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模块和电子器件设备的设备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222057阅读:来源:国知局
刷电路板设备3,也被称为背面)包括插槽33。插槽33在安装轨道方向42上相 邻地设备,并且通过隔板32彼此分开。另外,它们包括背板321。
[0059] 第一安装轨道34被设计为帽形,并且包括两个间隔开的锁定支腿341。为了将连 接模块2固定在印刷电路板3上,连接模块2的闭锁装置24(参见图2b)在锁定支腿341 的后面啮合。
[0060] 在这里所示的设备的实施例中,锁定支腿341之间的空间用于将电源电压和附加 信号馈送给连接模块2的连接汇流排35。为了这个目的,连接汇流排35具有多个导体导轨 351,这些导体导轨351在它们的底面29上摘下连接模块2。
[0061] 在插槽33中,提供第一适配连接件31,适配器1的第一连接件11可连接到第一适 配连接件31上。这里,第一适配连接件31被设计为插座式连接件。由于这个原因,插槽可 从内部看到(原文如此)。
[0062] 原理上,还可设想适配器1和电子器件设备(具体而言印刷电路板设备3)的如下 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1被设计为插座式连接件,第一适配连接件31被设 计为连接件。
[0063] 电子器件设备、特别是印刷电路板设备3,包括壳体,优选地卡笼36,在该壳体中, 设备汇流排和/或控制PCB/印刷电路板。因为第一连接件11在这里允许8芯连接,所以 汇流排优选地被设计为至少8芯。
[0064] 还可看出,电子器件设备、特别是印刷电路板设备3,设备在外部的第二安装轨道 44上。
[0065] 为了将连接模块2连接到电子器件设备(具体而言印刷电路板设备3),在该设备 中,连接模块2被定位在插槽33中。此后,它将被锁到第一安装轨道34上,第一安装轨道 34优选地与卡笼分开生产,然后被锁到它。
[0066] 适配器1随后被滑到该设备上。为了这个目的,在插入方向43上向下移动它,这 里,相对于垂直线成角度a移动。在该上下文中,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被插入 到电子器件设备(具体而言印刷电路板设备3)的第一适配连接件31和连接模块2的第二 适配连接件22中。为了该目的,在插入方向上移动适配器1,直到它靠在连接模块2上为 止。
[0067] 在重置期间,通过逆着插入方向43移动适配器1,从该设备移除适配器1。随后可 通过启动执行装置25将连接模块2抬出安装轨道34。
[0068] 适配器1允许在电子器件设备(具体而言印刷电路板设备3)和连接模块2之间 形成用于信号引线以及可选地还有电源引线的多芯汇流连接。适配器壳体14保护汇流连 接不受灰尘、潮湿和直接机械作用的影响。因为适配器1以角度a滑到连接模块2上,所 以即使在高振动负载期间,也确保电连接。为了更多地提高抵抗移位的可靠性,可设想另外 将适配器1例如通过锁定附连在连接模块2上。
[0069] 至少一个弹性元件,具体而言弹簧元件,可设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11和所 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件12之间。
[0070] 图4在(a)-(g)中示出适配器1的两件式实施例的第二适配器部分102。例如,图 5(a)中示出了第二适配器部分101。
[0071] 在第二适配器部件102上,布置第二连接件12,第二连接件12是为了将适配器1 连接到连接模块2而提供的。第二连接件12在这里布置成三行,这三行就高度而言相互偏 移。它们而且还包括相对于延伸方向41的角度a,延伸方向41在这里是垂直方向4,第一 连接件11延伸到该角度a中。
[0072] 此外,在第二适配器部件102上,提供第一插塞式适配器151,通过第一插塞式适 配器151,第二适配器部件102可与第一适配器部件101上的第一适配适配器152 (参见图 9)电连接。第一插塞式适配器151也相对于垂直方向4成角度a延伸。
[0073] 通过在插入方向43上相对于垂直方向4成角度a移动第二适配器部件102,配装 在第二适配器部件102上是特别容易的。
[0074] 第二部件102被布置在第二适配器壳体142中,第二适配器壳体142优选地被设 计为刚性的,并且优选地由绝缘材料(具体而言塑料)构成。为了促使连接模块2在组装 状态M下通风,在适配器壳体142中提供通风孔131。
[0075] 第二适配器壳体部件142在这里被设计为框架部件,适配器内部构件1421可被闭 锁到该框架部件中。为了这个目的,提供闭锁装置1423,通过闭锁装置1423,适配器内部构 件1421可被闭锁在第二适配器壳体部件142中。
[0076] 第二适配器部件102的拆卸仍然更加简单,因为在第二适配器部件102上提供了 装卸设备16。装卸设备16被设计为可在枢转方向上绕枢轴45枢转的杠杆。术语装卸设备 16和杠杆在以下同义地使用。
[0077] 杠杆16包括第一翼161和第二翼162,这两个翼通过交叉翼160彼此连接。交叉 翼160形成夹紧组件。杠杆16布置在第二适配器部件102上,以使得它环绕第二适配器部 件102。在每种情况下,轮廓163设在两个翼161、162上,轮廓163与连接模块2上的反轮 廓221 (参见图5 (d))相互作用。在布置在连接模块2上的适配器1上,当杠杆16枢转时, 轮廓163在枢转方向46上在反轮廓221上松开,以使得第二适配器部件102逆着插入方向 43移动,其结果是它被拔出连接模块2。
[0078] 在图4(b)中可看到附连装置17,通过附连装置17,第二适配器部件102可被安装 到第一适配器部件101上。这在这里被设计为卡扣钩。术语装卸设备17和卡扣钩在以下 同义地使用。图4(c)示出第二适配器部件102的插入侧47,图4(d)示出第二适配器部件 102的后面48。在图4(g)的截面中,可看出,第二连接件12和第一插塞式适配器151被设 计为弹費加载夹151。
[0079] 图5(a)示出适配器1在电连接模块2的适配器侧281的以及在电子器件模块3 的另一实施例上的布置。插塞式连接26也随连接模块2设在与适配器侧281相对的连接 侧282。连接模块2的配合连接件22在这里是不可见的。然而,它们以与图2(a)的实施例 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相对于延伸方向41成角度a延伸。
[0080] 电子器件模块3在该实施例中也被设计为印刷电路板设备。然而,该实施例与图 3中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布置在第一适配器部件101上的第一连接件11被插入到第 一连接件面板371的插入式连接3711中。该电子器件模块3而且还具有用于其它/附加 组装件和模块(未示出)的第二连接件面板372。
[0081] 在图5(b)的侧视图中,适配器的后面是可见的;图5(c)的侧视图示出连接模块2 的前端20。
[0082] 在图5 (d)的侧视图中,描绘了适配器16的轮廓163和连接模块2的反轮廓221。
[0083] 图6的第二适配器部件102仅表示布置在相同高度处的一行第二连接件12。结果, 多个通风槽131可布置在第二适配器部件102的插入侧47,通过这些通风槽131,可使连接 模块2的通风特别好。这在图6(c)和(d)中示出,其中,图6(c)示出插入侧47,图6(d)示 出第二适配器部件102的后面48。
[0084] 图6(e)和(f)示出第二适配器壳体部件142,其被设计为没有适配器内部构件 1421的框架部分,以使得第二适配器壳体部分142的内部1420可被看到。结果,延伸到内 部1420中的被设计为接触柱的绝缘或屏蔽装置1424是可见的。
[0085] 图7(a)示出中间模块21,通过中间模块21,连接模块2和第二适配器部件101之 间的距离A(参见图8(a))可改变,并且,除了改变插入方向和/或互连或者替代改变插入 方向和/或互连,可用于布置附加电子器件。距离A由中间模块21的宽度确定。通过改变 连接模块2和第二适配器部件102之间的距离A,第一连接汇流371的其它插入式连接3711 被接触。
[0086] 为了这个目的,中间模块21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二适配适配器212,第二适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