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对接装置及信号接口对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29600阅读:2558来源:国知局
信号对接装置及信号接口对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测试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号对接装置及信号接口对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电视机整机端口检测由人工来完成,信号发生器与电视机间的连接由人工完成。一般通过手动将线缆显示装置与检测系统的接口连接,导致检测过程自动化程度低,检测效率低。而且有的检测需在封闭环境内进行,例如显示装置需在暗室内对显示装置进行通电及显示设定的图像以进行检测,在暗室内人工无法手动连接与断开显示装置的线缆连接,导致无法连续自动检测。在自动化过程中,机器取代人工检测,需要解决信号发生器接口与电视机接口自动对接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信号对接装置,可实现信号装置之间的自动化对接。

一种信号对接装置,包括:

第一对接单元,设有与第一信号装置对应的第一组接口和与所述第一组接口连接并引出的第一对接部;所述第一组接口用于使第一对接单元与第一信号装置连接;

第二对接单元,设有与第二信号装置对应的第二组接口和与所述第二组接口连接并引出的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二组接口用于使第二对接单元与第二信号装置连接;

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对接单元和第二对接单元的至少之一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对接单元和第二对接单元的至少之一,使所述第一对接单元和第二对接单元相对运动,并且最终使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对应连接或相互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接部包括多个导电触点;所述第二对接部包括多个并列的导电针脚,所述多个导电针脚与多个导电触点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触点为金属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接部包括多个导电插孔;所述第二对接部包括多个并列的导电针脚,所述多个导电针脚与多个导电插孔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针脚可弹性伸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平面运动控制模组和对接距离控制模组,所述平面运动控制模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对接单元和第二对接单元的至少之一在同一平面内平移或旋转,所述对接距离控制模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对接单元和第二对接单元之间的对接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面运动控制模组和对接距离控制模组均为气动控制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接口和第二组接口分别至少包括以下接口之一,且所述第一组接口中至少有一个接口和第二组接口中的相同:

hdmi接口、av接口、ypbpr接口、vga接口、spdif接口、麦克风接口以及网络接口。

一种信号接口对接方法,基于上述的信号对接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当需要将第一对接单元和第二对接单元相互对接时:

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对接单元和第二对接单元的至少之一在所在平面内平移或旋转,使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相对;

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对接单元和第二对接单元的至少之一,使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直至对接;

当需要将第一对接单元和第二对接单元相互分离时:

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对接单元和第二对接单元的至少之一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以使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相互分离;

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对接单元和第二对接单元的至少之一在所在平面内平移或旋转,使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相互远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接单元固定,控制单元仅控制第二对接 单元运动。

上述装置和方法,由于采用第一对接单元和第二对接单元分别与第一信号装置和第二信号装置连接,由控制单元对第一对接单元和第二对接单元的至少之一进行运动控制,进行对接,从而实现第一信号装置和第二信号装置的信号的自动化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信号对接装置的模块结构和工作示意图;

图2为一具体实施例的信号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控制单元的模块构成及功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自动测试过程中,为达到被测试装置与测试装置能够快速进行连接和传输信号的目的,提供一种信号对接装置。

如图1所示的为一种信号对接装置30的模块结构和工作示意图。该对接装置30连接在第一信号装置10和第二信号装置20之间,用于在第一信号装置10和第二信号装置20之间传输信号。

信号对接装置30包括第一对接单元31和第二对接单元41。其中第一对接单元31设有与第一信号装置10对应的第一组接口32和第一对接部33。第一对接部33与第一组接口32连接并引出。第一对接单元31通过第一组接口32与第一信号装置10连接。

第二对接单元41设有与第二信号装置20对应的第二组接口42和第二对接部43。第二对接部43与第二组接口42连接并引出。第二对接单元41通过第二组接口42与第二信号装置20连接。

信号对接装置30还包括控制单元51。控制单元51与第一对接单元31和第二对接单元41的至少之一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对接单元31和第二对接单元41的至少之一,使所述第一对接单元31和第二对接单元41相对运动,并且最终使第一对接部33和第二对接部43对应连接或相互分离。

第一信号装置10与第一对接单元31可采用线缆连接或固定插接,第二信号装置20与第二对接单元41可采用线缆连接或固定插接。当均采用线缆连接时,第一对接单元31和第二对接单元41均可自由移动。可通过控制单元51对第一信号装置10和第二信号装置20同时或对二者之一控制运动,使二者对接或分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对接单元31位置固定,第二对接单元41在限制的范围内由控制单元51控制移动,可以简单实现精确对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信号装置10可以是被测试的电视机,第二信号装置20可以是测试仪器。被测试的电视机通过上述信号对接装置30与测试仪器连接。其中,第一对接单元31预先与被测试的电视机连接,第二对接单元41预先与测试仪器连接。在测试时,第二对接单元41被控制单元51控制移动到固定的位置与第一对接单元31对接,就可以将测试仪器的信号发送到被测试的电视机,完成各种测试。测试完成后,第二对接单元41被控制单元51控制与第一对接单元31分离,就可以继续测试下一台电视机。这样就减少了人工装卸测试仪器的工序,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率。

第一组接口32和第二组接口42分别至少包括以下接口之一:hdmi接口、av接口、ypbpr接口、vga接口、spdif接口、麦克风接口以及网络接口。第一组接口32中至少有一个接口和第二组接口42中的相同。例如,为了测试电视机的vga信号显示是否正常,第一组接口32和第二组接口42中至少都应该包括vga接口。但第一组接口32和第二组接口42中的接口种类和数量并不必须保持一致,只需要相同种类的接口能够通过对接后相互传递信号即可。例如,对具有不同种类和数量的接口的电视机进行测试时,与测试仪器连接的第二对接单元41,其第二组接口42可以包括最全的种类和数量;而与电视机连接的第一对接单元31,则只需与电视机的接口保持一致即可。

图2为一具体实施例的信号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第一对接单元31包括第一板体34。第一板体34上设有第一组接口32,第一对接部33具有多个导电触点35。第二对接单元41包括第二板体44。第二板体44上设有第二组接口42,第二对接部43包括多个并列的导电 针脚45。多个导电针脚45与多个导电触点35一一对应连接。

导电触点35为金属盘,其通过设于第一板体34上的导线与第一组接口32中的各信号线一一对应连接。导电触点35除了采用上述的金属盘外,还可以采用导电插孔。第二对接部仍然可以是包括多个并列的导电针脚45。多个导电针脚45与多个导电插孔一一对应连接。

导电针脚45可弹性伸缩,在与金属盘触接时,可保证弹性连接,既能避免接触力过大时导电针脚45刺穿金属盘,又可以使所有的连接稳定。

可以理解,第一对接部33和第二对接部43还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结构,而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如图3所示,结合图2,控制单元51包括平面运动控制模组52和对接距离控制模组53。平面运动控制模组52用于控制第一对接单元31和第二对接单元41的至少之一在同一平面(x-y平面)内平移或旋转。对接距离控制模组53用于控制第一对接单元31和第二对接单元41之间的对接距离。

优选地,上述平面运动控制模组52和对接距离控制模组53均为气动控制装置。控制单元51可以通过两个气路分别进行控制,从而灵活控制第一对接单元31和第二对接单元41至少之一的空间位置。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信号对接装置,提供一种信号接口对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当需要将第一对接单元和第二对接单元相互对接时:

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对接单元和第二对接单元的至少之一在所在平面内平移或旋转,使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相对;

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对接单元和第二对接单元的至少之一,使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直至对接;

当需要将第一对接单元和第二对接单元相互分离时:

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对接单元和第二对接单元的至少之一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以使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相互分离;

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对接单元和第二对接单元的至少之一在所在平面内平移 或旋转,使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相互远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接单元固定,控制单元仅控制第二对接单元运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