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75758发布日期:2019-01-18 23:55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ih加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实现低成本快速散热的紧凑型ih加热模组。



背景技术:

电磁感应加热电器通常包括上盖,底座,线圈盘和线圈支架(由于线圈支架在整机中设置于线圈盘侧部和下部,能够起到支撑线圈盘(包括线圈)的作用,所以部分设计人员称之为线圈支架,但由于也为磁条提供支撑和放置结构,也有设计人员称之为磁条支架,这只是名称上的不同,实际功能并无太大区别),电控主板(一般包括散热器和电路板以及电路板上的元器件,但也有部分设计人员认为电控主板仅指电路板,散热器只是与电路板上的功率元件相贴合,并不是电路板的一部分,但这只是名称上的不同,实际使用中两种叫法都有),内锅等几部分。

其中,电控主板(通常以pcb为形式)上的功率器件(如igbt)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主板上的其他电子元器件也会产生一定热量。此外,在电磁感应加热模块工作时,被通电的电感线圈盘也会产生大量的热。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igbt上贴合安装风槽式散热器,并设置一朝向散热器的风机为其散热,同时利用风机产生的气流,带走线圈盘产生的热量。但现有设计通常都存在散热效果不佳,结构整体性差,体积偏大等问题。

比如cn104223930b中揭示的一种电磁加热电饭煲,风机设置在线圈盘侧面,利用风道壁将切向气流引导至线圈盘底部,并将轴向气流向上吹向电控主板和散热器。这种布置的缺点是吹过散热器的气流,成为带有大量热的气流,该气流不可避免的再次吹过电控主板的表面,影响了电控主板其他部分的散热效率,并且由于风机的位置远离线圈盘的底部,所以侧面吹出的气流在到达线圈盘底部时,风量和风压均有不足,无法高效散热。此外,虽然散热组件与散热器、电路板设计为一体,但是整体上依然是一种风机在下,电路板在上的堆叠布局,流道设计没有兼顾到所有发热部件;同时造成其在竖直方向上尺寸较大,并且由于风机的位置在线圈盘投影外,并且没有充分利用电饭煲底部和侧部的空间,造成整个散热组件和电控主板的体积偏大,结构不够紧凑。

cn104042119b揭示了一种ih饭煲主控模块及主板支架,侧面出风缺口17吹出的气流穿过散热器21,并通过风道和挡板的设置避免了该被加热的气流吹向电控主板的其他元件。但是,由于其风机仍然设置在线圈盘侧面并且要从侧面缺口17分流走一部分气流,因此,其吹出的侧面气流对线圈盘远离风机的一侧散热效果较差,并且由于上部挡板的设置,使得没有气流直接吹向电控主板的其他元件,造成这些元件散热依然不畅。而且内部由于垂直相交的风道壁过多,部分轴向向上的气流要经多次碰撞才能吹出,也造成了风压的损失,实际设计中,很可能迫使设计人员采用更大规格的风机,增大了成本和噪音。此外,虽然散热组件与散热器、电路板设计为一体,但是整体上依然是一种风机在下,电路板在上的堆叠布局,流道设计没有兼顾到所有发热部件;同时造成其在竖直方向上尺寸较大,并且由于电机位置偏外,没有充分利用电饭煲底部和侧部的空间,浪费了一部分空间,造成整个电饭煲体积偏大,结构不够紧凑。

cn107684342a揭示了一种电压力锅,其风机虽然安装在线圈盘下方,但是由于其轴向向上的气流还要兼顾电控主板的散热,所以,其风机并没有靠近线圈盘底部的中心而是靠近边缘布置,一半位于线圈盘下方,一半位于电控主板下方。这实际上还是传统的上下堆叠结构,散热器还是设置在风机的上方,丝毫没有利用到锅内的闲置空间;同时,其风机的切向气流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还是所有气流一股脑的向上吹出,流过散热器的气流在挡板630的作用下,又吹向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各种气流交织在一起,相当于给元器件二次加热,散热效率低;此外,由于该电压力锅采用电磁加热底盘,底盘基本平铺于内锅下方,无需将气流引导至较远侧的内锅侧面,因此,对散热气流的风压和风量要求并不非常高,所以在设计时就没有充分考虑分流作用,仅仅使用简单的挡板来实现气流的控制,既达不到精准控制,其折射也会造成风压损失,最终造成气流混乱、离散并且互相干扰;在这种设计下,如果散热片发热剧烈,其折射吹向电路板的散热气流的温度、风压和风量均会不足,如果应用于电磁感应电器的实际设计中,很可能迫使设计人员采用更大规格的风机,造成体积增大、噪音上升、成本提高;此外,其风机是设置在底板上,电源板又设置在壳体内侧,没有形成一体化的设计,造成结构松散,挤占了其他结构的空间,装配、维修拆卸均有不便。

cn207492536u揭示了一种电饭锅,其风机设置于线圈盘和电控主板的下方,一部分轴向气流吹向线圈盘,一部分气流吹向散热器,但是,由于布局不合理,导致体积偏大,风机距离线圈盘过远,还需要在线圈盘周围设置额外的挡风板才能实现气流的有序流动。此外,风道设计不合理,吹向线圈盘的气流引导不精确,必然造成各个部分之间的散热不均匀;没有引导气流流向电控主板的其他元件,造成这部分元器件只能自然散热;从散热器吹出的热风,没有直接排出壳体外,而是还在壳体内循环,大部分吹向了电控主板的其他元件,造成二次受热,导致了散热效率的严重下降。此外,虽然散热组件与散热器、电路板设计为一体,但是整体上依然是一种风机在下,电路板在上的堆叠布局,几乎就没有对气流进行精确的引导,流道设计没有兼顾到所有发热部件;同时造成其在竖直方向上尺寸较大,并且由于风机的位置大部分在线圈盘投影外,并且没有充分利用电饭煲底部和侧部的空间,造成整个散热组件和电控主板的竖直高度偏大,结构不够紧凑。

cn204617952u和cn207444813u都公开了一种电饭煲,其结构是非常类似的,虽然散热组件与散热器、电路板设计为一体,但是整体上依然是一种风机在下,电路板在上的堆叠布局,并且由于风机的位置大部分在线圈盘投影外,没有充分利用电饭煲底部和侧部的空间,造成整个散热组件和电控主板结构不够紧凑。虽然散热器都设置在风机侧面,但是,由于其风机仍然设置在线圈盘侧面并且要从侧面缺口分流走一部分气流,因此,其吹出的侧面气流对线圈盘远离风机的一侧散热效果较差,并且由于上方挡板将所有轴向气流全部挡住,因此吹向线圈盘上部的气流几乎没有,对于电磁加热的电饭煲类电器侧面上部的线圈散热效果差,同时没有对气流进行精确引导,使得没有气流直接吹向电控主板的其他元件,造成这些元件散热依然不畅。

此外,大多数电磁感应加热电器的电控主板都安装于线圈支架上,导致线圈支架的体积庞大,为了保持强度导致厚度增加,整体成本上升明显。

比如附图4所示的加热模组,源于本公司另一款产品,其采用线圈支架102作为主装配件,线圈支架整体包覆在线圈盘101的外部,在线圈支架和线圈盘之间形成了散热风道,并且在线圈支架上集成了风道围骨106,风机105也安装在线圈支架上,电路板103和散热器104组成的一体结构也安装至线圈支架。首先,该产品对线圈支架的强度要求非常高,支架整体的厚度比较厚,选用的材料也是硬度比较大的塑胶树脂材料,为了保证风道的密闭性,对线圈盘、电路板、散热器等部件均采用了全包围的结构;其次,由于要保证加热功率和效率,线圈盘的直径不会因为线圈支架直径的扩大而缩小,线圈盘上还需要缠绕相应量的铜制线圈,线圈盘的强度要求也没有降低,最终导致线圈盘的重量和体积与其它型号产品并无区别,线圈盘(包括线圈)仍然保持了很高的结构强度和重量。最后,加热模组最终会由线圈支架作为连接件安装到外壳上,在重量偏大的影响下,可能会进一步要求线圈支架提高强度。因此,整体来看,虽然加热模组的加热和散热性能一流,结构强度一流,一体化程度高,但是线圈支架作为主装配件重量比较重,体积偏大,成本比较高。

综上,市场上急需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搭建成本低,体积紧凑的加热模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和低成本的加热模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热模组,包括:线圈盘1、线圈支架2、电控主板4、风机5、和风道壁结构,所述线圈盘1为主装配件,所述线圈支架2套接于所述线圈盘1外部,所述风机5设置于所述线圈盘1的底部下方,并且其中心的投影位于所述线圈盘1的投影内,所述电控主板4包括电路板41和散热器42,所述电控主板4安装至所述线圈盘1。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42水平设置于所述风机5的侧面,所述电路板41设置于所述散热器42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支架2的投影在所述线圈盘1的投影内。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5的投影位于所述线圈盘1的投影内。

进一步的,散热器42的至少一部分处于线圈盘1的投影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支架2包括径向设置的磁条支架15和周向设置的连接条16。

进一步的,还包括主板支架6,所述电控主板4安装至所述主板支架6,所述主板支架6安装至所述线圈盘1。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5安装至所述线圈盘1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壁结构包括第一风道壁7,开口朝向电控主板4,围绕风机5靠近线圈盘1中心的部分以将气流从所述风机5侧面导向所述电控主板4的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41以相对于垂直方向小于30°的夹角设置于所述散热器42上部,所述散热器42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小于30°的夹角设置于所述风机5的侧面。

实施本发明的加热模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风机设置在线圈盘下方,最大程度的利用了下方空间,并为其他部件提供了利用侧下方空间的机会;风机距离线圈盘近,并且上方基本无遮挡,可以很好的对整个线圈盘进行散热。(2)散热器设置在风机侧面,有效的利用了风机的切向气流和侧面空间。(3)电路板竖直设置,充分利用空间,同时可以使其大部分元件远离线圈盘电磁干扰最强烈的底部和底部边缘区域,有利于保护元器件。(4)一部分切向气流通过间隙吹向电控主板的其他部分,几条气流精确引导,互不干扰,提高了散热效率,有效利用了所有风量,并在电控主板周围形成了正的风压,避免热风回流至该区域。(5)将线圈盘作为主装配件,利用线圈盘本身结构强度大的特点,无需增加线圈盘的结构强度,只需在线圈盘上设置多个连接结构(如插接孔等),就可以将线圈支架、电控主板、风机等部件整合为尺寸非常小的标准模组,同时,由于不需要安装电控主板等部件,线圈支架可以做到最简配置,最大限度的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简化后线圈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加热模组侧面剖视图和风道示意图;

图4是背景技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包含序数的术语可用于说明各种构成要素,但是这些构成要素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定。使用这些术语的目的仅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区别于其他构成要素。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范围的前提下,第一构成要素可被命名为第二构成要素,类似地,第二构成要素也可以被命名为第一构成要素。

本发明总的思路是:构造一种加热模组,包括:线圈盘、线圈支架、电控主板、风机、主板支架和风道壁结构,将线圈盘作为主装配件,线圈支架、电控主板、风机和风道壁结构分别安装于线圈盘外部对应的结构上。充分利用线圈盘的强度和下方的闲置空间,成本低、结构紧凑、散热良好。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文中所谓投影是指的在沿线圈盘1的深度或者说高度方向进行投影,也即在平行于线圈盘底部所在平面的投影。

参考图1-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热模组,包括:线圈盘1、线圈支架2、电控主板4、风机5、和风道壁结构,所述线圈盘1为主装配件,所述线圈支架2套接于所述线圈盘1外部,所述风机5设置于所述线圈盘1的底部下方,并且其中心的投影位于所述线圈盘1的投影内,所述电控主板4包括电路板41和散热器42,所述电控主板4安装至所述线圈盘1。

所述散热器42水平设置于所述风机5的侧面,所述电路板41设置于所述散热器42上部。所述线圈支架2的投影在所述线圈盘1的投影内。

所述风机5的投影位于所述线圈盘1的投影内。散热器42的至少一部分处于线圈盘1的投影范围内。所述线圈支架2包括径向设置的磁条支架15和周向设置的连接条16。还包括主板支架6,所述电控主板4安装至所述主板支架6,所述主板支架6安装至所述线圈盘1。进一步的,所述风机5安装至所述线圈盘1的底部。

本发明对现有技术的最重要改进,来源于对主装配件的改变。主装配件通常承担了模块或者模组大部分部件的固定和安装,大多数情况下甚至是全部部件都安装于其上,势必要求其具备相当大的结构强度;同时,为了能够安装所有的部件,其伸展面积通常比较大,否则其他部件很难找到合适的安装位置。正是由于这两点,在采用线圈支架作为主装配件时,线圈支架会非常大非常厚,造成成本上升。如果不采用增加壁厚或者面积的手段提高结构强度,势必就要采用硬度更高的材料,同样会造成制造成本的快速上升。由于线圈支架体积的增大,也会对气体的流动产生影响,为了抵消这种影响,通常就会在线圈支架上设计密闭的引导风道,这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散热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但同时也会带来体积、成本的上升。作为生产厂商来讲,在某一类别的产品上,比如电饭煲,肯定不会只有几个型号,而是几十种不同型号,价格也必然是由低至高都有布局,在一些型号中,比如加热功率较低的产品、面向某些特定商家的产品,成本控制必然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组件体积的减小,强度要求的降低,必然会带来成本上的节约,本发明正是在这种需求下产生的。其核心是利用了线圈盘1本身的强度,缩小了线圈支架2和主板支架6的体积,降低了两者对材料强度的要求。线圈支架2仅保留用于放置磁条的磁条支架15和用于必要连接强度的连接条16,宽度和厚度可以降至最低;并且两者之间的网格状空隙没有进行封闭,没有设计封闭的引导风道,直接露出缠绕的线圈。其投影范围也最大限度的缩小到小于线圈盘1的投影范围,同时由于线圈支架2无需承担支撑线圈盘1和电控主板4的功能,因此其强度(影响因素包括用料体积和选用的材料)可以降至最低,仅需满足温度要求即可。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直接把磁条支架15和连接条16做成镂空结构,既增加了散热面积,也不影响支撑效果,还能进一步降低材料用量,获得更好的成本削减。此外,利用线圈盘1本身结构强度大、伸展面积大的特点,无需增加线圈盘1的结构强度,只需在线圈盘1(主要是上边缘和侧下部)上设置多个连接结构(如插接孔、连接柱、卡扣件、连接凸缘等),就可以将线圈支架2、电控主板4、风机5等部件整合为尺寸非常小的标准模组。在实际制造中,线圈盘1同样是采用诸如注塑成型等方法制作,因此在制造工艺上基本无需调整,材料用量上几乎没有增加,体积上也几乎没有增大。此外,主板支架6的安装位置通常在线圈盘1的上边缘,可以参考附图1中主板支架安装耳11和线圈盘上的连接凸出部12。从侧视图也可以看出,竖立设置的主板支架6和线圈盘1上边缘的位置非常接近,也就是说两者各自延伸的跨度很短,所以主板支架6连接结构的长宽高等设计指标也会相比于安装至线圈支架2时有所降低,但是由于线圈盘1本身因为距离内锅体较近,所以其耐热性和硬度要求必须高于线圈支架,因此改变安装位置后,两者的安装牢固度反而有所上升。当然,不使用主板支架6作为电控主板4的安装件也是可以的,直接将电控主板4安装至线圈盘1。这种情况下,线圈盘1虽然也距离电控主板很近,但是由于pcb板通常都是板状,制作成其它易于安装形状的可能性较低,一般只有在其上设置通孔、卡槽等几种方式来完成固定,这也就要求线圈盘1上的连接结构会比较复杂,比如采用在线圈盘上设置插接卡扣、在线圈盘上设置固定槽等方法,会影响工艺的简单性,同时电路板41的连接强度也会受影响,但是这种配置方式的好处也是很明显的,就是直接省掉了一个部件,成本更低。最后,风机5和风道壁结构优选直接安装至线圈盘1的底部,虽然中间隔着线圈支架,设计连接结构时会让连接件有所延伸,但对线圈盘总体材料用量影响几乎可以不计。当然,由于最重最大的部件电控主板4已经安装在线圈盘1上,已经可以解决本发明中降低成本的技术问题,而风机5的重量并不大,对安装结构的强度要求也不高,所以风机5的安装位置可以有很多,安装在外壳的底盘上、安装在线圈支架2上、安装在主板支架6上、安装在风道壁结构上都是可以的,虽然这几种方式各有特点,但也都能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由此可见,将线圈盘1作为主装配件,既减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也没有降低连接牢固度,是对现有技术的一次创造性改进。本发明的加热模组安装简单,部件位置准确度高,维修更换部件方便。整体轮廓在线圈盘1的基础上增加不多,使得模组体积小、通用化程度高,可以作为通用模块适用于各种不同型号的电饭煲、电压力锅以及电饭锅等具有圆弧形状内锅的感应线圈加热电器,设计人员只需完成一些附加功能、以及产品的外观、外壳、面板设计就可以开发出新的产品,整机开发周期明显缩短,成本明显降低。

此外,这种风机5设置于线圈盘1下方,电控主板4设置于线圈盘1侧面的布置方式,明显区别于传统的上下堆叠设置,避免了以前轴向向上的气流既要完成线圈盘1的散热,也要完成电控主板4散热的问题,大幅缩减了体积。在紧凑空间内完成了气流的精准控制,将风机5的气流分成三部分,两股切向气流分别用于电控主板4中电路板41和散热器42的散热,轴向气流用于线圈盘1(包括盘体、线圈、磁条等)的散热,使得三股气流分别拥有自己的流道,能够独立工作,互不干扰,减少了壳体内部的紊流,也就减少了能量的损失。多股气流流经了壳体内所有发热部件,基本填充满了各个空间,并且其出路并不重合,使得加热模组甚至是整个壳体都不存在所谓的气流“停滞区”,使空间内所有的气流都流动起来,互不干扰,各司其职,配合得当。

风机5设置于线圈盘1下方靠近中心的位置,可以充分利用线圈盘1底部的空间,因为目前散热风机进风口大多设置在壳体底面上,并且风机高度可以控制的比较小,所以放入线圈盘1下方,不会明显增加电饭煲的厚度,同时使得壳体侧部的宽度明显变少,也可以说增大了设置其他元器件的空间。其次,这种布置使得风机5轴向出风口距离线圈盘1很近,可以尽可能地减少风压的损失,使气流可以沿着线圈盘1外表面的空隙更好地流动,更好地对整个线圈盘1进行散热。当线圈支架2为基本包覆线圈盘1的封闭式时,这种布置同样可以发挥其优势,轴向气流几乎不需要任何多余部件的引导,就可以直接通过磁条支架15和连接条16之间的缺口21吹进线圈盘1和线圈支架2之间的空隙,并沿着由磁条、线圈、条状筋骨等表面的风道迅速流动到线圈盘1的各个部分,最终经过外壳的出风口排出加热模组。

散热器42设置在风机5侧面,有效的利用了风机5侧面的切向气流,并且从散热器42吹出的热风直接排出外壳,不会吹向其他电路板41元器件,也不会与其他散热气流产生干涉,保证了散热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此外,通常情况下,散热器42的导风槽会正对风机5远离所述线圈支架2中心的侧面,散热器42风槽的端口在高度上基本与风机5的侧面或者侧向出风口平齐,并且距离很近,这样,风机5的切向气流就会直接以较大风压和风量进入散热器42风槽,提高了散热效率。当然,优选的方式是电机的厚度与散热器的厚度基本一致,散热翅片竖直设置,延伸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这样,在引导侧向气流时,气流会比较均匀的进入散热器风槽的散热翅片。此外,除上盖板外还可以在散热翅片下方再设置一个底板,这样气流的流动就会更有指向性。当散热器的风槽方向与气流方向不一致时,则需要额外的导流部件将气流与风槽同方向送入,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对热气流的走向有特殊要求时,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此外,从附图3中也可以清楚看出,散热器42的至少一部分处于线圈盘1的垂直投影范围内,也就是说,散热器42相当部分的体积是处于线圈盘1侧下部的空间内,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多余的空间,这对于电饭煲电压力锅类的产品尤其有利。并且,由于散热器42是水平放置的,其上盖板将热风与电控主板4的其他元器件隔开,并且还起到了引导穿过空隙吹向其他元件的切向气流的作用,相当于利用散热器42额外实现了风道底壁的作用,进一步节省了空间,改善了气流通路。当然,所谓水平设置并不是绝对的,应当理解为大致水平,比如倾斜在5°之内就属于允许范围之内。只要是可以充分利用线圈支架周围的空间,所述散热器42也可以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小于30°的夹角设置于所述风机5的侧面。

电路板41竖直设置,优选的是短边在下,长边在侧,但长边在下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短边在下,可以使其大部分元件远离线圈盘1电磁干扰最强烈的底部和底部边缘区域,有利于保护元器件。对于电饭煲电压力锅类的产品,电路板41竖直设置,可以充分利用锅体的深度,最大限度节约空间。对于本发明来讲,电路板41是竖立于散热器42之上,并且最优选的位置为散热器42远离风机5一侧的端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l型的结构,当然,这只是大致l形状,如附图3所示。这里用l型描述电控主板4的侧面形状,是为了清楚简便的描述电路板和散热器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不是限定电控主板4从侧面看必须是一个l形状,实际上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散热器42的厚度与电路板41不一样,电路板41上还设置有各种元器件。l型结构的两边也可以允许有一定程度的倾斜,因为在特殊情况下,散热器和电路板会倾斜设置,此时形成的l型就不会是一个标准的l型;此外,如果电路板41不紧贴着散热器42的边缘设置,比如离开左边缘一点点设置,也会使得整个电控主板4看上去并不是一个标准的l型。但是,这些设置方式,都可以大致看成一个l型,都是可以实现本发明目的的。从风机5吹出来的切向气流,除了大部分流向散热器42外,一部分切向气流通过散热器42靠近风机5端部和线圈支架2外壁之间的间隙自下而上吹向电控主板4的其他部分,虽然这部分元件发热不是很剧烈,但是由于形成了新的气流通道,使得散热更加均匀,提高了散热效率,有效利用了所有可能的风道,使壳体内的气流充分流动起来,在电控主板4周围形成了正的风压,填充了电路板后面侧的空间,避免其他散热原件产生的热风回流至该电路板的区域。当然,电控主板4也可以设置在散热器42上部的其他位置,甚至电路板41元器件所在的表面也可以不面对风机5,虽然这些非优选的布置方式也比现有技术的布置方式要好,可以实现本专利的节约空间和成本的目的。但是,从散热效率和空间利用率上来讲,相比优选方式都会有所减弱,有的布置形式,甚至会增大所述部分所占用的壳体空间。当然,所谓垂直设置并不是绝对的,应当理解为大致垂直,比如倾斜在5°之内就属于允许范围之内。只要是可以充分利用线圈支架周围的空间,电路板41也可以以相对于垂直方向小于30°的夹角设置于所述散热器42上部,比如线圈支架2的侧下部空间充裕时,就可以考虑将电路板41倾斜设置在散热器42上部,一端伸入线圈支架2的侧下部,另一端尽量设置在散热器的范围内,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电路板占用的高度,使得结构紧凑。同时,散热气流还是可以从电路板上的元器件表面吹过。

参考图1至2,本发明中的所述线圈盘1呈向下凹的容器状。例如,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线圈盘1大致呈碗状,当然,这个向下凹的程度或者说弧度并没有特定的要求。在某些需要精准引导气流的情况下(如附图4),线圈盘1和线圈支架2之间会形成一个容纳有线圈3的基本封闭的空间,这种设计利用已有的线圈盘1和线圈支架2形成了若干包围线圈的风道,有利于引导风机5向上吹出的轴向气流快速通过并流出模组,并防止线圈盘1的热量扩散到散热不畅的区域。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线圈支架2设置于所述线圈盘1底部部分区域,所述线圈支架2的形状与线圈盘1底部匹配即可。线圈支架2采用非封闭形式的结构,没有包覆线圈盘1的所有区域,而是只保留足以支撑磁条的磁条支架和连接条等,也就是线圈支架的投影小于线圈盘的投影。这种情况下,虽然散热效率有所降低,对气流的控制也有所下降,但是由于所有需要散热的部件都裸露在外面,当气流吹过时,也能实现本发明的提高散热效果目的,同时,减轻了重量,降低了成本,对模组重量和体积的控制更好。

参考图2,风道壁结构在线圈支架2外底部的位置附近设置有风机安装结构13,风机安装结构13是两个风机固定耳。当然,如前所述,这两个风机安装结构13也可以设置在线圈盘1上,其形式也可以是任何适于安装风机的结构。

风道壁结构包括第一风道壁7和第二风道壁8,第一风道壁7和第二风道壁8可以一体形成,并具有连接臂,用于将所述风机5产生的侧向气流导向所述散热器42,同时引导通过所述散热器42顶部与线圈支架2外表面之间空隙的气流吹向所述电路板41上的元器件,并从所述电路板侧面和上方排出模组。由于没有设置在电路板41和线圈支架2外壳之间延伸的风道壁,从散热器42顶部与线圈支架2外表面之间空隙穿过的气流,只能大致吹向电路板的方向,并且吹到电路板的气流,也会因为没有很好的风道引导而向电路板四周散去,有时会造成壳体温度的升高,散热效率受到影响。但是,虽然风道壁结构仅提供侧向风的引导,但这种设计已经基本把散热气流分成了互不干扰的三部分,可以说基本实现了本发明的发明目的。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风道壁结构包括:

第一风道壁7,两端分别与风机安装结构13的远离电控主板4的两端连接,围绕于风机5一侧。优选的,第一风道壁7呈弧形。第二风道壁8围绕第一风道壁7设置,其开口方向朝向电控主板4的方向。当然,无论是第一还是第二风道壁,其具体形状都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可以完成将气流导向电控主板的功能就行了。理论上来讲,主要的导流作用由第一风道壁完成,第二风道壁仅起增加强度和一小部分导流作用。

当然,在需要对风量进行调整的情况下,风道壁结构还可以包括第三风道壁(未图示),用于将部分轴向气流,引导至切向方向。在线圈支架2为非封闭形式时,风道壁结构还可以包括用于遮挡部分线圈支架2外表面的第四风道壁(未图示),该第四风道壁可以将吹向线圈支架2和电路板41的气流有效的分开,避免互相干扰。但是,这种分开的效果并不如封闭式线圈支架好。

此外,在别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风道壁结构设计为一个一体化的结构,或者接近一体化的结构。实际上,风道壁结构可以使所有已知的引导气流的结构,只要是能完成将气流导向电控主板的功能,都可以成为风道壁结构。

结合图3,本实施例的气流所走过的风道路径主要有如下三种:

风道1:风流从风机5底部进风,侧边吹出。侧边吹出的气流,经第一风道壁聚集形成风压,一部分气流吹向散热器42,穿过散热器42的齿条表面将热量带出模组,如图3中风道1所示。

风道2:风流从风机5底部进风,侧边吹出。风机5侧边吹出的气流,经第一风道壁聚集形成风压,一部分气流通过散热器42顶部与线圈盘外表面之间的空隙吹向所述电路板41,并自下向上依次穿过所述电路板41上元器件排出至模组外,如图3中风道2所示。

风道3:风流从风机5底部进风,顶部吹出。风机5顶部吹出的气流,先后经由线圈支架2底部的缺口21、所述线圈盘1的外表面和外壳体之间的间隙排出至模组外,如图3中风道3所示。

综上所述,实施本发明的加热模组,核心在于对模组成本的控制和对散热气流流向的控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加热模组将线圈盘作为主装配件,将模组整合为一个尺寸非常小的标准模组,综合成本低,通用度高,整机开发周期明显缩短,散热效果好,可以应用于ih饭煲、压力锅等煲类产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