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频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7226发布日期:2018-12-08 06:15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混频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射频前端集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射频前端接收机中的混频器电路。
背景技术
21世纪以来,无线通信技术高速发展,人们对通信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射频接收机是无线通信的重要模块,它的性能指标影响着整个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混频器的设计在射频收发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混频器的性能指标影响着整个射频前端的性能指标,因此提高混频器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射频接收器上存在的微弱信号首先由低噪声放大器放大,然后传送到混频器。所以在混频器的设计中,需要对转换增益、噪声、线性度、隔离度等性能指标进行综合考虑,对混频器的性能参数进行折中。传统的吉尔伯特混频器电路只能提供一定的转换增益、噪声和线性度,因此,高性能的混频器电路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高增益的混频器电路。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混频器,包括依次电连接的跨导级电路、开关级电路和负载级电路。跨导级电路,其用于接入射频电压信号,将射频电压信号转化为射频电流信号;开关级电路,其用于接入本振信号和射频电流信号,利用本振信号控制开关级晶体管轮流导通,输出中频电流信号;负载级电路,其用于将中频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进行输出。跨导级电路包括晶体管m1、晶体管m2、晶体管m3、晶体管m4、电感l1、电感l2、电感l3;晶体管m1的栅极与射频电压信号的正极端rf+连接,晶体管m1的漏极与晶体管m2的漏极连接,晶体管m1的源级与电感l2的一端连接,电感l2的另一端接地;晶体管m2的栅极与晶体管m1的栅极连接,晶体管m2的源级接地。晶体管m4的栅极与射频电压信号的负极端rf-连接,晶体管m4的漏极与晶体管m3的漏极连接,晶体管m4的源级与电感l3的一端连接,电感l3的另一端接地;晶体管m3的栅极与晶体管m4的栅极连接,晶体管m3的源级接地;电感l1的一端与晶体管m1的漏极连接,另一端与晶体管m4的漏极连接。开关级电路包括晶体管m5、晶体管m6、晶体管m7、晶体管m8,晶体管m5的栅极与本振信号的正极端lo+连接,晶体管m5的源级与所述晶体管m1的漏极连接,晶体管m5的漏极与所述负载级电路连接;晶体管m6的栅极与本振信号的负极端lo-连接,晶体管m6的源级与晶体管m5的源极连接,晶体管m6的漏极与晶体管m8的漏极连接;晶体管m7的栅极与本振信号的负极端lo-连接,晶体管m7的源级与所述晶体管m4的漏极连接,晶体管m7的漏极与所述晶体管m5的漏极连接;晶体管m8的栅极与本振信号的负极端lo+连接,晶体管m8的源级与所述晶体管m4的漏极连接,晶体管m8的漏极与所述负载级电路连接。负载级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晶体管m9和晶体管m10;晶体管m9的栅极与晶体管m10的栅极连接,电阻r1的一端与晶体管m9的栅极连接,另一端与晶体管m9的源级连接,晶体管m9的源级与晶体管m5的漏极连接,晶体管m9的漏极接电源电压;电阻r2的一端与晶体管m10的栅极连接,另一端与晶体管m10的源级连接,晶体管m10的源级与晶体管m8的漏极连接,晶体管m10的漏极接电源电压。晶体管m1、m2、m3、m4、m5、m6、m7、m8、m9、m10均为nmos晶体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发明的混频器电路中,跨导级电路采用了晶体管叠加结构,使得跨导级晶体管一个工作在饱和区,另一个工作在亚阈值区,此时两个晶体管的第三阶跨导系数可以相互消除,从而改善了电路的转换增益和线性度;跨导级还采用了源简并电感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电路的转换增益和线性度。开关级电路接入了本振信号,采用晶体管在本振大信号的控制下轮流导通,对电流进行切换调制,来实现频率的转换。负载级电路采用有源负载,可以使得混频器电路的转换增益和线性度得到改善,而且还能避免转换增益在高本振功率下降低。本发明的混频器电路中,转换增益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混频器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发明混频器的转换增益随本振功率变化的仿真图;图3为本发明混频器的转换增益随输出频率变化的仿真图;图4为本发明混频器的噪声系数仿真结果图;图5为本发明混频器的线性度仿真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如图1所示,混频器电路包括依次电连接的跨导级电路、开关级电路和负载级电路,跨导级电路采用晶体管叠加结构和源简并电感结构,用于接入射频电压信号,并将射频电压信号转化为射频电流信号,且对射频电流信号进行反复使用;开关级电路用于接入本振信号和射频电流信号,利用本振信号控制开关级晶体管轮流导通;负载级电路用于将中频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进行输出。具体的:跨导级电路包括晶体管m1、晶体管m2、晶体管m3、晶体管m4、电感l1、电感l2、电感l3;晶体管m1的栅极与射频电压信号的正极端rf+连接,晶体管m1的漏极与晶体管m2的漏极连接,晶体管m1的源级与电感l2的一端连接,电感l2的另一端接地;晶体管m2的栅极与晶体管m1的栅极连接,晶体管m2的源级接地。晶体管m4的栅极与射频电压信号的负极端rf-连接,晶体管m4的漏极与晶体管m3的漏极连接,晶体管m4的源级与电感l3的一端连接,电感l3的另一端接地;晶体管m3的栅极与晶体管m4的栅极连接,晶体管m3的源级接地;电感l1的一端与晶体管m1的漏极连接,另一端与晶体管m4的漏极连接。如图1所示,跨导级使用派生叠加技术结构,通过设置不同的偏置电压将晶体管m1、m4工作在饱和区,m2、m3工作在亚阈值区,可以使得第三阶跨导系数相互消除,提高电路的转换增益和线性度。mos管m1的电流为:mos管m2的电流可以表示为:上式中,i0表示特征电流。混频器跨导级的总电流为:从上式可以发现,通过设置不同的直流偏置电压使得跨导级晶体管在不同的区域工作,可以使两个晶体管的第三阶跨导系数互为相反数,此时两个mos管的第三阶跨导系数相互抵消,电路的转换增益和线性度得到改善。跨导级采用了电感l2、l3用于输入阻抗匹配,还使得电路的线性度得到改善。具体的:开关级电路包括晶体管m5、晶体管m6、晶体管m7、晶体管m8,晶体管m5的栅极与本振信号的正极端lo+连接,晶体管m5的源级与所述晶体管m1的漏极连接,晶体管m5的漏极与负载级电路连接;晶体管m6的栅极与本振信号的负极端lo-连接,晶体管m6的源级与晶体管m5的源极连接,晶体管m6的漏极与晶体管m8的漏极连接;晶体管m7的栅极与本振信号的负极端lo-连接,晶体管m7的源级与所述晶体管m4的漏极连接,晶体管m7的漏极与晶体管m5的漏极连接;晶体管m8的栅极与本振信号的负极端lo+连接,晶体管m8的源级与晶体管m4的漏极连接,晶体管m8的漏极与所述负载级电路连接。开关级接入本振信号,采用晶体管在本振大信号的控制下轮流导通,当lo+导通时,晶体管m5和晶体管m8导通,晶体管m6和晶体管m7截止;当lo-导通时,晶体管m6和晶体管m7导通,晶体管m5和晶体管m8截止,以此来对电流进行切换调制,实现频率的转换。具体的:负载级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晶体管m9和晶体管m10;晶体管m9的栅极与晶体管m10的栅极连接,电阻r1的一端与晶体管m9的栅极连接,另一端与晶体管m9的源级连接,晶体管m9的源级与晶体管m5的漏极连接,晶体管m9的漏极接电源电压;电阻r2的一端与晶体管m10的栅极连接,另一端与晶体管m10的源级连接,晶体管m10的源级与晶体管m8的漏极连接,晶体管m10的漏极接电源电压。晶体管m1、m2、m3、m4、m5、m6、m7、m8、m9、m10均为nmos晶体管。本电路的负载级采用有源负载,由于电路存在寄生电容,所以晶体管的尺寸不能太大,否则电路的功耗也会增大。因此,需要适当选择晶体管的尺寸,综合考虑电路的性能参数。有源负载可以提高混频器电路的转换增益和线性度,而且在高本振功率时,还能避免转换增益降低。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混频器电路的转换增益随本振功率变化的仿真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混频器的转换增益可以达到23.75db。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混频器电路的转换增益随输出频率变化的仿真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混频器的转换增益为23.9db。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混频器电路的噪声系数的仿真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混频器的噪声系数为11.92db。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混频器电路的线性度的仿真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混频器的线性度为7.2dbm。综上所述,本发明混频器电路的跨导级采用了晶体管叠加结构,使得跨导级晶体管一个工作在饱和区,另一个工作在亚阈值区,此时两个晶体管的第三阶跨导系数可以相互消除,从而改善了电路的转换增益和线性度;跨导级还采用了源简并电感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电路的转换增益和线性度。本发明采用tsmc0.18umcmos工艺参数,在cadencespectre中对电路就行仿真,电路的尺寸参数如表1所示。表1电路的尺寸参数器件参数器件参数器件参数m1、m4225u/0.18um7、m840u/0.18ul2、l31.5nm2、m3225u/0.18um9、m1080u/0.18ur1、r21km5、m640u/0.4ul11n本发明的混频器与其他发表的混频器性能进行比较,如表2所示。表2本发明的混频器与其他电路的性能对比[1]miyamotor,galalaia,kanayah.developmentofuhfto2.4ghzand5.2ghzdualbandup-conversioncmosmixer[c]//electronicspackagingtechnologyconference.ieee,2017:199-202.[2]chiouhk,linkc,chenwh,etal.a1-v5-ghzself-biasfolded-switchmixerin90-nmcmosforwlanreceiver[j].ieeetransactionsoncircuits&systemsiregularpapers,2012,59(6):1215-1227.[3]jalilih,fotowat-ahmadya,jenabim.a1-mwcurrentreusequadraturerffront-endforgpsl1bandin0.18μmcmos[c]//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onics,circuitsandsystems.ieee,2012:157-16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