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电子产品组装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6801阅读:7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的电子产品组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制造领域中,需要将加工完毕的完整零部件或者加工到一定程度的半成品零部件进行最终的加工以及整体组装才能够形成最终的成品。以手机为例,目前手机是市场上出货量最大的电子产品,手机制造领域也是信息类电子产品制造领域中最为重要的制造领域之一。手机在各零部件加工完毕后,需要进行整机组装才能够形成最终的手机成品。手机的整机组装是手机制造工艺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其作用绝对不仅仅是将零部件拼凑起来那么简单,而是根据不同型号手机的设计,将手机核心部件如PCBA、摄像头模组、手机屏等与其他辅料如FPC、标识、其他电子零部件等组装成一体式的成品,其中PCBA的组装还包括印刷、贴片、回流焊接、电子件插接、测试包装等。

目前国内的手机组装生产线多半还是采用半自动化半人工操作的工艺,尤其是规模较小的组装生产线,除了回流焊接等人工效率无法达到要求的工艺以外,大部分步骤均由人力完成,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现代电子领域技术越来越发达,人工为主的组装生产线越来越无法顺应科技发展的需求,无论是从效率还是从组装成品的良率上均无法与大工业时代的需求相匹配。现有技术中对上述问题的改进也往往只是在一些工艺步骤中采用机械设备取代人力操作,这样的改进虽然有所助益,但是不能达到使整体组装线完全自动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的电子产品组装生产线,该组装生产线能够实现自动化完成所有电子产品组装工艺过程,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综合考虑如何提升电子产品组装线中设备利用率以及场地利用率的问题,对组装线的结构设计以及进出料的流水线进行了特别设定,使该电子产品组装生产线在实现全自动控制的前提下能够提升自身的使用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投入产出比。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自动化电子产品组装生产线,包括环形装配线以及设于所述环形装配线内的组装设备,所述环形装配线内还设有导轨,所述组装设备底部设有与所述导轨相适配的滑轮,所述组装设备利用滑轮在导轨上进行移动;所述环形装配线两侧设为出口;

所述组装设备包括印刷机、贴片机、回流焊接机、插件机、波峰炉、超声波焊接机、点胶机、自动螺丝机、贴标机、电子零件装配机、测试机、包装机,每一组装设备处设有上料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装配线设于封闭的生产厂区内,与外界通过生产区墙板分开,所述生产区墙板一面设有进出通道。

优选地,所述进出通道处设有风淋门。

进一步地,所述生产厂区进出通道侧设有封闭的仓储区。

优选地,所述仓储区与外界通过仓储区墙板分开,所述仓储区墙板一面设有进出通道。

优选地,所述生产区墙板处进出通道与仓储区墙板处进出通道均分别设于墙板两侧。

优选地,所述仓储区中部并排设有三个独立的物料堆放区,两侧的物料堆放区为组装成品堆放区,中间的物料堆放区为半成品堆放区或者不合格品堆放区。

优选地,所述物料堆放区为仅有一侧开放的空间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装配线外设有与之相适配的环状物料供应线。

进一步地,所述组装生产线内设有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电子产品组装生产线,该组装生产线能够自动化完成所有电子产品组装工艺过程,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同时,综合考虑如何提升电子产品组装线中设备利用率以及场地利用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对组装线的结构设计以及进出料的流水线进行了特别设定,使该电子产品组装生产线在实现全自动控制的前提下能够提升自身的使用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投入产出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自动化电子产品组装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自动化电子产品组装生产线的结构如附图1所示。

生产线的核心组成为组装流水线,实施例中设有环形装配线11作为组装流水线,在环形装配线内设有组装过程中所需要的所有组装设备。如附图1所示,标号为101-122的即为组装设备,实施例中所指的组装设备包括印刷机、贴片机、回流焊接机、插件机、波峰炉、超声波焊接机、点胶机、自动螺丝机、贴标机、电子零件装配机、测试机、包装机,每一组装设备处设有上料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

在实际的电子产品组装过程中,由于组装的产品不同,产线的构成以及形状布置均有所不同,如常用的手机组装线为直行流水线,第一工位投料,最后一个工位产出,如果产线过长,往往采用多条线并行的方式进行,如SMT、组装、包装产线分别设立,即需要有至少三条的主要加工流水线才能够满足要求。由于不同类型的产品需要使用不同的设备,不同产品的不同加工线又要进行区分,上述组装线配置方式不仅降低了加工流水线的使用率,而且使得各部分加工过程非常零散,需要对半成品零部件进行多次转运,效率低且容易混料。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环形组装线,则有效利用了厂房面积,若加工线较长,则采用全环形装配线的模式,若加工线短,则可将环形组装线拆分为两个相对设置的直行组装线,根据实际需要,如遇到加工线非常短的组装情况(如只需4-6个工位的情况),则可将环形组装线拆分为更多相邻的相同组装加工单元进行产品组装生产,大幅提升了效率。

为了实现与上述灵活应用环形装配线相适配的组装设备的即时调动,在环形装配线内还设有导轨15,所有组装设备底部设有与导轨15相适配的滑轮,以便于组装设备利用滑轮在导轨上进行移动,从而实现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任意调配。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是一种电芯的可拆分为两条相对设立的相同组装线的环形装配线,组装设备101-111为产线1,组装设备112-122为产线2,环形装配线两侧设为出口,即组装设备101与112之间设有第一出口,组装设备111与122之间设有第二出口,便于进出调整产线情况。生产线内设导轨为如附图所示的鱼骨形,组装设备位置可在导轨上灵活调动。在实际情况中,可根据所加工电子产品的需求进行导轨形状的设立,可采用可拆卸式的导轨及滑轮,便于拆装设立。

电子产品的组装生产线必须严格控制环境温度和粉尘数量,也需进行静电控制,在本实施例中,环形装配线设于封闭的生产厂区1内,与外界通过生产区墙板分开,生产区墙板一面设有进出通道。

作为配套的生产设施,生产厂区进出通道侧设有封闭的仓储区2。仓储区与外界通过仓储区墙板分开,且仓储区墙板一面设有进出通道。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进料出料,将生产区墙板处进出通道与仓储区墙板处进出通道均分别设于墙板两侧,为生产区墙板处的进出通道13和14、仓储区墙板处进出通道21和22,进出通道处设有风淋门用于控制粉尘,组装生产线内设有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用于统一控制温湿度。设于两侧的进出通道一侧作为进料通道,一侧作为出料通道,可有效防止混料,并且使人员和物料的流动形成有效的进出循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防止堆料。

与上述进出通道相适配的,仓储区中部并排设有三个独立的物料堆放区,两侧的物料堆放区23和25为组装成品堆放区,中间的物料堆放区24为半成品堆放区或者不合格品堆放区。从附图中可以看出,从通道13或者14产出的产品可直接进入仓储区23或者25,不会进行混批,易于追溯,一旦有次品或者有问题的产品,则进入堆放区24。物料堆放区设为仅有一侧开放的空间区域的结构,更利于产品以及物料的管控,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在物料堆放区入口两侧装设监控摄像头即可对物料区情况进行严密监控。要出货时,将合格产品从仓储区23或者25拉出,经由通道21或者22出厂即可,使各批次的产品在空间上不会相遇,有效避免了混批、混料。

为进一步实现自动化装配,环形装配线11外设有与之相适配的环状物料供应线12,将需要补充的原料或者其他半成品物料通过该供应线进行补充,其上料频率与组装线维持一致,可有效提升上料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自动化电子产品组装生产线不仅实现了自动化完成所有电子产品组装工艺过程,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对组装线的结构设计以及进出料的流水线进行了特别设定,使该电子产品组装生产线在实现全自动控制的前提下能够提升自身的使用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投入产出比,使有限的厂房空间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