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PWM叠加供电的滤波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4695发布日期:2018-07-04 10:34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向PWM叠加供电的滤波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pwm叠加供电的滤波电路。



背景技术:

led光源以其优越的造型设计、优质的光源、高效节能等诸多优势逐渐普及应用与当代汽车车灯设计中。汽车灯具在应用led光源时的智能设计方向上从未止步,其中更为重要的是led驱动的更加高效节能。众所周知,汽车本身驱动电压是很难达到稳定状态的,如汽车长时间没有发动时,车身供电电压会比较低,甚至低至10v以下,而在汽车发动以后、电瓶储电充足时,车身供电会达到较高的电压,一般会高于14v,有时甚至会高达16v。汽车led尾灯驱动一般设计为线性恒流驱动方式,低电压时bcm(车身控制模块)输出功率相对较低,灯具使用功率也较低;而高电压时情况相反,bcm输出功率和灯具使用功率都较高,浪费能源。新一代车身bcm重新设计,在低电压和正常电压供电时(一般低于14v)输出为持续高电平供电,如图1所示,而高电压时(一般高于14v)供电调整为200hz,pwm方式,如图2所示,随着电压的升高,pwm低电平逐步降低,最低可达到7.6v左右,如图3所示,存在pwm从低电平到高电平快速变化的高频信号,包含1.25hz和200hz的低频叠加信号,需要进行高低频率信号的处理。针对转向灯功能有此种供电方式的bcm,转向灯功能led驱动模块滤波部分需要进行相应的方案设计,否则无法满足emc的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pwm叠加供电的滤波电路,专门针对bcm车身控制供电方式为pwm叠加的电路滤波设计,具有较好的emc性能。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向pwm叠加供电的滤波电路,包括输入端隔离磁珠trb1、输出端隔离磁珠trb2、电容组、“π”型滤波电路和防反接元件,输入端隔离磁珠trb1的一端接正极输入端turn+,输入端隔离磁珠trb1的另一端接电容组的正极,输出端隔离磁珠trb2的一端接负极输出端turn-,输出端隔离磁珠trb2的另一端接电容组的负极,“π”型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输入端隔离磁珠trb1的另一端相连,“π”型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防反接元件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优化方案,“π”型滤波电路包括电容tc3、电容tc4和电感tl1,电容tc3的正极与输入端隔离磁珠trb1的另一端相连,电容tc3的负极接地,电感tl1的一端与电容tc3的正极相连,电感tl1的另一端与电容tc4的正极相连,电容tc4的负极接地。

作为本发明的优化方案,电容组包括电容tc1和电容tc2,电容tc1的正极与输入端隔离磁珠trb1的另一端相连,电容tc1的负极与电容tc2的正极相连,电容tc2的负极接地。

作为本发明的优化方案,防反接元件为二极管td1。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发明电路设计简单,当车身bcm转向灯功能供电方式为pwm时,能满足emc设计要求,使得bcm工作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低电压和正常电压时bcm的供电信号图;

图2为高电压时bcm的供电信号图;

图3为在高电压时,随着电压升高bcm的供电信号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路图;

图5为图3的噪音测试曲线图;

图6为图3使用本发明的噪音测试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pwm叠加供电的滤波电路,包括输入端隔离磁珠trb1、输出端隔离磁珠trb2、电容组、“π”型滤波电路和防反接元件,输入端隔离磁珠trb1的一端接正极输入端turn+,输入端隔离磁珠trb1的另一端接电容组的正极,输出端隔离磁珠trb2的一端接负极输出端turn-,输出端隔离磁珠trb2的另一端接电容组的负极,“π”型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输入端隔离磁珠trb1的另一端相连,“π”型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防反接元件相连。

“π”型滤波电路包括电容tc3、电容tc4和电感tl1,电容tc3的正极与输入端隔离磁珠trb1的另一端相连,电容tc3的负极接地,电感tl1的一端与电容tc3的正极相连,电感tl1的另一端与电容tc4的正极相连,电容tc4的负极接地。

电容组包括电容tc1和电容tc2,电容tc1的正极与输入端隔离磁珠trb1的另一端相连,电容tc1的负极与电容tc2的正极相连,电容tc2的负极接地。

电路正极输入端“turn+”和负极输出端“turn-”接入主体模块前添加磁珠进行高频信号隔离,添加小容值电容进行高频滤波处理,之后添加lc“π”型滤波进行中低频信号的滤波处理,再加上二极管防反接器件。

“turn+”为正极输入端,“turn-”为负极输出端,电容tc1和电容tc2串联后组成小容值电容组合进行高频信号的滤波处理,电容tc3、电容tc4和电感tl1组成“π”型滤波电路,二极管td1为电路整体的防反接元件。

电路设计完成后进行实际emc实验,实验条件:14v供电电压,供电波形如图3所示,测量led驱动供电回路中的0.1mhz-1.0mhz频率间的传导干扰噪音。如图5所示,未采用本发明方案电路的噪音测试曲线,其中,纵坐标为电场强度(electronicfieldstrength),纵坐标的单位是dbuv/m,横坐标为频率(freq),横坐标的单位是mhz;图6为本发明方案电路的噪音测试曲线,图5和图6的上方曲线峰值(peak)曲线,图5和图6的下方曲线为平均值(avg)曲线,图5和图6的横纵坐标相同,对比后可以发现图6中av干扰曲线低于阈值,本发明为可靠设计方案。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PWM叠加供电的滤波电路,包括输入端隔离磁珠TRB1、输出端隔离磁珠TRB2、电容组、“π”型滤波电路和防反接元件,输入端隔离磁珠TRB1的一端接正极输入端Turn+,输入端隔离磁珠TRB1的另一端接电容组的正极,输出端隔离磁珠TRB2的一端接负极输出端Turn‑,输出端隔离磁珠TRB2的另一端接电容组的负极,“π”型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输入端隔离磁珠TRB1的另一端相连,“π”型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防反接元件相连。

技术研发人员:任康成;姚肖勇;徐宝奇;张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2.27
技术公布日:2018.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