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息上报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78195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息上报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是网络中用于管理网络设备的标准层应用协议。在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系统中,管理设备利用SNMP远程监控管理网络上所有支持SNMP的设备,被管理的设备(简称被管理设备)即是一个网元,如终端、路由器、集线器等,管理设备主要负责监视设备状态、修改设备配置、接收事件消息(如告警)等。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系统一般采用管理设备/被管理设备,或者管理设备/SNMP代理的结构,其中,SNMP代理是安装在被管理设备上的软件程序,其负责向管理设备上报消息等。

目前,在网络管理系统中,被管理设备之间由于其功能的不同或者其所属开发商的不同,其上报的消息的类型、编码方式等可能会有所不同。SNMP代理在上报消息时,如果其上报的消息的类型或者编码方式管理设备不支持,那么就会导致该消息无法上报,从而会降低SNMP网络管理系统的兼容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消息上报方法及装置,能够实现不同类型或编码的消息的上报,提高SNMP网络管理系统的兼容性。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消息上报方法,应用于SNMP网络管理系统,该SNMP网络管理系统包括SNMP代理、管理设备和消息上报装置,该方法可以包括:

消息上报装置在接收到SNMP代理发送的第一消息后,可以对该第一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一消息的特征信息,并在该特征信息与预设特征信息不匹配的情况下,按照预设转换规则将该第一消息转换为第二消息,然后将该第二消息上报给管理设备。

其中,该预设特征信息为管理设备所支持接收消息的特征信息,第二消息的特征信息与预设特征信息匹配。该特征信息包括消息类型、消息格式和字符编码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消息类型包括SNMP消息或表述性状态传递(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REST)消息;消息类型一般与消息格式对应,在消息类型为SNMP消息的情况下,消息格式包括SNMP V2格式或SNMP V3格式;在消息类为REST消息的情况下,消息格式包括HTTP格式或HTTPS格式。

可见,在接收到不同SNMP代理发送的消息后,如果该消息的特征信息如类型、格式以及编码方式等不是管理设备所支持的,消息上报装置可以按照预先配置的转换规则转换该消息,使其能够成功上报给管理设备,从而能够实现不同类型或编码的消息的上报,提高SNMP网络管理系统的兼容性。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SNMP代理的设备标识,那么消息上报装置按照预设转换规则将该第一消息转换为第二消息的具体方式可以为:

根据该设备标识查找是否存在该特征信息与预设特征信息的映射关系,如果存在该映射关系,就按照该映射关系将第一消息的特征信息转换为与预设特征信息匹配的特征信息,从而得到第二消息。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消息上报装置在第二消息的消息类型为REST消息的情况下,查询与管理设备是否建立连接。

那么消息上报装置将该第二消息上报给管理设备的具体方式可以为:

在消息上报装置与管理设备建立有连接的情况下,通过该连接将该第二消息上报给管理设备。

作为又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消息上报装置与管理设备未建立连接的情况下,消息上报装置与管理设备进行身份认证,在身份认证通过后,与管理设备建立连接;并在通过该连接将该第二消息上报给管理设备后,保持该连接。

进一步的,消息上报装置还会记录该连接的时间,并在该连接的时间超过配置的连接时间情况下,断开该连接。

如果消息上报装置每发送完REST格式的消息后就断开与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这样在短时间内再次发送REST格式的消息时,就需要再次进行身份认证和连接的建立,这样会延长消息上报的时间。因此,配置一个连接时间,可以避免在该时间段内再发送REST格式的消息时需要重新进行身份认证和连接建立,从而可以减少身份认证和连接建立时的时间消耗。

多个SNMP代理需要上报的消息统一由消息上报装置上报给管理设备,还可以节省IP资源,方便组网。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消息上报装置,应用于SNMP网络管理系统,该SNMP网络管理系统包括SNMP代理、管理设备和消息上报装置,该消息上报装置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SNMP代理发送的第一消息。

解析模块,用于对该第一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一消息的特征信息。

转换模块,用于在该特征信息与预设特征信息不匹配的情况下,按照预设转换规则将该第一消息转换为第二消息。其中,该预设特征信息为管理设备所支持接收消息的特征信息,第二消息的特征信息与预设特征信息匹配。

上报模块,用于将该第二消息上报给管理设备,以便管理设备根据该第二消息进行设备管理。

其中,该特征信息包括消息类型、消息格式和字符编码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消息类型包括SNMP消息或REST消息;消息类型一般与消息格式对应,在消息类型为SNMP消息的情况下,消息格式包括SNMP V2格式或SNMP V3格式;在消息类为REST消息的情况下,消息格式包括HTTP格式或HTTPS格式。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SNMP代理的设备标识,那么转换模块按照预设转换规则将该第一消息转换为第二消息的具体方式可以为:

根据该设备标识查找是否存在该特征信息与预设特征信息的映射关系,如果存在该映射关系,就按照该映射关系将第一消息的特征信息转换为与预设特征信息匹配的特征信息,从而得到第二消息。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该消息上报装置还可以包括:

查询模块,用于在第二消息的消息类型为REST消息的情况下,查询与管理设备是否建立连接。

相应的,上报模块将该第二消息上报给管理设备的具体方式可以为:

在消息上报装置与管理设备建立有连接的情况下,通过该连接将该第二消息上报给管理设备。

作为又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该消息上报装置还可以包括:

认证模块,用于在消息上报装置与管理设备未建立连接的情况下,与管理设备进行身份认证。

连接模块,用于在认证模块进行身份认证通过后,与管理设备建立连接;并在上报模块通过该连接将该第二消息上报给管理设备后,保持该连接。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该连接的时间。

连接模块,还用于在该连接的时间超过配置的连接时间情况下,断开该连接。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消息上报设备,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处理器等,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消息上报方法。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消息上报装置在接收到不同SNMP代理发送的消息后,如果该消息的特征信息如类型、格式以及编码方式等不是管理设备所支持的,消息上报装置可以按照预先配置的转换规则转换该消息,使其能够成功上报给管理设备,从而能够实现不同类型或编码的消息的上报,提高SNMP网络管理系统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应用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消息上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SNMP V2消息的逻辑构成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SNMP V3消息的逻辑构成示意图;

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OID转换的示意性场景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消息上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消息上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消息上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消息上报方法及装置,能够实现不同类型或编码的消息的上报,提高SNMP网络管理系统的兼容性。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应用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包括多个SNMP代理、一个消息上报设备以及管理设备。其中,管理设备为SNMP网络管理系统中利用SNMP远程监控网络上所支持SNMP的设备,主要负责监视设备的状态,修改设备的配置以及接收事件消息,如告警等;SNMP代理为安装在被管理设备上的软件程序,负责向管理设备上报被管理设备的消息,告警等;消息上报设备用于将多个SNMP代理发送的消息转换为管理设备所支持的格式,由消息上报设备统一转发给管理设备,以便管理设备能够接收到各个SNMP代理发送的消息,从而对相应的被管理设备进行监控管理。

如图1所示,由于每个被管理设备的功能或者生产厂商不同,其对应的SNMP代理所发送的消息所采用的协议格式以及编码方式可能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假设SNMP代理1只支持SNMP V2协议,其发送的消息的格式即为SNMP V2协议所规定的格式,SNMP代理2只支持SNMP V3协议,其发送的消息的格式即为SNMP V3协议所规定的格式,SNMP代理3只支持REST协议,其发送的消息的格式即为REST协议所规定的格式,其中,REST是一种软件架构风格,它是一种针对网络应用的设计和开发方式,可以降低开发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可伸缩性。然而管理设备只支持接收SNMP V3协议格式的消息,那么SNMP代理1和SNMP代理3的消息就无法上报给管理设备,这种情况下,消息上报设备就可以将SNMP V2协议格式的消息和REST协议格式的消息分别转换为SNMP V3协议格式的消息,并统一由消息上报设备上报给管理设备,这样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在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中,多个SNMP代理需要上报的消息统一由消息上报设备上报给管理设备,这样可以避免管理设备只能接收由一个IP向其上报的消息时,其他SNMP代理不能进行消息上报的情况发生,从而可以提高SNMP网络管理系统的兼容性。进一步的,多个SNMP代理需要上报的消息统一由消息上报设备上报给管理设备,还可以节省IP资源,方便组网。

基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消息上报方法。请参阅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消息上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消息上报装置,该消息上报装置应用于消息上报设备。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01、消息上报装置接收SNMP代理发送的第一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消息可以是普通消息,如上报设备状态的消息,也可以是告警消息,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消息上报装置可以是接收一个SNMP发送的消息,也可以是接收多个SNMP代理发送的消息,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法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消息一般是指SNMP Trap报文,SNMP Trap报文包括有目的地址,主要为消息上报装置的目的地址。

202、消息上报装置对该第一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一消息的特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特征信息是指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消息格式以及编码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消息类型可以包括SNMP消息和REST消息,SNMP消息又分为SNMP V2消息和SNMP V3消息。如果该消息类型为SNMP消息,那么其对应的消息格式就为SNMP格式,具体区分V2版本和V3版本;如果该消息类型为REST消息,那么其对应的消息格式可以分为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格式或者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Secur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S)格式。消息上报装置在接收到SNMP代理发送的第一消息后,首先会进行消息类别的判定,如判定第一消息所遵循的协议类型,是为SNMP V2协议,还是为SNMP V3协议,还是为REST协议。其中,第一消息所遵循的协议类型即为该SNMP代理所支持的协议类型。

进一步的,消息上报装置在识别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后,就会将第一消息给对应的协议类型解析单元进行解析,例如,将该第一消息拆分为多个部分。请一并参阅图3a和图3b,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SNMP V2消息的逻辑构成示意图,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SNMP V3消息的逻辑构成示意图。如图3a所示,SNMP V2消息由目的地址、版本号(为2)、团体名以及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四个部分构成;SNMP V3消息由目的地址、版本号(为3)、安全用户名、安全模型、引擎Engine ID、Engine Boots、Engine Time以及Scope PDU构成,其中,Engine Boots是指引擎重启的次数,Engine Time是指最近一次引擎重启的时刻距离当前时刻的时长。PDU一般由PDU类型Type、请求Request ID和绑定变量Variable bindings构成,Variable bindings由多组对象标识符(Object Identifier,OID)和值Value构成。其中,第一消息的目的地址为消息上报装置的地址,消息上报装置在将第一消息上报给管理设备之前,还需要将目的地址替换为管理设备的地址。

进一步的,REST的HTTP/HTTPS格式的消息一般由请求行、请求头部header以及请求体body构成。其中,请求行由请求方法字段、统一资源定位器(Uniform Resource Locator,URL)字段和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版本字段3个字段组成,它们用空格分隔。例如,GET/index.html HTTP/1.1。GET为HTTP的请求方法,该方法还包括POST、HEAD、PUT、DELETE、OPTIONS、TRACE、CONNECT等。请求头部由关键字和值成对组成,关键字和值用“:”分隔。请求头部用于通知服务器有关客户端请求的信息,典型的请求头部有User-Agent、Accept、Host,其分别表示产生请求的客户端类型,客户端可识别的内容类型列表,请求的主机名(一般允许多个域名同处一个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即虚拟主机)。请求体一般存在于POST/PUT方法中。举例来说,PUT方法中的请求体,一般为客户端去更新网上的某一资源时需要发送的相关数据,数据结构通常为XML和JSON格式。

因此,如果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为SNMP消息时,相应的解析单元会根据其SNMP版本消息的逻辑构成将第一消息分成不同的部分;如果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为REST消息时,相应的解析单元会根据其REST消息的逻辑构成将第一消息分成不同的部分。消息上报装置然后针对拆分的部分来识别第一消息的编码格式。其中,常见的编码方式有GBK、UTF-8、UTF-16等。

203、在该特征信息与预设特征信息不匹配的情况下,消息上报装置按照预设转换规则将该第一消息转换为第二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特征信息主要是指管理设备所支持接收消息的特征信息,例如,管理设备只能接收A编码方式的消息,或者只能接收SNMP V3协议格式的消息,或者只能接收REST协议格式的消息等,那么预设特征信息即为A编码方式、SNMP V3协议格式、REST协议格式等。消息上报装置在解析出第一消息的特征信息后,可以进一步判断该特征信息与预设特征信息是否匹配。也就是说,消息上报装置会分别判断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消息格式是否为管理设备所支持的类型或格式,以及第一消息的编码方式是否为管理设备所支持的编码方式,如果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包括消息格式)或者编码方式与管理设备所支持的不相同,则说明第一消息的特征信息与预设特征信息不匹配。

因此,消息上报装置就会按照预设的转换规则将第一消息转换为第二消息。其中,该预设转换规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SNMP转换规则、REST转换规则、编码方式转换规则、SNMP中的OID转换规则等。第一消息经由消息上报装置转换为第二消息后,第二消息的消息类型、格式以及编码方式等就满足管理设备所支持的消息类型、格式以及编码方式等。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SNMP代理的设备标识,该设备标识具体为被管理设备的设备标识,如序列号、设备识别码、硬件地址等。如果第一消息的消息格式为SNMP V2格式,而管理设备所支持的消息格式为SNMP V3格式或者REST格式,那么消息上报装置按照预设转换规则将第一消息转换为第二消息的具体方式可以为:

消息上报装置根据该设备标识查找是否存在该特征信息与预设特征信息的映射关系,如果存在,就按照该映射关系将第一消息的特征信息转换为与该预设特征信息匹配的特征信息,从而得到第二消息。

具体的,由于不同被管理设备所属的公司、功能有所不同,可能导致相同含义字段所表达的方式会有所不同,因此,消息上报装置可以预先存储不同设备标识与特征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不同协议格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可以是存储于数据库中,也可以是存储于文件中,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具体实现中,在进行SNMP V2格式与SNMP V3格式之间的转换时,PDU与Scope PDU的逻辑结构有所不同,Scope PDU=Context Engine ID+Context Name+PDU。当PDU转换为Scope PDU时,需要将事先配置好的Context Engine ID和Context Name(一般根据设备标识的不同,所对应的数据会有所不同)与PDU一起生成Scope PDU;当Scope PDU转换为PDU时,直接将Scope PDU中的PDU内容取出,生成PDU时只修改对应的OID,OID对应的值不变。SNMP V2格式转换为SNMP V3格式时,安全用户名、安全模型、安全等级,Engine ID,Engine Boots,Engine Time等可以根据事先的配置不同的设备标识对应的数据进行修改,并去掉SNMP V2的团体字。SNMP V3格式转换为SNMP V2格式时,也可以将团体字根据事先的配置进行设定,并去掉SNMP V3的安全用户名,安全模型,安全等级,Engine ID,Engine Boots,Engine Time等。相应的,还需要修改对应的版本号,并根据SNMP V2格式与SNMP V3格式中的OID的对应关系进行OID修改。

请一并参阅图3c,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OID转换的示意性场景图。如图3c所示,消息上报装置预先设置当接收到SNMP代理发送的消息的OID前缀为1.3.6.1.4.1.2011.2.207.1.1时,自动将其转换为1.3.6.1.4.1.2011.2.207.1.2。相应的,当接收到管理设备发送的消息的OID前缀为1.3.6.1.4.1.2011.2.207.1.2,自动将其转换为1.3.6.1.4.1.2011.2.207.1.1。

具体实现中,SNMP格式与REST格式之间,消息上报装置也可以预先存储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需要将第一消息的SNMP格式转为REST格式,消息上报装置就可以按照REST格式,以及NMP格式与REST格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修改第一消息中的相关数据,从而生成第二消息。

以SNMP格式转换为REST格式,并发送JSON格式的告警请求为例,对两者之间的转换方式进行说明,其中,将REST方式转换为SNMP格式的原理与此相同。消息上报装置可以预先配置JSON格式的HTTP请求的body字段与SNMP格式中OID的映射关系,例如,1.3.6.1.4.1.2011.2.287.1.1.1.1:resource ID;1.3.6.1.4.1.2011.2.287.1.1.1.2:alarm ID;1.3.6.1.4.1.2011.2.287.1.1.1.3:alarm Name。然后根据该映射关系配置REST请求行的URL与请求body字段,例如:

POST https://127.0.0.1/fm/sendAlarm

{"resourceID":"${resourceID}","alarmID":"${alarmID}","alarmName":"${alar mName}"}

即,将括号中前面的字段替换为$后面的字段。假设第一消息为SNMP格式,具体为:

1.3.6.1.4.1.2011.2.287.1.1.1.1:FE841429-D21D-B211-867E-0018E1C5D866

1.3.6.1.4.1.2011.2.287.1.1.1.2:70102

1.3.6.1.4.1.2011.2.287.1.1.1.3:VM State Error

进行替换后,发送的第二消息为REST格式,具体为:

POST https://127.0.0.1/fm/sendAlarm

{"resourceID":"FE841429-D21D-B211-867E-0018E1C5D86","alarmID":"7010 2","alarmName":"VM State Error"}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一消息的编码方式与管理设备所支持的编码方式不同,那么消息上报装置可以根据各种编码方式之间的转换关系对其进行转换,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如果不存在特征信息与预设特征信息的映射关系,消息上报装置可以丢弃该第一消息。在进行格式或者编码方式转换后,消息上报装置还需要将目的地址替换为管理设备的地址。如果第一消息的格式以及编码方式均为管理设备所支持的,那么消息上报装置只需替换目的地址即可。

204、消息上报装置将该第二消息上报给管理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消息上报装置在将第一消息转换为第二消息后,就可以将第二消息上报给管理设备,这样管理设备就能够成功接收到第二消息,从而可以根据第二消息对相应的被管理设备进行设备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当管理设备需要向SNMP代理或者被管理设备发送消息时,消息上报装置同样可以按照上述方式逆向的将该消息的格式或编码方式转换为SNMP代理或者被管理设备所支持接收消息的格式或者编码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见,在图2所描述的方法中,消息上报装置在接收到不同SNMP代理发送的消息后,如果该消息的特征信息如类型、格式以及编码方式等不是管理设备所支持的,消息上报装置可以按照预先配置的转换规则转换该消息,使其能够成功上报给管理设备,从而能够实现不同类型或编码的消息的上报,提高SNMP网络管理系统的兼容性。

基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消息上报方法。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消息上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消息上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401、消息上报装置接收SNMP代理发送的第一消息。

402、消息上报装置对该第一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一消息的特征信息。

403、在该特征信息与预设特征信息不匹配的情况下,消息上报装置按照预设转换规则将该第一消息转换为第二消息。

404、如果第二消息的消息类型为REST消息,消息上报装置查询与管理设备是否建立连接,若否,执行步骤405;若是,执行步骤406。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第一消息为SNMP协议格式的消息,经由消息上报装置转换成REST协议格式的第二消息;或者,第一消息本身就为REST格式的消息,消息上报装置在替换目的地址后,生成第二消息。那么消息上报装置在上报第二消息之前,需要查询是否与管理设备进行过身份认证,并建立有连接关系。例如,用户在登录网页时,如果需要进行某项操作,该操作需要在网页中登录相关账号才能进行,那么消息上报装置就需要判断是否登录了该账号或者登录的账号是否超过登录时间等。

如果消息上报装置与管理设备建立了连接,则通过该连接直接上报第二消息给管理设备,如果没有建立连接,消息上报装置与管理设备需要进行身份认证和建立连接。

405、消息上报装置与管理设备进行身份认证,并在身份认证通过后,与管理设备建立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消息上报装置与管理设备之间未建立连接,或者建立的连接已经超过配置的时间,消息上报装置需要重新进行身份认证,并在身份认证通过后,与管理设备建立连接,消息上报装置从而通过建立的连接将第二消息上报给管理设备。

406、消息上报装置通过建立的连接将第二消息上报给管理设备。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消息上报装置通过建立的连接将第二消息上报给管理设备之后,可以保持该连接,并记录该连接的时间,当该连接的时间超过配置的连接时间时,断开该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消息上报装置每发送完REST格式的消息后就断开与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这样在短时间内再次发送REST格式的消息时,就需要再次进行身份认证和连接的建立,这样会延长消息上报的时间。因此,配置一个连接时间,可以避免在该时间段内再发送REST格式的消息时需要重新进行身份认证和连接建立,从而可以减少身份认证和连接建立时的时间消耗。

可见,在图4所描述的方法中,消息上报装置在接收到不同SNMP代理发送的消息后,如果该消息的特征信息如类型、格式以及编码方式等不是管理设备所支持的,消息上报装置可以按照预先配置的转换规则转换该消息,使其能够成功上报给管理设备,从而能够实现不同类型或编码的消息的上报,提高SNMP网络管理系统的兼容性。

基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消息上报装置。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消息上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所示的消息上报装置500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消息上报方法,该消息上报装置500应用于消息上报设备。如图5所示,该消息上报装置500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SNMP代理发送的第一消息。

解析模块502,用于对该第一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一消息的特征信息。

转换模块503,用于在该特征信息与预设特征信息不匹配的情况下,按照预设转换规则将该第一消息转换为第二消息。其中,该预设特征信息为管理设备所支持接收消息的特征信息,第二消息的特征信息与预设特征信息匹配。

上报模块504,用于将该第二消息上报给管理设备,以便管理设备根据该第二消息进行设备管理。

其中,该特征信息包括消息类型、消息格式和字符编码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消息类型包括SNMP消息或REST消息;消息类型一般与消息格式对应,在消息类型为SNMP消息的情况下,消息格式包括SNMP V2格式或SNMP V3格式;在消息类为REST消息的情况下,消息格式包括HTTP格式或HTTPS格式。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SNMP代理的设备标识,那么转换模块503按照预设转换规则将该第一消息转换为第二消息的具体方式可以为:

根据该设备标识查找是否存在该特征信息与预设特征信息的映射关系,如果存在该映射关系,就按照该映射关系将第一消息的特征信息转换为与预设特征信息匹配的特征信息,从而得到第二消息。

作为又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该消息上报装置500还可以包括:

查询模块505,用于在第二消息的消息类型为REST消息的情况下,查询与管理设备是否建立连接。

相应的,上报模块504将该第二消息上报给管理设备的具体方式可以为:

在消息上报装置500与管理设备建立有连接的情况下,通过该连接将该第二消息上报给管理设备。

作为又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该消息上报装置500还可以包括:

认证模块506,用于在消息上报装置500与管理设备未建立连接的情况下,与管理设备进行身份认证。

连接模块507,用于在认证模块506进行身份认证通过后,与管理设备建立连接;并在上报模块504通过该连接将该第二消息上报给管理设备后,保持该连接。

记录模块508,用于记录该连接的时间。

连接模块507,还用于在该连接的时间超过配置的连接时间情况下,断开该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消息上报装置500每发送完REST格式的消息后就断开与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这样在短时间内再次发送REST格式的消息时,就需要再次进行身份认证和连接的建立,这样会延长消息上报的时间。因此,配置一个连接时间,可以避免在该时间段内再发送REST格式的消息时需要重新进行身份认证和连接建立,从而可以减少身份认证和连接建立时的时间消耗。

可见,在图5所描述的消息上报装置中,消息上报装置在接收到不同SNMP代理发送的消息后,如果该消息的特征信息如类型、格式以及编码方式等不是管理设备所支持的,消息上报装置可以按照预先配置的转换规则转换该消息,使其能够成功上报给管理设备,从而能够实现不同类型或编码的消息的上报,提高SNMP网络管理系统的兼容性。

基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消息上报设备。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消息上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所示的消息上报设备600包括上述消息上报装置500,用于执行上一实施例公开的消息上报方法。如图6所示,该消息上报设备6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输入设备601,至少一个输出设备602,至少一个处理器603,如CPU,存储器604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总线605,上述输入设备601、输出设备602、处理器603和存储器604通过总线605连接。

其中,上述输入设备601具体可为消息上报设备600的触控面板和接收器,触控面板包括触摸屏和触控屏,用于检测消息上报设备600触控面板上的操作指令,接收器用于接收外部设备,如SNMP代理或者管理设备发送的数据和指令。

上述输出设备602具体可为消息上报设备600的显示屏和发送器,显示屏用于输出显示界面等,发送器用于向外部设备,如SNMP代理或者管理设备发送数据和指令。

上述存储器604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为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上述存储器604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上述输入设备601、输出设备602和处理器603用于调用存储器604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如下操作:

上述输入设备601,用于接收SNMP代理发送的第一消息。

上述处理器603,用于对该第一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一消息的特征信息,并在该特征信息与预设特征信息不匹配的情况下,按照预设转换规则将该第一消息转换为第二消息。其中,该预设特征信息为管理设备所支持接收消息的特征信息,第二消息的特征信息与预设特征信息匹配。

上述输出设备602,用于将该第二消息上报给管理设备,以便管理设备根据该第二消息进行设备管理。

其中,该特征信息包括消息类型、消息格式和字符编码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消息类型包括SNMP消息或REST消息;消息类型一般与消息格式对应,在消息类型为SNMP消息的情况下,消息格式包括SNMP V2格式或SNMP V3格式;在消息类为REST消息的情况下,消息格式包括HTTP格式或HTTPS格式。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SNMP代理的设备标识,上述处理器603按照预设转换规则将该第一消息转换为第二消息的具体方式可以为:

根据该设备标识查找是否存在该特征信息与预设特征信息的映射关系,如果存在该映射关系,就按照该映射关系将第一消息的特征信息转换为与预设特征信息匹配的特征信息,从而得到第二消息。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上述处理器603,还用于在第二消息的消息类型为REST消息的情况下,查询与管理设备是否建立连接。

相应的,上述输出设备602将该第二消息上报给管理设备的具体方式可以为:

在消息上报设备600与管理设备建立有连接的情况下,通过该连接将该第二消息上报给管理设备。

作为又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处理器603,还用于在消息上报设备600与管理设备未建立连接的情况下,与管理设备进行身份认证,在身份认证通过后,与管理设备建立连接,并在输出设备602通过该连接将该第二消息上报给管理设备后,保持该连接。

进一步的,处理器603,还有用于记录该连接的时间,并在该连接的时间超过配置的连接时间情况下,断开该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消息上报设备600每发送完REST格式的消息后就断开与管理设备之间的连接,这样在短时间内再次发送REST格式的消息时,就需要再次进行身份认证和连接的建立,这样会延长消息上报的时间。因此,配置一个连接时间,可以避免在该时间段内再发送REST格式的消息时需要重新进行身份认证和连接建立,从而可以减少身份认证和连接建立时的时间消耗。

可见,在图6所描述的消息上报设备中,消息上报设备在接收到不同SNMP代理发送的消息后,如果该消息的特征信息如类型、格式以及编码方式等不是管理设备所支持的,消息上报设备可以按照预先配置的转换规则转换该消息,使其能够成功上报给管理设备,从而能够实现不同类型或编码的消息的上报,提高SNMP网络管理系统的兼容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消息上报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消息上报设备,可以通过通用集成电路,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或通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消息上报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