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777870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数字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数字摄影装置包括对焦镜头,通过移动对焦镜头以对比度自动对焦(AF)方法检测焦点的焦点检测单元,以及根据连续拍摄操作中的第一焦点检测结果和第二焦点检测结果计算被摄体的速度的控制器。该控制器在计算出的被摄体的速度等于或大于预定值时限制用于校正对焦镜头的背隙的调头驱动。在每次连续拍摄过程中基于被摄体的速度适应性地调节AF启动位置和最终校正操作,从而改善AF性能和连续摄影速度。
【专利说明】数字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I月2日向韩国特许厅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3-0000252号的优先权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0003]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涉及使用对比度自动对焦(auto-focusing, AF)方法的数字摄影装置、能够执行高速连续拍摄的数字摄影装置以及控制数字摄影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4]近来,诸如数字静态相机、数字单反(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 DSLR)相机、移动电话相机和智能电话相机之类的数字摄影装置已提供了连续拍摄功能。连续拍摄期间的拍摄间隔可依据数字摄影装置的特性而不同。一般地,使用对比度自动对焦(AF)方法的数字摄影装置比使用相位差AF方法的数字摄影装置具有相对更长的拍摄间隔。这是因为在使用对比度方法的AF设备中,为了检测图像信号的射频(radio frequency, RF)分量最高的AF位置,设备的对焦镜头必须被移动以经过射频(RF)分量最大的位置,然后被移动以返回到AF位置。另外,在对比度AF方法中,为了在连续拍摄操作中将对焦镜头移动到对焦启动位置或者将对焦镜头驱动到AF位置,必须进行用于校正背隙(back-lash)的调头校正(U-turn correction),以便提高检测焦点的精确度,从而增加了 AF操作的时间。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使用对比度自动对焦(AF)方法的数字摄影装置和一种控制数字摄影装置的方法,其中该数字摄影装置能够通过根据每次连续拍摄操作中检测到的被摄体的速度适应性地调节用于校正背隙的调头校正操作和AF启动位置来改善AF性能和连续拍摄速度。
[0006]根据一实施例,一种数字摄影装置包括对焦镜头,通过移动对焦镜头在对比度自动对焦(AF)方法中检测焦点的焦点检测单元,以及根据连续拍摄操作中的第一焦点检测结果和第二焦点检测结果计算被摄体的速度的控制器。该控制器在计算出的被摄体的速度等于或大于预定值时限制用于校正对焦镜头的背隙的调头驱动。
[0007]如果调头驱动被限制,则控制器可将对焦镜头驱动到通过将背隙校正值加到检测到的焦点而获得的位置。
[0008]被摄体的速度可基于至少两个或更多个焦点检测结果来计算。
[0009]控制器可计算第一焦点检测结果与第二焦点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当差异等于或大于预定值时,控制器可限制为了校正对焦镜头的背隙而执行的调头驱动。
[0010]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数字摄影装置包括对焦镜头,通过移动对焦镜头在对比度自动对焦(AF)方法中检测焦点的焦点检测单元,被暴露到通过对焦镜头入射的光并且读出图像信号的成像器件,以及基于连续拍摄操作中的第一焦点检测结果和第二焦点检测结果来设定AF启动位置的控制器。控制器在成像器件的读出期间将对焦镜头移动到AF启动位置。
[0011]控制器可通过计算第一焦点检测结果与第二焦点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来预测被摄体的位置,并且可基于预测的被摄体的位置来设定AF启动位置。
[0012]控制器可基于第一焦点检测结果和第二焦点检测结果来计算被摄体的速度或移动距离,并且可基于被摄体的速度或移动距离来设定AF启动位置。
[0013]被摄体的速度或移动距离可基于至少两个或更多个焦点检测结果的平均来计算。
[0014]控制器可基于被摄体的速度或移动距离来控制焦点检测速度。
[0015]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控制数字摄影装置的连续拍摄操作的方法包括通过移动对焦镜头在对比度自动对焦(AF)方法中检测焦点,基于连续拍摄操作中的第一焦点检测结果和第二焦点检测结果计算被摄体的速度,以及当计算出的被摄体的速度等于或大于预定值时,限制为了校正对焦镜头的背隙而执行的调头驱动。
[0016]在限制调头驱动时,对焦镜头可被移动到通过将背隙校正值加到检测到的焦点而获得的位置。
[0017]方法还可包括使成像器件暴露到通过对焦镜头入射的光并且执行读出。可基于被摄体的速度来设定AF启动位置。在限制调头驱动之前,在成像器件的读出期间可将对焦镜头移动到AF启动位直。
[0018]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非暂态记录介质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程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和优点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其示范性实施例将变得更清楚,附图中:
[0020]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数字摄影装置的图;
[0021]图2是图1中所示的相机控制器的框图;
[0022]图3是示出当执行连续拍摄操作时图1的数字摄影装置中的对焦镜头的移动的示意图;
[0023]图4是示出当执行连续拍摄操作时图1的数字摄影装置中的对焦镜头的移动的定时图;
[0024]图5A、5B和5C是根据实施例示出当执行连续拍摄操作时图1的数字摄影装置中的对焦镜头的移动的示意图;
[0025]图6是示出当执行连续拍摄操作时图1的数字摄影装置中的对焦镜头的移动的定时图;
[0026]图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计算被摄体的位置或速度的方法的示意图;
[0027]图8是根据实施例示出在连续拍摄操作中的读出期间将对焦镜头移动到自动对焦(AF)启动位置的过程的流程图;
[0028]图9A和9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执行高速连续拍摄操作的过程的流程图;
[0029]图10是根据实施例示出根据AF结果的清除子例程的流程图;
[0030]图11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用于将对焦镜头驱动到AF启动位置的子例程的流程图;
[0031]图1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AF开始子例程的流程图;并且[0032]图1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AF结果存储子例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诸如“中的至少一个”之类的表述当在一列元素之前时修饰整列元素而不是修饰一列中的个体元素。
[0034]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数字摄影装置。以下,将描述数字相机作为数字摄影装置的示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可应用到其他数字电器,例如数字摄相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和智能电话。
[0035]将参考附图来描述实施例。
[0036]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数字摄影装置I的图。
[0037]参考图1,数字摄影装置I包括可换镜头100和机身200。可换镜头100提供焦点检测功能,并且机身200控制可换镜头100以驱动安装在其中的对焦镜头104。
[0038]可换镜头100包括对焦光学器件101、变焦镜头位置检测传感器103、镜头驱动单元105、对焦镜头位置检测传感器106、光圈驱动单元108、镜头控制器110以及镜头支座109。
[0039]对焦光学器件101包括用于调节变焦的变焦镜头102、用于改变自动对焦(AF)位置的对焦镜头104以及光圈107。变焦镜头102和对焦镜头104可各自被配置为透镜组,每个透镜组包括多个透镜。
[0040]变焦镜头位置检测传感器103和对焦镜头位置检测传感器106分别检测变焦镜头102和对焦镜头104的位置。检测对焦镜头104的位置的定时可由镜头控制器110或下面将描述的相机控制器209来设定。例如,检测对焦镜头104的位置的定时可以是基于从图像信号检测焦点的定时。
[0041]镜头驱动单元105和光圈驱动单元108被镜头控制器110控制以分别驱动对焦镜头104和光圈107。具体地,镜头驱动单元105在光轴方向上驱动对焦镜头104。
[0042]镜头控制器110将关于检测到的对焦镜头104的位置的信息发送到机身200。这里,镜头控制器110可在对焦镜头104的位置存在变动时或者在相机控制器209请求对焦镜头104的位置信息时将检测到的对焦镜头104的位置信息发送到机身200。
[0043]镜头支座109包括镜头侧通信引脚,该引脚与相机侧通信引脚啮合以用作数据或控制信号的传送路径。
[0044]机身200如下。
[0045]机身200包括取景器(view finder,VF)201、快门203、成像器件204、成像器件控制器205、显示单元206、操纵单元207、相机控制器209和相机支座208。
[0046]取景器201包括允许用户在成像操作期间实时查看图像的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 LCD)单兀 202。
[0047]快门203确定光入射在成像器件204上的时间,例如曝光时间。
[0048]成像器件204对通过可换镜头100的对焦光学器件101接收的输入光信号进行转换以生成图像信号。成像器件204可包括被布置为矩阵的多个光电转换单元,以及用于从光电转换单元移动电荷以读取图像信号的水平传送路径。
[0049]成像器件控制器205生成定时信号并且控制成像器件204与定时信号同步地执行转换操作。另外,当每条扫描线中的电荷累积完成时,成像器件控制器205顺序地读取图像信号。由成像器件控制器205读取的图像信号被相机控制器209用于检测焦点。
[0050]显示单元206显示各种图像和信息。显示单元206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0LED)或液晶显不器(LCD)。
[0051]操纵单元207输入来自用户的用于操纵数字摄影装置I的各种命令。操纵单元207可包括各种按钮,例如快门释放按钮、主开关、模式转盘和菜单按钮。
[0052]相机控制器209从由成像器件204生成的图像信号执行焦点检测以计算焦点评估值。另外,相机控制器209可根据由成像器件控制器205生成的定时信号在焦点检测时计算并存储焦点评估值。相机控制器209还可基于从可换镜头100接收的镜头位置信息和存储的焦点评估值来计算对焦镜头的目的地位置。计算出的对焦镜头的目的地位置可被发送到可换镜头100。
[0053]相机支座208包括相机侧通信弓I脚。
[0054]下面将描述可换镜头100和机身200的操作。
[0055]当对被摄体摄影时,操纵单元207中包括的主开关(main switch,MS)被操纵以开始数字摄影装置I的操作。数字摄影装置I如下执行即时取景显示操作。
[0056]通过对焦光学器件101传送的被摄体的光信号入射到成像器件204上。这里,快门203处于打开状态。来自被摄体的光信号在成像器件204中被转换成电信号,并且从该电信号生成图像信号。成像器件204根据在成像器件控制器205中生成的定时信号操作。来自被摄体的图像信号被相机控制器209转换成图像数据。图像数据可被显示并且相应地可被输出到取景器201或显示单元206。这种操作是即时取景显示操作,并且在即时取景显示操作中显示的即时取景图像可被相继显示为运动图片。
[0057]在执行即时取景显示之后,当操纵单元207中包括的快门释放按钮被半按时,数字摄影装置I开始自动对焦(AF)操作。AF操作是基于由成像器件204生成的图像信号执行的。例如,对焦镜头的目的地位置是根据对比度AF方法从与对比度值有关的焦点评估值计算的,并且可换镜头100基于计算结果被驱动。焦点评估值由相机控制器209计算。相机控制器209根据焦点评估值计算用于控制对焦镜头104的信息,并且经由镜头支座109和相机支座208中的通信引脚将该信息发送到镜头控制器110。
[0058]镜头控制器110基于接收到的信息控制镜头驱动单元105以在光轴方向上驱动对焦镜头104以执行AF操作。对焦镜头104的位置被对焦镜头位置检测传感器106监视,并且经由镜头控制器110被反馈给相机控制器209。
[0059]当用户操作变焦镜头102时,变焦镜头102的位置被变焦镜头位置检测传感器103感测,并且镜头控制器110改变对焦镜头104的AF控制参数并再次执行AF操作。
[0060]当对焦在被摄体上时,快门释放按钮可被全按(S2)以执行数字摄影装置I的曝光。在此情况下,相机控制器209首先完全关闭快门203,然后将基于从镜头控制器110获取的测光信息的光圈控制信息发送到镜头控制器110。镜头控制器110基于光圈控制信息控制光圈驱动单元108,并且光圈驱动单元108驱动光圈107以具有适当的光圈值。相机控制器209基于测光信息控制快门203,并且将快门203打开适当的曝光时间以执行摄影操作,从而捕获被摄体的图像。
[0061]捕获的图像在执行图像信号处理和压缩处理之后可被存储在存储卡212中。同时,捕获的图像可被输出到显示被摄体的取景器201和显示单元206。此图像被称为快速查看图像。
[0062]通过上述过程,一系列摄影操作完成。
[0063]图2是图1中所示的数字摄影装置I中的相机控制器209的框图。
[0064]参考图2,相机控制器209包括预备处理单元220、信号处理单元221、数据压缩/扩展单元222、显示控制器223、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224、存储器控制器225、音频控制器226、卡控制器227、定时器228和主总线230。
[0065]相机控制器209经由主总线230向其他组件发送各种命令和数据。
[0066]预备处理单元220接收由成像器件204生成的图像信号并且执行处理,例如自动白平衡(AWB组件231)、自动曝光(AE组件232)和自动对焦(AF组件233)。具体地,预备处理单元220包括焦点评估值计算器(例如焦点检测单元或AF组件233),用于基于由成像器件204生成的图像信号的对焦状态来计算焦点评估值。另外,预备处理单元220包括计算用于调节曝光和白平衡的评估值的白平衡评估值计算器和曝光评估值计算器。
[0067]信号处理单元221可执行一系列图像信号处理,例如伽马校正,以生成可显示在显示单元206上的即时取景图像或捕获的图像。
[0068]数据压缩/扩展单元222以诸如联合图片专家组(joint picture expertsgroup, JPEG)格式或Η.264压缩格式之类的压缩格式对图像信号进行压缩。包括通过压缩生成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文件被传输到存储卡212以存储在其中。
[0069]显示控制器223控制图像到显示屏的输出,显示屏例如是取景器201的IXD202或显示单元206。
[0070]CPU224控制数字摄影装置I的组件的整体操作。另外,在图1中所示的数字摄影装置I中,CPU224经由镜头支座109和相机支座208中的通信引脚与镜头控制器110通信。
[0071]存储器控制器225控制临时存储诸如捕获的图像和相关信息之类的数据的存储器210,并且音频控制器226控制麦克风或扬声器211。另外,卡控制器227控制存储捕获的图像的存储卡212。定时器228测量时间。
[0072]图3是示出数字摄影装置I中的对焦镜头304的移动的示意图,其中数字摄影装置I能够执行连续拍摄操作。
[0073]下面将描述数字摄影装置I被接通的情况下的AF操作。在此情况下,对焦镜头304位于数字摄影装置I中的当前位置301处。在使用对比度AF方法的实施例中,当用户尝试执行AF操作时,对焦镜头304移动到(303)位于与被摄体相反的方向(例如,无穷远方向)上的AF启动位直302,然后,相机控制器209在在可移动徂围311内朝着被摄体(在罪近方向上)移动对焦镜头304的同时确定对焦镜头304对于被摄体的AF位置305。对焦镜头304被移动到与被摄体相反的AF启动位置302,而不是直接在朝着被摄体的方向上移动,以便应对对焦镜头304对于被摄体的对焦位置在无穷远方向上的情况。例如,如果对焦镜头304直接朝着被摄体移动,则可能找不到在无穷远方向上(例如,与被摄体相反方向)的AF位置。
[0074]然而,由于上述操作,额外的移动距离(当前位置301到AF启动位置302,以及AF启动位置302到当前位置301)增加了,并且对焦镜头304必须额外地切换移动方向两次,从而增加了执行AF操作所花的时间。[0075]另外,如果在移动对焦镜头304的同时搜索被摄体的对焦位置,则必须在对焦镜头304移动期间判定是否存在焦点检测评估值的峰值,从而,在进行对AF位置305的判定的同时,对焦镜头304可被进一步移动到超出AF位置305到位置306。因此,在找到AF位置305之后,对焦镜头304从位置306移动到AF位置305以拍摄对焦的图像。由于齿轮(未示出)被用于将对焦镜头304移动到AF位置305,并且当检测峰值时和当对焦镜头304被移动到AF位置305时对焦镜头304的驱动方向是彼此不同的,所以由于齿轮的间隔,难以准确地将对焦镜头304定位在AF位置305。这个问题被称为背隙。为了解决背隙,一般执行调头校正309。调头校正309表示当对焦镜头304被从位置306移动到AF位置305时添加一调头(U-turn)。在对比度AF方法中,当检测AF位置305时对焦镜头304的驱动方向(例如在307)和当对焦镜头304被移动到所检测到的AF位置305时对焦镜头304的驱动方向(例如在308)是彼此相反的。从而,可以在与检测AF位置305的方向(例如在307)相同的方向上(例如在309)驱动对焦镜头304。然而,由于调头校正,移动距离309额外地增加了,并且必须添加两次切换操作,从而增加了执行AF操作所花的时间。
[0076]图4是示出图1的数字摄影装置I中的对焦镜头304的移动的定时图。
[0077]参考图4,如参考图3所示,对焦镜头304移动到(303)与被摄体相反的AF启动位置302,然后,对焦镜头304在朝着被摄体移动(307)的同时搜索被摄体的AF位置305。在连续拍摄操作中,AF位置305不一定位于当前位置301处。对焦镜头304被从当前位置(例如先前AF位置)起在无穷远方向上移动预定距离,因为由于连续拍摄操作中的短拍摄间隔,AF位置305可位于靠近当前位置301处。如果找到被摄体的AF位置305,则通过后驱动(308)和调头校正(309)将对焦镜头304从位置306移动到AF位置305。然后,执行成像器件204的曝光和读出。在连续拍摄操作中,在读出之后重复执行上述操作303、307、308和309,例如移动到AF位置310。因此,用于执行一次摄影操作的时间变成为连续拍摄的间隔。
[0078]图5A、5B和5C是根据实施例示出图1的数字摄影装置I中的对焦镜头504的移动的示意图。
[0079]图5A示出了对焦镜头504的预备操作(503)。在对比度AF方法中,在开始焦点检测之前,对焦镜头504在无穷远方向上被移动(503)预定距离到AF启动位置502,以应对对焦镜头504对于被摄体的对焦位置相对于当前位置501位于无穷远方向上的情况。然而,与图3的实施例不同,用于将对焦镜头504驱动到AF启动位置502的预备操作503是在先前拍摄操作完成之前——例如在读出期间——预先执行的。如参考图3所述,为了在连续拍摄操作中将对焦镜头504移动到AF启动位置502,对焦镜头504必须切换移动方向两次,从而用于执行AF操作的时间增加了。然而,根据本实施例,对焦镜头504在先前拍摄完成之前——例如在读出期间——被预先移动到AF启动位置502,从而在连续拍摄操作中可减小AF时间间隔。AF启动位置502可被预定为恒定位置(例如从当前位置起预定距离处),或者可基于AF结果来适应性地计算。例如,在每次摄影操作中可将AF结果相互比较以确定被摄体的位置和速度,并且相应地可设定AF启动位置。由于AF启动位置变化,因此连续拍摄操作中对焦镜头的移动距离可变化,并且相应地,AF速度可被改变或提高,这在后文将参考图7和8来描述。
[0080]图5B示出了对焦镜头504的后期操作507、508和508。如以上参考图3所述,在将对焦镜头504在与被摄体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到AF启动位置502之后,在朝着被摄体移动对焦镜头504的同时搜索(507)AF位置505。另外,如果找到被摄体的AF位置505,则通过后驱动(508)和调头校正(509)将对焦镜头504移动到AF位置505。此外,在移动对焦镜头504之后,执行成像器件204的曝光,然后执行读出。同时,重复执行用于将对焦镜头504移动到下一 AF启动位置的AF预备操作。然而,根据本实施例,通过比较AF结果来确定被摄体的位置或速度,并且根据确定结果可省略调头校正509以提高AF速度。
[0081]图6是根据实施例示出图1的数字摄影装置I中的对焦镜头504的移动的定时图。
[0082]参考图6,示出了在使用对比度AF方法的数字摄影装置I的连续拍摄操作中,在读出期间将对焦镜头504移动到AF启动位置的配置。例如,如以上参考图5所述,在下一次摄影操作开始之前将对焦镜头504移动到AF启动位置502,从而可以减小连续拍摄之间的时间间隔。
[0083]根据一实施例,可基于当前AF结果、先前AF结果以及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T0、Tl……来计算被摄体的速度,并且相应地,可基于计算结果来适应性地确定AF启动位置502。例如,如dl、d2和d3所表示的,AF启动位置可基于AF结果对于每次焦点检测操作发生变化,从而可以使AF搜索范围最小化,并且也可减小连续拍摄操作中的摄影间隔。在图6中,AF启动位置位于朝着无穷远方向处。然而,在替换实施例中,基于被摄体的移动方向和速度,AF启动位置可在靠近方向上移动。这里,在下文中将参考图7来描述计算被摄体的速度和设定AF启动位置的方法。
[0084]另外,根据另一实施例,如果AF结果之间的差异或者在图像侧被摄体的移动速度等于或大于预定的值,则可以省略用于校正背隙的调头(511),然后将对焦镜头504移动到添加了背隙校正值的位置,从而减少了 AF操作时间并且有效地跟踪了高速度的被摄体。例如,如果被摄体以高速度移动,则用于校正背隙的调头操作对于对焦在被摄体上是低效率的,而且由于由调头操作引起的焦点检测与摄影操作之间的时间差,对焦误差可增大。从而,在此情况下,可以省略调头操作以减小焦点检测与摄影操作之间的时间差,从而被摄体可被更确切地对焦。这里,下面将参考图7来描述确定被摄体的速度的方法。
[0085]图7是用于根据实施例示出计算被摄体的位置或速度的方法的示意图。这里,D表示从每个AF位置到被摄体的距离,f表示焦距,并且f+d表示AF位置。
[0086]参考图7,由于d=f~2/(D - f)并且D - f=f~2/d,所以可以如下获得下面的关于从每个AF位置到被摄体的距离D的式I。
【权利要求】
1.一种数字摄影装置,包括: 对焦镜头; 焦点检测单元,该焦点检测单元通过移动所述对焦镜头以对比度自动对焦(AF)方法检测焦点;以及 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连续拍摄操作中的第一焦点检测结果和第二焦点检测结果计算被摄体的速度,并且当计算出的被摄体的速度等于或大于预定值时限制用于校正所述对焦镜头的背隙的调头驱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摄影装置,其中,如果所述调头驱动被限制,则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对焦镜头驱动到通过将背隙校正值加到检测到的焦点而获得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摄影装置,其中,所述被摄体的速度是基于至少两个或更多个焦点检测结果来计算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摄影装置,其中,所述被摄体的速度是基于至少两个或更多个焦点检测结果来计算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摄影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计算所述第一焦点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二焦点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并且当所述差异等于或大于预定值时,所述控制器限制为了校正所述对焦镜头的背隙而执行的调头驱动。
6.一种数字摄影装置,包括: 对焦镜头; 焦点检测单元,该焦点检测单元通过移动所述对焦镜头以对比度自动对焦(AF )方法检测焦点; 成像器件,该成像器件被暴露到通过所述对焦镜头入射的光并且读出图像信号;以及 控制器,该控制器基于连续拍摄操作中的第一焦点检测结果和第二焦点检测结果来设定AF启动位置,并且在所述成像器件的读出期间将所述对焦镜头移动到所述AF启动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字摄影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计算所述第一焦点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二焦点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来预测被摄体的位置,并且基于预测的所述被摄体的位置来设定所述AF启动位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字摄影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焦点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焦点检测结果来计算所述被摄体的速度或移动距离,并且基于所述被摄体的速度或移动距离来设定所述AF启动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字摄影装置,其中,所述被摄体的速度或移动距离是基于至少两个或更多个焦点检测结果的平均来计算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字摄影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被摄体的速度或移动距离来控制焦点检测速度。
11.一种控制数字摄影装置的连续拍摄操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移动对焦镜头以对比度自动对焦(AF)方法检测焦点; 基于连续拍摄操作中的第一焦点检测结果和第二焦点检测结果计算被摄体的速度;以及 当计算出的被摄体的速度等于或大于预定值时,限制为了校正所述对焦镜头的背隙而执行的调头驱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限制所述调头驱动时,所述对焦镜头被移动到通过将背隙校正值加到检测到的焦点而获得的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使成像器件暴露到通过所述对焦镜头入射的光,并且执行读出;以及基于所述被摄体的速度来设定AF启动位置,并且在限制所述调头驱动之前,在所述成像器件的读出期间将所述对焦镜头移动到所述AF启动位置。
14.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上包含有用于执行一种方法的程序,该方法利用对比度自动对焦(AF)方法来执行连续拍摄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移动对焦镜头以对比度AF方法检测焦点; 基于连续拍摄操作的第一焦点检测结果和第二焦点检测结果计算被摄体的速度;以及 当所述速度等于或大于预定值时,限制为了校正所述对焦镜头的背隙而执行的调头驱动。
【文档编号】H04N5/225GK103916585SQ201310636971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日
【发明者】元钟勋, 远藤由树, 杉本和彦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