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散热节能室外机柜及其节能循环系统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60408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散热节能室外机柜及其节能循环系统控制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体式散热节能室外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前侧的前盖板,设置在箱体内部的节能循环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室外机柜运行状态的控制单元,以及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并实时采集室内外温度的温度采集单元;所述节能循环系统包括换热机芯,以及设置在换热机芯上方的外循环机构和设置在换热机芯下方的内循环机构,所述换热机芯与箱体之间设有外循环风道和内循环风道,所述外循环机构包括与换热机芯外循环风道连通的外循环风机,所述外循环风机周围至少设有两个受控制单元控制动作的活动风门,所述内循环机构包括与换热机芯内循环风道连通的内循环风机,所述内循环风机周围至少设有两个受控制单元控制动作的活动风门,所述箱体侧边和前盖板上进一步设有与上述活动风门对应的排风口和进风口;所述外循环机构包括外循环风机、设置在外循环风机前侧的外循环第一风门、以及分别设置在外循环风机左侧、右侧和后侧相互联动的外循环第二风门、外循环第三风门和外循环第四风门;所述箱体和前盖板上部四个侧面均设有与上述四个风门相对应的外循环排风口,所述箱体后侧外侧下部设有外循环进风口;所述外循环进风口内侧进一步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设有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内循环机构包括内循环风机、分别设置在内循环风机前侧和后侧相互联动的内循环第一风门和内循环第二风门,所述内循环第一风门和所述外循环第四风门以及所述外循环第一风门通过控制器联动连接,所述外循环第二风门、外循环第三风门和内循环第二风门通过控制单元的控制器联动连接,所述前盖板中部设有内循环回风口、内循环回风口下方设有与内循环第一风门相对应的内循环出风口,所述内循环第二风门位置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对应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散热节能室外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第一风门、所述外循环第四风门、所述外循环第二风门、所述外循环第三风门、所述内循环第一风门、所述内循环第二风门均包括旋转轴、随旋转轴旋转的转动板和风门连杆,所述转动板的顶端至尾端向外且向下延伸,其中一个转动板的顶端与旋转轴固定,其余转动板的顶端以固定间距通过风门连杆连接,旋转轴带动其中一个转动板转动同时通过风门连杆带动其他的转动板同步转动,控制单元的控制器直接与旋转轴连接,控制旋转轴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外循环第一风门、所述外循环第四风门、所述外循环第二风门、所述外循环第三风门、所述内循环第一风门、所述内循环第二风门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至开启或关闭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散热节能室外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第一风门的转动板与所述外循环第四风门的转动板相互平行且旋转方向一致,所述外循环第二风门的转动板与所述外循环第三风门的转动板以铅垂面镜像对称设置,所述外循环第二风门和所述外循环第三风门的旋转轴均与所述外循环第一风门、所述外循环第四风门的旋转轴垂直,所述内循环第一风门与外循环第一风门的旋转轴相互平行、转动板相互垂直且旋转方向相反,所述内循环第一风门旋转至铅垂位置或最大角度倾斜位置时,所述外循环第一风门反方向旋转至最大角度倾斜位置或铅垂位置,所述外循环第二风门和所述外循环第三风门的旋转轴均与所述外循环第一风门的旋转轴垂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散热节能室外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第一风门、所述外循环第四风门、所述外循环第二风门、所述外循环第三风门、所述内循环第一风门、所述内循环第二风门的转动板与所述铅垂面之间的夹角为0-9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散热节能室外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第一风门、外循环第一风门和所述外循环第四风门均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内循环第二风门、外循环第二风门和外循环第三风门均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控制器包括与第一驱动电机相连的第一控制器,以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相连与第二控制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散热节能室外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第一风门、所述外循环第四风门、所述外循环第二风门、所述外循环第三风门、所述内循环第一风门、所述内循环第二风门采用相同的结构;所述外循环第一风门、所述外循环第四风门、所述外循环第二风门、所述外循环第三风门首尾相连围成一个四面封闭的外循环通道。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散热节能室外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灰尘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散热节能室外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芯为板式空气对空气交叉流机芯,所述换热机芯包括至少两组交互设置的循环通道,所述每个循环通道相互隔离,所述循环通过由金属箔制成的基板制成,基板的一侧与相邻上层的基板的相同侧通过压边密封固定,基板的另一侧与相邻下层的基板的相同侧通过压边密封固定。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式散热节能室外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芯左右两侧进一步配置有一水平转轴,水平转轴由受控制单元控制的电机驱动,当换热机芯工作设定时长后转动90度、180度或270度。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散热节能室外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芯为板式空气对空气逆流机芯,所述换热机芯包括至少两组交互设置的循环通道,所述每个循环通道相互隔离,所述循环通过由金属箔制成的基板制成,基板的一侧与相邻上层的基板的相同侧通过压边密封固定,基板的另一侧与相邻下层的基板的相同侧通过压边密封固定。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体式散热节能室外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芯上下两端进一步配置有一垂直转轴,垂直转轴由受控制单元控制的电机驱动,当换热机芯工作设定时长后转动90度、180度或270度。12.一体式散热节能室外机柜的节能循环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温度采集步骤:温度采集单元实时采集室外温度并确定换热方式,当室内外温差位于预设的阈值范围时启动热交换散热步骤、新风散热步骤或新风热交换散热步骤;2)热交换散热步骤:控制单元的控制器控制外循环第一风门逆时针旋转至关闭状态,同时联动控制内循环第一风门顺时针旋转至开启位置,而联动控制外循环第四风门逆时针旋转至开启位置,同时控制器控制内循环第二风门顺时针旋转至关闭位置,外循环第二风门和外循环第三风门对应旋转至关闭位置,同时内循环风机启动,室内空气在内循环风机的作用下通过内循环回风口进入换热机芯内换热,换热后的冷风通过内循环出风口再排出前盖板外进入室内;同时,外循环风机启动,将外循环风道末端抽吸至负压状态,室外的冷空气因此通过外循环进风口进入换热机芯内与处于其内的室内热风换热,使得内循环风道内的空气温度降低,而外循环风道内的空气温度上升,之后再通过外循环第四风门排出至室外;3)新风散热步骤:控制单元控制器控制外循环第一风门顺时针旋转至开启位置,联动控制使得内循环第一风门逆时针旋转至关闭位置,外循环后侧第四风门顺时针旋转至关闭位置处,内循环风机关闭,同时控制器控制内循环第二风门顺时针旋转至关闭位置,外循环第二风门和外循环第三风门对应旋转至开启位置,外循环风机启动,在外循环风机的抽吸作用下,室外的风通过外循环进风口和过滤网进入换热机芯并最终通过外循环第一风门、外循环第二风门以及外循环第三风门进入室内;此时,系统处于新风散热状态;4)新风热交换散热步骤:控制单元控制器联动控制外循环第一风门逆时针旋转至关闭状态,联动控制使得内循环第一风门顺时针旋转至开启位置,外循环第四风门逆时针旋转至开启位置,控制器控制内循环第二风门顺时针旋转至关闭位置,内循环风机启动,将室内的热空气从内循环回风口抽吸至换热机芯内进行换热,之后再由内循环出风口排至室内;控制器控制外循环第二风门与外循环第三风门对应旋转至开启状态,外循环风机启动,将室外温度比较低的空气由外循环进风口抽吸至换热机芯内换热,换热后再由外循环左侧第二风门和外循环右侧第二风门将降低温度后的外界新风送至室内,剩下一部分经换热后的气流由外循环第四风门被送至室外;此时,系统处于新风-热交换混合状态;5)自动除尘步骤:控制器联动控制外循环第一风门顺时针旋转至开启位置,联动控制使得内循环第一风门逆时针旋转至关闭位置,而外循环第四风门顺时针旋转至关闭状态,控制器控制内循环第二风门逆时针旋转至开启位置,控制外循环第二风门和外循环第四风门均处于关闭位置,外循环风机停止运转,内循环风机启动,将室内空气从内循环回风口抽吸至换热机芯内,之后再从内循环第二风门吹送至室外,由于其在吹至室外的过程中,气体由内至外吹向外循环进风口处的过滤网上,将附着在过滤网外侧的灰尘的物质吹落,形成自动除尘通道,此时,系统处于自动除尘状态。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