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板放置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4874发布日期:2019-10-13 01:44阅读:1739来源:国知局
一种PCB板放置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PCB板放置工装。



背景技术:

PCB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检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电能表是电力电量计量的仪表设备,在电能表的生产制造中,PCB板是电能表结构件中的核心部件,对电能表的性能和生产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PCB板之间的连接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同样是影响电能表性能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参照图1,PCB板1需要通过接线端子2,然后与其他部件进行连接,一个PCB板1对应多个接线端子2(图中显示为4个),而PCB板1与接线端子2通过螺丝3进行固定连接,接线端子2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1,PCB板1开设有多个与接线端子2对应的第一螺纹孔11,螺丝3依次穿过与第一螺纹孔11和第二螺纹孔21,并与PCB板1和接线端子2螺纹连接,使得两者相互固定。

传统的方式大多采用人工将螺丝拧紧对两者进行固定,人工手动拧紧时PCB板与接线端子在锁紧螺丝的过程中,由于PCB板和接线端子的相对位置没有进行限定,使得固定后的接线端子与PCB板的相对位置不准确,在后期PCB板连接过程中,影响连接精度甚至产生连接干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CB板放置工装,通过设置与PCB板和接线端子相互而配合的工装模板对PCB板与接线端子的连接位置进行固定,提高PCB板与接线端子的连接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PCB板放置工装,包括工装本体和用于放置PCB板和接线端子的工装模板,所述工装模板设有用于放置PCB板的多个放置槽和用于放置多个接线端子的放置台,多个所述放置槽与PCB板配合,所述放置台设有多个用于间隔接线端子的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放置槽将PCB板卡接在放置槽内,同时通过放置台放置接线端子,通过限位板对接线端子的位置进行限制,使得PCB板与接线端子的连接位置相互固定,使得PCB板与接线端子的连接更加准确,避免影响电能表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装模板沿其周向间隔设有多个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与工装模板滑动连接用于压紧PCB板的压板,所述工装模板对应开设有可供压板滑动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PCB板的厚度较小,放置槽的深度较浅,通过设置横杆限位组件使得压板压紧PCB板,在拧紧螺丝的过程中避免PCB板受力而脱离放置槽,设置压板与滑槽滑动连接,使得在放置PCB板和取出PCB板时不受压板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台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间隔设有多个腰型通孔,所述腰型通孔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PCB板与接线端子的厚度较小,螺丝在固定连接PCB板和接线端子时需要贯穿PCB板和接线端子,使得接线端子与PCB板的连接更加稳定,通过设置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连通的腰型通孔使得在螺丝的端部能够伸出接线端子而不会使得PCB板和接线端子发生位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与工装模板滑动连接且垂直于压板的触杆,所述触杆贯穿压板且推动压板滑动,所述压板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槽,所述触杆的下端设有楔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触杆当需要将压板滑离PCB板时,向下按压触杆利用触杆上的楔形面推动压板滑动,方便压板滑离PCB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装模板的内部竖直嵌设有复位弹簧,所述触杆的下端贯穿复位弹簧,所述触杆的上端设有与复位弹簧上端面抵触的凸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复位弹簧并使得触杆上的凸点与复位弹簧的上端面抵触,使得触杆在未受到压力的受到复位弹簧的弹力而远离通槽,避免触杆影响压板的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槽转动设有与楔形面抵触的转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与楔形面抵触的转轴使得,方便触杆向下按压时推动压板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板与PCB板相抵触的一侧端部设有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压板需要压紧PCB板,因此PCB板与压板的接触面相互抵触,设置倒角使得压板与PCB板接触时的间隙逐渐减小;方便压板滑动,避免压板的边缘端部与PCB板的边缘端部抵触而使得压板滑动受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装本体内部中空且贯穿上端面,所述工装模板可拆卸的盖合在工装本体的开口端,所述放置槽与工装本体的内部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工装本体与工装模板可拆卸设置,方便根据PCB板的型号种类对工装模板进行更换;由于PCB板上焊接有多个大小体积不一的电容、电阻等电子元件,放置槽与工装本体内部相连通方便PCB板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装模板两侧相对开设有U型槽,所述U型槽与放置槽相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PCB板嵌设在放置槽内,很难将PCB板取出,通过在工装模板两侧设置U型槽方便在螺丝拧紧后将PCB板取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与PCB板和接线端子相互而配合的工装模板,对PCB板与接线端子的连接位置进行固定,提高PCB板与接线端子的连接精度;

2.通过设置限位组件对放置在放置槽内的PCB板进行限制压紧,避免在拧紧螺丝的过程中PCB 板从放置内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现有PCB板和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主要显示了工装本体与工装模板的连接关系;

图4是图2中A部放大图,主要显示了放置槽与放置台的位置关系;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图,主要显示了限位组件与工装模板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中,1、PCB板;11、第一螺纹孔;2、接线端子;21、第二螺纹孔;3、螺丝;4、工装本体;5、工装模板;51、放置槽;52、放置台;521、限位板;522、腰型通孔;53、限位组件;531、压板;5311、通槽;5312、转轴;5313、倒角;532、触杆;5321、楔形面;5322、凸点;533、复位弹簧;54、U型槽;55、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PCB板放置工装,包括工装本体4和用于放置PCB板1和接线端子2的工装模板5,为方便根据PCB板1的型号种类对工装模板5进行更换,工装模板5与工装本体4可拆卸设置。其中工装模板5设有用于放置PCB板1的多个放置槽51(图中显示为2个)和用于放置多个接线端子2的放置台52,对PCB板1和接线端子2的连接位置进行限制。

参照图3,工装本体4的内部中空且贯穿上端面,由于PCB板1上焊接安装有多个大小体积不一的电容、电阻等电子元件,工装模板5盖合在工装本体4的开口端且使得放置槽51与工装本体4内部相连通,方便PCB板1能够平稳的放置在放置槽51内。工装模板5两侧相对开设有U型槽54且U型槽54与放置槽51相通,由于PCB板嵌设在放置槽内,很难将PCB板取出,通过U型槽54方便取出放置槽51内的PCB板1,避免PCB板1嵌设在放置槽51内难以取出。

参照图2和图4,为提高生产效率,工装模板5上的放置槽51内并列放置有多个PCB板1(图中显示为2个),两个PCB板1相互抵触使得PCB板1不能在放置槽51内移动。由于一块PCB板1连接有四个接线端子2且为避免接线端子2之间间距过小而相互影响,接线端子2间隔设置且中间间隔的距离大于接线端子2的宽度;为避免接线端子2在放置台52上发生移动,放置台52设有多个用于间隔接线端子2的限位板521,接线端子2卡接在限位板521之间,使得限位板521对接线端子2的位置进行固定且使得第一螺纹孔11与第二螺纹孔21能够快速对准。放置时,先将接线端子2卡接到放置台52的限位板521之间,再放置PCB板1,为使得PCB板1能够平稳的放置,放置槽51的底面高于放置台52的台面且高出的高度为接线端子2的厚度。

参照图2和图4,由于接线端子2之间为间隔设置且间距大于接线端子2的宽度,为使得PCB板1在工装模板5上的排列更加紧凑从而缩小工装本体4的体积,两个放置槽51关于工装模板5的中心对称设置,且使得两个放置槽51内PCB板1所需的接线端子2间隔交错设置。由于PCB板1和接线端子2的厚度均较薄,为使得接线端子2与PCB板1的连接更加稳定,放置台52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间隔设有多个腰型通孔522,腰型通孔522与第一螺纹孔11和第二螺纹孔21相连通,使得螺丝3能够与第一螺纹孔11和第二螺纹孔21螺纹连接后穿出而不会使得PCB板1和接线端子2发生位移。

参照图3和图5,为避免由于PCB板1的厚度较小而使得PCB板1在拧紧螺丝3的过程中,螺丝刀拔出时容易带动PCB板1发生移动或者从深度较浅的放置槽51脱离,工装模板5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压紧PCB板1的限位组件53。限位组件53包括与工装模板5滑动连接用于压紧PCB板1的压板531和垂直贯穿于压板531的触杆532,触杆532与工装模板5滑动连接且推动压板531滑动,工装模板5对应开设有可供压板531滑动的滑槽55,且滑槽55与放置槽51相连通。由于压板531需要压紧PCB板1,PCB板1与压板531的接触面相互抵触使得两者之间的间隙较小,为避免压板531在滑动的过程中。压板531与PCB板1两者的边缘端部相互抵触而使得压板531的滑动受阻,压板531与PB板相抵触的一侧端部设有倒角5313,使得PCB板1与压板531接触时,两者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从而方便压板531的滑动。

参照图5,压板531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可供触杆532贯穿的通槽5311,触杆532的下端面设有楔形面5321且使得楔形面5321朝向背离放置槽51的一侧,同时为方便触杆532推动压板531滑动,通槽5311远离放置槽51的一端转动设有转轴5312,转轴5312的外侧壁与楔形面5321抵触,使得向下按压触杆532时,利用楔形面5321推动压板531滑离PCB板1。为方便触杆532在为受到压力的不影响压板531的滑动,工装模板5内部竖直嵌设有复位弹簧533,触杆532的下端贯穿复位弹簧533,触杆532的上端相对设有两个设有与复位弹簧533上端面抵触的凸点5322,触杆532受到复位弹簧533的弹力使得触杆532在为受到压力时其下端远离通槽5311。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工装模板5盖合在工装本体4上,然后将接线端子2依次卡接到限位板521之间且使得第二螺纹孔21与腰型通孔522对准,当接线端子2在放置台52上全部排列好之后;将PCB板1依次对应卡接到放置槽51内并使得PCB板1上的第一螺纹孔11与第二螺纹孔21对准,最后推动压板531滑动使得压板531能够压紧PCB板1。

PCB板1和接线端子2在工装模板5上安装完成后,通过人工或自动锁螺丝3机对其进行螺丝3拧紧。通过螺丝3将PCB板1和接线端子2进行固定连接之后,通过按压触杆532使得压板531滑离PCB板1,最后通过U型槽54将PCB板1取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