信号。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征、方面及优点将在下面与附图相关地被阅读的说明性实 施例中的详细说明中变得显而易见。


图1是用在耐高压应用中的传统输出级的至少一部分的示意图。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了用在耐高压应用中的示例性10接口电路的至 少一部分的示意图。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描述了用在耐高压应用中的示例性10接口电路 的至少一部分的示意图。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描述了用在耐高压应用中的示例性有源上拉10接 口电路的至少一部分的示意图。图5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描述了用在耐高压应用中的示例性有源上拉10 接口电路的至少一部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将在此示例性10接口电路的上下文中进行说明。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 并不限于在此示出和描述的电路。而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任何能受益于具有提高了 的高电压耐受性的接口电路的应用中实现。尽管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可以在硅晶片中制 作,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替代性地在包含其它材料的晶片中制作,包括但不限于砷化镓 (GaAs)、磷化铟(InP)等。图1是示出了用在耐高压应用中的传统10接口电路100的至少一部分的示意图。 接口电路100包括10焊盘102和连接到该10焊盘的开路集电极输出级,该输出级包含一 对堆叠的n沟道MOS (NM0S)晶体管器件。特别地,第一 NM0S器件104和第二 NM0S器件106 被如此设置,使得NM0S器件104的漏极⑶连接到10焊盘102,NM0S器件104的源极⑶ 连接到NM0S器件106的漏极,NM0S器件106的源极接地,并且NM0S器件104和106的栅极 (G)连接到CMOS控制电路108。控制电路108根据输入信号Vin操作来产生用于选择性地 激活NM0S器件104和106的控制信号,该输入信号Vin被供给到该控制电路。如图所示, 控制电路108可以包括以标准形式配置的反相器。尽管由接口电路100使用的堆叠的M0S器件方式通过将施加于10焊盘的电压在 NM0S器件104和106两者中分配,可以帮助减轻在被连接到10焊盘102的各个NM0S器件 104和106上的过压压力,但一些耐高压故障安全规范要求即使当该电路的供电被移除时 该电路也要耐受规定的电压。这对于堆叠的M0S器件方式产生了问题。另外,与非堆叠的 器件布置相比,使用堆叠的M0S器件需要IC中的更大区域,因此是所不期望的。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了用在耐高压应用中的示例性10接口电路200 的至少一部分的示意图。10接口电路200包括10焊盘202或可选择的信号焊盘,以及至 少第一双极晶体管204,该第一双极晶体管204包括连接到该接口电路的第一供电电压源 的发射极(E),适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Vc的基极(B),和在开路集电极配置中被直接连接到IO焊盘的集电极(C),其中该第一供电电压源可以是该接口电路的返回电压(如,接地或 VSS)。术语“开路集电极”典型地涉及晶体管输出布置,其中该晶体管的集电极或其它输出 端子(如,漏极)没有连接到正电压源,而是在IC的IO焊盘处保留开路。这种布置的优点 是,使用如上拉晶体管或可选择的上拉电路(如,有源器件)可以使该开路集电极输出连接 到各种电压(如,大于该输出晶体管器件的饱和电压的电压)。以这种方式,该开路集电极 输出能够与各种电压电平相连接,其中一些可能甚至高于该接口电路200的第二供电电压 源,该第二供电电压源可以是VDD。如该图中明显所示,双极晶体管204优选为寄生NPN晶体管(如,横向或纵向 NPN)。其中相对低速(如,小于大约100兆赫(MHZ))能被接受,寄生双极器件提供了更高 的电压耐受性而不必担心MOS器件的氧化层击穿现象特性。此外,寄生双极器件以很小或 没有附加代价在标准CMOS处理中是可行的。使用CMOS制作处理来实现双极器件的技术是 该领域内技术人员所公知的。 接口电路200进一步包括耦联到该寄生NPN晶体管204并被操作来产生第一控制 信号Vc的MOS控制电路206。控制电路206可包括例如ρ沟道MOS (PMOS)晶体管器件ΜΡ, 以及NMOS晶体管器件丽,被连接为反相器。更具体的是,PMOS器件MP的源极(S)连接到 为VDD的接口电路200的电源电压,器件MP的漏极⑶在节点m处被连接到匪OS器件丽 的漏极,器件MN的源极连接到接口电路的第一供电电压源(如,接地),器件MP和MN的栅 极(G)被连接在一起并在节点N2处形成用于接收输入信号Vin的控制电路的输入,该输入 信号Vin被提供至该接口电路。因此,控制信号Vc根据输入信号Vin将被产生。应当理解, 控制电路206的各种替代性配置类似地被考虑,并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应当认识到, 一种或更多种连接到控制电路206的电源电压连接,即VDD和/或接地,不必与到寄生双极 器件的电源电压连接相同。以这种方式,该寄生双极晶体管204可以与耦联到它的MOS控 制电路206电气绝缘。在图3示出的可选择的实施例中,不是被连接在IO焊盘202和第一供电电压源 (如,接地)之间,示例性IO接口电路300可以采用被直接连接在第二供电电压源(如,VDD) 和IO焊盘之间的双极晶体管302。在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指代相同的元件。在这 种配置中,双极晶体管302可以包括具有连接到VDD的发射极、直接连接到IO焊盘202的 集电极、和适于接收控制信号Vc的基极的寄生PNP晶体管(如,横向或纵向PNP)。这种开 路集电极输出级配置可以例如在上拉应用中被使用。在这个例子中,当该寄生双极晶体管 302被关断时为了将该接口电路300的输出设为逻辑低电平,外部电阻(未示出)可以被连 接到IO焊盘202。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描述了用在耐高压应用中的示例性IO接口电路 400的至少一部分的示意图。同样,在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指代相同的元件。如附 图2所示的说明性的IO接口电路200中,IO接口电路400有利地采用被直接连接到IO焊 盘202的至少第一双极晶体管204代替堆叠的MOS器件布置(参见,如图1)。更具体的是, 第一双极晶体管204包括连接到接口电路400的可以是接地的第一供电电压源的发射极, 适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Vc的基极,以及被直接连接到IO焊盘202的集电极。然而,不同于 如图2和3中所示的在开路集电极布置中的配置,IO接口电路400包括被连接在第二供电 电压源VDD和IO焊盘202之间的有源上拉电路402。控制信号Vc可以通过耦联到该第一双极晶体管204的控制电路206来产生。为了保护上拉电路402免受过压压力,该上拉电路包括至少第二双极晶体管404。 如该图中明显示出,双极晶体管404优选地被实施为寄生NPN晶体管,如前面所述,这提供 了显著更高的电压耐受性而不必担心MOS器件的氧化层击穿特性。具体地,双极晶体管404 的集电极连接到第二供电电压源VDD,双极晶体管404的发射极被直接连接到IO焊盘202, 以及双极晶体管404的基极适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Vcb。可以通过控制电路206产生的第 二控制信号Vcb优选为第一控制信号Vc的逻辑补。在其它实施例中,图5示出了其中一个例子,说明性的IO接口电路500可以包括 包含寄生PNP晶体管504的有源上拉电路502,寄生PNP晶体管504具有连接到第二供电电 压源VDD的发射极,被直接连接到IO焊盘202的集电极,和适于接收作为第一控制信号Vc 的逻辑补的第二控制信号Vcb的基极。应当认识到,依照本发明的教导,该IO接口电路的 各种替代性配置都被考虑到。至少一部分本发明的技术可以在一种或更多种集成电路中被实现。在形成集成电路中,以重复模式在半导体晶片表面上典型地制作模子。每个模子包括在此描述的器件,以 及可以包括其它结构或电路。各个模子从该晶片被切削或切割,然后被封装为集成电路。本 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如何切割晶片以及封装模子来制造集成电路。这样制造的集成电路 被认为是本发明的一部分。依照本发明的集成电路可以在使用IO接口电路的任何应用和/或电子系统中被 采用。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合适的系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通信网络、电子装置 (如,自动测试设备(ATE))、接口网络、显示系统等。包括这种集成电路的系统被认为是本 发明的一部分。鉴于在此被提供的本发明的教导,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能够考虑到本 发明技术的其它实现和应用。尽管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例已在此参考附图被说明,但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那 些精确的实施例,以及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这里可以 作出各种其它改变和修改。
权利要求
一种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包含信号焊盘;至少第一寄生双极晶体管,包括适于连接到第一电压源的发射极,适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的基极,和在开路集电极配置中被直接连接到所述信号焊盘的集电极;以及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控制电路,被耦联到所述至少第一寄生双极晶体管,并被操作来产生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电路,其中,所述至少第一寄生双极晶体管包括寄生NPN晶 体管和寄生PNP晶体管中的至少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电压源是所述接口电路的返回电压, 以及所述至少第一寄生双极晶体管包括寄生NPN晶体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电压源是所述接口电路的电源电压, 以及所述至少第一寄生双极晶体管包括寄生PNP晶体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电路,其中,所述至少第一寄生双极晶体管包括横向双极 晶体管和纵向双极晶体管中的至少一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电路,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含至少一个包括p沟道金属 氧化物半导体(PM0S)器件和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0S)器件的反相器,所述PM0S器 件的第一源极/漏极连接到所述接口电路的电源电压,所述PM0S器件的第二源极/漏极被 连接到所述NM0S器件的第一源极/漏极,并形成用于产生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所述控制电 路的输出,所述NM0S器件的第二源极/漏极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压源,以及所述PM0S和NM0S 器件的栅极被连接在一起并适于接收向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信号。
7.一种10接口电路,包含信号焊盘;至少第一寄生双极晶体管,包括适于连接到第一电压源的发射极,适于接收第一控制 信号的基极,以及被直接连接到所述信号焊盘的集电极;有源上拉电路,被连接在第二电压源和所述信号焊盘之间,所述有源上拉电路适于接 收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是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逻辑补;以及M0S控制电路,被耦联到所述第一寄生双极晶体管,并被操作来产生所述第一和第二控 制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口电路,其中,所述有源上拉电路包含至少第二寄生双极晶 体管,所述至少第二寄生双极晶体管包括被连接到所述信号焊盘的发射极、适于连接到所 述第二电压源的集电极、和适于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基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口电路,其中,所述至少第一和第二寄生双极晶体管中的每 一个包含寄生NPN晶体管。
10.如权要求7所述的接口电路,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含至少一个包括p沟道金属氧 化物半导体(PM0S)器件和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0S)器件的反相器,所述PM0S器件 的第一源极/漏极连接到所述第二电压源,所述PM0S器件的第二源极/漏极被连接到所述 NM0S器件的第一源极/漏极,并形成用于产生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 所述NM0S器件的第二源极/漏极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压源,以及所述PM0S和NM0S器件的栅 极被连接在一起并适于接收向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信号。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口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电压源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 MOS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连接电气绝缘。
12.—种集成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IO接口电路。
13.一种集成电路,包括至少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所述至少一个IO接口电 路包括信号焊盘;至少第一寄生双极晶体管,包括适于连接到第一电压源的发射极、适于接收第一控制 信号的基极、和在开路集电极配置中被直接连接到所述信号焊盘的集电极;以及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控制电路,被耦联到所述至少第一寄生双极晶体管,并被操 作来产生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集成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寄生双极晶体管包括寄生NPN晶体 管和寄生PNP晶体管中的至少一个。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集成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电压源是所述至少一个接口电路 的返回电压,以及所述至少第一寄生双极晶体管包括寄生NPN晶体管。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集成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电压源是所述至少一个接口电路 的电源电压,以及所述至少第一寄生双极晶体管包括寄生PNP晶体管。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集成电路,其中,所述至少第一寄生双极晶体管包括横向双 极晶体管和纵向双极晶体管中的至少一个。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集成电路,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含至少一个包括ρ沟道金属 氧化物半导体(PMOS)器件和η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OS)器件的反相器,所述PMOS器 件的第一源极/漏极连接到所述接口电路的电源电压,所述PMOS器件的第二源极/漏极被 连接到所述NMOS器件的第一源极/漏极,并形成用于产生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所述控制电 路的输出,所述NMOS器件的第二源极/漏极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压源,以及所述PMOS和NMOS 器件的栅极被连接在一起并适于接收向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信号。
19.用于增加IO接口电路的耐压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提供至少第一寄生双极晶体管,所述至少第一寄生双极晶体管具有适于连接到第一电 压源的发射极、适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的基极、和在开路集电极配置中被直接连接到所述 IO接口电路的信号焊盘的集电极;根据被施加到所述IO接口电路的输入信号产生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全文摘要
提供用在耐高压应用中的IO接口电路。该IO接口电路包括信号焊盘和至少第一寄生双极晶体管,该第一寄生双极晶体管具有适于连接到该接口电路的返回电压的发射极、适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的基极、和在开路集电极配置中被直接连接到该信号焊盘的集电极。该接口电路进一步包括被耦联到该寄生双极晶体管并被操作来产生该第一控制信号的MOS控制电路。该IO接口电路可以进一步包括被连接在该接口电路的电源电压和该信号焊盘之间的有源上拉电路。
文档编号H03K19/003GK101874349SQ200880117536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7日
发明者E·B·哈里斯, 梁济材 申请人:艾格瑞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