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线路板单元V‑CUT后折断板边毛刺残留的排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4275阅读:8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线路板单元V‑CUT后折断板边毛刺残留的排版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路板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线路板单元V-CUT后折断板边毛刺残留的排版结构。



背景技术:

线路板的内层线路板和PP均有自己的纹理,行业内通常将内层线路板和PP的纹理方向称为经线方向,与纹理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纬线方向。目前,在线路板生产加工技术中,线路板单元在线路板本体上进行排版时,通常将线路板单元内的线路图沿线路板的经线方向排布,然后再通过V-CUT机中的V-CUT刀对线路板单元进行加工,使得线路板单元之间流入客户端后通过分别设备或人工折断线路板单元实现线路板单元从线路板本体上分离,减化客户端的线路板单元分离难度。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和客户反馈意见中发现采用人工进行分离线路板单元时,线路板单元的板边上经常出现毛刺等残留,如图1所示,影响线路板单元的品质,且需要人工进行返工加工,严重时出现线路板单元的报废,增加线路板单元的浪费。因此,针对现有的问题,如何避免线路板单元之间出现毛刺等残留,提高线路板单元的品质,成为线路板生产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结构简洁,实用性强,提高线路板品质的防线路板单元V-CUT后折断板边毛刺残留的排版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一种防线路板单元V-CUT后折断板边毛刺残留的排版结构,包括线路板本体,所述的线路板本体内设有多个线路板单元,所述的多个线路板单元呈两排排布,两排线路板单元之间设有V形槽,且两排线路板单元之间关于V形槽对称;所述的线路板单元上设有线路图;所述的线路图在线路板本体上呈纬线方向排布,且V形槽与线路板本体的纬线方向垂直。

其中,所述的每一排上的多个线路板单元之间呈等间距排布在线路板本体上。

其中,所述的V形槽设置在线路板本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且设置在线路板本体的上端面的V形槽和设置在线路板本体的下端面的的V形槽的位置相对应。

其中,所述的V形槽通过V-CUT机上的V-CUT刀切割而成。

其中,所述的V-CUT刀切割的深度误差控制在-0.1mm~+0.1mm之间。

其中,所述的V形槽与线路板本体内的PP的纬线方向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洁,实用性强,线路板单元在线路板本体上排版时,将线路板单元的线路图由原来的沿经线方向排布修改为沿纬线方向排布,且所述的V形槽与线路板本体的纬线方向以及压合在线路板本体内的PP的纬线方向均垂直,避免了线路板单元在V-CUT后手动折断线路板单元板边时出现板边毛刺残留和PP玻纤布拉扯状况,提高线路板单元的品质,降低了返工率和不良品率,使得生产后的线路板单元的品质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 为现有的线路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图2的A-A面剖视图。

其中,1线路板本体;2线路板单元;3V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防线路板单元V-CUT后折断板边毛刺残留的排版结构,包括线路板本体1,所述的线路板本体1由外层线路板、内层线路板以及PP排版压合制成。线路板本体在排版压合时,内层线路板的经线方向与PP的经线方向相同。

所述的线路板本体1内设有多个线路板单元2,所述的线路板单元2的数量为偶数个,且线路板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线路板单元在线路板本体上的具体排版数量根据实际生产的线路板大小和形状决定。所述的多个线路板单元2呈两排排布,每一排的线路板单元的数量相同。每一排线路板单元上的多个线路板单元在线路板本体上呈等间距排布。两排线路板单元之间设有V形槽3,且两排线路分别设置在线路板本体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且设置在线路板本体的上端面的V形槽和设置在线路板本体的下端面的的V形槽的位置相对应,使得线路板本体流入客户端后,客户生产加工时,人工弯折线路板单元,从而实现线路板单元之间在V形槽处折断,使得线路板单元之间能够分离。

所述的线路板单元2上设有线路图;所述的线路图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进行布线。所述的线路图在线路板本体1上呈纬线方向排布,即线路图在线路板本体上的排布时沿线路板本体内的PP和内层线路板的纬线方向排布。所述的V形槽3与线路板本体1的纬线方向垂直,即线路板本体的纬线方向被C形槽切断,使得线路板单元在人工折断时,线路板单元之间不容易出现线路板单元的折断板边出现毛刺,压合在线路板本体内的PP折断时,不会出现PP玻纤布拉扯状况,提高线路板单元的品质。所述的PP为半固化片。

所述的V形槽3通过V-CUT机上的V-CUT刀切割而成。线路图在线路板本体上沿线路板本体的纬线方向分布后,V-CUT机的V-CUT刀在切割线路板本体上的V形槽时,其V-CUT刀切割线路板本体的深度误差控制在-0.1mm~+0.1mm之间,即线路图由原来的经线方向更改为纬度方向排布后,V-CUT刀切割线路板本体上的V形槽时,V-CUT刀切割线路板本体的深度误差控制在-0.1mm~+0.1mm之间均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效果,降低了V-CUT刀切割线路板本体的深度误差要求,减少生产加工难度。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