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重反馈的功率放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4077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双重反馈的功率放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功率放大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双重反馈的功率放大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扬声器系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为了得到更好的播放效果,关键在于改进扬声器系统中的主要结构,即功率放大器,因此很多厂商对扬声器系统内的功率放大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

目前市面上改进的功率放大器在部分时间的输出功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恶劣工作环境下的稳定性不高,尤其是在极限工作状态下的电路稳定性不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不稳定,扬声器系统终端的播放效果不好,严重的甚至会损坏扬声器终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双重反馈的功率放大器,其内具有双重反馈电路,双重反馈电路在极限工作状态下能够起到直流稳定作用,从而使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稳定,达到良好的扬声器系统终端播放效果,同时也能够很好的保护扬声器终端。

一种基于双重反馈的功率放大器,包括放大器电路,放大器电路包括用于输入信号的输入端、用于滤除信号内的干扰成分的前级模块、用于提高信号输出功率的后级模块、用于输出信号的输出端和用于提高放大器电路稳定性的双重反馈电路,双重反馈电路分别与前级模块和后级模块连接,输入端、前级模块、后级模块和输出端依次连接。

进一步,双重反馈电路包括用于一级反馈的第一模块、用于二级反馈的第二模块和用于提供稳定电流的第三模块,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依次连接,第一模块和后级模块通过第一正向反馈端和第一反向反馈端连接,第二模块和后级模块通过第二正向反馈端和第二反向反馈端连接。

进一步,放大器电路还包括用于储存电能的第一电容,第一电容分别连接模拟地和第三模块。

进一步,第一模块包括作为反馈电阻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以及起稳压作用的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电阻和第二二极管依次连接,第一电阻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第二电阻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均连接到参考地。

进一步,第二模块包括起电流反馈作用的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以及起整流作用的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四二极管依次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和基极分别连接于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一电阻,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基极分别连接于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二电阻。

进一步,第三模块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起耦合作用的第二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依次连接并且组成闭合回路,第六电阻设置在第一电容与第五电阻之间。

进一步,放大器电路还包括用于扩展音频宽域的低噪输入电路,低噪输入电路分别与前级模块、第三模块和后级模块连接。

进一步,低噪输入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第三电容和起滤波作用的第四电容,运算放大器包括同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正电源端、负电源端、公共电位端、初始电位端、调零端和运放输出端,同相输入端连接正电源端,反相输入端连接负电源端,运放输出端与后级模块相连接,第三电容与运算放大器并联于一起且设置在反相输入端和运放输出端之间,第四电容设置在公共电位端与初始电位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重反馈的功率放大器,包括放大器电路,放大器电路包括输入端、前级模块、后级模块、输出端和双重反馈电路,输入端用于输入一个基础信号,前级模块用于滤除该基础信号内的干扰成分,后级模块用于提高该基础信号输出功率,输出端用于输出最终信号,尤其是,双重反馈电路用于提高放大器电路的稳定性,其在极限工作状态下能够起到直流稳定作用,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稳定,扬声器系统取得良好的播放效果,同时也能够很好的保护扬声器终端以及提高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功率放大器的电路模块连接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基于双重反馈的功率放大器,包括放大器电路,放大器电路包括用于输入信号的输入端IN、用于滤除信号内的干扰成分的前级模块3、用于提高信号输出功率的后级模块4、用于输出信号的输出端OUT和用于提高放大器电路稳定性的双重反馈电路1,双重反馈电路1分别与前级模块3和后级模块4连接,输入端IN、前级模块3、后级模块4和输出端OUT依次连接,保证了整个放大器电路能够正常运行,进一步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功率放大器能够正常工作,尤其是,双重反馈电路1在极限工作状态下能够起到直流稳定作用,从而使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稳定,扬声器系统取得良好的播放效果,同时也能够很好的保护扬声器终端以及提高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稳定性。

其中,参照图1,双重反馈电路1包括用于一级反馈的第一模块11、用于二级反馈的第二模块12和用于提供稳定电流的第三模块13,第一模块11、第二模块12和第三模块13依次连接,第一模块11和后级模块4通过第一正向反馈端C+和第一反向反馈端C-连接,第二模块12和后级模块4通过第二正向反馈端B+和第二反向反馈端B-连接,第一模块11主要起一级反馈作用,第二模块12主要起二级反馈作用,第一模块11与第二模块12组合起到双重反馈的作用,第三模块13主要起稳压作用,控制参量经过双重反馈的作用后,达到稳定状态并将此控制参量所对应的信号传到后级模块4,再继续进行放大,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参量为放大器电路中的物理参量指标,主要指电流电压增益、有效输出信号、通频带展宽等。

其中,参照图1,放大器电路还包括用于储存电能的第一电容C48,第一电容C48分别连接模拟地和第三模块13,第一电容C48为可储存电量的存储电容,充放电时间快,能够稳定的提供电流,从而为第三模块13乃至整个双重反馈电路1稳定提供电压。

其中,参照图1,第一模块11包括作为反馈电阻的第一电阻R7和第二电阻R8以及起稳压作用的第一二极管D4和第二二极管D5,第一电阻R7、第一二极管D4、第二电阻R8和第二二极管D5依次连接,第一电阻R7与第一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接,第二电阻R8与第二二极管D5的负极相连接,第一二极管D4和第二二极管D5均连接到参考地;第二模块12包括起电流反馈作用的第一三极管Q4和第二三极管Q1以及起整流作用的第三二极管D6和第四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D6、第一三极管Q4、第二三极管Q1和第四二极管D3依次连接,第一三极管Q4的集电极、发射极和基极分别连接于第三二极管D6的负极、第二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一电阻,第二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基极分别连接于第四二极管D3的正极和第二电阻R8。

具体地,第一电阻R7作为反馈电阻,与第一正向反馈端C+相连接,第三二极管D6作为整流二极管,与第二正向反馈端B+相连接,当双重反馈电路1处于工作状态时,信号传输至第二模块12内的第一三极管Q4时,根据上述控制参量的具体数值,反馈给第一模块11内的第一电阻R7,然后在第一模块11内传输,最后输出到第一反向反馈端C-,即为一级反馈,另一方面,信号传输至第二电阻R8,根据控制参量的具体数值,反馈给第二模块12内的第二三极管Q1,最后输出到第二反向反馈端B-,即为二级反馈,通过此过程即可取得双重反馈的效果。

其中,参照图1,第三模块13包括第三电阻R89、第四电阻R90、第五电阻R88、第六电阻R39和起耦合作用的第二电容C44,第二电容C44、第三电阻R89、第四电阻R90和第五电阻R88依次连接并且组成闭合回路,第六电阻R39设置在第一电容C48与第五电阻R88之间,第二电容C44主要起耦合辅助作用,便于将第三模块13内的电能传输至第一模块11和第二模块12内,而闭合回路有稳定的时间常数,也就提高了第三模块13释放电能的稳定性,相应地,第三电阻R89、第四电阻R90和第五电阻R88有助于形成闭合回路,第六电阻R39主要起承接作用,而为了通过尽可能大的电流,在第一电容C48的放电量一定的情况下,第六电阻R39的阻值应相对较小,一般为1K~2K,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电阻R89、第四电阻R90和第五电阻R88的阻值为7.5K,第六电阻R39的阻值为1K,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根据不同的电路参数自行选择阻值。

其中,参照图1,放大器电路还包括用于扩展音频宽域的低噪输入电路2,低噪输入电路2分别与前级模块3、第三模块13和后级模块4连接,低噪输入电路2用于放大音频信号,尤其是用于重点处理音乐细节的重放,与传统的分离差分输入和全对称输入相比,放大输出更加精确稳定,并且采取正相为输入,进一步延伸了音频频率的宽域。

其中,参照图1,低噪输入电路2包括运算放大器IC5、第三电容C23和起滤波作用的第四电容C45,运算放大器IC5包括同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正电源端、负电源端、公共电位端COM、初始电位端BAL、调零端ADJ和运放输出端,同相输入端连接正电源端,反相输入端连接负电源端,运放输出端与后级模块4相连接,第三电容C23与运算放大器IC5并联于一起且设置在反相输入端和运放输出端之间,第四电容C45设置在公共电位端COM与初始电位端BAL之间,第三电容C23主要起耦合作用,初始电位端BAL接入初始电位,公共电位端COM接入公共电位,公共电位根据电路实际参数而设定,可能为零、正或负,为零时等同于参考地,因此存在压降,需要用一个滤波电容进行直流处理,所以需要连入第四电容C45,另外,调零端ADJ也可使用外设的调零电路来代替。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电路元件型号为:第一二极管D4、第二二极管D5、第三二极管D6和第四二极管D3的型号均为1N4148,运算放大器IC5的型号为NE5534,第一三极管Q4的型号为2N5551,第二三极管Q1的型号为2N5401,另外本实用新型内的电阻主要采用保险电阻,即可熔断电阻,上述各器件型号的选择是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放大器电路的安全稳定性,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电路情况选择相应的器件型号。

以上内容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和基本原理作了详细论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会有各种等同变形和替换,这些等同变形和替换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