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路输出LED智能驱动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62834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LED驱动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LED用驱动模块采用有线通信或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有线通信传送范围十分有限、交流两次脉冲干扰、阻抗匹配难造成频率不一的干扰信息、高噪音及信号变形严重的天生技术不足,短距离无线通信在抗干扰能力差,多个同时通信时的通信距离不够及通信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构架简单、成本低、驱动电流大的单路输出LED智能驱动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单路输出LED智能驱动模块,包括总线输入模块、总线输入整形模块、DC/DC模块、CPU微电脑、LED恒流模块和拨码开关,所述总线输入模块与所述总线输入整形模块电连接,所述DC/DC模块与所述总线输入整形模块电连接,所述CPU微电脑与所述总线输入整形模块耦合,所述DC/DC模块直接从总线取电,所述CPU微电脑直接从所述总线接收指令,所述拨码开关的地址信号输入到所述CPU微电脑,所述LED恒流模块与所述CPU微电脑的输出电连接后PWM调光输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总线输入模块的输入的直流电压范围为12~60V。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DC/DC模块的5V输出供电给所述CPU微电脑,所述DC/DC模块的12V输出供电给所述LED恒流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拨码开关为六位平拨直插式二进制编码地址开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路输出LED智能驱动模块采用分发电能和信号的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主机系统及从机系统,所述从机系统并联在由所述主机系统接出的电源总线上,所述主机系统包括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接出所述电源总线,所述直流电源经过第一稳压电路后连接至主机系统处理器CPU,所述主机系统处理器CPU 经过电子开关驱动电路后连接至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源总线的正极线上;所述从机系统包括从机系统处理器CPU,电源总线的正极线经过信号检出电路后连接至所述从机系统处理器CPU,所述电源总线的正极线与信号检出电路之间的节点之后,经过正向二极管,在正极线与负极线间并联电容,再经过第二稳压电路连接至所述从机系统处理器CPU。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单路输出LED智能驱动模块,直接DC直流总线取电,取电电压范围宽,直接总线接受指令,节省通信线路、终端设备成本及施工成本。进一步地,LED恒流通过CPU直接控制,高恒流精度输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单路输出LED智能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单路输出LED智能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该单路输出LED智能驱动模块,包括总线输入模块、总线输入整形模块、DC/DC模块、CPU微电脑、LED恒流模块和拨码开关,总线输入模块与总线输入整形模块电连接, DC/DC模块与总线输入整形模块电连接, CPU微电脑与总线输入整形模块耦合, DC/DC模块直接从总线取电,CPU微电脑直接从总线接收指令,拨码开关的地址信号输入到CPU微电脑, LED恒流模块与CPU微电脑的输出电连接后PWM调光输出。

总线输入模块的输入的直流电压范围为12~60V。DC/DC模块的5V输出供电给CPU微电脑, DC/DC模块的12V输出供电给LED恒流模块。拨码开关为六位平拨直插式二进制编码地址开关。

本专利申请通过引入申请人的授权公告号CN103220017B的发明专利,该发明专利的总线取电及总线通信的技术及保护范围必将成为本申请的应有部分。

单路输出LED智能驱动模块采用分发电能和信号的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主机系统及从机系统,所述从机系统并联在由所述主机系统接出的电源总线上,所述主机系统包括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接出所述电源总线,所述直流电源经过第一稳压电路后连接至主机系统处理器CPU,所述主机系统处理器CPU 经过电子开关驱动电路后连接至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源总线的正极线上;所述从机系统包括从机系统处理器CPU,电源总线的正极线经过信号检出电路后连接至所述从机系统处理器CPU,所述电源总线的正极线与信号检出电路之间的节点之后,经过正向二极管,在正极线与负极线间并联电容,再经过第二稳压电路连接至所述从机系统处理器CPU

从上面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单路输出LED智能驱动模块,直接DC直流总线取电,取电电压范围宽,直接总线接受指令,节省通信线路、终端设备成本及施工成本。进一步地,LED恒流通过CPU直接控制,高恒流精度输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