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菱形排布式电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2806发布日期:2019-10-28 22:47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菱形排布式电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菱形排布式电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温度控制在现代制造业中应用极为广泛,比如制药、化妆品反应釜、碳纤维制造控温领域。温度控制就离不开加热装置,应用较为广泛的为电加热,在很多有机热载体炉、模温机等设备中是必备部件之一。由于环保因素,电加热控温运用范围越来越广,同时,电加热控温的使用温度范围也越来越大,超高温和超低温使用环境对电加热管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请参照图1,现有技术中的电加热装置中的加热管一般均呈圆形分布,现有专利公开号为CN203968417U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安全型加热管,其中的加热管的分布也是采用圆形分布。该分布形式存在以下缺陷:随着电加热控温使用温度越高,原来的电加热管圆形排布会在电加热管中心处形成一定的滞留,一些油垢或水垢会逐渐在电加热管中心处堆积,长时间后造成电加热管表面散热不良,造成电加热管品质问题,很多客户反应这种圆形分布的加热管每一个月甚至是每半个月就要更换一次,大大增加了成本,且降低了生产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菱形排布式电加热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菱形排布式电加热装置,能够有效的防止被加热的介质在加热管表面形成垢渍影响管道的散热,解决了加热管使用寿命短和长时间使用后加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菱形排布式电加热装置,其包括固定底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的若干排U型加热管组,所述U型加热管组中包含有若干按照同一角度设置的U型加热管,所述U型加热管组中形成有一条由该组中所有所述U型加热管的U型凹槽构成的第一流通通道,相邻两排所述U型加热管组之间形成有第二流通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流通通道与所述第二流通通道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相邻两排所述U型加热管组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相邻两排所述U型加热管组轴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U型加热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底座且在该端部设置有接线端子。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底座靠近接线端子的一侧设置有对所述U型加热管伸出所述固定底座的一段部分进行隔热散热的隔热单元。

进一步的,还包括加热筒,所述固定底座设置在所述加热筒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单元为将所述U型加热管靠近所述接线端子的一端外表面包裹住的隔热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底座包括焊接在所述加热筒上端的安装下法兰、与所述安装下法兰密封固定连接的安装上法兰。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单元包括一端焊接在所述安装上法兰上的且套设在所述U型加热管上的夹层套,所述夹层套与所述U型加热管外表面形成有一与所述加热筒内部连通的收容空间。

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菱形排布式电加热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优化了原电加热管中心密集的设计,使电加热管在每个层面都有相同的流动空间,保证了长期使用不会有死角滞留油垢或水垢,从而延长加热管的使用品质和使用寿命。具体的,通过将原来的圆环形排布式电加热管进行重新设计,将U型加热管设计成多排结构,且每一排加热管中的U型加热管均按照同一角度设置,使得形成若干平行的流通通道,将加热装置安装到待加热的容器中时,可以配合待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实施安装,使得待加热介质的流动性更好,从而不会在加热管道表面形成油垢或水垢,保障了加热管道与介质之间的热交换过程,防止了加热管道无法散热发生品质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U型加热管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U型加热管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U型加热管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隔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固定底座,11安装下法兰,12安装上法兰;2U型加热管组;3U型加热管;4第一流通通道;5第二流通通道;6接线端子;7隔热单元,71夹层套,72收容空间;8加热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为一种菱形排布式电加热装置,其包括固定底座1、设置在固定底座1上的若干排U型加热管组2,所述U型加热管组2中包含有若干按照同一角度设置的U型加热管3,所述U型加热管组2中形成有一条由该组中所有U型加热管3的U型凹槽构成的第一流通通道4,相邻两排U型加热管组2之间形成有第二流通通道5。第一流通通道4与第二流通通道5平行分布。

请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相邻两排U型加热管组2平行设置,即相邻两排U型加热管组2中的U型加热管3的分布角度相同。

请参照图3,由于在温控设备中的加热装置中的安装底座一般为圆形,为了提高安装底座中的加热管设置数量,提高加热效率,在另一实施例中,相邻两排U型加热管组2轴对称分布。

U型加热管3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底座1且在该端部设置有接线端子6。

所述固定底座1靠近接线端子6的一侧设置有对U型加热管3伸出所述固定底座1的一段部分进行隔热散热的隔热单元7。

本实施例一种菱形排布式电加热装置还包括加热筒8,所述固定底座1设置在加热筒8的上端。

所述隔热单元7为将U型加热管3靠近接线端子6的一端外表面包裹住的隔热板。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

请参照图4,所述固定底座1包括焊接在加热筒8上端的安装下法兰11、与安装下法兰11密封固定连接的安装上法兰12。所述隔热单元7包括一端焊接在安装上法兰12上的且套设在U型加热管3上的夹层套71,夹层套71与U型加热管3外表面形成有一与加热筒8内部连通的收容空间72。

夹层套71的另一端与U型加热管3的端部焊接在一起。U型加热管3贯穿夹层套71并插入加热筒8内部。

所述加热筒8与收容空间72内填充有待加热的循环介质。夹层套71与U型加热管3之间的间距为5-30mm,通过设置一个与装载循环介质的加热筒连通的收容空间72,且将该收容空间72设置得非常小,使得填充在该收容空间72内的循环介质为静止状态,不参与加热筒8内循环介质的循环流动,从而使得收容空间72内的循环介质能够与该段加热管之间进行热量交换,再利用循环介质通过夹层套71与外界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使得该段的加热管温度不会太高,从而有效的保护了接线端子6不会受到高温影响,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

通过设置夹层套71,一方面有效的降低了接线端子6附近的温度,防止其受到氧化而影响性能;另一方面,改变了焊接形式,原有的焊接连接是将法兰直接与加热管表面进行焊接,由于加热管的管壁较薄,且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对焊接要求特别高,焊接手法和电流控制比较难,同时对后续工作阶段离高温区比较接近,会造成由焊接问题而引起的隐患,而现有的制作工艺由于结构的变化改变了焊接点位置和焊接对象,使得结构更加牢固和稳定,且使用寿命更长。

一种菱形排布式电加热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原来的圆环形排布式电加热管进行重新设计,将U型加热管设计成多排结构,且每一排加热管中的U型加热管均按照同一角度设置,将加热装置安装到待加热的容器中时,可以配合待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实施安装,使得待加热介质的流动性更好,从而不会在加热管道表面形成油垢或水垢,保障了加热管道与介质之间的热交换过程,防止了加热管道无法散热发生品质问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