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性驱动的宽频三角波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08889阅读:来源:国知局
免显示器件出现非线性失真的现像。
[0015](3)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调节开关可以切换不同的频率范围,使频率范围更宽,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性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0019]实施例
[00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线性驱动的宽频三角波控制系统,主要由前端电源电路,与前端电源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保护电路,谐振电路,与谐振电路相连接的比较电路和触发电路,以及与触发电路相连接的三角波控制电路组成,在保护电路和谐振电路之间还连接有线性驱动电路。
[0021]如图2所示,所述的线性驱动电路由驱动芯片U3,三极管VT5,三极管VT6,三极管VT7,三极管VT8,正极与保护电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1后与驱动芯片U3的INl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1,一端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23后与三极管VT7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22,正极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驱动芯片U3的INl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3,正极与驱动芯片U3的IN2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12,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25,一端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7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24,N极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正相端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反相端与三极管VT8集电极相连接的非门K,一端与三极管VT8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26后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27,P极与非门K的反相端相连接、N极与电阻R27和电阻R26的连接点相连接的二极管D5组成;所述驱动芯片U3的VCC管脚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END管脚接地、OUT管脚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VT6的集电极还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其发射极与三极管VT7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TH的集电极接地,二极管D5的N极与谐振电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线性驱动电路,可以使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更高。为了保证实施效果,所述的驱动芯片U3优选为LM387集成芯片,其灵敏度高、并且价格便宜。
[0022]所述的前端电源电路由变压器T,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及电容Cl组成;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的两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的同名端和非同名端相连接,电容Cl则串接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的两个输出端之间。
[0023]所述的保护电路由电阻Rl,电阻R2,电阻R3,电容C2,电容C3,电容C4以及晶闸管Dl组成;晶闸管Dl的N极和P极与电容Cl相并联,电阻R2与电容C4相并联,其一共同端经电阻Rl后与晶闸管Dl的P极相连接,另一共同端则与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电容C3的正极经电阻R3后与晶闸管Dl的控制极相连接、负极则与晶闸管Dl的N极相连接,电容C2的一端与晶闸管Dl的控制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晶闸管Dl的N极相连接;所述电容C4的正极与谐振电路相连接,电容C3的正极与极性电容Cll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谐振电路相连接。
[0024]所述的谐振电路包括运算放大芯片Al,三极管VT1,电阻R4,电阻R5,电容C5 ;三极管VTl的基极经电阻R5后与运算放大芯片Al的OUT管脚相连接,集电极与比较电路相连接,发射极与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电阻R4的一端分别与比较电路和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容C5后与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所述运算放大芯片Al的VCC管脚与电阻R4和比较电路的连接点相连接,其INl管脚与二极管D5的N极相连接,ΙΝ2管脚与电容C5和电阻R4的连接点相连接,GND管脚接地。
[0025]所述比较电路由运算放大芯片Α2,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组成;电阻R8的一端顺次经电位器R7和电阻R6后与触发电路相连接,其另一端则分别与运算放大器Al的VCC管脚和触发电路相连接;电阻R9串接于运算放大器Α2的输出极和负极之间;所述运算放大芯片Α2的正极与电位器R7的滑动端相连接,其负极与三极管VTl的集电极相连接,输出极则与触发电路相连接。
[0026]所述的触发电路包括三极管VT2,三极管VT3,电阻R10,电阻RlI,电阻R12,电阻R13 ;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经电阻RlO后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其基极与运算放大器Α2的输出极相连接,发射极经电阻R12和电阻R13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3的基极分别与其集电极和运算放大芯片Al的VCC管脚相连接,其发射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电阻Rll的一端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其另一端则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电阻R12和电阻R13的连接点与三角波控制电路相连接。
[0027]所述的三角波控制电路由三角波发生电路和三角波调节电路组成;所述的三角波发生电路由第一控制芯片Ul,基极经电阻R16和电容C6后接地、集电极与电容C6和电阻R16的连接点相连接、发射极经电阻R15和电位器R14后与电阻R12和电阻R13的连接点相连接的三极管VT4,N极与第一控制芯片Ul的OUP管脚相连接、P极经电位器R17后与三角波调节电路相连接的二极管D2,以及一端分别与第一控制芯片Ul的GND管脚和Vl管脚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7组成;所述的第一控制芯片Ul的Vl管脚还与电位器R14和电阻R15的连接点相连接,其INl管脚则与电位器R14的滑动端相连接,其STR管脚分别与其BAL管脚和电容C6的正极相连接,V2管脚与电容C6的正极相连接,ΙΝ2管脚接地;所述三极管VT4的基极与第一控制芯片Ul的OUP管脚相连接,其发射极分别与二极管D2的P极和三角波调节电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P极还与电位器R17的滑动端相连接;
[0028]所述的三角波调节电路由第二控制芯片U2,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二极管D3,以及调节开关Q组成;电阻R18的一端与电位器R17相连接,其另一端则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IS2管脚相连接;电容C8、电容C9及电容ClO的正极均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IS2管脚相连接,电容C8的负极则与调节开关Q的a触点相连接,电容C9的负极与调节开关Q的b触点相连接,电容ClO的负极与调节开关Q的c触点相连接;二极管D3的P极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V2管脚相连接,其N极则与调节开关Q的控制端相连接;电阻R19的一端与二极管D3的N极相连接,其另一端则分别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Vl管脚和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电阻R20则串接在第二控制芯片U2的BALl管脚和BAL2管脚之间;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ISl管脚接地,而OUT管脚与Vl管脚则形成为电路的输出端。根据实际需求,电容C8,电容C9,电容ClO的电容量大小不同,转动调节开关Q可以调节不同的频率范围,使频率范围可以扩展到更低的频率。当转动到a档时频率范围为0.1?1.0KHz,当转动到b档时频率范围为I?ΙΟΚΗζ,当转动到C档时其频率范围为10?ΙΟΟΚΗζ。为了保证实施效果,所述的第一控制芯片Ul优选为LM311,第二控制芯片U2优选为LF351。
[0029]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主权项】
1.基于线性驱动的宽频三角波控制系统,主要由前端电源电路,与前端电源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保护电路,谐振电路,与谐振电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