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38499发布日期:2021-03-27 01:15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机电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机电设备不仅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生产环境,完成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热量过高往往会影响设备的运行,进而影响生产生活,严重的还会发生爆炸,现有的散热大多利用散热风扇进行强制散热,这样的散热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装置,包括放置板、凹槽、缓冲板、下圆孔、上圆孔、滑杆、滑块、支撑柱,所述放置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放置板固定在地面上,放置板的顶部开设有下圆孔,放置板的两侧焊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侧均设有延伸部,延伸部与放置板连接,滑杆上设有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放置板的上方设有缓冲板,缓冲板进行机电设备的安装,缓冲板上开设有上圆孔,缓冲板的底部四角焊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在滑块上。
6.优选的,所述放置板内设有空腔,水管通过空腔与放置板连接,且水管位于凹槽的两端,水管的末端与外界水管螺纹连接,两侧的水管通过支管连接在一起,且支管设有多根。
7.优选的,所述支管上焊接有接触板,接触板与放置板的底部接触,且接触板的宽度大于支管的直径。
8.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凹槽内还安装有散热风扇。
9.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安装有固定筒内,固定筒的两侧均焊接有套筒,丝杆与套筒螺纹连接,丝杆的末端与凹槽的内壁接触从而将固定筒固定。
10.优选的,所述滑块上安装有支架,支架内安装有弹簧套筒.弹簧套筒在弹力的作用下与滑块接触,从而将滑块固定在滑杆的任意位置。
11.优选的,所述滑块上开设有固定圆孔,固定圆孔与弹簧套筒连接,弹簧套筒经固定圆孔与滑杆连接,进而将滑块固定,固定圆孔的两侧设有方形槽,方形槽与支架连接后利用螺钉固定。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利用缓冲板进行机电设备的安装,当需要进行位置改变时,滑块在滑杆上移动能实现机电设备的位置的改变;当不需要滑块移动时,使弹簧套筒经固定圆孔与滑杆接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将其固定,当需要滑动时,手压缩弹簧套筒,使弹簧套筒与固定圆孔分离从而进行移动;水管、支
管、接触板能利用水对机电设备进行散热、降温;散热风扇能进行二次降温。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电设备用散热装置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机电设备用散热装置的去除缓冲板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电设备用散热装置的放置板背面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电设备用散热装置的散热风扇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机电设备用散热装置的水管与支管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机电设备用散热装置的滑杆与滑块局部示意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机电设备用散热装置的滑杆与滑块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21.如图1

7所示,一种机电设备用散热装置,包括放置板1、凹槽2、缓冲板3、下圆孔4、上圆孔5、滑杆6、滑块7、支撑柱8,所述放置板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2,放置板1固定在地面上,放置板1的顶部开设有下圆孔4,放置板1的两侧焊接有滑杆6,所述滑杆6的两侧均设有延伸部,延伸部与放置板1连接,滑杆6上设有滑动连接的滑块7,所述放置板1的上方设有缓冲板3,缓冲板3进行机电设备的安装,缓冲板3上开设有上圆孔5,缓冲板3的底部四角焊接有支撑柱8,支撑柱8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在滑块7上,放置板1内设有空腔,水管9通过空腔与放置板1连接,且水管9位于凹槽2的两端,水管9的末端与外界水管螺纹连接,两侧的水管9通过支管10连接在一起,且支管10设有多根,支管10上焊接有接触板12,接触板12与放置板1的底部接触,且接触板12的宽度大于支管10的直径,放置板1的凹槽2内还安装有散热风扇11,散热风扇11安装有固定筒13内,固定筒13的两侧均焊接有套筒14,丝杆15与套筒14螺纹连接,丝杆15的末端与凹槽2的内壁接触从而将固定筒13固定,滑块7上安装有支架16,支架16内安装有弹簧套筒17.弹簧套筒17在弹力的作用下与滑块7接触,从而将滑块7固定在滑杆6的任意位置,滑块7上开设有固定圆孔18,固定圆孔18与弹簧套筒17连接,弹簧套筒17经固定圆孔18与滑杆6连接,进而将滑块7固定,固定圆孔18的两侧设有方形槽19,方形槽19与支架16连接后利用螺钉固定。
22.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