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放非电流触发检测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5612发布日期:2018-06-16 01:17阅读:来源:国知局
功放非电流触发检测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功放非电流触发检测保护电路,与功放非电流触发检测保护电路共同工作的功放电路、音量渐大电路、保护延时电路、输出继电器BY1,所述的功放电路中设有大电流过流保护触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放非电流触发检测保护电路包括信号整型电路、功放电路状态监控电路;所述的信号整型电路用于将功放电路输出的AC脉冲短路触发信号整型为可驱动下级电路的DC脉冲信号;所述的功放电路状态监控电路用于接收所述的信号整型电路发出的DC脉冲信号进行对功放电路工作状态判定是正常或短路;所述的音量渐大电路、功放电路、输出继电器BY1依次连接并形成回路,所述的保护延时电路分别与功放电路的大电流过流保护触发电路和输出继电器BY1连接,所述的信号整型电路分别与音量渐大电路、功放电路和功放电路状态监控电路连接,所述的功放电路状态监控电路分别与功放电路、保护延时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放非电流触发检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整型电路包括二极管DP3的负极与二极管DP4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P4的正极与二极管DP6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P6的正极与二极管的PD5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P5的负极与二极管DP3的正极连接组成回路形成桥整流电路,所述的二极管DP4的正极接入所述的功放电路,二极管DP3的正极接地;二极管DP3的负极通过可变电阻RP29后接入NPN三极管QP6的基极,所述的二极管DP5的正极通过可变电阻RP14后接入NPN三极管QP6的基极,所述的二极管DP3的负极通过电阻R42后接入NPN三极管Q8的基极,所述的二极管DP5的正极通过电阻R9后接入NPN三极管Q8的基极,所述的NPN三极管Q8的发射极分别接入NPN三极管QP6的发射极、二极管DP5的正极,所述的NPN三极管Q8的集电极依次通过电阻R2、光敏二极管LED1后接入正压15V;所述的NPN三极管QP6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K2接入PNP三极管QK1的基极,所述的PNP三极管QK1的基极通过电阻RK1后接入正压15V,所述的PNP三极管QK1的发射极接入正压15V,所述的PNP三极管QK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PM1 后接入所述的音量渐大电路,所述的PNP三极管QK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PM2后接地,所述的PNP三极管QK1的集电极接入所述的功放电路状态监控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放非电流触发检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放电路状态监控电路包括比较器U1,比较器U1的1号端口与7号端口均通过电阻R40后接入PNP三极管Q9的基极,比较器U1的2号端口依次通过电阻R47、电阻R46后接入功放电路,比较器U1的3号端口与6号端口分别接入一个稳压电路;所述的PNP三极管Q9的基极通过电阻R39后分别接入正极15V、PNP三极管Q9的发射极、NPN三极管Q15的集电极,NPN三极管Q15的基极通过电阻R43后接入PNP三极管QK1的集电极,NPN三极管Q15的基极通过电阻R36后接地,NPN三极管Q15的基极通过二极管D5的正极后接入NPN三极管Q14的集电极,NPN三极管Q15的基极依次通过二极管D5的正极、电阻11后接入PNP三极管Q9的发射极,NPN三极管Q15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4后接地,NPN三极管Q15的发射极通过稳压二极管DZ2后接入保护延时电路;PNP三极管Q9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3后接地,PNP三极管Q9的集电极依次通过二极管D6的正极、电阻R49后接地,PNP三极管Q9的集电极依次通过二极管D6的正极、电池E3的正极后接地,PNP三极管Q9的集电极依次通过二极管D6的正极、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电阻R41后接入NPN三极管Q14的基极,NPN三极管Q14的基极通过电容C10后接地,NPN三极管Q14的基极通过电阻R50后接地,NPN三极管Q14的发射端接地。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