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阻抗多层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8403发布日期:2019-10-15 18:29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阻抗多层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阻抗多层线路板。



背景技术:

线路板也叫电路板,线路板主要由焊盘、过孔、安装孔、导线、元器件等组成,按照相关的工艺要求形成了具有FPC特性和PCB特性的线路板,这两种线路板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且弯折性好,根据线路板的不同设计,线路板的价格会因线路板的材料、层数和尺寸而变。

一般的低阻抗多层线路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不能拆卸下来进行维修和更换,也不能对线路板进行散热处理,没有设置减震保护装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低阻抗多层线路板,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阻抗多层线路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低阻抗多层线路板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不能拆卸下来进行维修和更换,也不能对线路板进行散热处理,没有设置减震保护装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阻抗多层线路板,包括右线路板本体,所述右线路板本体的前表面左方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前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部中间设置有卡槽,且第一固定块的左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右线路板本体的左端中间等间距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垫层,所述缓冲垫层的左侧设置有左线路板本体,且左线路板本体的前表面右方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凸块,且凸块的后方左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右线路板本体的前表面右侧和左侧中间紧密贴合有散热片,且左线路板本体的前表面左侧和右侧中间紧密贴合有散热片,所述右线路板本体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单层线路板。

优选的,所述右线路板本体的左侧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凹槽,且右线路板本体的横截面呈反“E”字形结构,并且右线路板本体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5组单层线路板。

优选的,所述右线路板本体的前表面和左线路板本体的前表面均设置有4组散热片,且4组散热片呈“二”字型排布,并且散热片的材质为硅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右线路板本体的左端中间等间距设置有4组缓冲垫层,且缓冲垫层在右线路板本体上为弹性结构,并且缓冲垫层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左线路板本体在右线路板本体上为拆卸结构,且凸块通过第二固定块与左线路板本体相连接,左线路板本体的前表面右方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凸块,且凸块与卡槽的纵截面均呈“工”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左线路板本体的右端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卡块,且卡块的长度尺寸与凹槽的长度尺寸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低阻抗多层线路板,能够将线路板拆卸下来进行维修和更换,还能对线路板进行散热处理,设置减震保护装置,防止两块线路板之间产生摩擦和碰撞;

1.设置有卡槽、凸块和固定螺栓,通过将凸块卡合到卡槽内部,从而使右线路板本体和左线路板本体连接在一起,通过向下拧紧固定螺栓,从而使凸块牢固的卡合在卡槽内部;

2.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卡块,通过将卡块卡合到凹槽中,从而使有线路板本体与左线路板本体连接更加牢固,通过将一根螺钉拧紧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中,从而使卡块紧紧固定在凹槽中,进而使左线路板本体与右线路板本体连接更加牢固;

3.设置有弹簧和缓冲垫层,通过弹簧来减轻左线路板本体与右线路板本体之间产生的震动,通过缓冲垫层防止左线路板本体与右线路板本体之间产生磨损;

4.设置有散热片和单层线路板,通过散热片分别对左线路板本体和右线路板本体进行散热处理,通过左线路板本体和右线路板本体来放置多层单层线路板,从而形成多层线路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线路板本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线路板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线路板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右线路板本体;2、第一固定块;3、固定螺栓;4、卡槽;5、凹槽;6、第一固定孔;7、弹簧;8、缓冲垫层;9、左线路板本体;10、第二固定块;11、凸块;12、卡块;13、第二固定孔;14、散热片;15、单层线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低阻抗多层线路板,包括右线路板本体1、第一固定块2、固定螺栓3、卡槽4、凹槽5、第一固定孔6、弹簧7、缓冲垫层8、左线路板本体9、第二固定块10、凸块11、卡块12、第二固定孔13、散热片14和单层线路板15,右线路板本体1的前表面左方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且第一固定块2的前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3,所述第一固定块2的内部中间设置有卡槽4,且第一固定块2的左端设置有凹槽5,所述凹槽5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孔6,所述右线路板本体1的左端中间等间距连接有弹簧7,且弹簧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垫层8,所述缓冲垫层8的左侧设置有左线路板本体9,且左线路板本体9的前表面右方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0,所述第二固定块1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凸块11,且凸块11的后方左侧设置有卡块12,所述卡块12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二固定孔13,所述右线路板本体1的前表面右侧和左侧中间紧密贴合有散热片14,且左线路板本体9的前表面左侧和右侧中间紧密贴合有散热片14,所述右线路板本体1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单层线路板15。

如图1-3中右线路板本体1的左侧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凹槽5,且右线路板本体1的横截面呈反“E”字形结构,并且右线路板本体1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5组单层线路板15,通过5组单层线路板15来构成多层线路板,如图1-4中右线路板本体1的前表面和左线路板本体9的前表面均设置有4组散热片14,且4组散热片14呈“二”字型排布,并且散热片14的材质为硅胶材质,硅胶的导热性能和散热性能强,且硅胶属于绝缘体,通过散热片14对右线路板本体1和左线路板本体9进行散热处理。

如图1-3中右线路板本体1的左端中间等间距设置有4组缓冲垫层8,且缓冲垫层8在右线路板本体1上为弹性结构,并且缓冲垫层8的材质为橡胶材质,缓冲垫层8的右端连接有弹簧7,通过弹簧7来减轻右线路板本体1与左线路板本体9上的震动,缓冲垫层8的材质为橡胶材质,通过缓冲垫层8防止右线路板本体1与左线路板本体9之间产生摩擦,出现磨损的现象,如图3-4中左线路板本体9在右线路板本体1上为拆卸结构,且凸块11通过第二固定块10与左线路板本体9相连接,左线路板本体9的前表面右方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凸块11,且凸块11与卡槽4的纵截面均呈“工”字形结构,通过第二固定块10来固定凸块11,将凸块11卡合到卡槽4的内部,从而使右线路板本体1与左线路板本体9连接在一起,左线路板本体9在右线路板本体1上为拆卸结构,便于对右线路板本体1或左线路板本体9进行维修或更换。

如图3-4中左线路板本体9的右端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卡块12,且卡块12的长度尺寸与凹槽5的长度尺寸相等,将卡块12卡合到凹槽5的内部,从而使右线路板本体1与左线路板本体9的连接更加牢固。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低阻抗多层线路板时,首先第一固定块2的内部设置有“工”字形卡槽4,通过第二固定块10来固定凸块11,然后将凸块11卡合到卡槽4的内部,然后向下拧紧固定螺栓3,从而使凸块11紧紧固定在卡槽4的内部,由于第二固定块10固定连接在左线路板本体9的前表面上下两侧,通过将凸块11卡合到卡槽4的内部,从而将右线路板本体1与左线路板本体9连接在一起,通过将卡块12卡合到凹槽5的内部,然后工作人员用一根螺钉分别贯穿第一固定孔6和第二固定孔13,从而使卡块12紧紧卡合在凹槽5的内部,从而使右线路板本体1与左线路板本体9的连接达到最佳状态,在右线路板本体1与左线路板本体9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5组单层线路板15,通过5组单层线路板15来构成多层线路板,通过将左线路板本体9卡合到右线路板本体1的内部,从而使左线路板本体9在右线路板本体1上为拆卸结构,当右线路板本体1或左线路板本体9出现故障或坏了时,将右线路板本体1或左线路板本体9拆卸下来,便于维修和更换右线路板本体1或左线路板本体9,散热片14的材质为硅胶材质,能够对右线路板本体1和左线路板本体9内部的单层线路板15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处理,当左线路板本体9卡合到右线路板本体1上时,左线路板本体9的右端与右线路板本体1的左端紧密贴合在一起,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右线路板本体1与左线路板本体9会产生震动,这样会导致右线路板本体1与左线路板本体9之间出现磨损和震动,通过弹簧7来减轻右线路板本体1与左线路板本体9产生的震动,缓冲垫层8的材质为橡胶材质,通过缓冲垫层8来防止右线路板本体1与左线路板本体9之间产生摩擦,出现磨损的现象,该装置在安装过程中会产生阻抗,通过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10来减轻右线路板本体1和左线路板本体9上方的阻抗,通过弹簧7和缓冲垫层8来降低右线路板本体1和左线路板本体9的整体阻抗,以上便完成该低阻抗多层线路板的一系列操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