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无线通信基站户外柜散热通风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0101发布日期:2020-01-22 00:05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用于无线通信基站户外柜散热通风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用于无线通信基站户外柜散热通风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无线通信基站的户外柜的空气调节装置主要采用蒸汽压缩式空调、半导体空调以及涡旋管空调,采用空调作为空气调节设备,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功耗高

制冷量在2kw的机柜空调,其运行功率至少在0.8kw,并且本身机柜空调的运行效率偏低,高功耗带来低能效比。

2.维护成本高

由于户外柜安装环境问题,机柜空调的工况普遍较差,因此故障频率也比较高。为此上站维修,成本巨大。

3.采购成本高

市面上1kw制冷量的机柜空调的售价普遍在3000元/台左右,配套安装等费用合计一台1kw机柜空调需要至少3500元。

4.室外高温环境制冷失效

在夏季高温环境下,户外柜空调的制冷效果将会受到环境温度影响而变差。户外柜夏季高温告警问题比较普遍,极端情况下,户外柜不制冷仅通风,柜内温度上升到50℃以上。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无线通信基站户外柜散热通风用的装置,具有功耗低、结构简单、成本低、受环境影响小的先进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用于无线通信基站户外柜散热通风用的装置,包括进风过滤组件、控制器和均与控制器连接的排风组件、温湿度传感器;所述进风过滤组件包括滤网、过滤罩、过滤棉、第一装配壳体;所述第一装配壳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滤网装配在第一装配壳体的通风口处;所述过滤棉设置在过滤罩内,所述过滤罩与第一装配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滤罩上长度方向的开口处设置有折边,所述第一装配壳体相对于过滤罩的一侧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多个挡片,多个所述挡片均匀分布在第一装配壳体相对于过滤罩一侧开口的内壁上;所述挡片呈“l”形,其一侧面螺纹连接在第一装配壳体的通风口处,所述滤网位于第一装配壳体与挡片之间;所述挡片的另一侧面形成支撑过滤罩的支撑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罩相对第一装配壳体的另一侧设置为蜂窝状透气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风口长度方向的中部还设置有加强片,所述加强片与第一装配壳体一体化设置,所述滤网装配在第一装配壳体内部与加强片相互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装配壳体相对通风口的另一侧面呈斜面,所述斜面由第一装配壳体的通风口的方向向第一装配壳体相对过滤罩的开口的方向倾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风组件包括第二装配壳体、风扇、接线板;所述第二装配壳体的一侧面上开设有排气口,所述风扇安装在排气口处于排气口对应;所述接线板安装在第二装配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接线板上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与风扇连接,还与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扇包括底座、扇叶、电机,所述电机与接线端子连接,所述扇叶安装在电机的转轴上,所述底座呈有缺口的圆形,该缺口与第二装配壳体的一侧内壁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过滤罩能够将过滤棉牢牢安装在第一装配壳体上,提高稳定性;在对滤网进行安装时,其一侧通过挡片进行夹合,将挡片贴合在第一装配壳体上通风口的一侧壁上,然后通过将挡片螺纹连接在第一装配壳体上,将滤网夹在挡片和第一装配壳体的侧壁之间,并且“l”形的挡片另一侧能够构成支撑过滤罩的支撑部,在多个挡片的分布下,能够构成支撑平台,此时在安装过滤罩时更加方便,并且对其支撑的作用可以提高装配的稳定性,使得装配更牢靠;另外过滤罩上的折边能够将过滤棉扣在内部,避免过滤棉在装配过程或者使用过程中脱出,增强本装置的抗震功能。本方案总的来说,结构简单,便于维护,进而减少维护成本以及采购成本,另外充分利用室外的空气,相比现有的使用机柜空调来说,非常节能,同时价格低,安装方便;由于其控制方式简单,只需要通过温度度传感器采集温度数值,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即可,减少了外部环境的干扰,使得本方案工作非常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进风过滤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风过滤组件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排风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排风组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进风过滤组件;2、控制器;3、排风组件;31、第二装配壳体;311、排气口;32、风扇;321、底座;322、扇叶;323、电机;33、接线板;331、接线端子;4、温湿度传感器;11、滤网;12、过滤罩;121、折边;13、过滤棉;14、第一装配壳体;141、通风口;5、挡片;6、加强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用于无线通信基站户外柜散热通风用的装置,包括进风过滤组件1、控制器2和均与控制器2连接的排风组件3、温湿度传感器4;所述进风过滤组件1包括滤网11、过滤罩12、过滤棉13、第一装配壳体14;所述第一装配壳体14的一侧壁上开设有通风口141,所述滤网11装配在第一装配壳体14的通风口141处;所述过滤棉13设置在过滤罩12内,所述过滤罩12与第一装配壳体14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滤罩12上长度方向的开口处设置有折边121,所述第一装配壳体14相对于过滤罩12的一侧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多个挡片5,多个所述挡片5均匀分布在第一装配壳体14相对于过滤罩12一侧开口的内壁上;所述挡片5呈“l”形,其一侧面螺纹连接在第一装配壳体14的通风口141处,所述滤网11位于第一装配壳体14与挡片5之间;所述挡片5的另一侧面形成支撑过滤罩12的支撑部。

使用时,将进风过滤组件1安装在无线通信基站户外柜的进气口处,该进气口开设在户外柜的下方位置,将排风组件3安装在户外柜的上方出气口位置,基于热气上升,冷气下沉的原理,下方开口吸入的冷气能够将热气抬升,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另一方面,将温湿度传感器4(dht11)设置在户外柜内,方便控制器2采取户外柜内部的温度和湿度信息进行pid闭环控制,通过控制器2调节排风组件3排风的强度进行户外柜内的温湿度控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控制器2可以采用现有的适用于采取温湿度数据进行pid计算后控制排风组件3进行排风的控制装置,其中控制器2通过预设温湿度阈值对排风组件3的排风强度进行控制。在控制器2控制排风组件3进行排风时,户外柜内的空气被排出,户外柜内产生负压,进而通过进风过滤组件1吸气,此时外部的空气首先经过滤网11进行初次过滤,此后进入到第一装配壳体14内,通过过滤棉13的进一步过滤,能够吸收空气中的部分水分以及大部分的灰尘,进而减少空气中的杂质进入到户外柜中对内部设备的工作造成影响。其中,过滤罩12能够将过滤棉13牢牢安装在第一装配壳体14上,提高稳定性;在对滤网11进行安装时,其一侧通过挡片5进行夹合,将挡片5贴合在第一装配壳体14上通风口141的一侧壁上,然后通过将挡片5螺纹连接在第一装配壳体14上,将滤网11夹在挡片5和第一装配壳体14的侧壁之间,并且“l”形的挡片5另一侧能够构成支撑过滤罩12的支撑部,在多个挡片5的分布下,能够构成支撑平台,此时在安装过滤罩12时更加方便,并且对其支撑的作用可以提高装配的稳定性,使得装配更牢靠;另外过滤罩12上的折边121能够将过滤棉13扣在内部,避免过滤棉13在装配过程或者使用过程中脱出,增强本装置的抗震功能。基于本方案,其结构简单,便于维护,进而减少维护成本以及采购成本,另外充分利用室外的空气,相比现有的使用机柜空调来说,非常节能,同时价格低,安装方便;由于其控制方式简单,只需要通过温度度传感器采集温度数值,通过控制器2进行控制即可,减少了外部环境的干扰,使得本方案工作非常稳定。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过滤罩12相对第一装配壳体14的另一侧设置为蜂窝状透气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蜂窝状透气网能够充分让经过过滤棉13过滤的空气通过,并且蜂窝状的结构能够让透气网更加牢固,同时具有良好的通透性。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通风口141长度方向的中部还设置有加强片6,所述加强片6与第一装配壳体14一体化设置,所述滤网11装配在第一装配壳体14内部与加强片6相互贴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片6连接通风口141的两侧,此时能够加强滤网11的固定,能够对滤网11进行支撑,避免滤网11在外力作用下从通风口141脱出,并且还能够辅助支撑第一装配壳体14,增加第一装配壳体14的抗形变能力。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装配壳体14相对通风口141的另一侧面呈斜面,所述斜面由第一装配壳体14的通风口141的方向向第一装配壳体14相对过滤罩12的开口的方向倾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斜面能够引导空气流动,让空气高效进入到柜体内,避免空气在第一装配壳体14内相互碰撞、相互阻碍而影响空气的吸入,由此可以增强散热效能,避免能源浪费。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排风组件3包括第二装配壳体31、风扇32、接线板33;所述第二装配壳体31的一侧面上开设有排气口311,所述风扇32安装在排气口311处于排气口311对应;所述接线板33安装在第二装配壳体31的内壁上,所述接线板33上设置有接线端子331;所述接线端子331与风扇32连接,还与控制器2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接线端子331的设置可以让布线更加方便,也使得线路的连接更加方便,进而让安装更加方便,将各个部件连接完毕之后,只需要将导线接入到接线端子331即可完成线路连接;风扇32的功耗相比现有的户外柜采用的机柜空调来说,大大减小,对节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结构就能够完成散热步骤,使得本方案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作为改进的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风扇32包括底座321、扇叶322、电机323,所述电机323与接线端子331连接,所述扇叶322安装在电机323的转轴上,所述底座321呈有缺口的圆形,该缺口与第二装配壳体31的一侧内壁相贴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扇叶322的转动容易造成震动,此时就可能造成连接松动或者异响,如图3中所示通过将底座321切割缺口,使该缺口与第二装配壳体31的一侧内壁能够贴合,贴合后安装底座321和电机323,此时能够增加底座321的稳定性,避免扇叶322转动带动底座321震动而对装置工作造血影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