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开关感应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8389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接近开关感应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近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近开关感应组件。



背景技术:

接近开关又称无触点接近开关,是理想的电子开关传感器,它广泛应用于机床、冶金、化工、轻纺和印刷等行业,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可作为限位、技术、定位控制和自动保护环节等。接近开关使用时,当金属检测体接近接近开关的感应区域,开关就能无接触、无压力、无火花、迅速发出电气指令,准确反应处运动机构的位置和行程。传统的接近开关主要是通过接近开关感应组件来实现检测感应的,接近开关感应组件一般都是通过主电路板与感应头连接组成。但是,主电路板与感应头都是通过感应头的导线连接的,由于导线的柔性经常会使主电路板与感应头的连接关系不稳定,容易松动,从而影响接近开关感应组件的检测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接近开关感应组件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连接稳定、不易松动的接近开关感应组件。

一种接近开关感应组件,包括:感应头、粘接于所述感应头上的胶层、与所述胶层粘接的附铜电路板、与所述附铜电路板连接的主电路板、安装于所述主电路板上的指示灯;所述感应头包括与所述胶层粘接的磁壳、安装于所述磁壳内的线圈,所述磁壳包括主体板、对称设于所述主体板外沿的弧形块,所述弧形块之间形成二通线口,所述线圈包括线圈架、缠绕于所述线圈架上的导线,所述导线的两端自所述通线口穿过与所述主电路板连接。

上述接近开关感应组件,包括感应头、粘接于感应头上的胶层、与胶层粘接的附铜电路板、与附铜电路板连接的主电路板、安装于主电路板上的指示灯,感应头通过利用导电物体在接近感应头产生的电磁场时,导电物体内部产生涡流,这个涡流反作用于感应头,使主电路板的电路参数发生变化,从而指示灯闪烁亮起发出信号。由于该接近开关感应组件上设置有胶层和附铜电路板,通过胶层的粘接作用,可以使附铜电路板稳固地固定在胶层上,之后将主电路板焊接与附铜电路板上,这样主电路板就不易松动,保证了感应头中导线与主电路板的连接,连接稳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块远离所述主体板的端部与所述线圈架远离所述主体板的端部齐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层上设有二相互对称的第一弧形口,所述第一弧形口与所述通线口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附铜电路板上设有二相互对称的第二弧形口,所述第二弧形口与所述通线口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附铜电路板的厚度大于所述胶层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电路板与所述附铜电路板连接的端部宽度大于远离所述附铜电路板的端部宽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接近开关感应组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接近开关感应组件中磁壳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接近开关感应组件的爆炸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接近开关感应组件,20-感应头,21-磁壳,22-线圈,23-主体板,24-弧形块,25-通线口,26-线圈架,27-导线,28-圆管磁柱,30-胶层,31-第一弧形口,40-附铜电路板,41-第二弧形口,50-主电路板,51-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接近开关感应组件10,该接近开关感应组件10包括感应头20、粘接与感应头20上的胶层30、与胶层30粘接的附铜电路板40、与附铜电路板40连接的主电路板50、安装于主电路板50上的指示灯51。接近开关感应组件10的简单工作原理是感应头20通过利用导电物体在接近感应头20产生的电磁场时,导电物体内部产生涡流,这个涡流反作用于感应头20,使主电路板50的电路参数发生变化,从而指示灯51闪烁亮起发出信号。

感应头20包括与胶层30粘接的磁壳21、安装于磁壳21内的线圈22,磁壳21包括主体板23、对称设于主体板23外沿的弧形块24及圆管磁柱28,弧形块24之间形成二通线口25,通线口25为长方形。线圈22包括线圈架26、缠绕于线圈架26上的导线27,导线27的两端自通线口25穿过与主电路板50连接。具体的,弧形块24远离主体板23的端部与线圈架26远离主体板23的端部齐平。

胶层30与附铜电路板40都为圆形,附铜电路板40的厚度大于胶层30的厚度,其中胶层30上设有二相互对称的第一弧形口31,第一弧形口31与通线口25相对设置。附铜电路板40上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二弧形口41,第二弧形口41与通线口25相对设置,这样导向27就可以从通线口25、第一弧形口31、第二弧形口41形成的通道穿过与主电路板50连接,节省空间占用。主电路板50与附铜电路板40连接的端部宽度大于远离附铜电路板40的端部宽度,指示灯51位于主电路板50的中部。

上述接近开关感应组件10,包括感应头20、粘接于感应头20上的胶层30、与胶层30粘接的附铜电路板40、与附铜电路板40连接的主电路板50、安装于主电路板50上的指示灯51,感应头20通过利用导电物体在接近感应头20产生的电磁场时,导电物体内部产生涡流,这个涡流反作用于感应头20,使主电路板50的电路参数发生变化,从而指示灯51闪烁亮起发出信号。由于该接近开关感应组件10上设置有胶层30和附铜电路板40,通过胶层30的粘接作用,可以使附铜电路板40稳固地固定在胶层30上从而实现与感应头20的连接,之后将主电路板50焊接与附铜电路板40上,这样主电路板50就不易松动,保证了感应头20中导线27与主电路板50的连接,连接稳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