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68198发布日期:2018-11-24 12:5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安装有多个电子电路的电子设备。上述电子设备如专利文献1的图1所示,具备:前面下部具有吸入口、背面上部具有排气口的框体;接触配置于前面下部的风扇单元、配置于上述风扇单元和背面上部之间的电子电路。而且,上述电子设备通过上述风扇单元的动作而从上述吸入口吸入外部空气,将通过了上述电子电路之间的空气流从上述排气口排出到外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6348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由于风扇单元与前面下部接触配置,所以会产生相应的压力损失。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其具备箱以及配置于该箱内的驱动部及送风部,与送风部不是离开进气口而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压力损失。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其具备:箱,所述箱形成有进气口及排气口;驱动部,其配置于所述箱内,输出对驱动对象进行驱动的信号;送风部,其配置于所述箱内的离开所述箱的内表面的位置,且所述位置处于所述驱动部和所述进气口之间,所述送风部将从所述进气口吸入的空气送至所述驱动部。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驱动装置具备箱以及配置于该箱内的驱动部及送风部,与送风部不是离开进气口而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压力损失。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其具备:箱,所述箱形成有进气口及排气口;驱动部,其配置于所述箱内,输出对驱动对象进行驱动的信号;送风部,其配置于所述箱内的离开所述箱的内表面的位置,且所述位置处于所述驱动部和所述进气口之间,所述送风部将从所述进气口吸入的空气送至所述驱动部;低发热部,其配置于所述箱内的所述送风部和所述进气口之间,与所述驱动部一起构成电路,在动作时所述低发热部的发热量比所述驱动部的发热量低。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驱动装置具备箱以及配置于该箱内的驱动部、送风部及发热量比所述驱动部低的低发热部,能够减小压力损失,所以通过增大风量可以提高驱动部的冷却效率,且可以有效利用空间。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驱动装置中,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是在一面安装有驱动元件的安装基板,所述驱动装置具备:散热部,其固定于所述安装基板的另一面,使动作时由所述安装基板产生的热进行散热;围壁,其以使所述送风部一侧和所述排气口一侧开口的状态,与所述安装基板一起包围所述散热部。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驱动装置与不具备围壁的情况相比,驱动部的冷却效率高。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驱动装置中,还具备导向板,所述导向板配置于由所述安装基板和所述围壁形成的所述排气口一侧的开口与所述排气口之间,将从所述排气口一侧的开口送出的空气导向所述排气口。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驱动装置与不具备导向板的情况相比,排气效率高。

本发明第五方面的驱动装置中,进一步地,所述箱具有形成有所述进气口的第一侧壁和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的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位于夹着所述送风部而与所述驱动部相反的一侧,在所述第二侧壁形成有另一进气口,从所述第二侧壁一侧观察,所述另一进气口在所述进气口和所述送风部之间开口。

本发明第五方面的驱动装置与没有在第二侧壁形成在所述进气口和所述送风部之间开口的另一进气口的情况相比,进气量多。随之,驱动部的冷却效率高。

本发明第六方面的驱动装置中,进一步地,在所述送风部和所述进气口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驱动装置具备导板,所述导板配置于所述间隙中,将从所述另一进气口吸入的空气引导至所述送风部。

本发明第六方面的驱动装置与不具备导向板的情况相比,引导至被围壁和安装基板包围的部分内的空气量多。随之,驱动部的冷却效率高。

本发明第七方面的驱动装置中,进一步地,在所述箱上设有从外部电源供给至所述驱动部及所述送风部的电力的输入部,所述低发热部具有用于向所述驱动部供给电力的继电器电路部和被连接于所述外部电源与地线之间的电容器,所述电容器配置于比所述继电器电路部靠所述输入部一侧的位置。

本发明第七方面的驱动装置与继电器电路部配置于比电容器靠驱动部一侧的位置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电容器和驱动部的距离,所以从外部电源向驱动部供给电力的供给稳定性高。

本发明第八方面的驱动装置中,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是在一面安装有驱动元件的安装基板,所述一面所朝向的所述箱的部分为能从箱本体拆下的板的一部分。

本发明第八方面的驱动装置中,在进行安装基板或安装于该安装基板上的多个电子零件的维护等时,对安装基板及多个电子零件的作业性变得容易。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具备箱以及配置于该箱内的驱动部及送风部,与送风部不是离开进气口而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压力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与图1的情况不同的方向观察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是表示将构成驱动装置的框体的前面板从框体本体拆下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用图3的4-4切断线切断后的剖视图。

图5是用图4的5-5切断线切断后的剖视图。

图6是第一比较方式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是表示将构成驱动装置的框体的侧面侧的面板从框体本体拆下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第二比较方式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是表示将构成驱动装置的框体的侧面侧的面板从框体本体拆下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第七比较方式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是表示将构成驱动装置的框体的侧面侧的面板从框体本体拆下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0驱动装置

20框体(箱的一个例子)

22右侧面板(第二侧壁的一个例子、能从箱本体拆下的板的一个例子)

22a进气口(另一进气口的一个例子)

24a排气口

26前面板26(第一侧壁的一个例子)

26a进气口

30风扇(送风部的一个例子)

40安装基板(驱动部的一个例子)

42安装面(一面的一个例子)

44驱动器(驱动元件的一个例子)

52散热器(散热部的一个例子)

54围壁

60导向板

70电子零件部(低发热部的一个例子)

72继电器电路部

74电容器

80导板

具体实施方式

《概要》

参照图1~图5对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进行说明。首先,对驱动装置10的结构进行说明。接着,对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的控制对象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设驱动装置10的进深方向为箭头x、宽度方向为箭头y、高度方向为箭头z进行说明。图3是驱动装置10的侧视图(右侧视图),相当于从图1及图2中的箭头a观察驱动装置10时的图。

《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具有控制电动机(驱动对象的一个例子,省略图示)的驱动的功能。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的构成包括:框体20(箱的一个例子)、风扇30(送风部的一个例子)、安装基板40(驱动部的一个例子)、流路部50、导向板60、电子零件部70(低发热部的一个例子)、导板80。

<框体>

如图1及图2所示,作为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框体20形成由6张板构成的长方体状的箱。而且,如图3及图4所示,框体20在其内部配置有风扇30、安装基板40、流路部50、导向板60、电子零件部70(低发热部的一个例子)、导板80。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用符号26表示的板设为前面板26(第一侧壁的一个例子)、将从前面板26侧观察框体20时的右侧面侧的板设为右侧面板22(第二侧壁的一个例子)、将与前面板26对置的板设为后面板24。

在此,从右侧面侧观察框体20时,在右侧面板22的左侧(前面板26侧)的部分形成有多个开口(以下称为进气口22a。进气口22a是另一进气口的一个例子。)。在后面板24形成有沿着其高度方向的长条状的开口(以下称为排气口24a。)。在前面板26形成有多个开口(以下称为进气口26a。)。此外,作为一个例子,各进气口22a、排气口24a及各进气口26a均为狭缝状的开口。在后面板24的下侧的部分,设有用于接收从外部电源(省略图示)供给至风扇30、安装基板40及电子零件部70的电力的输入端子24b(输入部的一个例子)。另外,作为一个例子,右侧面板22可以从框体本体(从框体20去除右侧面板22后的部分)拆下。

<风扇>

本实施方式的风扇30具有将从多个进气口22a及多个进气口26a吸入的空气送至安装基板40,对在动作时发热的安装基板40进行冷却的功能。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风扇30设定为多个,沿着高度方向呈直线状排列。而且,各风扇30在动作时使空气从前面板26侧向后面板24侧流动。在此,图3及图4中的虚线箭头表示通过各风扇30的动作在框体20内流动的空气流。作为一个例子,多个风扇30被配置于框体20的宽度方向及进深方向的中央附近的位置(参照图3及图4)。从另一个角度看,本实施方式的各风扇30被配置于离开框体20的内表面的位置。

详情稍后叙述,在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中,安装基板40、流路部50、导向板60及导板80各自的数量设定为与风扇30的数量相同。而且,如图3及图4所示,各风扇30与各安装基板40、各流路部50、各导向板60及各导板80一起构成单元。在此,在图3中,仅对各单元中、装置高度方向的最上面的单元标注符号。如图3所示,从右侧面侧观察框体20,各风扇30配置于比各安装基板40靠前面板26侧的位置。即,各风扇30配置于各安装基板40和前面板26(多个进气口26a)之间。另外,从右侧面侧观察框体20时,形成于右侧面板22的多个进气口22a位于比各风扇30靠前面板26侧的位置。而且,如上所述,各风扇30在动作时使空气从前面板26侧向后面板24侧流动,因此,各风扇30在动作时将从多个进气口22a及多个进气口26a吸入的空气送至各安装基板40。此外,通过风扇30送至安装基板40的空气从形成于后面板24的排气口24a(参照图2及图3)向框体20的外部排出。

<安装基板>

本实施方式的各安装基板40具有输出用于驱动电动机(省略图示)的信号的功能。作为一个例子,各安装基板40的构成包括:印刷基板42、驱动器44(驱动元件的一个例子)、驱动器44以外的电子零件46(作为一个例子,为电容器、电阻、放大器等)。驱动器44和电子零件46被安装于印刷基板42的一面(以下称为安装面42a。)。此外,作为一个例子,各安装面42a朝向右侧面板22的内表面。另外,如图3所示,各安装基板40在其下侧具有从右侧面侧观察为矩形的板48。在矩形的板48的背面侧安装有电子零件(省略图示)。

<流路部>

本实施方式的各流路部50具有与各安装基板40一起形成通过风扇30送至各安装基板40侧的空气的流路的功能。如图4所示,流路部50配置于各安装基板40的与安装面42a相反一侧的面(以下称为背面42b。)侧。另外,如图5所示,流路部50的构成包括散热器52(散热部的一个例子)和围壁54。

如图5所示,作为一个例子,散热器52被固定于各安装基板40的背面42b,使动作时由各安装基板40产生的热进行散热。如图4及图5所示,作为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散热器52是将从装置进深方向上的各安装基板40的一端侧延伸至另一端侧、且从正面侧观察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向左侧突出的多个板52a沿着装置高度方向以规定的间隔排列而成的部件。

如图5所示,围壁54与安装基板40一起包围散热器52。另外,围壁54和安装基板40以使装置进深方向上的配置有风扇30的一侧和其相反侧(排气口24a侧)开口的状态包围散热器52。此外,如图4所示,由围壁54和安装基板40形成的开口的开口宽度比风扇30的宽度大,该开口的开口缘位于比风扇30靠装置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

通过以上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流路部50(散热器52及围壁54)使安装基板40的热从散热器52向从风扇30送出的空气散热。

<导向板>

本实施方式的导向板60配置于由安装基板40和围壁54形成的排气口24a侧的开口与排气口24a之间,具有将从排气口24a侧的开口送出的空气导向排气口24a的功能。作为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导向板60为平板。在此,所谓“将空气导向排气口24a”,意思是将空气流导向排气口24a。

<电子零件部>

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部70配置于框体20内的风扇30和进气口26a之间,与安装基板40一起构成电路,在动作时其发热量比安装基板40的发热量低。作为一个例子,电子零件部70具有继电器电路部72和电容器74。

继电器电路部72是用于向安装基板40供给电力的电路。电容器74的一端子(省略图示)连接到地线,另一端子(省略图示)连接到对来自外部电源(省略图示)的输出进行了整流的直流电压。换言之,电容器74连接于外部电源和地线之间。在本说明书中,所谓“连接于外部电源和地线之间”,意思是连接于对来自外部电源的输出进行了整流的直流电压和地线之间。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电容器74在装置进深方向上配置于比继电器电路部72靠风扇30侧(输入端子24b侧)的位置。此外,作为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外部电源为三相电源。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地线是指信号地线,电压为0(v)。

<导板>

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导板80配置于装置进深方向上的、形成于风扇30和进气口26a之间的间隙(更详细而言,装置进深方向上的形成于风扇30和电容器74之间的间隙)中。而且,导板80具有将从形成于右侧面板22的进气口22a吸入的空气向风扇30引导的功能。作为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导板80为平板。如图4所示,导板80在安装基板40的装置进深方向前侧与安装基板40并排配置。在此,所谓“将空气向风扇30引导”,意思是将空气流导向排气口24a。

以上是对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的结构的说明。

《控制动作》

接着,参照附图对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的电动机(省略图示)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

操作者将外部电源(省略图示)连接到驱动装置10的输入端子24b(参照图2~图4),从外部电源向风扇30、安装基板40及电子零件部70供给电力。接着,操作者打开(接通)设于驱动装置10的动作开关(省略图示)。另外,操作者将输出条件输入设于驱动装置10的面板(省略图示)。其结果是,驱动装置10按照该输出条件使继电器电路部72及安装基板40动作。随之,从安装基板40向电动机输出用于驱动电动机(省略图示)的信号。

另外,当操作者打开设于驱动装置10的动作开关(省略图示)时,风扇30动作。其结果是,如图3及图4所示,从多个进气口26a及多个进气口22a吸入的空气通过由围壁54和安装基板40包围的部分从排气口24a排出。

而且,当操作者断开动作开关时,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的供给被停止,由此,各构成要素的动作停止,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控制动作结束。

以上是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的电动机的控制动作的说明。

《效果》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第一~第八效果)进行说明。在此,为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将本实施方式与以下说明的比较方式进行比较时,在该比较方式中使用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的情况下,使用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

<第一效果>

第一效果是风扇30配置于框体20内的离开框体20的内表面的位置,且所述位置处于安装基板40和进气口26a之间(参照图3及图4)的效果。关于第一效果,将本实施方式与图6所示的第一比较方式进行比较来说明。

如图6所示,第一比较方式的驱动装置10a中,风扇30与进气口26a接触配置。即,风扇30不是离开进气口26a而配置。而且,在第一比较方式中,风扇30、电子零件部70、安装基板40依次排列。除以上几点以外,第一比较方式采用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在第一比较方式的情况下,由于风扇30与进气口26a接触配置,因此存在相应(与接触配置相应)的压力损失。

与之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3及图4所示,风扇30配置于框体20内的离开框体20的内表面的位置,且所述位置位于安装基板40和进气口26a之间。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风扇30离开进气口26a而配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不存在在第一比较方式的情况下产生的风扇30与进气口26a接触配置导致的压力损失。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与第一比较方式的驱动装置10a相比,能够减小压力损失。

<第二效果>

第二效果是在具备框体20以及配置于框体20内的安装基板40、风扇30及发热量比安装基板40低的电子零件部70的驱动装置中,夹着风扇30在进气口26a侧配置电子零件部70,且在排气口24a侧配置安装基板40的效果。关于第二效果,将本实施方式与图7所示的第二比较方式进行比较来说明。

如图7所示,第二比较方式的驱动装置10b与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参照图3)不同,安装基板40和电子零件部70的配置颠倒。除以上几点以外,第二比较方式采用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在第二比较方式的情况下,在装置进深方向上,将夹着风扇30配置的两个零件中发热量大的零件(安装基板40)配置于距排气口24a远的一侧。因此,与安装基板40接触而被加热的空气的一部分有可能残留于框体20内而没有到达排气口24a。

与之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3及图4所示,在装置进深方向上,将夹着风扇30配置的两个零件中发热量大的零件(安装基板40)配置于距排气口24a近的一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与第二比较方式的情况相比,与安装基板40接触而被加热的空气的一部分残留于框体20内而没有到达排气口24a的可能性低。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与第二比较方式的驱动装置10b相比,安装基板40的冷却效率高。

此外,将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与第一比较方式的驱动装置10a进行比较时,可以说不仅减小了压力损失,而且还可以有效利用空间(风扇30和进气口26a之间的空间)。换言之,基于上述的理由,可以说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能够减小压力损失,所以可以通过增大风量而提高安装基板40的冷却效率,且可以有效利用框体20内的空间。

<第三效果>

第三效果是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具备固定于安装基板40的背面42b的散热器52、在使风扇30侧和排气口24a侧开口的状态下与安装基板40一起包围散热器52的围壁54的效果。关于第三效果,将本实施方式与第三比较方式(省略图示)进行比较来说明。

第三比较方式的驱动装置(省略图示)不具备散热器52和围壁54。除以上几点以外,第三比较方式采用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在第三比较方式的情况下,由于不具备围壁54,因此从风扇30送出的空气有可能在框体20内扩散。

与之相对,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具备围壁54。因此,与第三比较方式的情况相比,抑制了空气的扩散,因此从风扇30送出的空气容易通过由围壁54和安装基板40包围的部分(所谓的通道部分)。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具备配置于通道部分内的散热器52。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与第三比较方式的情况相比,容易将由安装基板40产生的热转移到从该通道部分内通过的空气中。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与第三比较方式的情况相比,安装基板40的冷却效率高。

<第四效果>

第四效果是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具备导向板60(参照图3及图4)的效果,其中,导向板60配置于由安装基板40和围壁54形成的排气口24a侧的开口与排气口24a之间,将从排气口24a侧的开口送出的空气导向排气口24a。关于第四效果,将本实施方式与第四比较方式(省略图示)进行比较来说明。

第四比较方式的驱动装置(省略图示)不具备导向板60。除以上几点以外,第四比较方式采用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在第四比较方式的情况下,由于不具备导向板60,因此从由围壁54和安装基板40形成的通道的排气口24a侧的开口送出的空气有可能在框体20内扩散而没有到达排气口24a。

与之相对,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具备导向板60。因此,与第四比较方式的情况相比,从由围壁54和安装基板40形成的通道的排气口24a侧的开口送出的空气容易被导向排气口24a(容易更多地到达排气口24a)。

因此,与第四比较方式的情况相比,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的排气效率高。随之,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能够增大由围壁54和安装基板40包围的部分(通道部分)内的空气的流速。即,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能够与该流速增大相应地使安装基板40的冷却效率提高。

<第五效果>

第五效果是在与形成有进气口26a的前面板26相邻的右侧面板22上形成有进气口22a的效果。关于第五效果,将本实施方式与第五比较方式(省略图示)进行比较来说明。

第五比较方式的驱动装置(省略图示)没有在右侧面板22上形成进气口22a。除以上几点以外,第五比较方式采用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因此,与第五比较方式的情况相比,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的进气量多。随之,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能够与进气量多相应地使安装基板40的冷却效率提高。

<第六效果>

第六效果是以在右侧面板22上形成有进气口22a为前提,具备导板80(参照图3及图4)的效果,其中,导板80配置于风扇30和进气口26a之间,将从进气口22a吸入的空气引导至风扇30。关于第六效果,将本实施方式与第六比较方式(省略图示)进行比较来说明。

第六比较方式的驱动装置(省略图示)不具备导板80。除以上几点以外,第六比较方式采用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与第六比较方式的情况相比,被引导至由围壁54和安装基板40包围的部分的空气的量多。随之,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的安装基板40的冷却效率高。

<第七效果>

第七效果是以电子零件部70具有继电器电路部72和电容器74为前提,将电容器74配置于比继电器电路部72靠安装基板40侧的位置(参照图3及图4)的效果。关于第七效果,将本实施方式与第七比较方式(参照图8)进行比较来说明。

第七比较方式的驱动装置10c将继电器电路部72配置于比电容器74靠安装基板40侧的位置。即,在第七比较方式的情况下,继电器电路部72和电容器74的配置与本实施方式的情况颠倒。除以上几点以外,第七比较方式采用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在第七比较方式的情况下,由于电容器74距外部电源远了与继电器电路部72的配置空间相应的量,所以相应地,从外部电源(省略图示)向安装基板40供给电力的供给稳定性变得不稳定。

与之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与第七比较方式的情况相比,形成电容器74与外部电源接近了与继电器电路部72的配置空间相应的量的配置。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与第七比较方式的驱动装置10c相比,从外部电源向安装基板40供给电力的供给稳定性高。

<第八效果>

第八效果是安装基板40的安装面42a所朝向的框体20上的部分、即右侧面板22能从框体本体拆下的效果。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例如在进行安装基板40或安装于安装基板40的电子零件(驱动器44及驱动器44以外的电子零件46,参照图3及图4)的维护等时,可以说对安装基板40及该电子零件的操作性容易。

如上所示,以上述的实施方式为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例如,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也包含下述的方式。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驱动对象的一个例子设定为电动机(省略图示)进行了说明。但是,驱动对象的一个例子也可以不是电动机,只要驱动对象由具有起到上述任何效果的结构的驱动装置驱动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光源(省略图示)、热源(省略图示)、动力源(省略图示)之类的驱动对象。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设定为如下结构进行了说明,即:各风扇30、各安装基板40、各流路部50、各导向板60及各导板80均构成单元,驱动装置10具备四个该单元。但是,该单元的数量也可以不是四个。例如,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五个以上。因为即使在这些变形例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上述任何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各风扇30、各安装基板40、各流路部50、各导向板60及各引导板80分别构成单元。但是,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的方式只要至少具备框体20以及具有与框体20的关系中的位置关系的风扇30及安装基板40即可。此外,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包含的方式中,也可以利用一个风扇30冷却多个安装基板4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设定为外部电源是三相电源进行了说明。但是,外部电源也可以不是三相电源,只要是能够向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及上述变形例的驱动装置供给电力的电源即可。例如,外部电源也可以是单相电源(省略图示)、两相电源(省略图示)之类的电源。此外,在这些变形例的情况下,电容器74只要是一端子(省略图示)连接于0(v)(信号地线),另一端子(省略图示)连接于来自上述变形例的外部电源的输出(直流电压)或对来自外部电源的输出进行了整流的直流电压即可。在这些情况下,也意味着上述电容器74连接于外部电源和0(v)(信号地线)之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效果的说明中,关于第二~第七比较方式,分别设为用于说明第二~第七效果的比较方式。但是,由于各比较方式是至少实现第一效果的结构,因此,不用说,各比较方式是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的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