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终端上认证eID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68075阅读:939来源:国知局
在移动终端上认证eID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在移动终端上认证eID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网络远程身份验证普遍使用“关联比对”方法,即将用户输入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传到后台对个人信息的正确性进行比对来认定其身份。“关联比对”方法在大规模应用的场景下主要存在几个问题:(1)个人信息比对正确并不能代表本人真实意愿,无法防范个人身份被冒用或盗用的风险;(2)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采集个人信息的网络应用服务机构安全水平不一,个人信息大规模泄露的风险越来越高。

面对以上问题,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安全芯片为载体、由“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签发给公民的eID(Electronic Identity,网络电子身份标识),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可满足公民在个人隐私、网络交易及虚拟财产等多方面的安全保障需求。因而,如何对eID进行认证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在移动终端上认证eID的装置及相应的方法。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移动终端上认证eID的装置,位于浏览器内核,所述浏览器内核接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中,所述装置包括:

认证请求接收组件,适于接收来自所述应用程序的eID认证请求;

读取器调起组件,适于调起能够读取eID终端载体中的eID信息的读取器;

eID信息获取组件,适于获取所述读取器从eID终端载体读取的eID信息;

eID信息认证组件,适于将获取的所述eID信息发送至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进行信息认证;

认证结果接收组件,适于接收所述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返回的认证结果。

可选地,所述eID认证请求由所述应用程序根据移动支付请求发起。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eID认证权限确定组件,适于在所述读取器调起组件调起能够读取eID终端载体中的eID信息的读取器之前,确定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eID认证的权限;若是,则触发所述读取器调起组件执行调起操作。

可选地,所述eID认证权限确定组件还适于:

在eID认证白名单中查询所述应用程序;

若查询到,则确定所述应用程序具有eID认证的权限;

若未查询到,则确定所述应用程序不具有eID认证的权限。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提示信息生成组件,适于若所述eID认证权限确定组件确定所述应用程序不具有eID认证的权限,则生成所述应用程序不具有eID认证的权限的提示信息,并提示给用户。

可选地,所述提示信息生成组件还适于:

在生成所述应用程序不具有eID认证的权限的提示信息后,调起所述浏览器内核中用于渲染网页的组件,由所述用于渲染网页的组件渲染包含所述提示信息的网页页面,并提供给用户。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认证结果处理组件,适于在所述认证结果接收组件接收所述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返回的认证结果之后,对所述认证结果进行指定信息格式的处理;

认证结果输出组件,适于将处理后的所述认证结果返回给所述应用程序,以使得所述应用程序能够根据处理后的认证结果确定是否执行后续的业务操作。

可选地,所述eID终端载体为基于NFC技术的非接触式eID卡,所述读取器为所述移动终端上的NFC单元。

可选地,各组件为所述浏览器内核中新增的组件。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在移动终端上认证eID的方法,应用于浏览器内核,所述浏览器内核接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应用程序的eID认证请求,调起能够读取eID终端载体中的eID信息的读取器;

获取所述读取器从eID终端载体读取的eID信息;

将获取的所述eID信息发送至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进行信息认证,并接收所述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返回的认证结果。

可选地,所述eID认证请求由所述应用程序根据移动支付请求发起。

可选地,在调起能够读取eID终端载体中的eID信息的读取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eID认证的权限;

若是,则触发执行调起操作。

可选地,确定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eID认证的权限,包括:

在eID认证白名单中查询所述应用程序;

若查询到,则确定所述应用程序具有eID认证的权限;

若未查询到,则确定所述应用程序不具有eID认证的权限。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应用程序不具有eID认证的权限,则生成所述应用程序不具有eID认证的权限的提示信息;

将所述提示信息提示给用户。

可选地,将所述提示信息提示给用户,包括:

调起所述浏览器内核中用于渲染网页的组件,由所述用于渲染网页的组件渲染包含所述提示信息的网页页面,并提供给用户。

可选地,在接收所述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返回的认证结果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认证结果进行指定信息格式的处理;

将处理后的所述认证结果返回给所述应用程序,以使得所述应用程序能够根据处理后的认证结果确定是否执行后续的业务操作。

可选地,所述eID终端载体为基于NFC技术的非接触式eID卡,所述读取器为所述移动终端上的NFC单元。

可选地,所述浏览器内核是基于开源Webkit深度优化的浏览器渲染引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移动终端上认证eID的装置,位于浏览器内核,该浏览器内核提供接口,能够接入移动终端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中,使得各个应用程序能够利用浏览器内核中的上述装置进行eID认证,可以应用在各种eID认证场景,如移动支付等,从而提高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并且,本发明实施例能够直接通过应用程序自身接入的浏览器内核,调用其认证eID的装置,获取eID终端载体中的eID信息,进而将获取的eID信息发送至eID统一认证服务器实现对eID认证,无需开发或调用专门的eID认证软件,能够提高eID 认证速度,节省运行eID认证软件所消耗的系统资源。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移动终端上认证eID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在移动终端上认证eID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移动终端上认证eID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在移动终端上认证eID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eID可以在网络空间唯一标识一个用户身份的一串电子信息。eID系统依托公安部覆盖全国公民身份信息库,生成了一组唯一的网络标识符和数字证书,保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唯一性,同时其本身并不包含任何个人身份隐私信息。eID相关身份信息由统一机构创建和管理,这样既确保了个人身份的真实性,又可以有效避免用户身份信息被保留到各种网络运营商处时曝光和泄露的风险。使用eID可以避免用户频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在保证身份安全可靠 的前提下实现快捷登录及其他可信操作。

eID以终端为载体,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移动终端上认证eID的装置,该装置位于浏览器内核,且该浏览器内核是基于开源Webkit深度优化的浏览器渲染引擎,其提供了接口,能够接入移动终端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移动终端上认证eID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100至少可以包括认证请求接收组件110、读取器调起组件120、eID信息获取组件130、eID信息认证组件140以及认证结果接收组件150。

现介绍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移动终端上认证eID的装置100的各组成或器件的功能以及各部分间的连接关系:

认证请求接收组件110,适于接收来自应用程序的eID认证请求;

读取器调起组件120,与认证请求接收组件110相耦合,适于调起能够读取eID终端载体中的eID信息的读取器;

eID信息获取组件130,与读取器调起组件120相耦合,适于获取读取器从eID终端载体读取的eID信息;

eID信息认证组件140,与eID信息获取组件130相耦合,适于将获取的eID信息发送至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进行信息认证;

认证结果接收组件150,与eID信息认证组件140相耦合,适于接收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返回的认证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移动终端上认证eID的装置,位于浏览器内核,该浏览器内核提供接口,能够接入移动终端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中,使得各个应用程序能够利用浏览器内核中的上述装置进行eID认证,可以应用在各种eID认证场景,如移动支付等,从而提高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并且,本发明实施例能够直接通过应用程序自身接入的浏览器内核,调用其认证eID的装置,获取eID终端载体中的eID信息,进而将获取的eID信息发送至eID统一认证服务器实现对eID认证,无需开发或调用专门的eID认证软件,能够提高eID认证速度,节省运行eID认证软件所消耗的系统资源。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对eID进行认证可以是在多种互联网应用场景下,如账户登录、移动支付、即时通讯等,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当应用程序进行移动支付时,eID认证请求可以由应用程序根据移动支付请求发起;当应用程序进行网络聊天时,eID认证请求可以由应用程序根据网络聊天请求发起。

为了进一步提高认证的安全级别,在进行eID认证之前,可以对应用程序 的eID认证权限进行判断。如图2所示,图1展示的在移动终端上认证eID的装置100还可以包括eID认证权限确定组件160,与认证请求接收组件110和读取器调起组件120相耦合,适于在读取器调起组件120调起能够读取eID终端载体中的eID信息的读取器之前,确定应用程序是否具有eID认证的权限;若是,则触发读取器调起组件120执行调起操作。

进一步,图2中还可以包括提示信息生成组件170,与eID认证权限确定组件160相耦合,适于若应用程序不具有eID认证的权限,则生成应用程序不具有eID认证的权限的提示信息,并提示给用户。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提示信息生成组件170生成应用程序不具有eID认证的权限的提示信息后,提示信息生成组件170调起浏览器内核中用于渲染网页的组件,由用于渲染网页的组件渲染包含提示信息的网页页面,并提供给用户。

进一步,在确定应用程序是否具有eID认证的权限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选的方案,在该方案中,预先设置一eID认证白名单,该白名单中设置了具有eID认证的权限的应用程序,可以在eID认证白名单中查询应用程序,若查询到,则确定应用程序具有eID认证的权限;若未查询到,则确定应用程序不具有eID认证的权限。这里,eID认证白名单可以通过本地用户设置或云端服务器恶意程序库进行更新。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在确定应用程序是否具有eID认证的权限时,可以由eID统一认证服务器或应用程序服务器来确定,即向eID统一认证服务器或应用程序服务器发送查找应用程序是否具有eID认证的权限的请求,根据eID统一认证服务器或应用程序服务器返回的查找结果来确定。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技术的诞生给移动终端上身份认证带来了新的契机,NFC是一种基于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在十厘米内)的数据传输,保证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私密性和安全性。NFC信息是通过频谱中无线频率部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传递,由于NFC采取了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相对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来说NFC具有距离近、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NFC与现有非接触智能卡技术兼容,目前已经成为得到越来越多主要厂商支持的正式标准。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eID终端载体可以为基于NFC技术的非接触式eID卡,则读取器为移动终端上的NFC单元。

eID卡可以包括信息存储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和信息通信模块三个模块, 其中,信息存储模块通过片上的存储器存储个人唯一的eID证书、私钥以及PIN(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个人识别码)等,并不包含任何身份信息(如身份证信息、电话号码等),不会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由于存储这些信息所需的空间比较小(如512KB-1024KB),可以直接写入NFC芯片自身的片上存储器中。

信息处理模块,可以包括加密芯片以及CPU,在无源供电时,传输信息前使用特定的密码算法对片上存储的内容进行加密,加密速度快,方便eID卡的安全存储和方便使用。也可以直接使用NFC芯片提供的加密解密模块进行加密。基于NFC技术的eID卡为只读模式,使用特定标签标识,用户不可修改其内容。

信息通信模块,可以包括NFC芯片和天线,天线除了用来传输相应数据外,同时接收移动终端的NFC设备产生的射频场为数字处理供电,保证eID卡上信息的加密以及NFC通讯单元发送接收数据的完整过程。

用户在使用eID卡时只需要将卡片放置在手机附近(10厘米之内)几秒钟即可完成eID信息的读取,NFC近场通信特有的安全快捷方便等特性保证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移动终端上的NFC单元读取基于NFC技术的非接触式eID卡中的eID信息,eID信息获取组件130从NFC单元获取eID信息,eID信息认证组件140向用户显示要求输入PIN的提示,并初步验证用户输入的PIN的正确性,如果用户连续N次(如,3次等)输入错误的PIN,则锁定相应的eID卡的功能,PIN验证通过之后,eID信息认证组件140将获取的eID信息发送至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进行信息认证。这样,能够解决eID卡丢失可能造成的eID信息泄露的问题。

在eID信息获取组件130从读取器获取到eID信息后,eID信息认证组件140将获取的eID信息发送至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进行信息认证。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返回的认证结果决定后续的操作,即,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移动终端上认证eID的装置100还可以包括:

认证结果处理组件180,与认证结果接收组件150相耦合,适于在认证结果接收组件150接收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返回的认证结果之后,对认证结果进行指定信息格式的处理;

认证结果输出组件190,与认证结果处理组件180相耦合,适于将处理后的认证结果返回给应用程序,以使得应用程序能够根据处理后的认证结果确定 是否执行后续的业务操作。

进一步,若认证结果为表示认证成功的结果,则确定执行后续的业务操作;反之,若认证结果为表示认证失败的结果,则确定不执行后续的业务操作。

基于上文各个实施例详细介绍的在移动终端上认证eID的装置,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在移动终端上认证eID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浏览器内核,且该浏览器内核提供了接口,能够接入移动终端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中。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在移动终端上认证eID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302至步骤S306:

步骤S302,接收来自应用程序的eID认证请求,调起能够读取eID终端载体中的eID信息的读取器;

步骤S304,获取读取器从eID终端载体读取的eID信息;

步骤S306,将获取的eID信息发送至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进行信息认证,并接收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返回的认证结果。

为了保证安全可信,在整个认证流程中均不包含用户的个人身份信息(如身份证、电话号码等),认证信息的传输过程也使用双密钥体系的加密机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对eID进行认证可以是在多种互联网应用场景下,如账户登录、移动支付、即时通讯等,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在上文步骤S302中,当应用程序进行移动支付时,eID认证请求可以由应用程序根据移动支付请求发起;当应用程序进行网络聊天时,eID认证请求可以由应用程序根据网络聊天请求发起。

为了进一步提高认证的安全级别,在进行eID认证之前,可以对应用程序的eID认证权限进行判断,即,在步骤S302调起能够读取eID终端载体中的eID信息的读取器之前,确定应用程序是否具有eID认证的权限;若是,则触发执行调起操作。反之,若应用程序不具有eID认证的权限,则生成应用程序不具有eID认证的权限的提示信息,将提示信息提示给用户。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生成应用程序不具有eID认证的权限的提示信息后,可以调起浏览器内核中用于渲染网页的组件,由用于渲染网页的组件渲染包含提示信息的网页页面,并提供给用户。

进一步,在确定应用程序是否具有eID认证的权限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选的方案,在该方案中,预先设置一eID认证白名单,该白名单中设置了具有eID认证的权限的应用程序,可以在eID认证白名单中查询应用程序,若查询到,则确定应用程序具有eID认证的权限;若未查询到,则确定应用程序不 具有eID认证的权限。这里,eID认证白名单可以通过本地用户设置或云端服务器恶意程序库进行更新。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在确定应用程序是否具有eID认证的权限时,可以由eID统一认证服务器或应用程序服务器来确定,即向eID统一认证服务器或应用程序服务器发送查找应用程序是否具有eID认证的权限的请求,根据eID统一认证服务器或应用程序服务器返回的查找结果来确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eID终端载体可以为基于NFC技术的非接触式eID卡,则读取器为移动终端上的NFC单元。关于NFC技术以及eID卡的介绍可以参见前文,此处不再赘述。

用户在使用eID卡时只需要将卡片放置在手机附近(10厘米之内)几秒钟即可完成eID信息的读取,NFC近场通信特有的安全快捷方便等特性保证了用户体验。此时,在步骤S304中,可以直接获取NFC单元从eID卡读取的eID信息。

进一步地,移动终端上的NFC单元读取基于NFC技术的非接触式eID卡中的eID信息,进而从NFC单元获取eID信息,此时,向用户显示要求输入PIN的提示,并初步验证用户输入的PIN的正确性,如果用户连续N次(如,3次等)输入错误的PIN,则锁定相应的eID卡的功能,PIN验证通过之后,将获取的eID信息发送至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进行信息认证。这样,能够解决eID卡丢失可能造成的eID信息泄露的问题。

在步骤S306接收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返回的认证结果之后,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返回的认证结果决定后续的操作。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在移动终端上认证eID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402至步骤S412。

步骤S402,当接收到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的eID认证请求时,确定应用程序是否具有eID认证的权限,若是,则继续执行步骤S404;反之,则继续执行步骤步骤S406。

在该步骤中,确定应用程序是否具有eID认证的权限可以利用前文所述的eID认证白名单进行确定,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404,调起能够读取eID卡中的eID信息的NFC单元,继续执行步骤S408。

步骤S406,生成应用程序不具有eID认证的权限的提示信息,并提示给用户,结束本次流程。

在该步骤中,若用户强制进行eID认证,则继续执行步骤S404。

步骤S408,获取NFC单元从eID卡读取的eID信息。

步骤S410,将获取的eID信息发送至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进行信息认证,并接收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返回的认证结果。

该步骤中,在将获取的eID信息发送至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进行信息认证之前,可以向用户显示要求输入PIN的提示,并初步验证用户输入的PIN的正确性,如果用户连续N次(如,3次等)输入错误的PIN,则锁定相应的eID卡的功能,PIN验证通过之后,将获取的eID信息发送至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进行信息认证。这样,能够解决eID卡丢失可能造成的eID信息泄露的问题。

步骤S412,对认证结果进行指定信息格式的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认证结果返回给应用程序,以使得应用程序能够根据处理后的认证结果确定是否执行后续的业务操作。

在该步骤中,若认证结果为表示认证成功的结果,则确定执行后续的业务操作;反之,若认证结果为表示认证失败的结果,则确定不执行后续的业务操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等级,本发明实施例在步骤S412应用程序执行后续的业务操作之前,生成提示用户输入安全口令的窗口,进而对用户输入的安全口令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执行后续的业务操作;反之,若验证未通过,则不执行后续的业务操作。

根据上述任意一个优选实施例或多个优选实施例的组合,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移动终端上认证eID的装置,位于浏览器内核,该浏览器内核提供接口,能够接入移动终端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中,使得各个应用程序能够利用浏览器内核中的上述装置进行eID认证,可以应用在各种eID认证场景,如移动支付等,从而提高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并且,本发明实施例能够直接通过应用程序自身接入的浏览器内核,调用其认证eID的装置,获取eID终端载体中的eID信息,进而将获取的eID信息发送至eID统一认证服务器实现对eID认证,无需开发或调用专门的eID认证软件,能够提高eID认证速度,节省运行eID认证软件所消耗的系统资源。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移动终端上认证eID的装置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 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A1、一种在移动终端上认证eID的装置,位于浏览器内核,所述浏览器内核接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中,所述装置包括:

认证请求接收组件,适于接收来自所述应用程序的eID认证请求;

读取器调起组件,适于调起能够读取eID终端载体中的eID信息的读取器;

eID信息获取组件,适于获取所述读取器从eID终端载体读取的eID信息;

eID信息认证组件,适于将获取的所述eID信息发送至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进行信息认证;

认证结果接收组件,适于接收所述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返回的认证结果。

A2、根据A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eID认证请求由所述应用程序根据移动支付请求发起。

A3、根据A1或A2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eID认证权限确定组件,适于在所述读取器调起组件调起能够读取eID终端载体中的eID信息的读取器之前,确定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eID认证的权限;若是,则触发所述读取器调起组件执行调起操作。

A4、根据A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eID认证权限确定组件还适于:

在eID认证白名单中查询所述应用程序;

若查询到,则确定所述应用程序具有eID认证的权限;

若未查询到,则确定所述应用程序不具有eID认证的权限。

A5、根据A4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提示信息生成组件,适于若所述eID认证权限确定组件确定所述应用程序不具有eID认证的权限,则生成所述应用程序不具有eID认证的权限的提示信 息,并提示给用户。

A6、根据A5所述装置,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生成组件还适于:

在生成所述应用程序不具有eID认证的权限的提示信息后,调起所述浏览器内核中用于渲染网页的组件,由所述用于渲染网页的组件渲染包含所述提示信息的网页页面,并提供给用户。

A7、根据A1-A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认证结果处理组件,适于在所述认证结果接收组件接收所述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返回的认证结果之后,对所述认证结果进行指定信息格式的处理;

认证结果输出组件,适于将处理后的所述认证结果返回给所述应用程序,以使得所述应用程序能够根据处理后的认证结果确定是否执行后续的业务操作。

A8、根据A1-A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eID终端载体为基于NFC技术的非接触式eID卡,所述读取器为所述移动终端上的NFC单元。

A9、根据A1-A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各组件为所述浏览器内核中新增的组件。

B10、一种在移动终端上认证eID的方法,应用于浏览器内核,所述浏览器内核接入所述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应用程序的eID认证请求,调起能够读取eID终端载体中的eID信息的读取器;

获取所述读取器从eID终端载体读取的eID信息;

将获取的所述eID信息发送至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进行信息认证,并接收所述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返回的认证结果。

B11、根据B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eID认证请求由所述应用程序根据移动支付请求发起。

B12、根据B10或B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调起能够读取eID终端载体中的eID信息的读取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eID认证的权限;

若是,则触发执行调起操作。

B13、根据B1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eID认证的权限,包括:

在eID认证白名单中查询所述应用程序;

若查询到,则确定所述应用程序具有eID认证的权限;

若未查询到,则确定所述应用程序不具有eID认证的权限。

B14、根据B13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应用程序不具有eID认证的权限,则生成所述应用程序不具有eID认证的权限的提示信息;

将所述提示信息提示给用户。

B15、根据B14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提示信息提示给用户,包括:

调起所述浏览器内核中用于渲染网页的组件,由所述用于渲染网页的组件渲染包含所述提示信息的网页页面,并提供给用户。

B16、根据B10-B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接收所述eID统一认证服务器返回的认证结果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认证结果进行指定信息格式的处理;

将处理后的所述认证结果返回给所述应用程序,以使得所述应用程序能够根据处理后的认证结果确定是否执行后续的业务操作。

B17、根据B10-B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eID终端载体为基于NFC技术的非接触式eID卡,所述读取器为所述移动终端上的NFC单元。

B18、根据B10-B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浏览器内核是基于开源Webkit深度优化的浏览器渲染引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