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7049发布日期:2018-09-28 21:0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机车电机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中,电机系统具有功率密度高,效率高的特点。电机控制器是电机系统的重要部件,其布置空间有限、自身结构封闭、所处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如果不能有效的冷却,将导致电机控制器发热严重,进而影响电机系统性能发挥,导致车辆无法正常行驶。目前,一般通过水冷结构和风冷结构来对电机控制器进行冷却,现有的水冷结构大多采用直通水道或一块水冷基板加水道盖板的结构形式,风冷结构采用风扇散热且需要较大空间。

例如,申请号为201220162352.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器水冷散热结构,包括进水口、出水口,通过水道隔离槽的阻隔形成的水道,水道上设有由盖板固定螺丝固定的盖板,水道内分布有S形分流片;所述水道外设有一圈水道密封槽,水道密封槽内设有密封条。

又例如,申请号为201720044502.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器的风冷散热装置,属包括壳体,本风冷散热装置包括设于壳体底部的支架,壳体安装在支架上,壳体上端内侧竖直固定有进风管,进风管上端封闭且其下端为锥状导风部,导风部内安装有能将壳体内的气体引入到进风管内的小型抽风机,壳体内还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呈中空状的排风管,排风管一端与进风管上端内侧连通,排风管另一端伸出壳体,壳体底部沿竖直方向贯穿有多个进气孔。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是:需要较大空间进行水道布置或风扇布置,存在结构尺寸大的缺点,而且还存在密封问题,散热效果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结构紧凑、密封良好的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包括控制器箱体和散热结构,其中,散热结构集成固定在箱体底部,散热结构内设置有散热水道,散热水道为多行程水道,散热水道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与外部的车身冷却设备通过管道联通。

进一步地,散热水道内部设置有平行排列的扰流翅片。

进一步地,散热水道采用密封圈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散热水道也能够采用摩擦焊工艺密封。

进一步地,散热结构边角均为圆角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将散热结构集成在箱体底部,压铸成型,另一侧用盖板加密封圈密封或直接用新型摩擦焊工艺密封,安全可靠;控制器元件安装在箱体内侧,冷却液流经箱体底部的散热结构带走热量;多行程的水道增加流速,多种形式的扰流翅片增大换热面积和增强扰动,不但散热效果好,也使得结构更为紧凑,同时节省了单独加工安装水冷结构的成本;结构简单可靠,且密封效果好,运转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装置的箱体底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装置的水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装置的增加扰流结构后的水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所示:1-箱体,2-散热结构,3-散热水道,4-进水管,5-出水管,6-扰流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装置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控制器箱体1和散热结构2,其中,散热结构2集成固定在箱体1底部,散热结构2内设置有散热水道3,散热水道3为多行程水道,散热水道3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管4和出水管5,进水管4和出水管5与外部的车身冷却设备通过管道联通。

进一步地,散热水道3采用密封圈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散热水道3也能够采用摩擦焊工艺密封。

进一步地,散热结构2边角均为圆角形。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散热水道3内部设置有平行排列的扰流翅片6。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