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发光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43599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发光装置、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发光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发光装置、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发光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开展对利用有机el的发光装置的开发。该发光装置用作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且具有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夹持有机层的构成。并且,通常,对于第1电极使用透明材料,对于第2电极使用金属材料。

作为利用有机el的发光装置之一,包括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为了使利用有机el的显示装置具有光透过性(透视(seethrough)),将第2电极仅设置于像素的一部分。在如上所述的构造中,由于位于多个第2电极之间的区域使光透过,因此,显示装置能够具有光透过性。需要说明的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在多个第2电极之间,为了划分像素,而形成有透光性的绝缘膜。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该绝缘膜的材料,例示了氧化硅等无机材料、丙烯酸树脂等树脂材料。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将第2电极制成网眼状、并规定网眼的节距(pitch),由此提高透过发光装置的像的可视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33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5440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使发光装置具有光透过性,需要在发光装置中设置未设置第2电极的区域。故而,需要使第2电极具有图案。作为形成该图案的方法,例如,包括在蒸镀时使用掩膜的方法等。但是,在形成第2电极的图案时,蒸镀材料经由掩膜与基板的间隙而蔓延、第2电极的端部向第2电极的外侧扩展,结果,出现如下可能性,即未设置第2电极的区域变窄从而发光装置的光透过性降低。

作为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可举出使得发光装置的光透过性不会降低作为一个例子。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为一种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具有:

透光性的基板,和

在所述基板的第1表面形成的发光部,

所述发光部具有第1电极、第2电极、及位于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之间的有机层,

所述第2电极延伸至所述发光部的外侧,并且所述第2电极之中的、位于所述发光部的外侧的部分的至少端部被氧化。

技术方案10记载的发明为一种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具有:

在透光性的基板之上形成第1电极的工序,

形成绝缘层的工序,所述绝缘层覆盖所述第1电极的边缘、且划分发光部,

在所述第1电极之上形成有机层的工序,

在所述有机层之上形成第2电极的工序,和

将所述第2电极之中的、位于所述发光部的外侧的部分的端部氧化的工序。

技术方案14记载的发明为一种发光系统,所述发光系统具有:

将空间与外部分隔的透光性的分隔部件,

在所述分隔部件的所述空间侧的面配置的透光性的基板,和

在所述基板配置的发光部,

所述发光部具有第1电极、第2电极、及位于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之间的有机层,

所述第2电极延伸至所述发光部的外侧,并且所述第2电极之中的、位于所述发光部的外侧的部分的至少端部被氧化。

附图说明

基于以下所述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所附的以下附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将会变得明了。

[图1]为示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装置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2]为将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的图。

[图3]为发光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将由图2的虚线α围成的区域放大的图。

[图5]为用于说明变形例1涉及的发光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6]为示出变形例2涉及的发光装置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7]为示出变形例3涉及的发光装置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8]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装置的俯视图。

[图9]为从图8中将第2电极、有机层、及绝缘层除去而得到的图。

[图10]为图8的b-b剖面图。

[图11]为图8的c-c剖面图。

[图12]为图8的d-d剖面图。

[图13]为示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装置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14]为示出图13的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15]为示出实施例1涉及的发光系统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16]为示出实施例2涉及的发光系统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17]为示出实施例3涉及的发光系统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18]为示出图17的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19]为示出实施例4涉及的发光系统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20]为示出实施例5涉及的发光系统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21]为示出实施例6涉及的发光系统的构成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全部附图中,对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同样的标记,适当省略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为示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装置10的构成的剖面图。图2为将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的图。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装置10具有基板100及发光部140。基板100具有透光性,发光部140形成在基板100的第1表面100a。发光部140具有第1电极110、有机层120、及第2电极130。有机层120位于第1电极110与第2电极130之间。第2电极130延伸至发光部140的外侧。并且,第2电极130之中的、位于发光部140的外侧的部分的至少端部被氧化。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发光装置10为底部发光型的照明装置,光从基板100的第2表面100b放射。基板100例如为玻璃基板、树脂基板等、透过可见光的基板。另外,基板100可以具有挠性。这种情况下,能够在基板100弯曲的状态下使用发光装置10。在具有挠性的情况下,基板100的厚度例如为10μm以上1000μm以下。基板100为例如矩形等的多边形。在基板100为树脂基板的情况下,基板100可使用例如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s(聚醚砜)、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酰亚胺来形成。另外,在基板100为树脂基板的情况下,为抑制水分透过基板100,在基板100的至少一面(优选为两面)上,形成有sinx、sion等的无机阻挡膜(barrierfilm)。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该无机阻挡膜与基板100之间,设置平坦化层(例如有机层)。

在基板100的第1表面100a上,发光部140沿第1方向重复地设置。发光部140具有依序将第1电极110、有机层120、及第2电极130层叠的构成。

第1电极110为具有光透过性的透明电极。透明电极的材料为包含金属的材料,例如为ito(indiumtinoxide)、izo(indiumzincoxide)、iwzo(indiumtungstenzincoxide)、zno(zincoxide)等的金属氧化物。第1电极110的厚度为例如10nm以上500nm以下。第1电极110使用例如溅射法或蒸镀法形成。需要说明的是,第1电极110也可以是碳纳米管、或pedot/pss等的导电性有机材料。

有机层120具有发光层。有机层120具有例如依序将空穴注入层、发光层、及电子注入层层叠的构成。可在空穴注入层与发光层之间形成空穴传输层。另外,可在发光层与电子注入层之间形成电子传输层。有机层120可通过蒸镀法形成。另外,有机层120之中的至少一层、例如与第1电极110接触的层可通过喷墨法、印刷法、或喷雾法等涂布法形成。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情况下,有机层120的剩余层通过蒸镀法形成。另外,有机层120的全部层可使用涂布法来形成。

第2电极130为不透过可见光的材料,例如包含由选自由al、au、ag、pt、mg、sn、zn、及in组成的第1组之中的金属、或由选自该第1组的金属的合金形成的金属层。这种情况下,第2电极130具有遮光性。第2电极130的厚度为例如10nm以上500nm以下。其中,第2电极130可使用作为第1电极110的材料而例示的材料来形成。第2电极130使用例如溅射法或蒸镀法来形成。

另外,第1电极110的边缘由绝缘层150覆盖。绝缘层150由例如聚酰亚胺等感光性的树脂材料形成,并且围绕着第1电极110之中的、成为发光部140的部分。换言之,发光部140由绝缘层150划分。通过设置绝缘层150,能够抑制第1电极110与第2电极130在第1电极110的边缘处短路。绝缘层150这样形成,例如,在涂布了成为绝缘层150的树脂材料后,将该树脂材料曝光及显影。

另外,第2电极130延伸至发光部140的外侧。换言之,在第2电极130的一部分的下方,不存在第1电极110与有机层120的层叠构造。在本图所示的例子中,第2电极130的端部位于绝缘层150之上。另外,第2电极130的宽度比第1电极110的宽度更宽。故而,第2电极130的端部不与第1电极110重叠。其中,第2电极130的宽度可比第1电极110的宽度窄。另外,有机层120经由绝缘层150的侧面及上表面而延伸至发光部140的外侧。

另外,在发光部140的邻位,设置有透光区域104。透光区域104为透过可见光的区域。详细而言,在发光装置10之中的形成有第2电极130的区域成为遮光区域102。另外,透光区域104设置在相邻的遮光区域102之间(即,相邻的发光部140之间)。透光区域104为未设置第2电极130的区域。其中,在有机层120为透光性的情况下,可在透光区域104设置有机层120。

另外,第2电极130之中的、位于发光部140的外侧的部分的端部(例如第2电极130之中的、位于绝缘层150之上的部分的端部)成为氧化部136。氧化部136为第2电极130经氧化的部分。例如,当第2电极130通过铝或铝合金形成的情况下,氧化部136包含氧化铝。另外,氧化部136中的可见光的透过率比第2电极130的其他部分的可见光的透过率高。

图3为发光装置10的俯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对应于图3的a-a剖面。在本图所示的例子中,遮光区域102、发光部140、及透光区域104以直线状(沿图3中的y方向)延伸。而且,在与发光部140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图3中的x方向)上,遮光区域102及透光区域104交替重复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相邻的发光部140之间的区域中,优选为均设置透光区域104。其中,在任意的发光部140之间的区域中,也可以不设置透光区域104。

图4为将由图2的虚线α围成的区域放大的图。如本图所示,绝缘层150的侧面平缓地倾斜,有机层120也沿该斜面而形成。另外,第2电极130及氧化部136位于绝缘层150的上表面。氧化部136(即,第2电极130的端部)比第2电极130的其他部分更薄,另外,随距端部更近而缓缓变薄。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2电极130的厚度方向上,可在氧化部136的下方残留未氧化的第2电极130。例如,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氧化部136之中的、第2电极130的中央侧的端部仅位于厚度方向上的第2电极130的表层。

接下来,对发光装置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使用例如溅射法在基板100上形成第1电极110。接下来,利用例如光刻法使第1电极110成为规定的图案。接下来,在第1电极110的边缘之上形成绝缘层150。当例如绝缘层150由感光性的树脂形成的情况下,绝缘层150通过曝光及显影工序而形成为规定的图案。接下来,形成有机层120。有机层120的各层可使用蒸镀法形成,也可使用涂布法形成。

接下来,在有机层120之上形成第2电极130。第2电极130例如可利用使用了掩膜的蒸镀法来形成。此时,存在下述情况,即蒸镀材料经由基板100与掩膜的间隙而蔓延,第2电极130的端部向第2电极130的外侧扩展,第2电极130比设计值变宽。而且,第2电极130的端部与第2电极130的其他部分相比变薄。

接下来,将第2电极130之中的、位于发光部140的外侧的部分的端部氧化。由此,形成氧化部136。该氧化处理例如这样进行,即在包含氧的气氛等氧化气氛下,对第2电极130的端部照射激光。

之后,使用密封部件(未图示)而将发光部140密封。

以上,通过第1实施方式,第2电极130的端部被氧化而成为氧化部136。氧化部136与第2电极130相比、可见光的透过率更高。故而,即便在第2电极130的端部朝向第2电极130的外侧而扩展、第2电极130比设计值变宽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透光区域104变窄。

(变形例1)

图5为用于说明变形例1涉及的发光装置10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且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图4对应。对于本变形例涉及的发光装置10而言,除了氧化部136在第2电极130的表面的整体的范围内形成的方面以外,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装置10的构成相同。

详细而言,氧化部136通过将第2电极130的表层在氧化气氛中处理而形成。此时,第2电极130之中的、从表面起至一定深度的区域被氧化。这里,第2电极130的端部与第2电极130的其他区域相比更薄。故而,在厚度方向上观察的情况下,第2电极130的端部的整体成为氧化部136。另一方面,第2电极130的其他部分中仅表层成为氧化部136,而至少下层保持为金属层。故而,第2电极130电阻不会变高。另外,由于能够一次性地进行将氧化部136氧化的处理,因此能够有助于工序的简化。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氧化气氛包含例如o2、n2o、h2o2、及o3的至少一种。

通过本变形例,第2电极130的端部也能够被氧化而成为氧化部136。故而,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即便在第2电极130的端部朝向第2电极130的外侧而扩展、第2电极130比设计值变宽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透光区域104变窄。

另外,代替在氧化气氛中对第2电极130进行处理,对第2电极130的整个表面照射激光,也能获得图5所示的构造。另外,这种情况下,由于与实施方式相比,无需严密地控制激光的照射位置,因此,能够简化发光装置10的制造工序。

(变形例2)

图6为示出变形例2涉及的发光装置10的构成的剖面图,且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图1对应。对于本变形例涉及的发光装置10而言,除了在透光区域104中也形成有有机层120的方面以外,与第1实施方式或变形例1涉及的发光装置10的构成相同。

在本变形例中,第2电极130的端部也被氧化而成为氧化部136。故而,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能够抑制透光区域104变窄。另外,由于在透光区域104中也形成有有机层120,因此,能够连续地在多个遮光区域102及多个透光区域104中形成有机层120。故而,无需将有机层120图案化,能够降低发光装置10的制造成本。

(变形例3)

图7为示出变形例3涉及的发光装置10的构成的剖面图,且与第1实施方式的图1对应。对于本变形例涉及的发光装置10而言,除了具有导电部170的方面以外,与第1实施方式或变形例1、2涉及的发光装置10的构成相同。

导电部170为例如第1电极110的辅助电极,且与第1电极110接触。在本图所示的例子中,导电部170形成在第1电极110之上。导电部170由比第1电极110的电阻值低的材料形成,例如使用至少一层金属层形成。导电部170例如具有如下构成,即mo或mo合金等第1金属层、al或al合金等第2金属层、及mo或mo合金等第3金属层依序层叠的构成。上述三个金属层之中,第2金属层最厚。而且,导电部170被绝缘层150覆盖。故而,导电部170与有机层120及第2电极130的任一者均不直接连接。

对于本变形例涉及的发光装置10的制造方法而言,除了在形成第1电极110后且形成绝缘层150前、形成导电部170的方面以外,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装置10的构成相同。导电部170例如这样形成,即在通过溅射法、蒸镀法形成成为导电部170的膜,然后,使用光刻法将该膜图案化。其中,导电部170也可以利用使用了掩膜的溅射法来形成。

通过本变形例,第2电极130的端部被氧化而成为氧化部136。故而,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能够抑制透光区域104变窄。另外,由于形成有导电部170,故而,能够降低第1电极110的表观上的电阻。

(第2实施方式)

图8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装置10的俯视图。图9为从图8中将第2电极130、有机层120、及绝缘层150除去而得到的图。图10为图8的b-b剖面图,图11为图8的c-c剖面图,图12为图8的d-d剖面图。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装置10为显示器,且具有基板100、多个第1电极110、发光部140、绝缘层150、多个开口152、多个开口154、多个引出布线114、有机层120、多个第2电极130、及多个引出布线134。

第1电极110在第1方向(图9中的y方向)上以线状延伸。而且,第1电极110的端部与引出布线114连接。

引出布线114为将第1电极110连接于第1端子112的布线。在本图所示的例子中,引出布线114的一端侧与第1电极110连接,引出布线114的另一端侧成为第1端子112。在本图所示的例子中,第1电极110及引出布线114成为一体。而且,在引出布线114之上形成有导电部170。导电部170的构成与变形例3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引出布线114的一部分被绝缘层150覆盖。

如图8、及图10~图12所示,绝缘层150在多个第1电极110上及它们之间的区域形成。在绝缘层150中,形成有多个开口152及多个开口154。多个第2电极130在与第1电极110交叉的方向(例如正交的方向:图8中的x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延伸。开口152位于在俯视下、第1电极110与第2电极130的交点的位置。具体而言,多个开口15在第1电极110延伸的方向(图8中的y方向)上排列。另外,多个开口152也在第2电极130的延伸方向(图8中的x方向)上排列。故而,多个开口152以构成矩阵的方式配置。

开口154位于在俯视下与多个第2电极130的各自的一端侧重叠的区域的位置。另外,开口154沿由开口152构成的矩阵的一边而配置。而且,在沿该一边的方向(例如图8中的y方向,即沿第1电极110的方向)上观察的情况下,开口154以规定的间隔配置。从开口154露出引出布线134的一部分。而且,引出布线134经由开口154而与第2电极130连接。

引出布线134为将第2电极130连接于第2端子132的布线,且具有由与第1电极110相同的材料构成的层。引出布线134的一端侧位于开口154之下的位置,引出布线134的另一端侧引出至绝缘层150的外部。而且,在本图所示的例子中,引出布线134的另一端侧成为第2端子132。而且,在引出布线134之上形成有导电部170。导电部170的构成与变形例3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引出布线134的一部分被绝缘层150覆盖。

在与开口152重叠的区域中,形成有有机层120。有机层120的空穴注入层连接于第1电极110,有机层120的电子注入层连接于第2电极130。故而,发光部140分别位于与开口152重叠的区域的位置。

第2电极130的边缘被氧化,并成为氧化部136。氧化部136的详情如实施方式所示。而且,与实施方式相同,相邻的第2电极130之间成为透光区域104,并且与第2电极130重叠的区域成为遮光区域102。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装置10的制造方法与变形例3涉及的发光装置10的制造方法相同。

通过本实施方式,第2电极130的端部被氧化而成为氧化部136。故而,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能够抑制透光区域104变窄。

(第3实施方式)

图13为示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装置10的构成的剖面图,且与第1实施方式的图1对应。对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装置10而言,除了具有光散射层180的方面以外,具有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的任一者相同的构成。本图表示与变形例3相同的情况。

光散射层180设置于基板100的第2表面100b。光散射层180至少与第2电极130的端部(氧化部136)重叠。在本图所示的例子中,与第2电极130的整体重叠。光散射层180的端部与第2电极130之中的、位于绝缘层150之上的部分重叠。也就是说,光散射层180的大部分不与透光区域104重叠。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光散射层180的全部不与透光区域104重叠。在本图所示的例子中,光散射层180还与发光部140重叠。但是,光散射层180也可以不与发光部140重叠。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4所示,光散射层180的端部可位于透光区域104之中的、靠近遮光区域102的部分的位置。这种情况下,光散射层180的端部至第2电极130的端部的距离w优选为例如透光区域104的10%以下。

光散射层180为在由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形成的粘结剂(基材(basematerial))中混合多个粒子而成的层。但是,光散射层180的构成不限于此。

光散射层180的粘结剂(基材)可以是例如酰亚胺系、丙烯酸系、醚系、硅烷系、或硅氧烷系的有机材料,也可以是玻璃糊剂、玻璃熔料、或sio2溶胶等无机材料。光散射层180的粘结剂的折射率例如为1.2以上2.2以下、优选为1.6以上1.9以下。

光散射层180的粒子例如由无机材料形成。构成粒子的材料例如为氧化钛、氧化锆、或氧化硅等氧化物。对于粒子的粒径而言,例如等效球径(直径)的平均值例如为100nm以上5μm以下,但不限于该范围。粒子具有透光性或光反射性的一者。当粒子具有透光性的情况下,粒子的折射率不同于后述的粘接层200的粘结剂的折射率。

粒子相对于光散射层180的整体的体积比率例如为20%以上50%以下。该体积比率例如能够由在基板100的厚度方向的剖面中、粒子相对于光散射层180的面积占有率来定义。而且,通过调整粒子的材料及其体积比率(即,光散射层180的粒子的含有率),能够调整光散射层180的折射率。

通过本实施方式,第2电极130的端部也被氧化而成为氧化部136。故而,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能够抑制透光区域104变窄。另外,光散射层180与第2电极130的氧化部136重叠。因而,能够使第2电极130的氧化部136不易引人注目。另外,在光散射层180与发光部140重叠的情况下,发光装置10的光提取效率提高。

(实施例1)

图15为示出实施例1涉及的发光系统的构成的剖面图。该发光系统具有发光装置10及分隔部件20。分隔部件20具有透光性,且将空间与外部分隔。该空间例如为人滞留的空间、或配置商品等物品的空间。发光装置10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的任一者相同的构成。在本图所示的例子中,基板100之中的、设置有发光部140的一侧的面(第1表面100a)朝向人滞留的空间。

分隔部件20例如为用于人出行的移动体30的窗口、或橱窗的窗口,且使用玻璃或透光性的树脂来形成。移动体30例如为汽车、火车、或飞机。当移动体30为汽车的情况下,分隔部件20为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或安装于坐席横向的窗口玻璃(例如门玻璃)。当分隔部件20为后挡风玻璃的情况下,多个发光部140例如作为刹车灯而发挥功能。另外,当分隔部件20为前挡风玻璃或后挡风玻璃的情况下,多个发光部140可为转向灯。另外,分隔部件20可为将会议室等房间的内部与外部分隔的窗口。也可以是如下发光系统,其通过发光部140的点亮/非点亮,而能够识别是否会议室正在被利用。

另外,发光装置10的第2表面100b、即光提取侧的面经由粘接层200而固定于分隔部件20的内面(第1表面22)。故而,从发光装置10的发光部140放射的光经由分隔部件20而向上述空间(例如移动体30)的外部放射。另一方面,发光装置10具有光透过性。故而,人能够经由分隔部件20而目视观察到空间的外部、内部。例如,位于移动体30的内侧的位置的人能够经由分隔部件20而目视观察到移动体30的外部。需要说明的是,基板100的第2表面100b的整个表面可经由粘接层200而固定于分隔部件20的第1表面22,也可以是第2表面100b的一部分(例如彼此相对的2边)固定于分隔部件20的第1表面22。

粘接层200将发光装置10固定于分隔部件20。只要是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材料即可,粘接层200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另外,当在例如分隔部件20与基板100均由玻璃形成的情况下等、分隔部件20的折射率与发光装置10的基板100的折射率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对于粘接层200而言,使用折射率与这两者相同、或相近的材料。另外,当分隔部件20与基板100的折射率不同(例如,分隔部件20由塑料形成,基板100由玻璃形成)的情况下,粘接层200的折射率优选为分隔部件20的折射率与基板100的折射率之间的数值。如此一来,能够将发光装置10的发光经由分隔部件20而高效地向外部提取。另外,发光装置10与分隔部件20优选以无间隙的方式粘接。这是由于,若存在间隙,则来自发光装置10的发光被分隔部件20反射,该反射光经由发光装置10的透光区域104而向内部传播。

发光装置10具有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的任一者所示的构成。因而,能够抑制发光装置10的透光区域104变窄。另外,当第2电极130的氧化部136的可见光的透过率为90%以下的情况下,即便发光部140的光的一部分散射或反射,也能够抑制散射光、反射光向与基板100相反的一侧(例如移动体30的内侧)放射。

(实施例2)

图16为示出实施例2涉及的发光系统的构成的剖面图。对于本实施例涉及的发光系统而言,除了发光装置10安装于分隔部件20之中的、移动体30的外侧的面(第2表面24)的方面以外,与实施例1涉及的发光系统的构成相同。

本实施例涉及的发光装置10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的任一者相同的构成。但是,发光装置10的与分隔部件20相反一侧的面成为光提取面。为了这样设置,使发光装置10的第1表面100a侧的面与分隔部件20相对即可。

通过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也能抑制发光装置10的透光区域104变窄。

另外,来自发光装置10的光不经由分隔部件20而直接向移动体30的外部放射。故而,与实施例1相比,位于移动体30的外部的人易于发觉来自发光装置10的光。另外,由于发光装置10安装于移动体30的外部、即分隔部件20的第2表面24侧,因此,能够抑制发光装置10的发光被分隔部件20反射而进入移动体30的内部。

(实施例3)

图17为示出实施例3涉及的发光系统的构成的剖面图。对于本实施例涉及的发光系统而言,除了使用固定部件210而将发光装置10固定于分隔部件20的方面以外,与实施例1涉及的发光系统的构成相同。

固定部件210为框状的部件,且下表面使用粘接层200固定于分隔部件20。固定部件210的上部朝向固定部件210的内侧而弯折,且该弯折的部分推压发光装置10的边缘。但是,固定部件210的形状不限于本图所示的例子。

通过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也能抑制发光装置10的透光区域104变窄。

另外,如图18所示,存在分隔部件20在朝向移动体30的外侧而凸起的方向上弯曲的情况。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难以将平板上的发光装置10直接固定于分隔部件20的内面(第1表面22)。但是,若使用固定部件210,则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将发光装置10固定于分隔部件20的第1表面22。

当利用上述方法来固定弯曲的分隔部件20与平板上的发光装置10的情况下,可在分隔部件20与发光装置10之间的间隙填充填充剂。如上文所述,这是由于,若存在间隙的话,则来自发光装置10的发光被分隔部件20反射,该反射光经由发光装置10的透光区域104而向内部传播。分隔部件20的折射率与发光装置10的基板100的折射率彼此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例如,两者均由玻璃形成的情况),填充部件的折射率优选为与它们的折射率相同或相近的值。另外,当分隔部件20与基板100处的折射率不同的(例如,分隔部件20由塑料形成,基板100由玻璃形成)情况下,填充剂的折射率优选为分隔部件20的折射率与发光装置10的基板100的折射率之间的数值。

(实施例4)

图19为示出实施例4涉及的发光系统的构成的剖面图。对于本实施例涉及的发光系统而言,除了发光部140在分隔部件20的第1表面22或第2表面24形成的方面以外,与实施例1涉及的发光系统的构成相同。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分隔部件20兼为实施例1中的基板10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分隔部件20之中的、形成发光部140的面形成凹部,可在该凹部内形成发光部140。例如,可在形成多个发光部140的区域中形成一个凹部,在该凹部的底面上形成多个发光部140,也可以在多个发光部140的各自中分别形成凹部。这种情况下,发光部140的封固可以是如下构成,即通过透过性高的结构、例如膜封固等来一次性地将多个凹部封固。在相对于发光部140而言分别单独设置凹部、或设置多个凹部的任意情况下,均可抑制发光部140从分隔部件20突出。需要说明的是,在分隔部件20的凹部形成发光部140的情况中,发光部140的上部可以从分隔部件20的第1表面22(或第2表面24)突出,也可以是发光部140的整体位于第1表面22(或第2表面24)的下方的位置。

通过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能够抑制发光装置10的透光区域104变窄。

(实施例5)

图20为示出实施例5涉及的发光系统的构成的剖面图。对于本实施例涉及的发光系统而言,除了在分隔部件20安装多个发光装置10的方面以外,与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以及实施例1~4的任一者的构成相同。多个发光装置10可按照彼此相同的控制信号而控制发光及熄灭,也可以按照彼此不同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发光及熄灭。

通过本实施例,也能抑制发光装置10的透光区域104变窄。

(实施例6)

图21为示出实施例6涉及的发光系统的构成的剖面图。对于本实施例涉及的发光系统而言,除了分隔部件20的构成及发光装置10的位置以外,与实施例1涉及的发光系统的构成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分隔部件20具有将多片透光部件21(例如玻璃板、树脂板)重叠的构成。而且,发光装置10通过夹持在相邻的透光部件21之间而安装于分隔部件20。

通过本实施例,也能抑制发光装置10的透光区域104变窄。

以上,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及实施例进行了记载,但它们的本发明的例示,也能够采用上述以外的各种构成。

本申请主张以于2015年2月25日提出申请的日本申请专利申请2015-035822号为基础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整体并入本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