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视信号的五合一调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3704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电视信号的五合一调谐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调谐器,特别涉及一种兼容DVB-T、DVB-C和ATV电视信号的低中频输出,同时也包含DVB-S和DVB-S2电视信号解调的五合一调谐器。
背景技术
数字电视节目的出现,使电视接收系统必须同时具备接收模拟信号和多标准数字信号的能力。而现有的电视信号包括DVB-T、DVB-C, ATV、DVB-S和DVB-S2,其中,DVB-T是地面数字电视信号,DVB-C是有线数字电视信号,ATV是模拟电视信号,DVB-S是标清数字卫星电视信号,DVB-S2是高清数字卫星电视信号。电视接收系统的基本接收功能是接收模拟电视信号和数字电视信号,其中接收DVB-T、DVB-C及ATV的工作频率为45MHz-860MHz, 接收DVB-S和DVB-S2的工作频率为950MHz_2150MHz。45MHz_860MHz频段的信号经馈线输入调谐器,调谐器受主机控制,从中选择出一个频率进行变频和滤波处理,输出低中频信号,由主控制机上的主芯片负责对DVB-T、DVB-C及ATV进行解调、解码,最后输出音/视频信号。950MHz-2150MHz频段的数字电视信号经馈线输入调谐器,调谐器受主机控制,从中选择出一个频率进行变频和解调处理,输出TS流给主板进行解码,最终输出音/视频信号。在现有技术中,45MHz-860MHz段的数字电视接收和模拟电视接收的射频部分,因指标难以兼顾DVB-T、DVB-C和ATV,通常是用两只调谐器分别处理,需要两个中频滤波模土夬,同时,原有的调谐器电路复杂,调试困难,体积较大;950MHz-2150MHz段的数字电视信号也需另一只调谐器处理。这增加了电视整机的设计难度和难以进行轻薄化设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兼容DVB-T、DVB-C和ATV电视信号的低中频输出,同时也包含DVB-S和DVB-S2电视信号解调的五合一调谐器。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电视信号的五合一调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预处理模块A,用于将DVB-T/C和ATV信号进行滤波及级间阻抗匹配;下变频模块,用于将DVB-T/C和ATV信号转换为适用于DVB-T/C/ATV解调模块的低中频信号;DVB-T/C/ATV解调模块,用于解调低中频信号并输出视音频信号或串/并行数据流;射频预处理模块B,用于将DVB-S/S2信号进行滤波、高频放大;零中频处理模块,用于将 DVB-S/S2信号变频为I/Q信号;DVB-S/S2解调模块,用于解调I/Q信号;解码模块,用于解码数据流;其中,所述射频预处理模块A、下变频处理模块、DVB-T/C/ATV解调模块、解码模块依次连接,通过射频预处理模块A接收DVB-T/C和ATV信号,然后经过下变频处理模块转换输出低中频信号至DVB-T/C/ATV解调模块后输出ATV的视音频信号或串/并行数据流, 再经过解码模块将串/并行数据流解码处理成DVB-T/C的视音频信号输出;所述射频处理模块B、零中频处理模块、DVB-S/S2模块、解码模块依次连接,通过射频预处理模块B接收 DVB-S/S2信号,然后经过零中频模块变频输出I/Q信号至DVB-S/S2解调模块后输出并行数据流,再经过解码模块将并行数据流解码处理成DVB-S/S2的视音频信号输出。所述下变频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射频放大器、第一混频器、混频放大器、频道滤波器、低中频放大器,所述射频预处理模块A的输出端与第一射频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低中频放大器的输出端与DVB-T/C/ATV解调模块的相应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混频器、混频放大器、频道滤波器依次连接在第一射频放大器和低中频放大器之间,所述第一混频器的本振端口与下变频处理模块的晶体时钟输出端连接。所述射频放大器设有用于RF增益自动控制调节的射频增益控制端,所述射频增益控制端与第一射频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低中频放大器设有用于低中频自动增益控制的低中频增益控制输入端,所述DVB-T/C/ ATV解调模块设有低中频自动增益控制输出端,所述低中频自动增益控制输出端与低中频增益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零中频处理模块包括第二射频放大器、第二混频器、滤波器、放大器、二分频器,所述第二混频器、滤波器、放大器依次连接构成混频滤波放大电路,所述二分频器的输入端与零中频处理模块的晶体时钟输出端连接,所述二分频器的输出端与第二混频器的本振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射频放大器的输入端与射频预处理模块B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射频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经过两路混频滤波放大电路后分别输出I信号和Q信号至DVB-S/S2 解调模块的相应输入端。所述第二射频放大器设有自动增益控制输入端口,所述DVB-S/S2 解调模块设有自动增益控制输出端口,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输入端口与自动增益控制输出端口连接。所述下频处理模块采用R810型芯片。所述零中频处理模块采用AV2(^6型芯片。 所述DVB-S/S2解调模块采用AVL6211型芯片。本实用新型还可作如下改进所述零中频处理模块采用AV2(^6型芯片,所述DVB-S/S2解调模块采用AVL6211 型芯片,所述AV2(^6型芯片的晶体时钟输出端与AVL6211型芯片的晶体时钟输入端连接共用晶体时钟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在保证了接收DVB-T/C和ATV的良好性能及接收DVB-S/S2良好性能的前提下,实现了 DVB-S/S2/T/C和ATV兼容。(2)本实用新型电路组成结构简单,调试简单,结构紧凑、体积小,有利于整机的轻薄化设计。(3)本实用新型实现低中频信号输出,与现有技术中模拟电视信号接收电路中有两个中频滤波模块相比,简化了后端电路结构,使得主机的设计和生产更为简单和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组成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电路组成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电视信号的五合一调谐器,包括射频预处理模块A,用于将DVB-T/C和ATV信号进行滤波及级间阻抗匹配;下变频模块,用于将DVB-T/C和ATV信号转换为适用于DVB-T/C/ATV解调模块的低中频信号;DVB-T/C/ATV解调模块,用于解调低中频信号并输出视音频信号或串/并行数据流;射频预处理模块B,用于将DVB-S/S2信号进行滤波、高频放大;零中频处理模块,用于将DVB-S/S2信号变频为I/Q信号;DVB-S/S2解调模块,用于解调I/Q信号;解码模块,用于解码数据流;其中,射频预处理模块A、下变频处理模块、DVB-T/C/ATV解调模块、解码模块依次连接,通过射频预处理模块A接收DVB-T/C和ATV信号,然后经过下变频处理模块转换输出低中频信号至DVB-T/C/ATV解调模块后输出ATV的视音频信号或串/并行数据流,再经过解码模块将串/并行数据流解码处理成DVB-T/C的视音频信号输出;射频处理模块B、零中频处理模块、DVB-S/S2模块、解码模块依次连接,通过射频预处理模块B接收DVB-S/S2信号,然后经过零中频模块变频输出I/Q信号至DVB-S/S2解调模块后输出并行数据流,再经过解码模块将并行数据流解码处理成DVB-S/S2的视音频信号输出。后级的主控制机包含了 DVB-T/C/ATV解调模块和解码模块。如图2所示,下变频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射频放大器、第一混频器、混频放大器、频道滤波器、低中频放大器,所述射频预处理模块A的输出端与第一射频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低中频放大器的输出端与DVB-T/C/ATV解调模块的相应输入端连接,第一混频器、混频放大器、频道滤波器依次连接在第一射频放大器和低中频放大器之间,第一混频器的本振端口与下变频处理模块的晶体时钟输出端连接。射频放大器设有用于RF增益自动控制调节的射频增益控制端,射频增益控制端与第一射频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低中频放大器设有用于低中频自动增益控制的低中频增益控制输入端,DVB-T/C/ATV解调模块设有低中频自动增益控制输出端,DVB-T/C/ATV解调模块的低中频自动增益控制输出端与低中频放大器的解调模块的低中频增益控制输入端连接。零中频处理模块包括第二射频放大器、第二混频器、滤波器、放大器、二分频器,所述第二混频器、滤波器、放大器依次连接构成混频滤波放大电路,所述二分频器的输入端与零中频处理模块的晶体时钟输出端连接,所述二分频器的输出端与第二混频器的本振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射频放大器的输入端与射频预处理模块B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射频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经过两路混频滤波放大电路后分别输出I信号和Q信号至DVB-S/S2解调模块的相应输入端,第二射频放大器设有自动增益控制输入端口,DVB-S/S2解调模块设有自动增益控制输出端口,第二射频放大器的自动增益控制输入端口与DVB-S/S2解调模块的自动增益控制输出端口连接。工作时,DVB-T信号,DVB-C信号和ATV信号从本调谐器的射频输入端A端口输入,再经过射频预处理模块A,先要进行滤波和级间的阻抗匹配,然后连接到下变频处理模块。下变频处理模块采用集成度高,性能好的R810型芯片。该模块包括了射频增益控制端、低中频增益控制输入端、低中频信号输出端、低中频放大模块、串行时钟输入端、串行数据输入端。在该模块里,射频信号先进行射频放大,其中该模块能够实现RF增益自动控制调节,射频放大后进行混波、混波放大和频道滤波器,输出低中频信号,再对低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实现低中频输出,连接到主控制机内含的DVB-T/C和ATV解调模块。主控制机内含的DVB-T/C和ATV解调模块与主控制机之间的接口包括串/并行数据流、数据流时钟、同步信号和错误提示信号以及1 总线和复位端。其中DVB-T/C和ATV解调模块的自动增益控制端口和R810型芯片的增益控制端口相连接,形成反馈网络,实现自动增益控制。接着主主控制机内含的DVB-T/C和ATV解调模块把低中频信号解调为数据流输出,连接到解码模块进行解码,再经过音频和视频处理,最后输出音频和视频。DVB-S/S2信号从本调谐器的射频输入端B端口输入,经过射频预处理模块B,该模块对DVB-S/S2信号进行有效地滤波和放大,首先射频信号经过电感,电容和电阻组成的滤波电路,再经过低噪声三极管对DVB-S/S2信号进行放大,放大后输出的射频信号连接到零中频处理模块。零中频处理模块采用了集成度高,性能好的零中频AV2(^6型芯片,该模块包括了射频增益控制输入端、零中频增益控制输入端、零中频信号输出端、零中频放大模块、串行时钟输入端、串行数据输入端。在零中频处理模块里,射频信号再次进行射频放大, 经过混频、滤波和放大,输出可转换为DVB-S/S2解调模块的可用I/Q信号,再输入到DVB-S/ S2解调模块。DVB-S/S2解调模块采用集成度高,性能好的AVL6211型芯片。DVB-S/S2解调模块与主控制机之间的接口,包括串/并行数据流、数据流时钟、同步信号和错误提示信号以及1 总线和复位端。其中解调AVL6211型芯片的晶体工作频率可以与零中频AV2(^6 型芯片的晶体工作频率相同,AV2026型芯片的晶体时钟输出端与AVL6211型芯片的晶体时钟输入端连接共用27MHz晶体时钟信号,节省了布板空间和减少生产成本。解调AVL6211 型芯片的自动增益控制端口和零中频AV2(^6型芯片增益控制端口相连接,形成反馈网络, 实现自动增益控制。AVL6211型芯片能够将可用的I/Q信号解调为数据流输出,接着数据流输出连接到解码模块进行解码,再经过主控制机对音频和视频处理,最后连接到音频和视频输出端口。主控制机可以通过1 总线控制解调模块,并由解调模块的1 总线与零中频处理模块从射频信号中选择需要解调的频率,达到随意收看不同频率的效果。DVB-S/S2, DVB-T/C和ATV的节目接收都是由后级主控制机通过1 总线控制,其过程如下主控制机和本调谐器上电复位后,由收看电视节目的人通过人机界面向主控机发出控制指令,选择相对应的接收节目源,做相对应节目搜索。具体过程如下当接收看ATV节目时,模拟电视信号接到输入端A端口,当主控制机收到操作指令后,通过1 向DVB-T/C和ATV解调模块发出相关指令,接着DVB-T/C/ATV解调模块通过1 总线向下变频模块发出控制命令,启动下变频模块,同时关闭DVB-S/S2模块。从信号源选择需要解调的频道,指令通过串行时钟端SCL和串行数据端SDA设置下变频模块内的频道滤波器,下变频模块能自动调节中频增益,输出零中频信号到DVB-T/C和ATV解调模块,主控制机内含的DVB-T/C和ATV解调模块把低中频信号解调为伴音和视频信号输出,连接到主控制机的音频和视频输出端口,便可用电视机来实收观看模拟电视节目。当接收看DVB-C电视节目时或DVB-T电视节目时,DVB-C信号或DVB-T信号接到输入端A端口,当主控制机收到操作指令后,通过I2C向DVB-T/C和ATV解调模块发出相关指令,接着解调模块通过1 总线向下变频模块发出控制命令,启动下变频模块,同时关闭 DVB-S/S2模块。从信号源选择需要解调的频道,指令通过串行时钟端SCL和串行数据端SDA 设置下变频模块内的频道滤波器,下变频模块与DVB-T/C和ATV解调模块能实现自动调节低中频增益控制,输出低中频信号到DVB-T/C和ATV解调模块,主控制机内含的DVB-T/C和 ATV解调模块把低中频信号解调为数据流输出,连接到主控制机内含的DVB-T/C和ATV解调模块解码模块进行解码,输出连接到主控制机的音频和视频输出端口,便可用电视机来实收观看DVB-C电视节目或DVB-T电视节目。[0028]当接收看DVB-S/S2节目时,DVB-S/S2信号接到输入端B端口,当主控制机收到操作指令后,通过I2C向DVB-S/S2解调模块发出相关指令,接着解调模块通过1 总线向零中频模块发出控制命令,启动零中频模块,同时关闭主控制机内含的DVB-T/C和ATV模块。从信号源选择需要解调的频率,指令通过串行时钟端SCL和串行数据端SDA设置零中频模块内相应的频率进行混频,零中频模块与DVB-S/S2解调模块能实现自动调节零中频增益控制,输出可用I/Q信号到DVB-S/S2解调模块,DVB-S/S2解调模块把可用I/Q信号解调为数据流输出,连接到主控制机的解码模块进行解码,输出连接到主控制机的音频和视频输出端口,便可用电视机来实收观看DVB-S/S2电视节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对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电视信号的五合一调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预处理模块A,用于将DVB-T/C和ATV信号进行滤波及级间阻抗匹配;下变频模块,用于将DVB-T/C和ATV信号转换为适用于DVB-T/C/ATV解调模块的低中频信号;DVB-T/C/ATV解调模块,用于解调低中频信号并输出视音频信号或串/并行数据流;射频预处理模块B,用于将DVB-S/S2信号进行滤波、高频放大;零中频处理模块,用于将DVB-S/S2信号变频为I/Q信号;DVB-S/S2解调模块,用于解调I/Q信号;解码模块,用于解码数据流;其中,所述射频预处理模块A、下变频处理模块、DVB-T/C/ATV解调模块、解码模块依次连接,通过射频预处理模块A接收DVB-T/C和ATV信号,然后经过下变频处理模块转换输出低中频信号至DVB-T/C/ATV解调模块后输出ATV的视音频信号或串/并行数据流,再经过解码模块将串/并行数据流解码处理成DVB-T/C的视音频信号输出;所述射频处理模块B、 零中频处理模块、DVB-S/S2模块、解码模块依次连接,通过射频预处理模块B接收DVB-S/S2 信号,然后经过零中频模块变频输出I/Q信号至DVB-S/S2解调模块后输出并行数据流,再经过解码模块将并行数据流解码处理成DVB-S/S2的视音频信号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视信号的五合一调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变频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射频放大器、第一混频器、混频放大器、频道滤波器、低中频放大器,所述射频预处理模块A的输出端与第一射频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低中频放大器的输出端与 DVB-T/C/ATV解调模块的相应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混频器、混频放大器、频道滤波器依次连接在第一射频放大器和低中频放大器之间,所述第一混频器的本振端口与下变频处理模块的晶体时钟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视信号的五合一调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放大器设有用于RF增益自动控制调节的射频增益控制端,所述射频增益控制端与第一射频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低中频放大器设有用于低中频自动增益控制的低中频增益控制输入端,所述DVB-T/C/ATV解调模块设有低中频自动增益控制输出端,所述低中频自动增益控制输出端与低中频增益控制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视信号的五合一调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中频处理模块包括第二射频放大器、第二混频器、滤波器、放大器、二分频器,所述第二混频器、滤波器、放大器依次连接构成混频滤波放大电路,所述二分频器的输入端与零中频处理模块的晶体时钟输出端连接,所述二分频器的输出端与第二混频器的本振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射频放大器的输入端与射频预处理模块B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射频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经过两路混频滤波放大电路后分别输出I信号和Q信号至DVB-S/S2解调模块的相应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视信号的五合一调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射频放大器设有自动增益控制输入端口,所述DVB-S/S2解调模块设有自动增益控制输出端口, 所述自动增益控制输入端口与自动增益控制输出端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视信号的五合一调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频处理模块采用R810型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视信号的五合一调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中频处理模块采用AV2(^6型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视信号的五合一调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DVB-S/S2 解调模块采用AVL6211型芯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视信号的五合一调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中频处理模块采用AV2(^6型芯片,所述DVB-S/S2解调模块采用AVL6211型芯片,所述AV2(^6型芯片的晶体时钟输出端与AVL6211型芯片的晶体时钟输入端连接共用晶体时钟信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视信号的五合一调谐器,包括射频预处理模块A,用于将DVB-T/C和ATV信号进行滤波及级间阻抗匹配;下变频模块,用于将DVB-T/C和ATV信号转换为低中频信号;DVB-T/C/ATV解调模块,用于解调低中频信号并输出视音频信号或串/并行数据流;射频预处理模块B,用于将DVB-S/S2信号进行滤波、高频放大;零中频处理模块,用于将DVB-S/S2信号变频为I/Q信号;DVB-S/S2解调模块,用于解调用于解调I/Q信号;解码模块,用于解码数据流。本实用新型可实现DVB-T、DVB-C、ATV、DVB-S和DVB-S2电视信号的兼容解调、解码输出。
文档编号H04N5/50GK202043220SQ20112014347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5日
发明者卢铬坤 申请人:广州易迩达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