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加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2858发布日期:2020-06-17 01:21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加热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采样和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加热管。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柔性加热管,主要是采用ptc材料或者常规的加热丝进行通电加热。采用柔性ptc材料的自恒温伴热带的温度较低,很难满足一些高温伴热的需求,并且由于ptc的韧性较小并且是直线结构转弯半径较大,而且它的热量需要通过外表面的一小部分在配合不锈钢网管将热量传递给要加热的加热管,很难做到良好的导热;采用电热丝的材料需要绕制在两个绝缘层之间,这种结构的伴热带的缺陷是长度必须是一定的长度的倍数,一般是1米左右的倍数,否则一段长度内的加热丝会断开,导致这个周期长度内的加热功能丧失,并且与采用一般的成品电热丝进行加热的产品一样,由于一般加热丝外层包覆有硅胶或者四氟乙烯作为绝缘材料,这些柔性绝缘材料的耐温普遍不高,当加热温度过高时,绝缘材料会融化,容易漏电,有安全隐患,尤其是在加热功率过高的情况下,由于绝缘材料的导热率普遍较低,所以电热丝的热量难以短时间内传导出来,导致绝缘材料内部的温度过高而融化或者损坏,而且加热丝需要缠绕在管路上,缠绕的稀疏不同也会导致加热不均匀,整体效果不好,最关键一点是加热丝能够直接加热的面积有限,发热面积的占比率较低严重影响加热效果和加热功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加热管,其具有加热面积大、加热均匀、加热功率高、升温快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柔性加热管,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管、加热层、第一绝缘层、导热层、第二绝缘层和保温层;所述加热层为采用碳纤维、不锈钢或铜材料编织而成的网状管体,所述导热层为采用铜材料编织而成的网状管体。

进一步,还包括保护层,该保护层包裹在保温层外。

进一步,所述保护层为尼龙网纹管。

进一步,所述加热层、导热层和保护层的每一根纤维或者导线均采用螺旋形编织结构。

进一步,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加热层上,或者设置在内管与加热层之间。

进一步,所述加热层、导热层或保温层上包覆有反射层,该反射层采用铝箔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内管为聚四氟乙烯管。

进一步,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均为热缩套管。

进一步,所述保温层采用橡胶、岩棉、玻璃棉或聚氨酯材料制成。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加热层采用碳纤维、不锈钢或铜材料编织而成的网状管体,其网状结构具有很强的尺寸调节性,可以直接贴合在内管外周,通过该加热层对内管进行加热,有效加热面积占比高,几乎可以做到与内部管路外表面同样的加热面积,所以加热均匀,加热效果好,加热功率也可以更高,升温速度更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施例柔性加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柔性加热管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内管,2为加热层,3为第一绝缘层,4为导热层,5为第二绝缘层,6为保温层,7为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方法本身,也即本实用新型虽然涉及一点功能、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柔性加热管,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管1、加热层2、第一绝缘层3、导热层4、第二绝缘层5和保温层6;加热层2为采用碳纤维、不锈钢或铜材料编织而成的网状管体,导热层4为采用铜材料编织而成的网状管体。

加热层2采用碳纤维、不锈钢或铜材料编织而成的网状管体,其网状结构具有很强的尺寸调节性,可以直接贴合在内管1外周,通过该加热层2对内管1进行加热,有效加热面积占比高,几乎可以做到与内部管路外表面同样的加热面积,所以加热均匀,加热效果好,加热功率也可以更高,升温速度更快。碳纤维、不锈钢或铜材料耐温性高,碳纤维耐温可以高达650摄氏度,在同样的绝缘和保温条件下,由于加热层2的热量不容易淤积所以它可以加热到绝缘材料的耐温上限,温度过冲小,控温更加简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加热带因存在较大热量淤积而不得不降低加热温度上限的弊端。

导热层4采用铜材料编织而成的网状管体,其作为热量交换媒介,由于管路较长,可均衡不同散热条件下管路的热量,使得温度的一致性较好。

优选的,还包括保护层7,该保护层7包裹在保温层6外,保护层7为尼龙网纹管。通过设置尼龙管纹管保护层7,其具有较好的耐高温、耐腐蚀和耐磨性,能够对其内的管体结构提供有效保护作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加热层2、导热层4和保护层7的每一根纤维或者导线均采用螺旋形编织结构,弯曲时可以有效解决内外侧转弯半径不一致的情况,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直丝电热丝加热或者ptc加热带等直线加热的方式管的转弯半径明显减小。

优选的,内管1为聚四氟乙烯管,第一绝缘层3和第二绝缘层5均为热缩套管,该热缩套管在加热时具有较高的弹性,在加热层2与导热层4之间、导热层4与保温层6之间设置热缩套管作用绝缘层,一是起到保护作用,二是起到粘附作用,防止加热层2与导热层4之间、加热层2与保温层6之间出现滑动。

保温层6采用发泡保温材料制成,如采用橡胶、岩棉、玻璃棉、聚氨酯等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编织工艺制成的加热层2和导热层4具有较强的工艺适应性,网状结构的加热层2和导热层4内径具有一定的调节性,可匹配多种不同管径的内管1,而热缩套管可以自身缩小内径,上述特性尤其适用于定制特定长度的较短的伴热带,这样小批量组装时将各种加热层2、第一绝缘层3、导热层4、第二绝缘层5、保温层6和保护层7依次套到内管1上即可,不需要一圈圈缠绕加热丝,极大地减少了组装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克服了现有伴热带因机械化生产工艺限制而难以根据客户调整工艺的弊端。

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加热层2上,或者设置在内管1与加热层2之间。温度传感器为市售产品,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可实时检测加热温度,作用温度显示和控制的依据。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加热层2、导热层4或保温层6上包覆有反射层,该反射层采用铝箔制成。通过设置铝箔反射层,可通过该反射层反射作用,减小热量的流失,提高加热和保温效果。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系统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系统、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系统、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