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镇流器的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3396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镇流器的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镇流器的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HID灯优异的特性,使得HID电子镇流器得以快速发展。但HID电子镇流器运用环境复杂,特别在某些干扰环境较大的环境下使用,一旦输出出现异常时,电子镇流器需要快速准确关闭,保护电子镇流器自身的安全。因此判断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目前,HID电子镇流器输出大多为正向电压型,通过采集输出电流及采集正向输出电压的方式进行判断是否需进入保护。但这种检测方式存在如下缺陷,在需要进入保护时却因判断错误而不执行导致电子镇流器损坏。

首先,传统HID电子镇流器启动时电流很大,启动电压很低。其状态与短路时几乎一致,此时很难区分输出状态是启动,还是短路。

目前,HID电子镇流器启动时,输出电压非常低甚至仅有20—30V,而短路时输出电压为0。但输出开路时却有高达400V的电压值。而一般的单片机能检测到的电压为5V。若400V对应5V,则启动时的20V电压对应为0.25V。

如果在干扰环境大的场合,一个简单的电位扰动,造成的扰动尖峰就达到0.25V,导致无法判断是扰动引起还是正常启动。进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影响电子镇流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子镇流器的保护电路,在短路状态下,触发电子镇流器快速准确关闭,以保护电子镇流器本身,该保护电路是通过检测电子镇流器输出的负电压,在负电压为零时迅速关闭镇流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镇流器的保护电路,包括对电子镇流器输出电压进行检测的电压检测电路、基准电压产生电路、比较电路和电子镇流器的驱动电路;所述的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与所述 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分别为比较电路的两个输入,比较电路的输出接所述的驱动电路,在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与基准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为设定值时,触发所述的驱动电路关闭电子镇流器,所述的电压检测电路是检测所述的电子镇流器输出电压的负极(HV-)。

本实用新型采用负电压输出。在短路状态发生时,采集一个的电压信号,使启动时的信号与短路时的信号明显区分,进而准确判断电子镇流器是处于哪种状态,确保电子镇流器稳定运行,或准确的进入保护状态,提升电子镇流器长期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电压检测电路包括取样电路,所述的取样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串连组成的分压电路,参考电压产生电路,所述的电子镇流器输出电压的负极接第一分压电阻,参考电压产生电路输出参考电压端接第二分压电阻,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连接处为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所述的第一分压电阻远大于第二分压电阻。所述的比较电路包括比较器U1A,所述的电压检测电路输出端接比较器U1A的同相端,所述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产生的基准电压输出端接比较器U1A的异相端,比较器U1A的输出端接所述的驱动电路。所述的参考电压产生电路输出的参考电压Vref为5VDC,所述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产生的基准电压为4V。所述的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1和电流模式控制芯片U2,所述的比较电路输出端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电流模式控制芯片U2的输出补偿引脚和电压反馈输入引脚。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一种电子镇流器的保护电路,如图1、图2所示。它是一种能准确区分电子镇流器输出为短路状态或者启动状态,在短路时能准确快速的关闭驱动芯片输出的保护电路。

如图1所示框架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输出电压检测部分,基准比较部分及驱动控制部分。输出电压检测部分主要检测电子镇流器的输出负电压,如图2原理图所示的输出电压检测部分由输出负电压HV-、参考电压Vref电压、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组成。HV-为输出负电压,此电压在电子镇流器启动时约为负向20V,短路时为0V。电阻R1和电阻R2组成一个分压电路中的第一分压电阻,两个电阻分别510K的大电阻。R1一端与HV-相连,另一端连电阻R2。电阻R2一端连接R1,另一端同时连接R3、电容C1及比较器U1的第3脚。电阻R3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2、电容C1及U1的第3脚,另一端连接Vref,R3的电阻阻值为82K。电容C1一端接GND,另一端同时接R2、R3及U1的第3脚。C1的电容容值为104。当电子镇流器的输出为短路状态时,HV-为0V,此时输出至U1第二脚的电压值为4.62V。大于比较起基准电压4.0V。而启动时HV-为负20V,则输出至U1第3脚的电压值为3.13V。且随着输出功率的上升,此电压值下降。于是,用本实用新型的输出电压检测电路,可以检测到很明确区分短路及带载状态的电压数值。短路时为4.62V,启动时为3.13V,差值为1.49V。而传统的检测方式,短路时为0,启动时为0.25V,差值为0.25V。

基准比较部分由芯片U1,型号LM2904完成。U1的第8脚接供电5V。第四脚接电路地GND,2脚接本实施列所设定的比较基准电压4V,3脚同时连接C1、R2、R3,用于接收所述的输出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1脚则输出比较之后的信号至芯片驱动部分,若3脚接收的信号小于4V,则1脚输出低电平;若3脚接收的信号高于4.0V,则1脚输出高电平。

所述的驱动关闭部分由芯片U2,三极管Q1、电阻R4、电阻R5、电阻R6及电容C2、电容C3组成。芯片U2的型号为UC2843,三极管Q1的为NPN型三极管,R4的一端接U1第一脚,另一端同时接R5、C2及Q1的基级。R5的一端同时接R4、C2及Q1的基极,另一端接电路地GND。电容C2与电阻R5并联。三极管Q1的基极同时接R4、R5、C2,发射级连接电路地GND,集电极同时接电阻R6、电容C3、及芯片U2的第一脚。电容C3一端接芯片U2的第二脚及R6,另一端同时接芯片第一脚、电阻R6的另外一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6与C3并联。当电阻R4接收到U1第一脚输出的低电平时,NPN三极管基级电压为0,Q1处于关闭状态。U2继续工作。当R4接收到U1第一脚输出的高电平时,NPN三极管的基极为高电平,Q1导通,此时芯片第一脚通过导通的Q1连接到电路地GND,芯片第一脚电压为0V,芯片进入关闭状态。

当电子镇流器处于启动状态时,输出电压为负20V,此时U1第三脚获取的电压为3.13V,此电压小于基准电压4V,U1输出低电平,NPN三极管基极未能获得足够开启的电压,维持处于关闭状态,驱动芯片可持续运行,继续维持电子镇流器的正常运行状态。当电子镇流器处于短路状态时,输出电压为0V,此时U1第三脚获取的电压为4.63V,此电压大于基准电压4V,U1输出高电平,NPN三极管基极获取的电压使Q1处于导通状态,U2第一脚被三极管Q1短路到GND,U2关闭驱动输出,停止电子镇流器的运行状态,使电子镇流器脱离输出短路状态,保护电子镇流器的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