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机柜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8704发布日期:2019-04-05 21:57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外机柜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户外机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户外机柜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户外机柜、通讯机柜、电源柜、户外传媒、服务机柜、工业电气柜等室外的电力设备越来越多,机柜内的电力设备集成度也越来越高,单位空间内的热耗也越来越大,因此机柜优良的散热成为了电力设备稳定工作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地理条件的不同,机柜在散热过程中时常因湿度过高或灰尘过多而导致电力设备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户外机柜热交换器,在保证了散热的同时也避免了环境而对机柜内湿度的影响,而且隔离了环境中的灰尘,保证了机柜内设备的稳定运行。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户外机柜热交换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内风室和外风室,所述内风室和外风室之间通过隔板隔开,所述内风室的前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风口、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设置在第二风口的上方,所述第一风口上安装有第一风扇,第二风口上安装有第二风扇,所述外风室的后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风口、第四风口,所述第三风口设置在第四风口的上方,第三风口上安装有第三风扇,第四风口上安装有第四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的隔板包括多个折板,折板由上至下排列分布,且相邻隔板之间铰接,最上端的隔板铰接于上挡板上,最下端的隔板铰接于下挡板上,所述的上挡板与下挡板水平设置且与箱体的内侧壁配合,所述的上挡板与下挡板设置于箱体内,且可在箱体内上下滑动,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驱动上挡板、下挡板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滑轨,所述上挡板与下挡板上设置有与滑轨配合的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丝杆,所述电机安装于箱体的上端,所述电机的主动轴与丝杆固定连接,所述的上挡板与下挡板上设置有供丝杆穿过的通孔,且所述上挡板上设置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丝杆螺纹配合,所述下挡板上设置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与丝杆螺纹配合,所述的丝杆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第三风扇和第四风扇上均设置有防尘网。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控制器安装于箱体上,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箱体的前侧壁上,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电机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发明内容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发明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内风室和外风室之间通过隔板隔开,通过第四风扇将外界的冷空气吸入外风室内,再通过第三风扇将外风室内换热后的热空气排出外风室,通过第一风扇将机柜内的热空气吸入内风室内,再通过第二风扇将内风室内换热后的较低温空气排出到机柜内,外界的冷空气与机柜内的热空气在隔板处进行换热,但在隔板的阻隔下,避免了环境而对机柜内湿度的影响,而且隔离了环境中的灰尘,保证了机柜内设备的稳定运行。

2、本发明通过隔板包括多个折板,相邻隔板之间铰接,并且隔板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于上挡板与下挡板上,在机柜内温度较高时,通过动力装置驱动上挡板、下挡板滑动,使上挡板与下挡板向中间位置移动,与此同时隔板被折叠起来,从而第一风口与第三风口相通,第二风口与第四风口相通,上挡板与下挡板将箱体分隔为上下两个通道,通过第二风扇与第四风扇将外界的冷空气吸入机柜内对机柜内的设备进行冷却,通过第一风扇与第三风扇将机柜内的热空气排出,从而可实现快速的降温功能。

3、本发明通过电机和丝杆作为动力装置,上挡板上设置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丝杆螺纹配合,下挡板上设置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与丝杆螺纹配合,且所述的丝杆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则电机带动丝杆转动时,与丝杆上半部分螺纹配合的上挡板向下移动的同时,与丝杆下半部分螺纹配合的下挡板向上移动,从而通过一个电机作为动力机构即可实现上挡板与下挡板的同时移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4、本发明通过第三风扇和第四风扇上均设置有防尘网,一方面避免了灰尘进入外风室,另一方面在进行快速散热过程中,通过防尘网有效的阻止了灰尘进入机柜内,达到防尘的效果。

5、本发明通过箱体的前侧壁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机柜内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传输给控制器,当温度过高达到预设的温度值时,控制器控制电机动作,使上挡板与下挡板向中间位置移动,切换为快速散热模式进行快速散热,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在隔板直立状态下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隔板在弯折状态下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隔板在弯折状态下箱体内部的结构立体图;

图中,箱体1,隔板11,折板12,内风室2,第一风扇21,第二风扇22,外风室3,第三风扇31,第四风扇32,上挡板41,下挡板42,滑轨43,电机51,丝杆52,第一螺母53,第二螺母54,控制器6,温度传感器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1至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发明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发明。

如图1至3所示,一种户外机柜热交换器,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包括内风室2和外风室3,所述内风室2和外风室3之间通过隔板11隔开,所述内风室2的前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风口、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设置在第二风口的上方,所述第一风口上安装有第一风扇,第二风口上安装有第二风扇,所述外风室3的后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风口、第四风口,所述第三风口设置在第四风口的上方,第三风口上安装有第三风扇,第四风口上安装有第四风扇。本发明通过将内风室2和外风室3之间通过隔板11隔开,通过第四风扇32将外界的冷空气吸入外风室内,再通过第三风扇31将外风室内换热后的热空气排出外风室,通过第一风扇将机柜内的热空气吸入内风室内,再通过第二风扇将内风室内换热后的较低温空气排出到机柜内,外界的冷空气与机柜内的热空气在隔板处进行换热,但在隔板的阻隔下,避免了环境而对机柜内湿度的影响,而且隔离了环境中的灰尘,保证了机柜内设备的稳定运行。

如图4所示,所述的隔板11包括多个折板12,折板12由上至下排列分布,且相邻隔板之间铰接,最上端的隔板铰接于上挡板41上,最下端的隔板铰接于下挡板42上,所述的上挡板41与下挡板42水平设置且与箱体1的内侧壁配合,所述的上挡板41与下挡板42设置于箱体1内,且可在箱体内上下滑动,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驱动上挡板、下挡板滑动。本发明通过隔板11包括多个折板,相邻隔板之间铰接,并且隔板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于上挡板与下挡板上,在机柜内温度较高时,通过动力装置驱动上挡板、下挡板滑动,使上挡板与下挡板向中间位置移动,与此同时隔板被折叠起来,从而第一风口与第三风口相通,第二风口与第四风口相通,上挡板与下挡板将箱体分隔为上下两个通道,通过第二风扇与第四风扇将外界的冷空气吸入机柜内对机柜内的设备进行冷却,通过第一风扇与第三风扇将机柜内的热空气排出,从而可实现快速的降温功能。所述的隔板为市场中可购买到的折叠板即可,或者由多个弯折板通过合页铰接而制成。

所述的箱体1内设置有四条竖直设置的滑轨43,所述上挡板41与下挡板42上设置有与滑轨43配合的滑槽。

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电机51和丝杆52,所述电机51安装于箱体1的上端,所述电机51的主动轴与丝杆52固定连接,所述的上挡板41与下挡板42上设置有供丝杆52穿过的通孔,且所述上挡板41上设置有第一螺母53,所述第一螺母与丝杆52螺纹配合,所述下挡板42上设置有第二螺母54,所述第二螺母54与丝杆52螺纹配合,所述的丝杆52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上半部分为左旋螺纹,下半部分为右旋螺纹,本发明通过电机和丝杆作为动力装置,上挡板41上设置有第一螺母53,所述第一螺母与丝杆52螺纹配合,下挡板42上设置有第二螺母54,所述第二螺母54与丝杆52螺纹配合,且所述的丝杆52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则电机带动丝杆转动时,与丝杆上半部分螺纹配合的上挡板向下移动的同时,与丝杆下半部分螺纹配合的下挡板向上移动,从而通过一个电机作为动力机构即可实现上挡板与下挡板的同时移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第三风扇和第四风扇上均设置有防尘网。本发明通过第三风扇和第四风扇上均设置有防尘网,一方面避免了灰尘进入外风室,另一方面在进行快速散热过程中,通过防尘网有效的阻止了灰尘进入机柜内,达到防尘的效果。

还包括控制器6和温度传感器7,所述的控制器安装于箱体1上,所述的温度传感器7设置于箱体1的前侧壁上,所述的温度传感器7、电机51分别与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的控制器使用单片机或plc均可,用于接收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并与预设数值进行对比,然后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本发明通过箱体1的前侧壁上设置温度传感器7,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机柜内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传输给控制器,当温度过高达到预设的温度值时,控制器控制电机动作,使上挡板与下挡板向中间位置移动,切换为快速散热模式进行快速散热,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本发明在使用时,在机柜的柜壁上开设安装本设备的开口,然后将本设备通过螺栓安装于机柜的柜壁上,并使本设备的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与机柜的内部空间相通,将本设备的第三风扇与第四风扇与外界环境相通。在正常状况下,如图3所示,隔板直立将箱体分为前、后分隔的内风室2和外风室3,在这种状态下既能实现散热的功能,又避免了环境而对机柜内湿度的影响,而且隔离了环境中的灰尘;在机柜内温度较高时,如图4所示,上挡板与下挡板向中间移动,隔板弯折,将箱体分隔为上下两个通风道,实现快速散热的功能。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