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0579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拍摄例如用于立体视觉的左右视点图像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至今已提出和开发了各种摄像装置。例如,已经提出了一种包括摄像透镜和分别为左区域和右区域中的每一个设置的能够在透射和遮挡之间(即,在打开和关闭之间)切换的快门的相机(摄像装置)。例如,在日本专利第1060618号、日本专利公开第 2002-34056号或JP-T-H 9-505906号中披露了前述类型的相机。在所述相机中,时分地交替切换用于各区域的快门的打开和关闭,从而可获得看起来好像是从左和右视点方向拍摄的两种不同的图像(即,左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通过将左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呈现给使用预定技术的人的眼睛,其可以从图像感受到立体效果。大多数这种摄像装置以静止画面为对象。然而,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平第 10-271534号或日本专利特开第2000-137203中也已提出并且披露了以运动画面为对象的摄像装置。在这些摄像装置中,作为前提,使用面顺次地(plane-sequentially)执行光接收驱动的全域快门(global shutter)型CXD(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作为图像传感器。

发明内容
然而,近年来,可以以低于CXD图像传感器的成本制造并且可实现降低的功耗和提高的处理速度的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已经成为主流。与C⑶图像传感器不同,CMOS图像传感器是一种线序地(line-sequentially)执行光接收驱动的卷帘快门(rolling shutter)型图像传感器。而且,在C⑶图像传感器中,在各帧中同时一起拍摄整个画面图像,而在CMOS图像传感器中,例如,从图像传感器的上部至下部线序地执行曝光或信号读出。因此,在不同线之间,曝光时段或读出定时发生时滞。因此,如果CMOS图像传感器被用于通过上述快门切换光路来拍摄图像的摄像装置中,那么在一帧中所有线的曝光时段和快门的各区域的打开时段之间发生时滞。这导致产生不能高精度地获得来自不同视点的多个图像的问题。例如,为了获得用于立体视觉用途的左右两个视点图像,左和右透射光束以在各视点图像的中心附近的混合状态存在。因此,例如在观察者易于凝视的画面图像的中心的附近区域中,左和右视差消失。换言之,立体效果消失。因此,期望提供一种可使用线序驱动型摄像元件以高精度获取多个视点图像的摄
像装置。根据本文公开的技术,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包括摄像透镜;快门, 能够在光透射状态和光阻挡状态之间分别切换来自摄像透镜的多个光路;摄像元件,包括多个光接收像素,对于该多个光接收像素线序地执行曝光和信号读出,该摄像元件适于基于光路的透射光束来获取被摄图像数据;以及控制部,适于通过快门来控制光路在光透射状态和光阻挡状态之间切换,该控制部控制快门,使得在各被摄图像帧中,在摄像元件的第一条线的曝光开始后延迟预定时间之后,执行光路在光透射状态和光阻挡状态之间的切换。在该摄像装置中,通过快门在光透射状态和光阻挡状态之间独立地切换各光路, 使得摄像元件执行基于光路中的每一个的透射光束的光接收。因此,摄像元件获取对应于多个视点图像的被摄图像数据。此处,由于摄像元件线序地执行曝光和信号读出,在不同线之间的曝光时段或读出定时中发生时间偏离。通常,通过该时间偏离,不同光路的透射光束被以混合状态接收,并且在观察者易于注视的图像(即,画面图像)中央部分处,视点图像之间的视差量容易被减小。然而,在本公开的摄像装置中,在每个被摄图像帧中,在摄像元件的第一条线的曝光开始后延迟预定时间后执行光路的光透射状态和光阻挡状态之间的切换。因此,特别是在图像的中央部分处,不易发生各光路的透射光束的这种混合存在。对于本公开的摄像装置,如上所述,在每个被摄图像帧中,控制部在摄像元件的第一条线的曝光开始后延迟预定时间后执行光路在光透射状态和光阻挡状态之间的切换。因此,特别是在观察者易于注视的画面图像的中央部分处,相比于来自其他视点方向的光束, 摄像元件更容易接收来自期望的视点方向的透射光束。因此,可使用线序驱动型摄像元件以高精度获取多个视点图像。从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在附图中,相似的部件或元件通过相似的附图标记标示。


图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整体构造的框图;图2A和图2B是图1所示的快门的示意性平面图;图3是图1所示的快门的示意性截面图;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快门的响应特性的示例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在没有光路切换的2D(二维)摄像的情况下所接收的光图像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通过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来获取左视点图像的原理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通过图1中所示的摄像装置来获取右视点图像的原理的类似示意图;图8A和图8B是示出使用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获取的左和右视点图像之间的视差的示意图;图9A和图9B是示出比较例1中的CXD图像传感器的驱动定时以及快门的打开和关闭定时的图示;图IOA和图IOB是示出比较例2中的CMOS图像传感器的驱动定时以及快门的打开和关闭定时的图示;图IlA和图IlB是通过图IOA和图IOB所示的定时控制而获得的左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的示意图;图12A和图12B是示出图1所示的图像传感器的驱动定时和图1所示的快门的打开和关闭定时之间的关系的图示;图13A和图1 是通过图12A和图12B所示的定时控制获取的左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的示意图,图13C是示出该左和右视点图像之间的视差量的分布的图示;
图14是示出通过画面图像的上部和下部处的视差量的减小而提供的优点的示意图;图15A和图15B是示出变形例1中的图像传感器的驱动定时与快门的打开和关闭定时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图16A和图16B是通过图15A和图15B所示的定时控制获得的左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的示意图,图16C是示出该左和右视点图像之间的视差量的分布的图示;图17A和图17B是示出变形例2中的图像传感器的驱动定时与快门的打开和关闭定时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图18A和图18B是通过图17A和图17B所示的定时控制获得的左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的示意图;图19A和图19B是示出变形例3中的图像传感器的驱动定时与快门的打开和关闭定时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图20A和图20B是通过图19A和图19B所示的定时控制获得的左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的示意图;图21是示出根据变形例4的摄像装置的整体构造的框图;以及图22A和图22B是示出根据不同的变形例的图像传感器的驱动定时与快门的打开和关闭定时之间的关系的图示。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应注意,按以下顺序给出描述1.实施方式(快门的打开和关闭之间的切换定时与画面中心处的曝光起始定时同步的示例)2.变形例1 (通过改变曝光起始定时来缩短曝光时段的示例)3.变形例2 (通过改变信号读出定时来缩短曝光时段的示例)4.变形例3 (执行到每隔一帧获取有效帧的模式的切换的示例)5.变形例4 (双镜头型摄像装置的示例)<实施方式>摄像装置1的构造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的整体构造。参见图1,摄像装置1从多个不同的视点方向拍摄被摄对象的图像,且交替且时分地获取作为运动画面或静止画面的多个视点图像(此处,左和右两个视点图像)。摄像装置1是单镜头型相机, 并且可以通过快门控制来执行左右光路之间的切换。摄像装置1包括两个摄像透镜IOa和 10b、快门11、图像传感器12、图像处理部13、透镜驱动部14、快门驱动部15、图像传感器驱动部16和控制部17。摄像透镜IOa和IOb是用于从被摄对象获取光束的透镜组,快门11被设置在摄像透镜IOa和IOb之间。应注意,尽管没有具体限制快门11的布置,但理想得是将快门11设置在摄像透镜IOa和IOb的光瞳面位置或未示出的光阑处。摄像透镜IOa和IOb例如具有变焦透镜的功能,并且其焦距可通过透镜驱动部14调节摄像透镜IOa和IOb等之间的距离来改变。然而,摄像透镜IOa和IOb不限于这种可变焦透镜,还可以是固定焦距透镜。快门11的构造快门11具有左和右两个分开的区域,并且可针对每个分开区域执行透射(或打开)和阻挡(或关闭)之间的切换。快门11例如可以是机械式快门或诸如液晶快门的电子式快门,只要可以执行上述的这种切换。在下文中将描述快门11的具体构造。图2A和图2B示出了快门11的平面构造的示例。参见图2A和图2B,快门11具有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的左右两个区域SL和SR。控制快门11,使得其在图2A所示的区域SL 打开同时区域SR关闭的状态与图2B所示的区域SR打开同时区域SL关闭的状态之间交替切换。例如,采用液晶快门作为示例描述快门11的具体构造。图3示出了液晶快门形式的快门11在区域SL和SR之间的边界附近的截面构造。参见图3,快门11包括被封在由玻璃等制成的基板101和106之间的液晶层104、 附接至基板101的光入射侧的偏振器107A以及附接至基板106的光出射侧的检光器107B。 电极形成在基板101和液晶层104之间,并且由多个子电极102A(具体地,对应于区域SL 和SR的两个子电极102A)构成。彼此独立地向两个子电极102A施加电压。在与基板101 相对的基板106上设置区域SL和SR共用的电极105。应注意,尽管基板106上的电极通常被形成作为区域SL和SR的共用电极,但并不限于此,并且可由分别对应于各区域的不同电极构成。配向膜103A被设置在子电极102A和液晶层104之间,而另一配向膜10!3B被设置在电极105和液晶层104之间。子电极102A和电极105均由例如ITO(铟锡氧化物)等的透明电极形成。偏振器107A和检偏器107B选择性地透射预定偏振光,并且例如被设置为表现交叉尼克尔 (crossed-Nicol)或平行尼克尔(parallel-Nicol)状态。液晶层104例如包括任意种类显示模式的液晶,诸如STN(超扭曲向列)模式、TN(扭曲向列)模式和OCB(光学补偿弯曲) 模式。应注意,液晶优选是以下类型快门11从关闭状态到打开状态(即,从施加低电压到施加高电压)转变时它的响应特性,与快门11从打开状态到关闭状态(即,从施加高电压到施加低电压)转变时它的响应特性是基本彼此相等的,或者换言之,响应特性的波形是基本对称的。理想地,液晶在转变至各状态时表现非常高的响应速度,并且表现例如图4所示的特性从关闭状态到打开状态转变时透射率垂直上升(如边沿Fl),并且从打开状态到关闭状态转变时透射率垂直下降(如另一边沿F2)。作为表现上述这种响应特性的液晶,例如,可使用FLC(铁电液晶)。在具有上述这种构造的快门11中,如果通过电极102A和电极105将电压施加至液晶层104,则液晶层104的透射率可响应于施加电压的大小和施加时间而改变。换言之, 通过使用液晶快门作为快门11,可通过电压控制来执行快门11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切换。此外,由于用于电压施加的电极由可被独立地驱动的两个子电极102A构成,因此可针对区域SL和SR中的每一个交替地执行光透射状态和光阻挡状态之间的切换。图像传感器12是基于通过摄像透镜IOa和IOb以及快门11的预定区域透射的光束来输出光接收信号的光电转换元件。图像传感器12是卷帘快门型(S卩,线序驱动型)摄像装置,诸如包括例如以矩阵形式设置的多个光电二极管(即,多个光接收像素)的CMOS 传感器,并且线序地执行曝光和信号读出。应注意,例如,具有预定颜色阵列的R、G和B滤色器(未示出)可被设置在图像传感器12的光接收面侧。
例如,图像处理部13对基于从图像传感器12输出的摄像数据的被摄图像(即,左和右视点图像)执行诸如降噪、马赛克处理或伽马校正处理的预定图像处理。图像处理部 13包括用于存储这种图像处理之前的或之后的数据的多个存储器。然而,在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还可被输出至外部显示装置,而不存储该图像数据。透镜驱动部14是用于沿着光轴移动摄像透镜IOa和IOb中的预定透镜以改变焦距的致动器。快门驱动部15根据控制部17的定时控制对快门11的左和右区域SL和SR中的每一个执行打开/关闭切换驱动。具体地,当快门11的区域SL处于打开状态时,快门驱动部15驱动快门11使得区域SR被置于关闭状态,反之,当区域SL处于关闭状态时,快门驱动部15驱动快门11使得区域SR被置于打开状态。在拍摄运动画面时,快门驱动部15驱动快门11使得时分地且交替地执行区域SL和SR的打开/关闭切换。在本实施方式中,快门11的左和右区域的打开时段与对应于该区域的帧(即,帧L和帧R)以1 1的对应关系对应,并且各区域的打开时段和一帧周期彼此基本相等。图像传感器驱动部16根据控制部17的定时控制来驱动和控制图像传感器12。具体地,图像传感器驱动部16驱动上述卷帘快门型图像传感器12,使得线序地执行曝光和信号读出。控制部17以预定定时控制图像处理部13、透镜驱动部14、快门驱动部15和图像传感器驱动部16的操作。对于控制部17,例如可使用微型计算机等。尽管下文中详细描述了细节,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7设定快门11的打开/关闭切换定时,使其从帧起始定时(即,从第一条线的曝光起始定时)偏移预定时间。摄像装置1的工作示例1.基本操作在上述摄像装置1中,在控制部17的控制下,透镜驱动部14驱动摄像透镜IOa和 10b,快门驱动部15驱动快门11的左区域至打开状态并且驱动快门11的右区域至关闭状态。此外,与透镜驱动部14和快门驱动部15的操作同步地,图像传感器驱动部16驱动图像传感器12。从而,执行到左光路的切换,并且图像传感器12基于从左视点方向入射的光束获取左视点图像数据D0L。然后,快门驱动部15切换快门11,使得快门11的右区域被置于打开状态且快门 11的左区域被置于关闭状态,并且图像传感器驱动部16驱动图像传感器12。从而,执行到右光路的切换,并且图像传感器12基于从右视点方向入射的光束获取右视点图像数据 DOR。然后,图像传感器12以时间序列获取多个帧(即,多个被摄图像帧),并且快门11 以与被摄图像帧(下文所述的帧L和R)对应的关系执行打开和关闭状态之间的切换。从而,沿着时间序列交替地获取对应于左视点图像的被摄图像和对应于右视点图像的被摄图像,并且将这些图像的组输入图像处理部13。图像处理部13对基于通过上述方式获取的左视点图像数据DOL和右视点图像数据DOR的被摄图像(即,下文所述的左视点图像Ll和右视点图像Rl)执行预定图像处理, 以产生例如用于立体视觉的左和右视点图像(即,下文所述的左视点图像L2和右视点图像 R2)。所产生的左视点图像L2和右视点图像R2被存储在图像处理部13中或被输出至外部。
7
2.视点图像捕获原理下面将参照图5至图7描述在使用单镜头摄像机的情况下左和右视点图像的获取原理。图5至图7等同于从上方观察摄像装置1的情况下的示图。然而,为了简化视图,省略了摄像装置1的除摄像透镜IOa和10b、快门11以及图像传感器12以外的其他部件,并且还以简化的形式示出了摄像透镜IOa和10b。首先描述在如图5所示的普通2D摄像中没有执行左/右光路切换的情况下所接收的光图像(即,如何在图像传感器12上成像)。此处,将在景深方向彼此不同的位置处设置的三个被摄对象作为被摄对象的示例。具体地,该三个被摄对象包括被摄对象A,其是位于摄像透镜IOa和IOb的焦平面Sl上的人,另一被摄对象B,其是相对于被摄对象A位于内侧上(即,远离摄像透镜的侧上)的山,以及被摄对象C,其是相对于被摄对象A位于这边一侧上(即,摄像透镜侧上)的花。在被摄对象具有前述的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 例如,在传感器平面S2上的中心附近形成被摄对象A的图像。同时,在传感器平面S2的前方(即,在摄像透镜侧上)形成相对于焦平面Sl位于内侧上的被摄对象B的图像,并且在传感器平面S2的内侧上(即,在远离摄像透镜的侧上)形成被摄对象C的图像。换言之, 在传感器平面S2上形成了被摄对象A的聚焦图像AO和散焦图像BO和CO。左视点图像如果对于具有上述位置关系的三个被摄对象A至C在左和右之间切换光路,那么被摄对象A至C在传感器平面S2上成像的方式以下面的方式改变。例如,快门驱动部15 驱动快门11,使得快门11的左侧上的区域SL被置于打开状态且快门11的右侧上的区域 SR被置于关闭状态,则沿着左侧光路的光被透射,同时沿着右侧光路的光被阻挡,如图6所示。在此情况下,对于位于焦平面Sl上的被摄对象A,即使沿着右侧光路的光被阻挡,其仍然与没有执行光路切换的情况下相似地被聚焦在传感器平面S2上而形成图像(AO’)。然而,对于从焦平面Sl以偏离关系被放置的被摄对象B和C,在传感器平面S2上形成如图像 BO'和CO,的散焦图像,这些散焦图像在水平方向上在相反的方向上偏移dl和d2。右视点图像另一方面,如果快门驱动部15驱动快门11,使得快门11的右侧上的区域SR被置于打开状态且快门11的左侧上的区域SL被置于关闭状态,则沿着右侧光路的光被透射,同时沿着左侧光路的光被阻挡,如图7所示。同样在此情况下,在传感器平面S2上形成位于焦平面Sl上的被摄对象A的图像,同时,从焦平面Sl以偏离关系被放置的被摄对象B和C 在传感器平面S2上被成像为如图像B0”和⑶”,这些图像在水平方向上在相反的方向上偏移d3和d4。然而,偏移方向d3和d4分别与上述左视点图像中的偏移方向dl和d2相反。左和右视点图像之间的视差通过以上述方式切换快门11的各区域的打开和关闭,对应于左和右视点方向的光路被切换,并且可获取左视点图像Ll和右视点图像R1。此外,由于在上述左和右视点图像之间散焦图像沿水平方向上的彼此相反的方向偏移,因此,沿水平方向的位置偏离量 (即相位差)提供了产生立体效果的视差量。例如,如果关注于图8A和图8B中的被摄对象 B,那么在左视点图像Ll的图像B0’的位置BIl和右视点图像Rl的图像B0”的位置BIk之间的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偏离量Wbl是被摄对象B的视差量。相似地,如果关注于被摄对象C,那么在左视点图像Ll的图像CO,的位置Ck和右视点图像Rl的图像CO”的位置CIk
8之间的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偏离量Wcl是被摄对象C的视差量。例如,如果使用诸如偏振法、帧序列法或投影仪方法的3D (三维)显示方法来显示左视点图像Ll和右视点图像R1,那么观察者可从所观察的显示图像感受到例如如下所述的立体效果。具体地,在上述示例中,被摄对象可被观察到具有以下立体效果在作为参照面的显示画面上观察到不具有视差的被摄对象A(人),同时被摄对象B(山)看起来比参考面更远并且被摄对象C(花)看起来位于比参考面更近的一侧上。3.快门11和图像传感器12的驱动定时现在,将对照比较例详细描述快门11的打开/关闭切换操作和图像传感器12的曝光和信号读出操作。图9A和图9B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比较例1的CCD图像传感器形式的图像传感器的曝光和读出定时以及快门的打开/关闭切换定时。同时,图IOA和图IOB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比较例2的CMOS图像传感器形式的图像传感器的曝光和读出定时以及快门的打开/关闭切换定时。应注意,本文中,帧周期相当于当运动画面的一帧周期被等分为两个时的周期。因此,2fr=运动画面的一帧周期。在图9A和图IOA中,各斜线部分相当于曝光时段。这里应注意,尽管结合运动画面的图像拍摄给出了操作的描述,但对于静止画面的图像拍摄,也可执行相似的操作。比较例1在使用CXD图像传感器的比较例1中,由于同时地且面顺次地驱动画面,曝光时段在一个画面图像内(即,在图9A所示的一张拍摄画面图像内)未表现出时间偏离,并且同时还执行信号读出(读)。此外,切换快门使得在拍摄左视点图像的曝光时段内,左区域 100L被打开同时右区域100R被关闭,但在拍摄右视点图像的曝光时段内,右区域100R被打开同时左区域100L被关闭。更具体地,与曝光起始定时(帧周期起始定时)同步地切换左区域100L和右区域100R的打开和关闭。此外,在比较例中,左区域100L和右区域100R的打开时段还等于帧周期fr和曝光时段。比较例2然而,在例如使用卷帘快门型的CMOS传感器作为图像传感器的情况下,不同于上述CCD图像传感器,例如,从画面的顶部向画面的底部(即,沿着扫描方向S)执行线序驱动。例如,如图IOA所示,对于一个画面图像中的各条线,曝光起始定时或信号读出(读)定时不同。因此,基于在画面图像中的位置,曝光时段产生时间偏离。在使用此处所述的CMOS 传感器的情况下,如果与图IOB中所示的第一条线的曝光起始定时同步地执行快门的打开 /关闭切换,那么在整个画面(即,所有线)的曝光结束之前透射光路的切换即已结束。结果,在左视点图像LlOO和右视点图像RlOO中,以混合状态接收不同光路的透射光束,导致出现左右串扰。例如,在左视点图像LlOO的被摄图像帧中,所接收的左光路的透射光束的光量从画面图像的顶部向画面图像的底部逐渐减少,同时所接收的右光路的透射光束的光量从画面图像的顶部向画面图像的底部逐渐增加。因此,例如如图IlA所示,在左视点图像LlOO中,上部Dl的所接收的光量主要基于来自左视点方向的光束,同时下部D3 的所接收的光量基于来自右视点方向的光束,并且在中央部分D2中,来自两个视点方向的光束通过串扰而被混合,导致了视差量的减小。类似地,同样在右视点图像RlOO中,如图 IlB所示,上部Dl的所接收的光量主要基于来自右视点方向的光束,同时下部D3的所接收的光量基于来自左视点方向的光束,并且在中央部分D2中,来自两个视点方向的光束通过串扰而被混合,导致了视差量的减小。应注意,在图IlA和图IlB中的颜色浓度代表视点方向分量的单侧度(one-sidedness),并且随着浓度增加,它代表所接收的来自左和右视点方向之一的光束的光量更大。因此,在通过预定方法显示上述左和右视点图像的情况下,由于在画面图像的中央部分中,视差量比较小或不存在,因此不能执行立体显示,或者平面2D图像显示被执行。 同时,在画面图像的上部和下部中,不能实现期望的立体效果。相反,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帧(或被摄图像帧L和R)中,在从图像传感器12的第一条线的曝光起始定时开始延迟预定时间之后,执行快门11的打开/关闭的切换。具体地,参见图12,在从第一条线的曝光起始定时to开始延迟等于曝光时段T的一半的时间之后,执行快门11的区域SL和SR之间的打开/关闭切换。这等同于,在扫描方向S上的中心线的曝光起始定时tl处,执行快门11的区域SL和SR之间的打开/关闭切换。因此,在帧L和R中,尽管在画面的上部和下部处以混合状态接收快门11的区域SL和SR中的透射光束,但在画面的中央部分中,接收到主要来自期望的视点方向的透射光束。具体地,如图13A所示,在对应于帧L的左视点图像Ll中,在画面图像的中央部分中,所接收的来自左视点方向的光束的光量是最大的,并且朝着画面图像的上端部和下端部逐渐减小。同时,在画面图像的中央部分中,所接收的来自右视点方向的光束的光量是最小的,并且朝着画面图像的上端部和下端部逐渐增大。此外,如图1 所示,在对应于帧R 的右视点图像Rl中,在画面图像的中央部分中,所接收的来自右视点方向的光束的光量是最大的,并且朝着画面图像的上端部和下端部逐渐减小。同时,在画面图像的中央部分中, 所接收的来自左视点方向的光束的光量是最小的,并且朝着画面图像的上端部和下端部逐渐增大。应注意,图13A和13B中的颜色浓度代表视点方向分量的单侧度,并且随着浓度增加,它代表所接收的来自左或右视点方向的光束的光量更大。因此,如图13C所示,在画面图像的中心处,左视点图像Ll和右视点图像Rl之间的视差量最大,并且朝着画面图像的上端部和下端部逐渐减小。此处应注意,在画面图像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处(即,最上部和最下部中的线处),所接收的来自左和右视点方向的光束的光量彼此相等,各占1/2,因此,视差量是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快门11的区域SL和 SR的曝光时段T和打开时段等于帧周期fr,例如是8. :3ms,并且在从第一条线的曝光起始定时开始延迟T/2时间(例如是4. 15ms)之后,执行快门11的打开/关闭切换。顺便提一句,当观察者观察所显示的图像时,通常,显示画面图像的被关注的部分经常是画面图像的中央部分。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对于每帧在画面图像的中央部分中接收来自期望的视点方向的光束,并且在画面图像的中央区域中产生了左右视差量,因此可有效地将立体效果提供给观察者所关注的部分。同时,在画面图像的上部和下部中,由于来自不同的视点方向的光束以混合状态存在,所以与画面图像的中央部分中的视差量相比,视差量减小或消失。然而,这不会明显影响观察者的可视性,或者换言之,观察者不容易感觉到视差量从画面图像的中央部分向上端部和下端部的改变。尤其在通过非常小的视差量(即,使用非常小的视差)执行立体图像显示的情况下,观察者几乎不会觉察到此处所述的视差量的改变。具体地,人类关于立体效果的感觉来源于综合考虑诸如作为观察对象的物体的布置、尺寸和颜色以及该物体与一些其他物体的对比等各种因素而做出的判断。因此,上述视差量的改变对于关于立体效果的感觉不容易产生直接影响。或者,如果作为观察对象的物体对于观察者是已知的,那么观察者基于其预先观念或经验而下意识地校正关于该物体的立体效果的感觉,因此不容易觉察到上述视差量的改变。例如,在立体显示从画面图像的下部向上部直立的建筑的画面的情况下,由于上述视差量的改变,画面被实际成像为使得该建筑的轮廓从建筑的中央部分朝着上端部和下端部发生变形。然而,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观察者意识到建筑笔直的延伸,因此观察者易于将该建筑视觉识别为“笔直的建筑”,而没有觉察到上述建筑的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每个被摄图像帧,控制快门11,以在从图像传感器12的第一条线的曝光开始延迟预定时间之后执行快门11的区域的打开/关闭切换。因此,特别是在观察者易于注视的画面图像的中央部分中,图像传感器12可接收比来自任意其他视点方向的光束多的来自期望的视点方向的光束。因此,能够使用线序驱动型摄像元件以高精度获取多个视点图像。此外,通过将上述延迟时间设定为等于图像传感器12的曝光时段T的一半的时间,从而在画面图像的中央部分处所接收的沿期望的视点方向的光束的光量最大,并且朝着画面图像的上端部和下端部逐渐减小,并且在画面图像的上部和下部处所接收的沿不同视点方向的光束被彼此同等地平衡。在延迟时间不等于曝光时段的一半的情况下,所接收的不同视点方向中的光在画面图像的上部和下部之间的光束平衡丧失。在此处所述的这种情况下,例如,如果在画面图像的上部处右图像的比例更高,那么在画面图像的下部处左图像的比例更高。因此,如果在画面图像的上部处立体效果是正确的,或者换言之,如果被摄图像帧是右视点方向上的帧,那么在画面图像的下部处观察到在向左和向右方向中反转的视点图像。因此,发生了在画面图像的上部或下部处立体效果彼此反转的现象。因此,如上所述,优选将快门11的打开/关闭切换定时延迟等于曝光时段T的一半的时间。减少画面图像的上部或下部处的视差量的优点另一方面,在画面图像的上部或下部处的视差量的上述减少提供了以下优点。例如,在实际的立体图像显示时,尽管在显示单元等上通过预定技术显示左和右视点图像,但在这种情况下,所显示的图像的上端和下端附近的立体效果容易受到显示单元的屏幕框的影响。具体地,在如图14所示的显示单元200上执行图像显示的情况下,观察者的眼睛观察到显示图像以及屏幕框200a。例如,此处假设执行在显示画面图像上显示人A2并且将山 B2定位在相对于显示画面图像的内侧上同时将花C2定位在相对于显示画面图像的更近的侧上的立体显示。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区域E2附近,到花C2的距离感和到屏幕框200a 的底框的距离感彼此是不同的,并且它们有时相互矛盾。相似的,在区域El附近,到山B2 的距离感和到屏幕框200a的顶部框的距离感有时彼此矛盾。因此,所显示的图像被拉至与屏幕框200a的框架表面相同的平面,S卩,立体效果被向后推,这有时会导致不适感。在显示画面图像的上部和下部处的区域El和E2中尤其明显地出现此处所述的屏幕框200a对于立体效果的影响。这是因为显示单元通常具有纵横比例如为16 9的水平拉长的屏幕,并且屏幕框200a在竖直方向(或向上和向下的方向)上比水平方向(或向左和向右的方向) 上更容易被视觉识别。此外,特别是所显示的具有从屏幕框200a向这边一侧(S卩,朝向观察者侧)突出的立体效果的图像(如区域E2中的花C2)易于受到上述屏幕框200a的影响。对于这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如上所述视差量从画面图像的中心向上端和下端逐渐减小,因此在屏幕框200a附近的区域El和E2中视差量很小。因此,在屏幕框200a 附近的区域El和E2中,由于显示图像几乎在屏幕框200a的表面附近被显示,因此不易发生上文所述的因距离感的差异而导致的矛盾,显示图像看起来是自然的图像。现在,描述根据上文所述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变形例,具体是变形例1至3。 变形例1和2涉及在上文所述的摄像装置1中图像传感器12的曝光时间和快门11的打开 /关闭切换定时的不同示例。变形例3涉及被形成双镜头型相机的摄像装置的另一种构造。<变形例1>图15A和图15B示意性示出了根据变形例1的CMOS图像传感器形式的图像传感器的曝光和读出定时以及快门的打开/关闭切换定时。同样在本变形例1中,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线序驱动型图像传感器12被配置为在从第一条线的曝光起始定时开始延迟预定时间之后执行快门11的打开/关闭切换。此外,快门11的各区域的打开时段与对应于该区域的帧(即,帧L和帧R)以1 1的对应关系对应,并且各区域的打开时段和一帧周期彼此基本相等。然而,在本变形例1中,图像传感器12中的每条线的曝光时段被缩短。因此,满足帧周期fr >曝光时段T’。此时,与帧周期fr的开始同时地开始第一条线的曝光, 并且在经过曝光时段T’时,执行信号读出。因此,信号读出定时被提前预定时间,而不改变曝光起始定时。例如可利用电子快门功能来调节图像传感器12的曝光时段。此处,等于快门11 的打开时段或关闭时段的帧周期fr被设置为8. 3ms,并且曝光时段缩短至能够曝光的时间的约60%。因此,曝光时段T’ = 8.3X0.6 5ms。此外,类似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从第一条线的曝光起始定时开始延迟例如等于曝光时段T’的一半的时间之后执行快门11的打开 /关闭切换。因此,在帧L和R中的每一个中,在画面图像的上部和下部处以混合状态接收通过快门11的两个区域SL和SR的透射光束,而在中央部分中,接收主要来自期望的视点方向的透射光束。应注意,在本变形例1中,获取来自期望的视点方向的光束的范围(即,沿着扫描方向S的范围)大于上文所述的实施方式中的范围。具体地,如图16A所示,在左视点图像Ll中,在画面图像的中央部分中所接收的来自左视点方向的光束的光量是最大的,并且朝着画面图像的上端和下端逐渐减小。另一方面,在画面图像的中央部分中不接收、但仅在画面图像的上端和下端附近接收来自右视点方向的光束。同时,如图16B所示,在右视点图像Rl中,在画面图像的中央部分中所接收的来自右视点方向的光束的光量是最大的,并且朝着画面图像的上端和下端逐渐减小。另一方面,在画面图像的中央部分中不接收、但仅在画面图像的上端和下端附近接收来自左视点方向的光束。应注意,在图16A和16B中,颜色浓度代表视点方向分量的单侧度,并且随着浓度增加,它代表所接收的来自左或右视点方向的光束的光量的比例更大。因此,如图16C所示,左视点图像Ll和右视点图像Rl之间的视差量在从画面图像的中心到画面图像的上端部和下端部附近的宽范围上变大,并且从画面图像的上端部和下端部附近朝着画面图像的上端和下端减小。此处应注意,在画面图像的上端部和下端部 (即,最上面和最下面的线)处,所接收的来自左和右视点方向的光束的光量彼此相等,并且各占1/2,并且因此,视差量是零。如在本变形例1中这样缩短曝光时段T’的情况下,也可实现与上文所述的实施方式的效果类似的效果。此外,通过缩短曝光时段T’,能够在帧L和R中的每一个中加宽来自期望的视点方向的光束的光接收范围,即,相对于所接收的来自其他视点方向的光束的光量的比例变大的范围,从而扩展了画面中的视差形成范围。换言之,随着曝光时段T’相对于帧周期fr缩短,可扩展各帧中的来自相应的视点方向的光束的光接收范围。<变形例2>图17A和图17B示意性示出了根据变形例2的CMOS图像传感器形式的图像传感器的曝光和读出定时以及快门的打开/关闭切换定时。在本变形例2中,类似于上文所述的变形例1,图像传感器12中的每条线的曝光时段被缩短,即,满足帧周期fr >曝光时段T’。然而,曝光起始和信号读出定时与上文所述的变形例1中不同。具体地,在本变形例2中,在帧周期fr开始之后经过预定时间后开始第一条线的曝光,并且在经过曝光时段T’时执行信号读出。换言之,将曝光起始定时延迟预定时间,而不改变信号读出定时。应注意,在此处, 同样将等于快门11的区域SL和SR的打开时段或关闭时段的帧周期fr设定为例如8. 3ms, 并且将曝光时段缩短至能够曝光的时间的约60%。因此,曝光时段T’= 8. 3X0.6 5ms。 此外,类似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从第一条线的曝光起始定时开始延迟例如等于曝光时段Τ’ 的一半(即2. 5ms)的时间之后执行快门11的打开/关闭切换。因此,在帧L和R中的每一个中,在画面图像的上部和下部处以混合状态接收穿过快门11的两个区域SL和SR的透射光束。然而,在画面图像的中央部分中,接收主要来自期望的视点方向的透射光束。此外,类似于变形例1,如图18A和图18B所示,获取沿期望的视点方向的光束的范围(即,沿着扫描方向S的范围)增大。具体地,左视点图像Ll和右视点图像Rl之间的视差量在从画面图像的中心到画面图像的上端部和下端部附近的宽范围上很大,并且从画面图像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附近朝着画面图像的上端和下端减小。当如本变形例2这样缩短曝光时段T’时,曝光起始定时可被延迟,而信号读出定时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可实现与上文所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1的效果类似的效果。〈变形例3>在本变形例中,上文所述的摄像装置1中的控制部17可执行在第一模式与下文所述的第二模式之间的切换。在第一模式中,上文所述的定时控制(即,对快门11的打开/关闭定时的延迟的控制)被延迟预定时间。在第一模式中,例如可执行在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所述的定时控制(曝光时段=帧周期)或者在变形例1和2的描述中所述的定时控制(曝光时段<帧周期)。第二模式图19A和图19B示意性示出了第二模式中的CMOS图像传感器形式的图像传感器的曝光和读出定时以及快门的打开/关闭切换定时。以此方式,在第二模式中,每隔一帧交替地获取对应于左和右视点图像的帧作为有效帧。具体地,控制部17获取某时间点处的帧(S卩,帧L’)以及在帧L’的所有线的读出完成后(即,曝光结束后)开始其第一条线的曝光的另一帧(即,帧R’)作为有效帧。换言之,晚于帧L’并且在帧L’的所有线的读出结束前(即,在所有的线的曝光结束前)开始曝光的帧(帧L’和R’之间的帧X)被确定为无效帧。例如,可避免在读出结束后该帧X被从图像处理部13输出至相连的处理部,或者不执行其自身的读出。此外,从图19B可见,执行快门11的打开/关闭切换,使得快门11的区域SL和SR的打开时段和关闭时段例如等于帧周期fr的两倍。此处,帧周期fr为fr =曝光时段T。 以此方式,在第二模式中,每隔一帧而获取的帧L’、R’、…被确定为有效帧,并且快门11的打开时段被设定为帧周期fr的两倍。如上文所述,在线序驱动型图像传感器中,在每帧画面图像的中心附近容易发生串扰。然而,在如第二模式这样每隔一帧获取帧L’和R’并且快门11的打开时段被设定为帧周期的两倍的情况下,排除了发生串扰的帧(即,帧X)。此外,在帧L’和R’的所有线的曝光时段T内不发生快门11的打开/关闭切换,或者换言之,区域SR和SL被保持为它们所处于的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因此,在对应于帧L’的左视点图像L’ 1中,在画面的整个区域中仅接收来自左视点方向的光束,如图20A所示。同时,在对应于帧R’的右视点图像 R’ 1中,在画面的整个区域中仅接收来自右视点方向的光束,如图20B所示。换言之,在本第二模式中,可以以高精度获取左和右视点图像。模式的切换在实施方式等的描述中所述的第一模式中,可在没有抽取帧的情况下执行图像拍摄,或者换言之,可对每帧执行图像拍摄。因此,第一模式中的光利用效率比帧实际上被抽取的第二模式高。另一方面,在第二模式中,在画面的整个区域中不易发生串扰,或者换言之,在整个画面图像中视差量是均勻的。因此,可以以比视差量在画面图像的中央部分与上部和下部之间不同的第一模式的精度高的精度来获取视点图像。因此,例如,可响应于被摄对象的亮度来执行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的切换。例如,利用未示出的结合在控制部17中的AE(自动曝光)功能,可执行关于亮度的判断。例如,在亮度比预定阈值水平低的情况下执行第一模式,而在亮度等于或高于该阈值的情况下执行第二模式。因此,可自动地切换模式,使得当在诸如室内的光量不足的地方执行图像拍摄时建立第一模式,而当在诸如户外的光量充足的地方执行图像拍摄时建立第二模式。 或者,由用户等手动执行这种模式的切换,或者换言之,根据外部输入信号。可自动地或手动地执行快门11在打开/关闭定时被延迟以获取视点图像的第一模式和每隔一帧获取视点图像的第二模式之间的切换。在这种情况下,可实现与上文所述的实施方式实现的效果类似的效果,并且可响应于被摄对象的亮度来执行合适的视点图像拍摄。〈变形例4>摄像装置2的整体构造图21示出了根据变形例4的摄像装置2的整体构造。参见图21,摄像装置2从左和右视点方向拍摄被摄对象的图像,以获取时间序列上的左和右视点图像作为运动画面或静止画面。然而,本变形例4的摄像装置2是对于用于获取来自左和右视点方向的光束LL 和LR的各光路包括摄像透镜IOal和IOb以及摄像透镜10a2和10b、并且包括用于各个光路的快门Ila和lib的双镜头相机。此处,摄像透镜IOb是对光路共用的部件。此外,类似于上文所述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摄像装置2包括作为对光路共用的部件的图像传感器12、图像处理部13、透镜驱动部18、快门驱动部19、图像传感器驱动部16和控制部17。摄像透镜IOal和IOb是用于在左视点方向上获取光束LL的透镜组,而摄像透镜 10a2和IOb是用于在右视点方向上获取光束LR的另一透镜组。快门Ila被设置在摄像透镜IOal和IOb之间,同时快门lib被设置在摄像透镜10a2和IOb之间。应注意,尽管没有具体限制摄像透镜IOa和IOb的布置,但优选它们被理想地设置在摄像透镜组的光瞳面处或在未示出的光阑处。摄像透镜IOal和IOb以及摄像透镜10a2和IOb例如通常具有变焦透镜的功能。 摄像透镜IOal和IOb以及摄像透镜10a2和IOb的焦距可通过透镜驱动部14调节透镜距离等来改变。此外,每个透镜组均由一个或多个透镜构成。反射镜110被插入摄像透镜IOal 和快门Ila之间,并且另一反射镜111被插入摄像透镜10a2和快门lib之间,同时又一反射镜112被插入快门Ila和lib之间。反射镜110至112允许光束LL和LR穿过快门Ila 和lib并且被导入摄像透镜10b。快门Ila和lib被设置为分别切换左和右光路的透射和阻挡,执行快门Ila和lib 的切换控制以使得它们各自在打开状态(即,光透射状态)和关闭状态(即,光中断状态) 之间切换。快门Ila和lib可以是机械式快门或者诸如液晶快门的电子式快门,只要它们可以执行上述光路切换即可。透镜驱动部18是用于沿着各自的光轴移动摄像透镜IOal和IOb以及摄像透镜 10a2和IOb中的预定透镜的致动器。快门驱动部19执行快门Ila和lib的打开/关闭切换驱动。具体地,快门驱动部 19驱动快门Ila和11b,使得当快门Ila具有打开状态时,快门lib具有关闭状态,而当快门Ila具有关闭状态时,快门lib具有打开状态。此外,当要获取的视点图像是运动画面时, 快门驱动部19驱动快门Ila和11b,使得对于快门Ila和lib中的每一个交替地且时分地切换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摄像装置2的工作效果在上述摄像装置2中,在控制部17的控制下,透镜驱动部18驱动摄像透镜IOal 和10b,同时快门驱动部19驱动快门Ila进入打开状态且快门lib进入关闭状态。此外,与此操作同步,图像传感器驱动部16驱动图像传感器12以接收光。因此,对应于左视点方向的左光路成为有效,图像传感器12基于来自被摄对象侧的入射光束中的光束LL来接收光, 以获取左视点图像数据D0L。接着,透镜驱动部18驱动摄像透镜10a2和10b,并且快门驱动部19切换快门lib 进入打开状态且快门Ila进入关闭状态。此外,与此操作同步,图像传感器驱动部16驱动图像传感器12以接收光。因此,有效光路被切换至对应于右视点方向的右光路,并且图像传感器12基于来自被摄对象侧的入射光束中的光束LR执行光接收,以获取右视点图像数据DOR。通过如上所述时分地且交替地执行摄像透镜IOal和10a2以及快门Ila和lib的切换驱动,对应于左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的摄像数据被沿时间序列交替地获取。左和右视点图像的组被顺次输入图像处理部13。此时,在各被摄图像帧中,从图像传感器12的第一条线的曝光开始延迟预定时间之后执行快门11的各区域的打开/关闭切换。因此,图像传感器12可接收,特别是在画面图像的观察者易于注视的中央部分中,光量比来自任意其他视点方向的光束多的来自期望的视点方向的光束。因此,能够使用线序驱动型图像传感器12以高精度获取多个视点图像。接着,图像处理部13基于以上述方式获取的左视点图像数据DOL和右视点图像数据DOR对被摄图像执行预定图像处理,以产生例如用于立体视觉的左和右视点图像。所产生的视点图像被存储在图像处理部13中或被输出至外部。如上所述,本文公开的技术也可被应用至为左和右光路分别设置摄像透镜的双镜头相机。在使用上述这种摄像光学系统的情况下,通过在从图像传感器12的第一条线的曝光开始延迟预定时间之后执行快门11的打开/关闭切换,也可实现与上文所述的实施方式所实现的效果类似的效果。此外,在本变形例4的摄像装置2中,也可执行结合变形例1或 2所述的定时控制,或者执行结合变形例3所述的模式切换。尽管已结合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而是允许各种改变和变形。例如,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执行了左和右两个光路之间的切换,以获得将要被执行预定图像处理的左和右两个视点图像,但视点方向不限于左右分离(即,水平分离),方向还可以为向上和向下分离(即,竖直分离) 的方向。此外,可设置三个以上的光路,以在其间切换,从而允许获取三个以上的多视点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摄像装置1的情形那样,快门由多个区域构成,或者可以如根据上述变形例4的摄像装置2中那样,多个快门被分别设置给各光路。作为示例,图22A和图22B示意性示出了在使用具有为三个光路分别设置的三个区域SA、SB和SC的快门(或使用为三个光路分别设置的快门SA、SB和SC)来获取三个视点图像的情况下图像传感器的驱动定时和快门的打开/关闭切换定时。应注意,此处描述了上文结合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的变形例1所描述的示例,其中信号读出定时被提前以缩短曝光时段(满足曝光时段T’ <帧周期fr)。以此方式,在执行三个光路之间的切换以基于来自三个视点方向的光束来获取视点图像的情况下,类似于上述左和右视点图像的拍摄时,可以在从图像传感器12的第一条线的曝光开始之后延迟预定时间(T’ /2)后执行快门的打开/关闭切换。具体地,在帧A的图像拍摄时,在从帧A的第一条线的曝光开始延迟T’/2之后,将区域SA从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并且将区域SC从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同时区域 SB保持关闭状态。接着,在帧B的图像拍摄时,在从帧B的第一条线的曝光开始延迟Τ’ /2 之后,将区域SB切换至打开状态并且将区域SA切换至关闭状态,同时区域SC保持关闭状态。类似地,在帧C的图像拍摄时,在从帧C的第一条线的曝光开始延迟Τ’ /2之后,将区域SC切换至打开状态并且将区域SB切换至关闭状态,同时区域SA保持关闭状态。因此, 类似于上文所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在三个视点图像中,在画面图像的中央部分处可容易地接收来自期望的视点方向的光束。因此,可实现与实施方式和变形例1所实现的效果类似的效果。此外,尽管在上文所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快门的打开和关闭定时被延迟等于曝光时段的一半(1/2)的时间,但延迟时间可以不必等于曝光时段的1/2。然而,如果曝光时段被设定为1/2,那么在画面图像的上部和下部处容易建立左和右视差之间的平衡状态。在延迟时间不等于曝光时段的1/2的情况下,在画面图像的上部和下部处丧失了左和右视差平衡,但可通过调节快门的打开时段的长度来避免这种平衡的丧失。本申请包含于2010年7月1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 2010-151401中披露的主题有关的主题,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价物的范围内,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进行各种变形、组合、子组合和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摄像装置,包括摄像透镜;快门,能够在光透射状态和光阻挡状态之间独立地切换来自所述摄像透镜的多个光路;摄像元件,包括多个光接收像素,对于所述多个光接收像素线序地执行曝光和信号读出,并且所述摄像元件用于基于所述光路的透射光束来获取被摄图像数据;以及控制部,用于通过所述快门来控制所述光路在光透射状态和光阻挡状态之间的切换;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快门,使得在每个被摄图像帧中,在所述摄像元件的第一条线的曝光开始后延迟预定时间之后,执行所述光路在光透射状态和光阻挡状态之间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快门,使得在所述摄像元件的第一条线的曝光开始后延迟等于曝光时段的一半的时间之后,执行所述光路在光透射状态和光阻挡状态之间的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快门,使得所述摄像元件的每条线的曝光时段短于帧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在每个被摄图像帧中将所述摄像元件的第一条线的信号读出定时提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在每个被摄图像帧中将所述摄像元件的第一条线的曝光起始定时延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快门具有从光透射状态到光阻挡状态转变时的响应特性和从光阻挡状态到光透射状态转变时的响应特性,这两个响应特性基本上彼此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快门是使用铁电液晶的液晶快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在每个被摄图像帧中,响应于被摄对象的亮度或外部输入信号,所述控制部能够执行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间的切换,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快门,使得在所述摄像元件的第一条线的曝光开始后延迟预定时间后执行每个光路在光透射状态和光阻挡状态之间的切换;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每隔一帧交替地获取多个视点图像作为有效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控制部从来自所述摄像元件的在时间上连续的多个帧中至少获取第一帧以及在所述第一帧的所有线的曝光结束后开始第一条线的曝光的第二帧作为所述有效帧,并且与每个所述有效帧的帧起始定时同步地控制所述快门执行每个光路在光透射状态和光阻挡状态之间的切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开了一种摄像装置,包括摄像透镜;快门,能够在光透射状态和光阻挡状态之间独立地切换摄像透镜的多个光路;摄像元件,包括多个光接收像素,对于该多个光接收像素线序地执行曝光和信号读出,并且该摄像元件适于基于光路的透射光束来获取被摄图像数据;以及控制部,适于通过快门来控制光路在光透射状态和光阻挡状态之间切换。
文档编号H04N5/232GK102316264SQ20111017401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日
发明者田尻真一郎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