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部后固定背板型材的控制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0505发布日期:2018-11-16 23:27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操作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部后固定背板型材的控制台。



背景技术:

控制台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包括在控制室、交易场所和操作中心。控制台通常用于代替常规办公设备,这是由于控制台具有如下几个优点:(1)控制台通过将设备定位在最有用、最有效的位置来提供增强的人机界面。(2)可以对控制台进行调整,以便在每个工作站接纳大量的设备。

目前,现有带有倾斜面板安装部的控制台,一般是将倾斜面板嵌入设备主体内或者将倾斜面板摆放在设备主体之上,而且还需要在倾斜面板的后方增设背板墙,以便用于固定显示器、电话等设备,如此设置导致无法再次利用倾斜面板后方的空间,从而形成空间浪费。另外,由于需要额外增设背板墙,也进一步增加了加工难度和成本。现有的背板墙一般需要与倾斜面板间隔一定空间设置,阻挡了光线的扩散,影响了操作人员的视野。另外,目前控制台一般采用落地机箱的设计,该设计方式限制了控制台下方操作人员的伸腿空间,不能充分满足人体工程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安装部后固定背板型材的控制台。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控制台的基础上,将安装背板安装至安装部后侧表面,从而取消了额外设置的背板,以便安装部后方的空间再次得到利用。具体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装部后固定背板型材的控制台,所述控制台至少包括安装部和背板型材,所述背板型材固定连接至所述安装部的后侧表面,其中,所述背板型材的底端高于后台面的上表面,或者,所述背板型材的底端与后台面的上表面齐平。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背板型材包括主体板、中间加强筋、T型挂钩和固定凹槽,其中,所述中间加强筋和所述固定凹槽位于所述主体板的同侧,所述T型挂钩设置于所述主体板的与所述固定凹槽相对的一侧。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凹槽和所述中间加强筋设置于所述背板型材的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的一侧,所述安装部的后侧表面通过安装螺丝固定至所述固定凹槽以便固定所述背板型材。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间加强筋的形状为型,所述中间加强筋的竖直面与所述主体板之间形成凹槽。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部的后侧表面上设置有挂钩结构,所述挂钩结构在所述背板型材固定至所述安装部的后侧表面时位于所述中间加强筋的竖直面与所述主体板之间形成的凹槽内。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台还包括前台面和后台面,其中,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前台面和所述后台面之间;或者所述安装部直接设置于所述前台面或者所述后台面的表面。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背板型材固定安装至所述安装部的后侧表面后,且所述安装部直接设置于所述后台面的表面时,所述背板型材的最外侧与所述控制台的后台面最外侧边缘相齐平;或者,所述背板型材的最外侧边缘凸出于后台面的最外侧边缘。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台还包括主机箱、横梁走线槽和支撑柱,其中,所述支撑柱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贯穿所述横梁走线槽,在所述支撑柱上部固定主机箱。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机箱的底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小于200mm,所述横梁走线槽距地面的高度不超过100mm。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台还包括侧立腿,其中,位于所述控制台两端的主机箱通过所述侧立腿固定,所述主机箱的上端面固定至所述后台面,其中,所述支撑柱和所述侧立腿的底部设置有能够调节水平的调平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背板型材直接固定至安装部的后侧表面,从而增大了安装部后部的空间,从而使得该部分空间可以得到其他利用,增加了安装部后部的空间利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将背板型材固定至安装部的后侧表面后,背板型材的最外侧边缘与后台面边缘相齐平或者凸出于后台面边缘,从而缩短了操作人员与显示器设备之间的距离,增大了光线的扩散,也开阔了操作人员的视野范围。本实用新型还将主机箱底部与横梁走线槽的距离设置为至少100mm的高度空间从而增大了操作人员的伸腿空间,提高了操作人员的舒适度,进一步使控制台满足人体工程学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台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板型材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背板型材固定至安装部后侧表面的结构图。

图中11-主体底座;12-背板型材;13-安装部;14-后台面;15-前台面;101-横梁走线槽;102-侧立腿;103-支撑柱;104-主机箱;201-主体板;202-中间加强筋;203-T型挂钩;204-固定凹槽;30-后侧表面;301-挂钩结构;302-安装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带安装部的控制台,采用了将背板型材12直接固定安装至安装部13的后侧表面30的设置方式。参照图1和图2,控制台至少包括安装部13和背板型材12。其中,安装部13可以是纵截面为直角梯形的倾斜面板或者垂直面板或者其它异型结构面板,所述安装部的后侧表面30是指安装部的垂直于水平面的板面外侧。背板型材12固定连接至所述安装部13的后侧表面30。所述背板型材12在与所述安装部13固定连接的一侧至少设置有多个固定凹槽204,多个固定凹槽是用于将背板型材固定至安装部后侧表面的固定结构。优选的,在安装部13的后侧表面与多个固定凹槽204对应的位置设置多个通孔,安装螺丝302自通孔穿过后侧表面30至背板型材12的固定凹槽,从而实现背板型材与安装部的固定。

优选的,背板型材12还包括主体板201、中间加强筋202和T型挂钩203。其中,中间加强筋202和固定凹槽204位于所述主体板201的同侧,即在背板型材12的用于与安装部的后侧表面30固定连接的一侧设置有中间加强筋202和多个固定凹槽204。而T型挂钩203设于所述主体板201的与所述固定凹槽204相对的一侧。优选的,所述T型挂钩203的横向长度不小于安装部13的后侧表面30的长度。优选的,所述T型挂钩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T型挂钩203是呈纵向间隔排列的形式设置在所述背板型材上。所述T型挂钩用于悬挂显示器支架或其他配件,通过T型挂钩可以使得通过支架固定的设备在横向的任意位置进行调节。优选的,所述T型挂钩的横向长度可以根据不同长度需要对T型挂钩进行拼接,从而满足不同长度控制台的需求。

优选的,中间加强筋202的形状为型。其中,中间加强筋202的横向面固定至主体板201上,中间加强筋202的竖直面与所述主体板201之间形成凹槽。优选的,安装部13的后侧表面30上设置有挂钩结构301,所述挂钩结构301在背板型材12固定至所述安装部13的后侧表面时处于所述中间加强筋的竖直面与所述主体板201之间形成的凹槽内。从而进一步起到辅助背板型材固定至安装部后侧表面的作用。

优选的,背板型材12固定至安装部13的后侧表面30后,所述背板型材12的底端高于后台面14的上表面,或者所述背板型材12的底端与后台面14的上表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用于固定安装显示器的背板型材与安装部的后侧表面连接固定的设置方式,从而减少了额外在安装部后部增设背板的步骤。安装部后部不增设背板也会进一步增大安装部后部的空间,从而使该空间能够得到其他有效利用。

优选的,所述背板型材12固定安装至所述安装部13的后侧表面后,且所述安装部13直接设置于后台面14的表面时,所述背板型材12的最外侧与所述控制台的后台面14最外侧边缘相齐平;或者,所述背板型材12的最外侧边缘凸出于后台面14的最外侧边缘。使操作人员与显示器或其他操作设备之间的距离减小,能够有利于光线的扩散,开阔操作人员的视野。其中,所述背板型材的最外侧是指位于主体板上的T型挂钩的最外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台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的改进。在实施例1所述的控制台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控制台还包括前台面15、后台面14和主体底座11,主体底座11包括多个主机箱104、横梁走线槽101、支撑柱103和侧立腿102。其中,所述安装部13设置于所述前台面15和所述后台面14之间。所述支撑柱10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主机箱104。支撑柱103的底部贯穿横梁走线槽101,从而能够方便地面出线直接进入横梁走线槽内。所述支撑柱103是中空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撑柱是横截面为口子型的中空结构或者横截面为矩形或者圆形的中空结构。可以实现横向穿线,也可以纵向穿线。优选的,所述多个主机箱104的底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小于200mm,所述横梁走线槽101距地面的高度不超过100mm。从而在主机箱下方形成一个至少为100mm的高度空间,以便于操作人员的脚部能够自由伸展。

优选的,所述控制台还包括侧立腿102。位于所述控制台两端的主机箱104通过所述侧立腿102进行固定,所述侧立腿104的上端面与所述主机箱104上端面相齐平,所述侧立腿10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至前台面15。所述支撑柱103和所述侧立腿102的底部设置有能够调节水平的调平脚。从而使得支撑柱和侧立腿直接置于地面时随时调节控制台的平整度。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安装部可以是设置于前台面和后台面之间的独立部件,也可以是与主体底座一体式的结构,或者是直接设置于前台面或后台面的表面上。优选的,安装部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主体底座的长度。优选的,所述安装部的前侧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以便嵌入式安装电话、对讲机、音响以及控制按钮等设备。所述前侧表面是指安装部的面向操作人员的一侧。

优选的,后台面14上设有外露设备穿线的过线孔,从而将外露的线缆通过此孔引入主机箱内,以便连接相关的设备。前台面可以是一体式的工作台面或者拼接的工作台面,在所述前台面的周边采用软性的环保材料封边,从而减少采用油漆的污染的工作环节,同时软性材料还能够起到保护台面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