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食物保温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4188发布日期:2018-08-10 21:38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食物保温盘。



背景技术:

在低温天气的时,饭菜在食用的过程中会逐渐变凉,菜肴的口感变差,用电磁炉炒锅加热或使用微波炉加热饭菜,反复高温加热食物很容易造成营养成分的流失,并且越来越多的科学报道提出电磁炉和微波炉使用中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导致食物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极易产生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因此,市场上存在一种可以加热饭菜的便携式食物保温盘,其主要是在便携式食物保温盘上安装远红外发射管,通过远红外发射管发射远红外线,来加热饭菜,但是,一般远红外发射管都是弯折的铺设在便携式食物保温盘面板下方,而远红外线是围绕远红外发射管的轴线向四周发散,只有少量的光线是垂直的向便携式食物保温盘盛放饭菜的表面进行发射,导致光线利用效率低,并且放在便携式食物保温盘上的食物受热也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食物保温盘,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保温食物的保温盘光线利用效率低以及食物受热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食物保温盘,用于保温食物,包括用于发射远红外线且供食物放置的微晶玻璃发热板、与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层叠设置的背板、框紧于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和所述背板的边缘以将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和所述背板固定的连接框架以及与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电性连接且用于为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供电以使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发射远红外线的电控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食物保温盘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背板与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之间的隔热棉。

进一步地,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和所述背板形状相同且呈多边形,所述连接框架包括多个首尾相接且框设于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和所述背板边长方向的型材以及将相邻所述型材固定连接的连接件,各所述型材包括沿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和所述背板边长方向延伸的矩形方管,所述矩形方管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形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由相邻所述矩形方管的端部插入的各所述方形孔内。

进一步地,各所述型材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矩形方管侧壁且用于固定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的保持件,所述保持件上设有供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的边缘插入的第一插槽。

进一步地,各所述型材还包括紧贴所述第一插槽内壁设置且用于支撑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的隔热垫。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方管包括靠近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且固定设置有所述保持件的第一侧板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且位于所述连接框架内侧的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且位于所述连接框架外侧的第三侧板以及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远离所述第一侧板一侧的第四侧板,所述型材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外壁且与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平行设置的筋板,所述筋板、所述第二侧板以及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围成供所述隔热棉插入的第二插槽。

进一步地,所述筋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形成位于所述筋板背向所述第二插槽一侧的台阶,所述背板的边缘放置于所述台阶上且与所述筋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和所述背板的形状为矩形,所述连接框架包括四个首尾相接的所述型材,所述连接件呈直角状且两端插入相邻所述矩形方管上的方形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上分设有温度较高的高温区和温度较低的低温区。

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食物保温盘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背板上的多个支撑脚。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食物保温盘是通过微晶玻璃发热板发射远红外线,而通过整个发热板发射的远红外线其发射方向朝上,即向饭菜的方向,因此,光线利用率较高,而且放置微晶玻璃发热板上的饭菜其接受到的远红外线量于水平方向大致相同,因此,受热均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食物保温盘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食物保温盘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食物保温盘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处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食物保温盘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食物保温盘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晶玻璃发热板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晶玻璃发热板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食物保温盘用于保温食物,包括用于发射远红外线且供食物放置的微晶玻璃发热板10、与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10层叠设置的背板20、框紧于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10和所述背板20的边缘以将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10和所述背板20固定的连接框架30以及与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10电性连接且用于为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10供电以使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10发射远红外线的电控组件40。

请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食物保温盘包括微晶玻璃发热板10和与该微晶玻璃发热板10层叠设置的背板20以及将微晶玻璃发热板10和背板20固定在一起的连接框架30,这种板状的便携式食物保温盘相比便携式食物保温盘,空间占用小,易于搬移,方便将其搬迁到任意一个食用饭菜的地方对饭菜进行保温,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食物保温盘是通过微晶玻璃发热板10发射远红外线,而通过整个发热板发射的远红外线其发射方向朝上,即向饭菜的方向,因此,光线利用率较高,而且放置微晶玻璃发热板10上的饭菜其接受到的远红外线量于水平方向大致相同,因此,受热均匀。

请参见图5,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食物保温盘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背板20与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10之间的隔热棉50。隔热棉50可以防止微晶玻璃发热板10向背板20方向发射远红外线,造成支撑便携式食物保温盘的物体例如茶几发热,有利于将热量向放置在微晶玻璃发热板10上的饭菜聚集,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

请参见图3至图6,进一步地,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10和所述背板20形状相同且呈多边形,所述连接框架30包括多个首尾相接且框设于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10和所述背板20边长方向的型材31以及将相邻所述型材31固定连接的连接件32,各所述型材31包括沿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10和所述背板20边长方向延伸的矩形方管311,所述矩形方管311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形孔3115,所述连接件32的两端分别由相邻所述矩形方管311的端部插入的各所述方形孔3115内。在组装时,先将微晶玻璃发热板10和背板20固定在型材31上,然后将连接件32的两端插入到相邻两个矩形方管311上的方向孔内即可实现微晶玻璃发热板10和背板20的框架连接,拆装十分方便,优选地,所述连接件32插入到所述方形孔3115内后,通过螺钉将连接件32和方形管固定连接,以避免连接件32脱离型材31而导致连接框架30散架。

请参见图3至图6,进一步地,各所述型材31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矩形方管311侧壁且用于固定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10的保持件312,所述保持件312上设有供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10的边缘插入的第一插槽3121。各所述型材31还包括紧贴所述第一插槽3121内壁设置且用于支撑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10的隔热垫313。具体地,通过在第一插槽3121内壁和微晶玻璃发热板10之间设置隔热垫313,可以减少微晶玻璃发热板10上的热量向型材31传递,提高了热量的利用效率,另外,微晶玻璃发热板10最脆弱的地方便是其边缘以及棱角位置,而通过在第一插槽3121内壁和微晶玻璃发热板10之间设置隔热垫313还可以避免微晶玻璃发热板10的棱角位置与型材31接触而造成微晶玻璃发热板10的损坏。

请参见图4至图6,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方管311包括靠近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10且固定设置有所述保持件312的第一侧板3111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3111且位于所述连接框架30内侧的第二侧板311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3111且位于所述连接框架30外侧的第三侧板3113以及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3112和所述第三侧板3113远离所述第一侧板3111一侧的第四侧板3114,所述型材31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3112的外壁且与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10平行设置的筋板314,所述筋板314、所述第二侧板3112以及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10围成供所述隔热棉50插入的第二插槽315。此结构仅仅是在矩形方管311的一侧设置了筋板314即实现了对隔热棉50的固定,结构十分简单,有利于降低型材31的制造成本。

请参见图4至图6,进一步地,所述筋板314与所述第二侧板3112形成位于所述筋板314背向所述第二插槽315一侧的台阶316,所述背板20的边缘放置于所述台阶316上且与所述筋板314固定连接。由此可见,该筋板314的设置不但实现了隔热棉50的定位和固定,而且实现了对背板20的限位和固定,一物多用,进一步地的简化了型材31的结构,降低了型材31的制造成本,并且,有利于将便携式食物保温盘向更加扁平化设计。优选地,所述背板20与所述筋板31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请参见图1至图6,进一步地,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10和所述背板20的形状为矩形,所述连接框架30包括四个首尾相接的所述型材31,所述连接件32呈直角状且两端插入相邻所述矩形方管311上的方形孔3115内。将便携式食物保温盘设置为矩形形状较为美观实用,并且相对边更多的多边形来说,矩形形状可以减少对型材31的裁切次数,也减少了连接件32的使用,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请参见图1,进一步地,所述微晶玻璃发热板10上分设有温度较高的高温区101和温度较低的低温区102。对于不同的饭菜,其食用时的最佳温度也有所不同,例如油炸食品在较高温度时食用,有较好的口感,而对于一般的炒菜,食用时温度不宜过高,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晶玻璃发热板10上分设有温度较高的高温区101和温度较低的低温区102,可以将对应的饭菜放置在对应的区域,可以将饭菜保持在最佳的温度,以此来提供用户体验。

请参见图2,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食物保温盘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背板20上的多个支撑脚60。优选地,所述支撑脚60的数量为四个。

请参见图7和图8,优选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晶玻璃发热板10包括微晶玻璃基板载体11、高温烧结于所述微晶玻璃基板载体11的表面16上的面状无机厚膜13、使所述无机厚膜13连接于电路中的电极14及用于连接电源引线的引线端头15和贴于所述微晶玻璃基板载体11上以覆盖所述无机厚膜13、所述电极14及所述引线端头15的云母绝缘覆盖片18,所述引线端头15与所述电极14电性连接,所述电极14与所述无机厚膜13电性连接,所述无机厚膜13高温烧结于所述微晶玻璃基板载体11上,所述无机厚膜13包括如下重量分数的组分:

本实用新型的微晶玻璃发热板10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无机厚膜13由于不含铅,材料不但环保,而且富含远红外线,减少了环境污染,有益人体健康,克服产品由于需要大量使用强酸、氧化铅等有害物质而产生三废,对人体有害和环境污染严重的缺陷。

2、无机厚膜13的材料颗粒度更加精细,电阻离散度小,材料方阻重复性好,产品合格率高,节约了能源,减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精度,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3、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无机厚膜13,通过使用氧化铋作为骨架材料,再配合使用氧化硼、二氧化硅、氧化锌、三氧化二锑及碳酸锶等组分,既实现了无机厚膜13的性能,同时,相对于现有无机厚膜13实现氧化铅的零含量,防止了人们在使用无机厚膜13时铅中毒和对环境的污染;而且,由于氧化铋的使用,使无机厚膜13的使用温度大大提高,扩大了无机厚膜13的使用范围。

4、本实用新型的微晶玻璃发热板10的无机厚膜13是“面状”发热体,其发热面积是传统产品“线性”发热体面积的数倍,降低了发热体的单位功率密度,即降低了微晶玻璃基板载体11的膨胀系数,从而避免了产品工作时由于产品为“线性”热源加热结构、单位截面积功率密度大、表面温度高,局部膨胀系数大、易变形、工作时有响声、在制备有发热线的地方因温度很高而造成发热体局部膨胀系数过大所带来电热丝短路、打火、过快氧化等问题;

5、本实用新型微晶玻璃发热板10的无机厚膜13采用丝网印刷工艺且施以高温烧结工艺,而将发热体与微晶玻璃基板载体11永久制成一体化结构,具有不分层、不起泡、传热快、温度均匀、电阻稳定等特点,克服了传统的微晶玻璃发热板10的胶层易老化,局部起泡、分层、电阻衰减、温度不均匀等缺陷。

6、本实用新型微晶玻璃发热基板的无机厚膜其骨架材料和电阻材料均采用普通工业廉价的非金属材料经过配比混合制作而成,其价格仅为贵金属电热膜材料的1/10。故,本实用新型特别易于推广,社会效益明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晶玻璃发热板10的无机厚膜13,包括两大组分,一是石墨粉,另一个是由金属氧化物组成的陶瓷、玻璃微粒。该陶瓷、玻璃微粒由氧化铋、氧化硼、二氧化硅、氧化锌、三氧化二锑及碳酸锶熔融后形成。

具体的,该石墨是一种非金属导电材料,它是碳单质的一种,无机厚膜13在电场作用下,无机厚膜13中碳分子团产生“布朗运动”,碳分子之间发生剧烈的摩擦和撞击,产生的热能主要以远红外辐射和对流形式对外传递。故,本实用新型微晶玻璃发热板10的无机厚膜13,具有富含远红外线之特征所在。该石墨粉的重量分数为15-30份,优选为20-30份。该石墨粉的粒径在200目以下(小于200目)。

该氧化铋的重量分数为60-75份,优选为70-75份,该氧化铋是无机厚膜13的骨架材料。由于氧化铋具有较高的软化点温度(相对于氧化铅),氧化铋的大量使用使得无机厚膜13的成膜温度、涂层最高使用温度都得到较大提高,使无机厚膜13的使用范围得到显著拓宽。

该氧化硼的重量分数为5-15份,该氧化硼作为氧化铋的补充,起到无机厚膜13的骨架作用;

该二氧化硅的重量分数为0.5-2份,该氧化硅也是氧化铋的补充,起到无机厚膜13的骨架作用。

该氧化铋、氧化硼及二氧化硅在无机厚膜13中都是骨架材料,三者相互配合,在无机厚膜13中起到支撑作用。同时,通过碳酸锶的调节作用,使三种骨架材料之间的结合力显著增加。

该碳酸锶的重量分数为3-5份,由于氧化铋的含量较高,使得无机厚膜13各个组分之间的粘结性大大降低,通过加入少量的碳酸锶,使氧化铋和其他组分之间的结合力大大增加;通过该碳酸锶和氧化铋之间相互配合,改善了无机厚膜13的结合力,防止了无机厚膜13在制备工艺的煅烧过程中出现裂纹、爆裂等问题。

该氧化锌的重量份为3-6份。氧化锌的加入,能够改善无机厚膜13的膨胀系数,使无机厚膜13的膨胀系数与玻璃一致,调节无机厚膜13与玻璃之间的结合力,使无机厚膜13在玻璃上的结合力更佳。

该三氧化二锑的重量分数为3-5份。该三氧化二锑配合碳酸锶及氧化锌的作用,改善陶瓷、玻璃微粒与衬底的附着力,促进陶瓷、玻璃微粒之间的粘结力,同时增强陶瓷、玻璃微粒与碳粉之间的结合性能。

通过使用上述重量分数的各种金属氧化物,一方面改善温度适用范围,另一方面改善陶瓷、玻璃微粒之间及陶瓷、玻璃微粒与碳粉之间的表面结合力,提高半导体厚膜内部的结合力及与载体的附着力。同时,各个组分相互协调,改善无机厚膜的热膨胀系数,提高其热稳定性。

现有的电阻涂层材料中,铅占据很大的量,铅作为材料的骨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铅会对人体、环境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尝试将铅的含量降低,用其他的材料来替代,但是所制备出来的电阻涂层其电气稳定性能、热耐受性能等均不理想。特别是使用新的材料作为骨架材料,电阻涂层的附着力及热稳定性,均不能够很好的解决。

本实用新型微晶玻璃发热板10的无机厚膜13通过使用氧化铋作为骨架材料,再配合使用氧化硼、二氧化硅、氧化锌、三氧化二锑及碳酸锶等组分,既实现了无机厚膜13的性能,同时,相对于现有无机厚膜13大大降低了氧化铅的含量,防止了人们在使用无机厚膜13时铅中毒;而且,由于氧化铋的使用,使无机厚膜13的使用温度大大提高,扩大了无机厚膜13的使用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